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 第5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七四章 那一棍子挨得值!() 
事实证明,汪孚林的所谓门口围上锦衣卫,只不过是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虽说锦衣卫北镇抚司看似是个说出去非常风光的地方,能够收获一大堆敬畏的眼神,郭宝作为实权的理刑百户,比一般只挂着闲职的指挥又或者千户都有头有脸,可终究上头还有不少上司。更何况,他甚至连是否能熬到刘百川腾位子给自己都无法保证,朝中也有很大可能另行指派一个掌刑千户,而不是让他接任。所以,昨天被人打闷棍绑走的经历固然很让人郁闷,可他却觉得很值得。

    郭宝都如此,陈梁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昨夜一场惊吓之后,顶头上司郭宝和他就成了一条船上的人,最让他高兴的是,他很可能不至于要被配到南京,而是会留在京城。有了这样一个承诺,又多了个靠山,欣喜若狂的他哪里还会在乎脑袋上挨的一下?

    而两个人既然已经串好了供词,郭宝对于昨夜他们碰头的事情,自然不怕被人现,想好了留下陈梁的办法。

    郭宝亲自去对上司刘百川求情,把话说得非常入情入理:“刘爷,陈梁之前去汪府联络时被抓,那只是纯粹的倒霉。但既然没有被人瞧出他脸上做过伪装,锦衣卫又从顺天府顺顺利利把人给捞了出来,那么与其急不可耐地把人送出京城,还不如先看看汪府会不会有后续的动静。比如说,他们会不会将之前买来的五个家仆都退给那个牙婆?又或者说那牙婆再送人时,就会不被信任?如果没有这样的迹象,还不如留着陈梁。”

    刘百川顿时眉头大皱:“怎么,是陈梁求到了你面前?他能捡条命都已经算得天之幸了,这事情已经捅到刘都督那儿,险些没出大乱子,留着他在京师,万一被汪家人认出来怎么办?”

    “正是要他继续去负责汪家那一边。”郭宝见刘百川眉头皱成了一个结,他便巧舌如簧地说道,“刘爷您想啊,这事情本来就是他惹出来的,原本就不那么容易做,找个其他人接替,万一捅娄子,不是又折进去一个?他对我说,他能千变万化,脸上涂了一层又一层就能够糊弄人,再让他试一次也未必就会牵扯到咱们锦衣卫身上。而若是能够,这桩事情就不用另外找人,他一手一脚负责到底。”

    “嗯?”刘百川有些踌躇地沉吟了片刻,突然开口说道,“这么说,你是要为他作保?”

    在锦衣卫中,这个作保和民间的作保具结也是一个意思,那就意味着,只要陈梁出现任何问题,郭宝这个理刑百户就得承担同样的责任。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肯给下属又或者同僚作保,毕竟一旦出问题可不是玩的。郭宝在平常时候也绝对不敢做这种保证,但有昨夜的事情打底,他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

    “正是要给他作保,还请刘爷给他一个机会。”

    这时候,刘百川反而笑了起来:“怎么,他给了你多少好处?这小子也真够贪心的,南京那地方虽是个养老的地儿,却也轻省,别人想去都还去不了呢!”

    “刘爷慧眼如炬,他昨天晚上请我喝酒,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苦求了半天,我这不实在是拿他没办法吗?他立了军令状,说是肯定不会让汪家人把他认出来。不如这么着,也不用他到汪家去联络人,就让他这几天到汪家前门后门或是附近做点小买卖,和汪家人搭几句话,只要别人认不出他来,就把他留下,您看如何?大帅虽说之前是恼火,可他对刘爷您素来器重,只要您说上一句话,他是一定会答应的。”

    虽说郭宝这好话说了一箩筐,但刘百川老谋深算,哪里会被这些逢迎奉承给冲昏了头脑,却还是把陈梁叫了过来,让他立了军令状,又吩咐郭宝作保,这才拿了东西去求见刘守有。而郭宝带了陈梁回自己的直房之后,隔着支摘窗确定外头没人,他方才低声说道:“能做的我已经都做了,万一大帅那边通不过,那这事情便是神仙都没办法。汪爷甭管在辅大人面前有多大体面,在锦衣卫毕竟说不上话,总不能让他插手一个小旗的去留。”

