《明朝谋生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 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既然如此,那就把看到人的随从叫过来,当面问一问岂不是最好?”

    汪道贯这话原本是应有之义,可汪孚林一想到小北的身份,不禁犹豫了片刻,随即才低声说道:“看到人的那个是叶小姐的丫头,身上有点武艺,因为叶县尊和叶小姐父女不太放心跟我前来松明山的叶公子,就让她跟着。那丫头儿时曾经走南闯北,声称以前看到过绣春刀。”

    汪道昆得知是女子,虽说只是侍婢,但他还是立刻决定不能掉以轻心。由于这一次他的起复,涉及到殷正茂的保举,张居正和高拱的妥协,各种方方面面的角力,即便他也知道如今的锦衣卫远远比不上武宗年间那等声势,可防人之心毕竟不能没有。于是,他以目示意汪道贯,后者便看着汪孚林说道:“这样,叶公子和冯师爷远来是客,汪家再加派一些人,护送他们回去。至于孚林你,这天色还早,你不如多住一晚上,我们在乡间走走。”

    这重意思汪孚林当然能听明白,为了防止出乱子,汪家会立刻护送叶小胖和冯师爷他们离开松明山村,但他和小北得留下,然后和汪道贯悄悄在松明山村转悠一下,辨认一下疑似锦衣卫的那些家伙。这样的措置他并没有任何意见,否则,他也不会急急忙忙回转来挑明这件事。

    他没意见,小北却满肚子意见!要不是汪家立刻派出一队精锐家丁,护送冯师爷和叶小胖一行人回城,小姐又曾经对她嘱咐过到了汪家别任性,她怎么也不肯撇下叶小胖,单独留在松明山。可看到汪孚林把金宝秋枫硬赶着一块回城,自己则留了下来,她才稍稍气平,可心里还是有些七上八下。

    锦衣卫全都是些穷凶极恶的人,她曾经亲眼见过,亲身经历过他们的横暴,如果可能,她绝对不想和什么锦衣卫打交道!

    把叶小胖等人送走之后,汪道贯一马当先,小北居中,汪孚林落在最后,这三个人的组合从汪家后门走出来时,显得尤其古怪。但只有当尾巴的汪孚林知道,自己这是为了防止这小丫头一个反悔跑得没影了——虽说他没有多大自信能够截住这么个动若脱兔的小丫头。好在尽管一路上小北始终一声不吭,眼睛却常常左顾右盼。当他们绕到前门时,小北突然浑身猛地一僵,脚底一下子停住了,而汪孚林一个不察,险些和她直接撞在了一块。

    “就在那边!”

    听到这个颤抖的声音,前头的汪道贯也立刻停步往那边厢看去。发觉乱哄哄的都是车马,看不分明,他只能以目示意汪孚林。

    “别慌。现如今的锦衣卫不比从前那光景,这松明山也不是他们撒野的地方。你慢慢说,到底是哪拨人?”

    小北这才感觉到汪孚林扶了一把自己的肩膀,她赶紧稳住了身体,慌忙挣脱开他搀扶的手,往旁边闪开,这才定了定神,往刚刚发现人的地方望去。很快,她就发现了那个群体,连忙开口说道:“就是那边树下,一共十几个,全都是便装,还牵着好些马的那拨人!”

    她这么一说,汪孚林和汪道贯全都往她说的方向看去。汪孚林最初看去没瞅出什么,可一大帮子人放在一起观察,他渐渐就感觉到,这些人太有组织了,太有纪律了,但要说形貌,同样也有些突出,因为他竟是看到有三四个人都是袖子空荡荡的,显然是伤残人士。而且,远远看去,似乎还能分辨出有个瘸腿汉子正在警戒,至于那裹着布条疑似绣春刀的兵器,在这些人身边并不止一件!就在他惊疑不定的时候,汪道贯突然拍了拍额头,哈哈大笑了起来。

    “真是虚惊一场,吓得我不轻!”

