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 第6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蔡光安顿时老脸大红。饶是他脸皮极厚,汪孚林这夸奖他却实在是有些承受不起。

    敢言是真的,可刚直嘛那就真的不知道要打多少折扣。他只是个大炮性子,有些话憋在肚子里很不痛快,尤其是对那些朝中大佬,动辄炮轰那是家常便饭,所以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至于家境拮据却洁身自好他一个穷御史,又没有出过巡按,根本就没啥实权,谁会给他送钱?就这么一点俸禄养家糊口,老家的母亲还拖着他的妻子儿子到京城来,哭天抢地说在老家被族里欺负,一家人窝在蜗居之中,差点没炭过冬!

    他当即拱拱手道“掌道大人,若非是您之前援手,家母和拙荆孩子们只怕熬不过这个冬天。更不要说家母那场来势汹汹的风寒,都是您照应才过去的。”

    秦玉明这才知道蔡光安的境遇竟然也和自己类似,不禁心有戚戚然地说“若非掌道大人,舍弟险些就被人骗了去,那时候倾家荡产都是轻的,我这个小小监察御史怕是要赔进去。我之前就说过,您既然仗义,将来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至于今后,蔡兄心里有数,我心里也有数,在外人面前该怎么装就怎么装。”

    “二位都言重了,我就是因为信得过,这才把你们调过来。”汪孚林微微颔首,随即开口说道,“你们都是敢言不怕事的人,所以我在这里预先给你们俩打个招呼,接下来这些日子,咱们要打一场真正的硬仗,你们都有个心理准备。当然,第一炮我亲自开。”

    汪孚林没有说要冲谁下狠手,蔡光安和秦玉明交换了一个眼神,也没有贸然发问,只隐隐觉得应该是不得了的大佬。他们刚刚说的只是其一,实则暗地里受汪孚林的人情还要更大,所以早有为人马前卒的觉悟。可汪孚林没有让他们率先冲锋陷阵,而是承诺亲自开第一炮,他们还是不由得心生钦敬。

    至于在外间守门的郑有贵,听到屋子里这不大的声音,他简直下巴都快掉了。一早上王继光就几次出直房到隔壁听动静,然后唉声叹气,对调来的这两个新同僚显然非常不满意,而赵鹏程也找他打听过几回。吏房里那几个经制吏和非经制吏则是见惯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此倒反应稳定,可对面福建道那些官吏幸灾乐祸的目光就让他非常不满了。可谁能想到,这一切都是假象,假象!

    于是,连日以来因为顶头大上司汪孚林的境遇,心中大为惴惴然的郑有贵又恢复了精气神。当这一日傍晚,他到直房伺候了笔墨,眼看汪孚林伸了个懒腰站起身准备回去的时候,他忍不住问道“掌道老爷,就不对王侍御和赵侍御说一声?”

    “用不着。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汪孚林笑呵呵地站起身来,要出门时便对郑有贵说,“你好好做事,我能够替他们把家眷生活安排好,自然不会忘了你。即便我出了什么问题,你日后也能一辈子衣食无忧!”

    郑有贵对汪孚林本来就是感激涕零,眼睁睁看着人出了门,他就屈膝跪了下来,重重磕了一个头。不说别的,他从汪孚林手中拿的赏钱,够他一辈子过日子了!

    出了都察院,汪孚林见是刘勃来接,上马之后出了京畿道街,他示意刘勃策马靠近一些,这才问道“张府那边消息打听确切了?安插了人进去?”

    京城姓张的太监多,姓张的阁老也有两位,姓张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然而,刘勃当然不会弄错汪孚林的指代问题,重重点头道“公子放心,一切都妥当。那人现在就是家中的弃子,哪个前途远大的肯跟他?严妈妈亲自接应,刘英已经成功了。”

    汪孚林和刘勃这番交谈所说的,不是别人,正是张泰徵。这位曾经的阁老长公子因为自己铸成的大错被勒令去汪府负荆请罪,那荆条却不是往日别人做戏时,特意将荆刺全都一一除去的那种,而是货真价实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虽说严妈妈已经及时给他挑出了所有的荆刺,又上好了药,可身心受创严重的他还是一回到张府就立刻发烧病倒了,这一病就是整整三天。此时此刻,躺在床上的他烧得迷迷糊糊,依稀听到有人在旁边说话。

    “大少爷都病成这样子了,老爷和三老爷就那么狠心吗?竟然连大夫都不肯请!”