    陈梁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当即赔笑道:“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郭爷您对我这份提挈的情分,我都感激不尽。”

    “说这话就过了,如今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郭宝嘴里说得挺沉重,面上却笑嘻嘻的。他在锦衣卫呆了这么多年,刘守有也好,刘百川也罢,那性子他摸准了**成。与其换新人,同样要承担不知道成败的后果,还不如把陈梁这么个已经犯错的继续用上去,当然如果一旦有闪失,陈梁就死定了。

    只不过,已经和监视对象达成了一致,又或者说干脆就投靠了监视对象的他们两个,还用得着担心这么一个问题吗?

    正如郭宝预计的那样,刘百川确实不想再承担另外派人却穿帮的风险,而刘守有想着只不过是派陈梁在汪府门前晃一晃,又不和里头的人联络,如果陈梁真的和自己吹得那样千变万化,不至于被人认出来,那么废物利用也不是不能考虑。最重要的是,有陈梁的军令状,郭宝的作保,他就点头答应了下来。毕竟,北镇抚司这几个常用的人,他有足够的自信能将其家眷全都控制在手中,也不担心他们会失口或是反水。

    于是,当刘百川派了几个人远近监视,见陈梁成功在汪家门前胡同第一天装货郎,第二天卖果子,第三天卖浆水,三次不同的装扮,果然没有一个人认出他的伪装,还有好几个汪家人从他手中买过东西,于是立刻报到了刘百川面前时,这位锦衣卫北镇抚司掌刑千户同样如释重负。他却没有立刻求见刘守有,而是等到前去赔礼的牙婆又挑了六个仆妇去给小北挑选,而小北留下了其中一人之后,彻底心定的他方才前去向顶头上司禀告。

    刘守有也并不喜欢临阵换将,更何况是这种需要机敏和运气的活。虽说陈梁第一次运气非常差,但这几天下来,明显能看出其确实有千变万化的能力,而汪家人既然并没有兴师动众,揪着一件事没完没了,那么继续沿用陈梁来主持和汪家内线的联络,自然就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他听完刘百川的禀报过后,就一锤定音地说道:“既如此,就留下陈梁吧。”

    刘百川对此自然没有异议。然而,在告退之前,他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忍不住开口问道:“大帅,虽说咱们这些年66续续往各家安插的人手也不在少数,而汪孚林是辅大人心腹,可到底年轻资浅,用得着往他那边安插人吗?是冯公公又或者辅大人吩咐的?”

    “你问得太多了。”见刘百川一下子闭上了嘴,满脸惶恐,刘守有便狠狠瞪过去一眼,“不该问的就不要多问,你虽说和我不是同宗同族,但因为是同姓,你又说祖上和麻城刘氏源出同支,我也没少照顾你。你可不要让我亲手把你配到云贵去,锦衣卫十三司缺人的地方多了!”

    “是是是,卑职失言,卑职失言!”

    刘百川慌忙连声告罪,等到退出屋子的时候,他只觉得背后已经被汗水浸透,整个人也在那战战兢兢抖。他当然知道,虽说出身士大夫之家,但刘守有考的是武进士,一路爬上来固然靠家族余荫,却也不是没手段的人,该杀伐果断的时候从来就不曾手软,他怎么就犯浑去问那种最容易犯忌的问题?此时此刻,抬头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珠,他就尽量放慢了脚步出去,试图瞒过刚刚在里头挨的一顿训斥,让人认为自己并没有在刘守有这里失宠。

    至于刘守有派人去监视汪孚林举动,这到底是冯保还是张居正的授意,他已经懒得去思量这么多了。反正那都不是他有资格够得着的人物!