    汪道贯回过头来,见汪孚林不明所以,小北直接呆了,他方才笑吟吟地说:“这些人也是的,来了也不好好通报一声,竟然就这么窝在门外,这才让你们吓着了。既然撞见就是有缘,我带你们见识一下当年威风八面的戚家军!”

    ps:求推荐票!(。)xh118

第一四五章 戚家军出的难题 第。。。()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高速文字首发。戚家军!

    北一下子瞠目结舌,而汪孚林也大为意外。他本以为今天说不定要见识一下传说中的锦衣卫,可没想到来的竟然是传说中的戚家军,而且看汪道贯这笑容满面的模样,显然那还是熟人!不过,他再仔细想想,汪道昆如今刚刚起复为郧阳巡抚,此前又一直闲居松明山,不曾评朝政,不曾交接豪雄,和锦衣卫应该八竿子打不着。相反的是,汪道昆当初在福建曾经和戚继光并肩抗倭,交情据说不错,如今任蓟镇总兵的戚继光派人过来,就很说得通了。

    跟着汪道贯往那边走去的时候,他少不得斜睨了一旁的北一眼,却没有怪丫头险些吓死人,反而觉得这突如其来的一出简直是神来之笔。毕竟,他要是早走一步,就和汪道贯口中的戚家军错过了。至于这乌龙的由来,倒也并不难理解。绣春刀虽说是锦衣卫军官的官方标配,但赐给将领又或者有功勋者,也不见得就不可能。毕竟,想当年嘉靖年间东南倭乱那叫一个触目惊心,戚继光功勋彪炳,皇帝赏赐其部将几把绣春刀算什么?

    汪二老爷汪道贯突然出现在门庭若市的汪家大门口,顿时引来了一阵不的骚动,而更大的骚动还在后头。就只见他笑呵呵走向了那一帮凭借人多,面相凶狠,而霸占了一棵大树树荫下的汉子们,随即竟笑着对为首一人拱了拱手,分明是老相识。面对这一幕,又见那些汉子慌忙还礼不迭。也不知道多少人险些没把眼珠子瞪出来。

    “双木。快过来。”汪道贯向汪孚林招了招手。随即指着为首那个四方脸,粗壮身材,一条刀疤从上到下贯穿半张脸,一只眼睛仿佛瞎了的中年大汉,笑着说道,“这是戚大帅身边的骁将戚良,别看这会儿瞧着只不过憨厚老实人,真正动起手来却是迅若雷霆。大哥常说。戚大帅练兵固然可称天下第一,可麾下将卒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放在外头,别人必定有眼不识泰山,不显山不露水,同样是天下第一。”

    听到戚大帅三个字,四周围的人还有谁不知道,这便是蓟镇总兵戚继光的部属?刚刚还有人打算去争一争那树荫底下好位子的,眼下都不禁庆幸没有一言不合打什么歪主意。否则这会儿还不知道什么下场。纵使如今重文轻武,可戚继光却不是寻常武将。别说一手书法极其出色,还能够吟诗作赋和文人墨客答和,故而名士如汪道昆这般与其相交者不少,寻常士人当中也有很多对这位戚大帅抱持好感。

    汪孚林见那戚良对汪道贯的赞誉有些赧颜,讷讷辞谢不迭,其他人亦是慌忙行礼,除了有些人面相凶狠,但行为举止并没有半骄兵悍将之气,他不禁有些纳罕。要知道,戚家军的军纪传言中当然是颇为严明,可打仗打多了,还能保持纯朴本色,这就不容易了。想归这么想,他还是依汪道贯之言上前一一见过,还没等他开口说什么,他突然发现面前这十几个人的目光仿佛都在看他身后,还有人在互相打眼色,眼神里甚至还能看到笑意。

    得,北这丫头的女扮男装糊弄寻常人可以,恐怕糊弄不了有心人的利眼!

    汪道贯也注意到了这一幕,他却打了个哈哈说:“双木是我松明山汪氏后起之秀,大哥对他很赞赏,歙县叶县尊也对他颇为爱重。你们别看他只是一个秀才,之前倒是干了一桩直捣黄龙的事……哎呀,我忘了,不该门前说话,来来来,各位随我入内,大哥若知道戚大帅派人过来,一定会很高兴的!”