    “嘘,你小声点儿,被外头人听到,想不想活了?大少爷闯了这么大的祸事,都不得不为此到汪家去负荆请罪,连三老爷都纡尊降贵,失了面子,老爷更是不得不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谁还顾得上大少爷?兴许”

    “兴许什么?姐姐,你倒是说呀?咱们又不是一直都伺候大少爷的人,是他从蒲州突然跑回来之后,总管把咱们调拨过去的,我现在就担心牵连到我们!”

    “是啊,从前觉得大少爷是老爷长子,咱们精心伺候一阵子,不求前程,至少能日后安安稳稳拔等,谁能想到大少爷竟然这么胆大,冒着老爷的名义做这种事!我刚刚说兴许,是想着老爷和三老爷会不会觉得这事情太丢脸,到头来让大少爷让大少爷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病故了?”

    此话一出,别说那正在交谈的两人,就是烧得整个人昏昏沉沉的张泰徵也觉得脑际仿佛有一道炸雷劈过,整个人都战栗了起来。没错,他应该能想到的,父亲多要面子,三叔多要面子?如今他闹出来的事情最终泄漏,他们竟然让他去汪府负荆请罪,那么他这个长子将来还有什么用场?不能上科场,不能做官,就是他愿意抛头露面去商场,日后为二弟铺路,可他这事情传到商场上,对蒲州张氏的声誉也是巨大打击!

    只怕这时候父亲和三叔都在庆幸,他的妻子,也是他们的儿媳,侄媳妇没能给张家生下一个长孙,而是一个孙女,否则回头那孩子落地就要背上父亲的污名!

    可他呢?他又算什么?他不能就这么等死,若是他不清醒一些,这两个怕事的丫头只要听了上头的吩咐,怕是都能让他活生生被病故!

    张泰徵奋力挣扎,努力地想要张嘴说什么,但嘴里说出来的却只是含糊不清的呢喃。更让他惊怒交加的是,却只听其中一个丫头轻声说道“大少爷这脸色一阵青一阵白,真是怪吓人的,反正他没醒,我们到外头去吧?屋子里这气息太浑了,得禀告总管,少放两个炭盆”

    听到另一个丫头开口附和,听到她们出去的脚步声,张泰徵简直快要气炸了。然而,病来如山倒,眼下的他竟是一丝一毫办法都没有,只能拼命地维持着脑中的念头,不希望随随便便昏睡过去,到时候就这么昏睡一辈子。想到那天临走时,汪孚林拽住他说的那些话,他最初只当是对方冷嘲热讽,可如今再品味起来,他只觉得对方的一句话都说到了点子上。

    曾经的骨肉至亲变成了仇人可是,曾经的敌人真的能够帮忙?他现在被困在病榻上,难道还能指望汪孚林帮他?

    他越想越觉得愤怒,越愤怒喉咙口就越干渴,到最后竟是觉得嗓子如同火烧一般,终于蠕动嘴唇吐出了一个字来“水”

    然而,张泰徵却没有等到任何动静,仿佛他就被遗落在了这个屋子里,生死由天。这种绝望的体悟让他生出了一种自暴自弃的冲动,但转瞬之间,那种深深的不甘心就驱赶走了之前的那一丝冲动。于是,他奋力挣扎,努力抗争,在黑暗中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竟是再次用尽浑身力气又叫出了一声“水”

    这一次,他终于听到了一阵窸窸窣窣的动静,紧跟着,已经干裂的嘴唇就仿佛湿润了一些,清冽的水滴从他嘴唇的缝隙中慢慢流淌了进来,顺着喉咙流了下去。那一瞬间,他就犹如久旱逢甘霖的沙漠旅人一样,本能地吞咽了一下,随即就听到耳边传来了一个声音。