    郭宝也好,陈梁也好,却不知道刘守有和刘百川之间有过这么一段小小的插曲,当郭宝得知事情已经定下,连忙召见陈梁言说了之后,两人你眼看我眼,最后齐齐松了一口大气。要说从前他们一个是上司,一个是下属,谈不上太深的交情,反倒是这次先后被打闷棍,又被同时擒获到一个地方审讯,到最后面对的还是同样的选择,自然而然就生出了几分亲近。

    当然,在刘百川这些旁人看来,陈梁也不知道拿出多少家底贿赂了郭宝,这才得以留京,所谓的情谊还不如说是利益。

    揉了揉后脑勺,想到这几天在家中起居睡觉也好,在外行走也好,全都小心翼翼掩藏着那一闷棍的后遗症,陈梁忍不住低声问道:“郭爷您能不能介绍一个嘴紧医术好的大夫?我之前挨的那一下可实在是不轻,这几天还一直都在隐隐作痛。”

    “呵,我前几天也是一样。我看下手的很可能是同一个人,就是那个和刘都督还有刘爷三百年前是一家,叫做什么刘勃的,就那么一下之后,我就没知觉了。要说大夫,我介绍你一个,我是那一晚上过后的第二天就瞧过了,金针之后散了淤血,也没少吃药。说起来,你要是之前就去,说不定他还会犯嘀咕,怎么一个两个都是后脑勺受伤。”

    陈梁从前和郭宝哪有那么好的关系,此时因祸得福,自是连声道谢。可是,等到郭宝嘱咐,回头让他把已经过关即将留京的消息给传到汪府时,他还是有些紧张兮兮地问道:“这话该传给谁?虽说这些天汪府周围其他的眼线都大多撤了,可还留有一个常哨,我总不可能随随便便进汪府去吧?”

    “你笨不是?之前给我们松绑的那个刘勃,你会不认识?他肯定会时不时光顾你的生意,到时候你斟酌着对他说就是了。只不过,你不是常哨,保持个三五天去一趟汪家附近的节奏就行了。倒是你家附近你留意点儿,说不定人家会直接找你,到时候再挨一闷棍,那可就冤枉了!”

    “郭爷您可别乌鸦嘴……”

    两个人说着说着,已经完全把话题歪到了不着边际,这却是因为他们眼下卸掉了心头压着的那块巨石,浑身轻松的缘故。

    只不过,真的走在回家的路上,陈梁却忍不住左右张望,时不时还突然回头往后望上一眼,唯独又有一根木棍从身后袭来。然而,就在他这走走停停,快要到上次遭袭的那条巷子时,他再次猛地转身往后瞧,见身后赫然是空空荡荡,刚松了一口气时,就听到身前传来了一个声音。

    “顾头不顾腚,真要我再来一次,你这次还是后脑勺挨一棍子。”

    陈梁顿时脸都绿了,等到他战战兢兢再次把头扭回来,就只见面前不远处,有人从贴墙跟的阴影处现身出来,赫然是一张自己这辈子忘不了的脸。因为正是这家伙给自己松的绑,他听到汪孚林叫人名字,正是之前和郭宝提到过的刘勃。哪怕他在锦衣卫是小旗,而对方只是汪孚林的一个亲随,他仍然深深吸了一口气定了定神,这才赔笑叫道:“刘爷,您怎么来了?”

    “别,你们锦衣卫有位刘都督,还有位刘千户,那两位才是刘爷,这刘爷两个字我可当不起。”刘勃没好气地挑了挑眉,这才问道,“你在汪府门口转悠好几天了,我们也配合你演过好几场戏,怎么,你能不能留京还是没个结果?”