    见汪道贯就这么拽着为首的戚良,招呼了其他人入内,没让那些军汉的质疑目光继续,他顿时舒了一口气,正打算叫北一块入内时,他突然又听到不知哪儿传来了叫声:“双木,双木!”

    他举目四望,等看到有人拼命从四周围观人群中挤了过来,最终气喘吁吁出现在最前端,竟是程乃轩时,他的脸顿时就黑了:“让你在家里好好养着,你来干什么?”

    程乃轩双手扶膝,好一会儿才直起腰来,却还四处看了看,这才心虚地说道,“这不是听说你又回松明山了吗?你家那老仆看我就和看犯人似的,再说我又不是女人,之前就是没吃没喝,养两天就好了,哪有那么严重?”他一面眼睛一面往北那边瞟去,但很快就满脸堆笑冲汪孚林“正好我到这儿看看是否能碰到你,没想到竟然能撞见戚家军的人,双木,看在咱们相交一场的份上,捎带我进去瞧瞧?”

    知道这会儿要是不答应,这家伙就是磨破嘴皮子也会死缠烂打,汪孚林只能无奈答应。

    至于闹了个大乌龙,心底正懊恼的北,根本就没心思理会突然冒出来的程公子,直到进了汪家还在浑浑噩噩。所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当汪孚林又叫了一声叔父的时候,她才警醒地抬起头,发现汪道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等她瞥见程乃轩时,面色方才有些微妙。

    “人正在见大哥,我暂时得了闲。”汪二老爷伸了个懒腰,这才笑眯眯地“是不是觉得这些戚家军固然有些剽悍之气,可似乎老实了?”

    汪孚林不自觉地头,就连混进汪家的程乃轩也赶紧鸡啄米表示费解,而北则是犹豫片刻,这才声说道:“听说当兵的都很凶,可他们倒客气。”

    “他们最初都是农民,可跟了戚大帅这么久当亲兵,都杀过人的,军纪森严。这个戚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是戚大帅当初从死人堆里捡来的,就跟了戚大帅姓,只要不招惹他。他脾气很好。其他人也应该都是差不多性子的。出来办事的时候不至于闯祸,自然不会被文官弹劾。”

    说到这里,汪道贯突然有些心情苦涩。想当初兄长被弹劾罢官,可不就是因为被人弹劾贪墨军费,以及麾下骄兵悍将横行不法?但在任地是一回事,出来又是另一回事,戚继光倒善于吸取教训。

    汪孚林这才明白为什么会觉得这些将兵“淳朴”,敢情都是筛子里头筛出来的!

    而汪道贯也没忘了调侃道:“不过。我刚刚在路上已经对他们说了,因为带着绣春刀,有个眼尖的丫头差认为他们是锦衣卫,戚良那么老实的人都逗乐了。不过,他倒真的有个锦衣卫百户的头衔,可此锦衣非彼锦衣,只是赏军功的,不世袭。至于其他人,带的都是戚氏军刀,不是绣春刀。”

    北固然大长见识。汪孚林也是同样道理。他又不是明史专精的专家,这些日子耳濡目染来的种种对他来说都是新奇的体验。而这时候。程公子根本不拿自己当外人,殷勤地问道:“那敢问叔父,那位戚百户是来专程给南明先生送礼的?”

    汪道贯没有单独见过程乃轩,但对于能被汪孚林带进来的人,他倒确实也没当外人。这会儿,他突然想起一路上戚良只一味老实憨笑,对他的问题都是含含糊糊敷衍了过去,于是,他突然觉得,这个一向认为是戚家军中老实人的家伙,极可能只是装的。而且,戚良既然来了,干嘛不直接说是从蓟镇来的,而是非得在大门口树荫下这么等着?

    这样的体悟无疑不太愉快,于是,他便干咳说道:“大哥和戚大帅相交多年,这趟也许只是顺路送信。对了,既然双木你已经捎信说了明日回去,你们就等明日大哥和我们启程再走。”

    “那当然最好了,我一向仰慕戚家军已久……”程乃轩又抢在了汪孚林前头,为了争取自己也能留宿,他当下便反客为主,开始对汪道贯软磨硬泡。

    汪孚林也懒得管这子,趁着这两人正在说话,他就低声对北说道:“你要想回去,我一会就找叔父拨几个人护送你。”

    “说留也是你,说走也是你。”北闷声答了一句,但想到来的是戚家军而不是锦衣卫,她没了之前的紧张惊骇,倒是恢复了几分本色,“既来之则安之,我当初在外头游荡的时候,倭寇还正肆虐,有些地方不敢去,没想到今天能阴差阳错见到戚家军,跟着汪官人你倒还有运气!”