    “大少爷,您还病着,这水也不能多喝,小心节制一些。”

    张泰徵艰难地用着力气,希望能够睁开眼睛,最终眼皮子打开了一条微小的缝隙,好容易才大略看清楚面前那个人。却只见那并不是之前在他身边伺候过的丫头,而是一个年约三四十,容貌寻常毫无特色的仆妇。对方端着一碗水,仿佛察觉到他的渴求,又用棉布沾湿了之后润了润他的唇,随即才开口说道“大少爷,这年关将近,外头天气又越来越冷了,您可千万保重身体。之前那两个丫头都犯了时气,总管生怕她们过了病气给您,就吩咐小的来伺候。”

    时气?什么时气?之前那两个贱人不是还在商量,说是不想被他牵连,希望能够撇清自己吗?是了,这两个刁奴定然装病躲懒,想要逃脱这苦差事!

    在清水的滋润下,张泰徵终于能够说出一句稍微完整一点的话“你本是哪里的?”

    “小的蒋氏,一直都是后院浆洗上粗使的仆妇,没想到还能来服侍大少爷。”那仆妇说着就低下了头,一副见了大少爷万般惶恐的表情。

    张泰徵知道这从前是个不上台面的,顿时心下失望,但还是抱着一丝侥幸,低声问道“那你能出门吗?”

    “小的家里还有个儿子正在读书,所以才卖身过来做点粗活,从前能出门,可现在要照应大少爷啊!”蒋氏低低一声惊呼,用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自己的手腕。就在刚刚那一瞬间,张泰徵竟是抓住了她的手!她使劲一下子挣脱了开来,这才惊惧交加地问道,“大少爷,您这是干什么?”

    这算什么表情,我从前就是收通房,也看不上你这样的女人!

    张泰徵心中大怒,但眼下只有这么个还算听话的仆妇,他不得不死马当成活马医,循循善诱地说“你一辈子浆洗,怎么可能供得起你家的儿子?你如果替我去送一封信,我保你一百两纹银的赏钱!”

    见蒋氏怦然心动,他就压低了声音道“你想想,你要多少年才能攒出一百两银子?”

    蒋氏有些犹豫地说“可是,这房里没有笔墨纸砚”

    如果在自己原本的屋子里,怎么会连笔墨纸砚都没有,没想到父亲和叔父竟然防他如防贼

    张泰徵心下更加怨怒,但很快就当机立断地说“事急从权,找块白布也行,至于笔墨”

    咬破手指头写几个字他还是会的!。

第九三五章 意外和后路() 
当汪孚林拿到那一片满是暗红血字的白棉布时,他忍不住哑然失笑,随即才看了严妈妈一眼。

    “刘英亲自混进张家做这种事,胆子倒是大,她就不怕张四教认出她来!不过,如果没有你在外头接应她,这血书她只怕也送不出来。”

    “那是个聪慧灵巧的丫头,之前那一手易容术太过粗浅,我教了她两手后,这次保管张四教面对面也认不出她来。倒是送这血书,她悄悄对我说,根本就不用她想办法引导,她和张泰徵那两个丫头见过一面,大略记住了她们说话的声音,之前在将醒未醒的张泰徵面前假装两人说话,稍稍一学,张泰徵醒过来之后就已经把她当成了唯一可以指望的救星,主动提出,写了这么一张血书过来。”

    严妈妈说着就抿嘴一笑,随即不无谨慎地问道“倒是让她易容之后顶替那个粗使的仆妇混进去,这件事办起来难一些,好在那仆妇是真的家里有个儿子在读书,我承诺帮他改换户籍,再加上送个好书院,那个真正的蒋氏方才一五一十把她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刘英混进去就容易多了。张泰徵失势,她混到他面前就容易了。只不过,如今张四维那里是冯公公的人看着,刘英出来见我勉强还行,可怎么把张泰徵接出来?人到底还病得七死八活呢!”