    “有结果了,上头已经准小人留在京城了!”陈梁生怕对方心急,赶紧先说出了结果,而后把事情大略说了一下,见刘勃显然还算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这才陪笑道,“汪爷可是还有话让您带来?若是有什么事要做,尽管吩咐就是,小人一定尽心竭力。”

    “公子没什么别的吩咐,就是听说你这个锦衣卫小旗似乎混得有些寒碜,距离家徒四壁也不多远,有道是不差饿汉,就让我给你捎两个钱来。”

    刘勃说着就丢过去一锭十两的银子,见陈梁险些没把眼珠子瞪出来,他便眉头一挑道:“锦衣卫这种地方,没钱吃不开,我回头会给你找条看似生财有道的路子,以免有人看到你手头松起疑心。有钱了就不要省着,多结交几个人。以后若有难处的时候,遇到我时就提一句,公子能解决的自然就会帮你解决,他素来是做事最公道的人。只不过,你若是鼠两端,那你就自己知道下场,公子可远不止是辅大人的心腹,都察院的掌道御史。”

    “是是是……”陈梁连忙点头哈腰,但捂着那锭银子,心里却觉得异常踏实。他何尝想到,这次能跟着这么一位慷慨大方的大人物?

    那一棍子挨得值!

    ps:再单更休几天……(。)

第八七五章 辽东传警讯() 
有时候,做人还是需要胆大包天,行险

    这是汪孚林连日以来最大的一个感受。他之前只是想着自己进京之后,就彻底没有低调下来过,左一件右一件事情不停地生,成功地把他推到了各种大人物的眼皮子底下,所以就打错了主意,心想与其让别人觉得自己如同无缝的鸡蛋似的光溜溜无从下嘴,还不如自己撬开一条缝,让人苍蝇进来,到时候还可以故意误导情报等等。临到最后,因为不明就里的汪二娘打乱了步骤,却又被小北一番话给吓得忧心忡忡,他方才狠来了一次风险很大的反击。

    而从结果来说,不但值得,而且收获很大!

    把锦衣卫的渗透变成了自己的反渗透,而且捏在手上的是可以欺上瞒下的理刑百户郭宝,汪孚林如今确实觉得心情轻松了不少。

    而另外一个让他意外的收获便是,如今他在都察院的人缘也有渐渐好转的迹象。能够把秦一鸣这么个死敌变成“盟友”,在某些御史看来,说明他不是一个一味记旧怨的人,而在另外一些御史看来,他是一个能够向清流低头的人。于是这一段时间来,时常有人向他示好,同时各种邀约也日渐频繁。至于某些不甘寂寞的御史们,本就想巴结张居正却找不到门路,就更加向他靠拢。

    这下子,文书房掌房田义曾经来找他时提出的要求,汪孚林现,自己现在轻轻巧巧地就可以开始部署,不至于让宫里觉得他敷衍塞责,但他却依旧没有贸贸然开始着手笼络人,而是不动声色继续维持形象。现在,他的形象早已从最初那个锋芒毕露四面开战的新人御史,变成了高官们心目中必须要给几分薄面的都察院红人,同僚们眼中值得交好的掌印御史,下属们希望学习效仿的明日之星。

    对此,汪掌道表示变成前辈资深者的感觉很不错。

    而解决了锦衣卫这个大麻烦,汪孚林倒是没有继续伸长手臂,想都没想能不能继续在东厂之中有所斩获。过犹不及,这道理他还是懂的。

    于是,他这个广东道掌道御史如今终于又回复到有三个人使唤的最佳状况,王继光病好之后才刚回来,他终于有了点空。这一日,他忙里偷闲,亲自帮陈炳昌去国子监将捐监的事情给办了,至于号房的问题,程乃轩还没走之前就已经安排得妥妥当当,陈炳昌如愿以偿成了吴应节的室友。

    只不过,捐监入学和贡监入学,却不可能是一个起点,因此两人要成为货真价实同堂授课的同学,却还得看陈炳昌能不能在一次次考核之后升等。然而,汪孚林宁可捐监把陈炳昌送进国子监,却并不是完全为了让吴应节有个伴,也不是为了国子监的师资。

    说一句实话,国子监这种地方都烂了少说也有百来年,哪有什么好师资?然而,国子监中真正坐监读书的监生当中,却也不乏有天资有才学的真正读书人,结交一二无疑是很有好处的。

    往年国子监也不是没收过各家大臣的家中子侄,有的是荫监,有的也是直接捐监,但多半家中做官的那位是不会亲自出面办理的,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