    正说话间,汪孚林突然只见不远处有人过来,到了近前后,却略过汪道贯这位二老爷,而是径直到了他面前,恭恭敬敬一揖:“官人,老爷有请。”

    这接见戚家军的时候,突然要见我?

    汪孚林顿时满头雾水,可见汪道贯示意他立刻去,他也就只能跟着走。等来到汪道昆那熟悉的草屋,他就只见戚良正端端正正坐在一张凳子上,腰杆笔直,恰是坐如钟。

    “双木,你刚刚也见过戚百户了。”汪道昆听到汪孚林行礼口称伯父,当即对他微微颔首,继而字斟句酌地说道,“戚百户他们之前身经百战,遍体鳞伤,不适合再继续镇守在边地了,所以戚大帅上书朝廷,给予一定的补偿后,退出军中。他们都是当年倭寇肆虐后方才从军的,戚百户原籍徽州,但父辈就迁到了浙直一带,倭寇一起,家里早就没人了。抗倭之后,又跟着戚大帅去了蓟门,如今从军中退下来,打算叶落归根,几个伤残部下也就都跟了来。”

    汪孚林记得,明朝之初固然是军户制度,但戚继光抗倭却是靠的招募农民,身边有一些南边的亲兵也很正常,再加上既然说是负伤退出军中,这也并不算很出格。可天下好地方多的是,这年头是流行叶落归根,可家乡既然没人,这位戚百户为何一定还要带着一群伤残老卒居住在徽州府?就算只是暂居,而不是附籍落户,这也很不正常。南直隶乃至浙江有的是好地方,更何况在那边戚家军威望更高!

    见汪孚林没说话,汪道昆就继续说道:“他们跟着戚大帅时日久了,有些积蓄,戚大帅本是托我想想有什么合适他们的产业,我一时没主意,你帮我参详参详。”

    这是什么意思?这些军将还要在徽州府置办私产?他怎么听着像是戚继光想留一条后路,打算在徽州府置办一份私产?

    要真的如此,那可是天大的事!

    汪孚林登时有些抗拒。他接下来还要面对夏税之后的烂摊子,现如今又是这样的大事,要没有个明确说法,他可不想随便掺和!

    ps:今天四更啦,凌晨第一更求推荐票和月票!。。

第一四六章 戚大帅的小秘密 第。。。() 
一秒记住【】,为您提供高速文字首发。戚良见汪道昆和汪孚林大眼瞪眼,谁也不说话,着实有些纳罕。

    在军中,上下尊卑等级森严,令行禁止,违令者的下场便是军法处置,毫不容情。而汪道昆和汪孚林既然是伯侄,尊卑有别,和军中上下也应该差不多,怎么汪孚林对汪道昆的话竟是有些抗拒?更令他大吃一惊的是,这两人对视良久,最终还是汪道昆轻轻叹了一口气。

    “双木,我也知道近来事多,你年纪便肩扛重担,着实辛苦了。我此次要远行郧阳上任,你两位叔父都要跟着走,松明山汪氏的担子又要你扛,如今这件事还要你经手,确实有些为难你了。”

    汪道昆不吝在戚良的面前流露出对汪孚林的重视,因为他深知这些军中将兵的心理。也许他们会看在戚继光的份上,对当年在福建担任巡抚,与戚继光平起平坐的他保持一定的尊重礼敬,可对他引介的人就未必如此了。他不在,这么一帮人留在徽州府,要是不能管束好,那绝对是大麻烦!

    毕竟,戚家军这么些人从军中退出来,当然不止是为了安居乐业,这一戚继光给他的信上已经写得很明白了。冲着在福建,时的多年交情,他即便马上就要离开徽州府,也不得不帮上一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