    “不用担心,我今天刚刚见过冯公公,他会很高兴手头捏着张泰徵这么一个人的。这件事不用太着急,否则张泰徵反而要认为我对他别有所图。这是个什么时候都认为自己了不得的世家子弟,现在只不过是一时受挫,再加上发现朝不保夕,这才会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但凡张四维和张四教兄弟有点时间来关心张泰徵,他说不定反而会把我卖了,也就是时机挑得好,方才有如今这么顺利。”

    汪孚林又嘱咐了一下严妈妈,回头若是张宁过来,而他不在,那么严妈妈便打开天窗说亮话,等到行动的那一天,让冯保派人接应,把张泰徵从张家给弄出来。等严妈妈退下之后,他方才忖度了一下天色,暗想今日小北和许瑶带了汪二娘一同出门,去李尧卿那儿看望新婚燕尔的殷小姐,怎么到现在都还没回来。要知道,随着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全都进行到了最后时刻,他就要精心构思那一道弹劾冯保的奏疏,他很希望能够和妻子多呆一会儿。

    尽管他动用了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但毕竟是剑走偏锋,谁能担保结局一定就是最完美的?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张四维也已经忍不住了。

    然而,汪孚林知道小北呆在京师还问题不大,可妹妹汪二娘因为之前陪着丈夫读书,也留在他家里,他现在却觉得问题很大了,可却一直都没时间单独找汪二娘谈谈。可今天他有空闲,小北也不在,偏偏妹妹也被带出去了,这就又没法谈。有些心烦意乱的他不由得站起身,在屋子里来来回回踱着步子,又是觉着自己之所以和张四维放对,除了历史遗留问题,那就是张泰徵这个二货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当年小事不依不饶,又是觉得自己太较真让家人挂心。

    就在这时候,他猛地听到外间传来了王思明的声音“公子,公子!少奶奶回来了!”

    汪孚林倒是吓了一跳。王思明这激动的心情在嚷嚷声中显露无遗,这什么情况?他略一踌躇就决定先出去看个究竟,谁知道打起门帘时,就只见王思明竟站在那没走,脸上赫然满是喜悦。不等他开口询问,这位读书写字资质平平,算学却天赋一流的小家伙便嚷嚷道“说是少夫人在李家的时候诊断出有喜了!”

    汪孚林忍不住有些发懵。要知道,他和小北成婚至今有六年多了,可直到两年前去广东的时候,小北才终于开花结果有了身孕,后来回徽州时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小名叫阿毛,大名叫汪无论。小北上京这一年多来,除却他在都察院值夜,夫妻俩每晚都在一起,却一直都没有任何动静,可眼下这种局势一触即发的节骨眼上,他竟然又中奖了?老天爷怎么就这么会和他开玩笑?

    王思明当然不知道汪孚林那高兴中带着纠结的心思,知道了他也无法理解。小北对他一贯很好,所以女主人又将有孩子了,他当然很高兴。因此,作为第一个报喜的人,他又高高兴兴地跑回去了。等到汪孚林亲自到了二门,见汪二娘小心翼翼把小北给搀扶了下来,后者满脸的无奈,等看到他之后则是满脸的心虚,饶是他心情复杂,也忍不住上前打趣道“小芸倒是挺高兴的,怎么媳妇儿你居然不大高兴?”

    “明知故问!”

    小北飞了汪孚林一眼,但终究不好在这场合谈这种问题,而顺路送过来的许瑶倒是隐隐明白汪孚林的忧心,可她如今腼腆全都化作了谨慎,当然不会从话里带出来。直到一路帮着送了小北回房,作为生育了一儿一女的过来人,她特地嘱咐了许多,这才带着几分忧心回了家去。而她前脚一走,汪二娘看到汪孚林把芳容和芳树也都打发了下去,下一个似乎就要轮到自己,她终于有些忍不住了。

    “哥,嫂子,这是大喜事,怎么你们俩都有些怪怪的?”

    “什么叫怪怪的?你嫂子心里有事,所以大概觉得这孩子来得有些不是时候。可孩子是老天赐下来的宝贝,我正打算和她说,这想法是不对的。”汪孚林一本正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