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 第5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当初汪孚林在辽东就算计过李家父子一把,这次要是再去揭盖子,两边闹翻,一边是劳苦功高的辽东总兵李成梁,一边是汪孚林,他就不信张居正还会一心一意护着后者!

    在这纷纷乱乱的舆论中,程乃轩现压根没自己什么事,这天晚上溜到汪家喝酒的时候,就免不了对汪孚林抱怨道:“你还说肯定不会让你去辽东,可现在看看,你的呼声比主动请缨的光懋还高,害得这家伙在兵科成天对我冷嘲热讽,你这回可算错了吧?”

    “那有什么关系,你看看我手里是什么?”汪孚林随手一指书房案桌上的一份奏本,似笑非笑地说道,“当事者本人的意愿最重要,你说呢?”

    程乃轩和汪孚林那是什么关系,知道这家伙既然说了,就肯定是能让自己看的,站起身就到书桌上,一把拿起奏本翻看了起来。略过几句套话,他一眼就看到了其中最关键的内容,登时惨叫了一声:“双木,你可不能这么害我啊!要是我被别人点中了跑这一趟也就算了,干嘛你要举荐我?而且竟然还是跟着光懋一块去辽东!”

    “元辅今天让陈总宪问我是否想去辽东勘验此事,我一口回绝了。然后呢,陈总宪就问我,你认为六科廊给事中谁适合跟着光懋去辽东?听到这里,你还没品出滋味来?”汪孚林见程乃轩登时脸色僵硬,他就笑吟吟地说道,“都察院百来个监察御史,我打过交道之后,素日有来往的,不过十个,至于六科廊,呵呵,除了朝会时站班,我平时基本上就是敬而远之。除了你,你说我能推荐谁?而我一提你的名字,陈总宪显然很满意。”

    程乃轩脸都绿了,好一会儿方才丢下奏本,悻悻说道:“本来还想打破你这乌鸦嘴的,没想到还是被你说中。好嘛,我先是县令的位子被王崇古的儿子给接了,反过来就酬谢了我一个给事中,之前还被冯保瞧上了,现在居然还轮到了去辽东的美差,真是一个个都太看得起我了。”

    “你可别觉得自己何德何能,要是你一点能耐都没有,你在六科廊呆得了一年多?这次别人会属意你去制衡光懋?”

    虽说汪孚林这话说得仿佛是在开玩笑,但程乃轩什么人,顿时没好气地呸了一口:“说好话也不知道挑让我顺耳的,都是我误交损友!不过算了,不就是跟着光懋装聋作哑吗?我之前转到兵科,就一直挺老实的。不过光懋也别想作威作福,大不了一拍两散,他要前程,我这人可豁得出去!”

    次日,汪孚林直接把奏本递到了会极门的管门太监处。既然不是经过通政司的题本,外人就难以获知这奏疏到底写了什么。虽说也有贿赂管门太监这种最最方便的做法,但能够被拨到这个职司的,全都是冯保考察了再考察的自己人,要真会因为一两个钱而泄露奏本内容,那绝对只有一个下场。也正因为如此,直到内廷把奏本六科廊誊抄,内容方才一下子散布了开来。

    汪孚林竟是委婉表示自己不适合去辽东,兵科都给事中光懋确实是最佳人选。但因为兹事体大,内举不避亲,举荐兵科左给事中程乃轩同去辽东,勘验长定堡大捷。而内阁票拟照准,而批红却不是司礼监,而是天子亲自批示,令光懋和程乃轩此去辽东明白查明上奏,不许文过饰非。

    最先得到消息的是六科廊,而被举荐的两个当事者又全都在六科廊,而且还全都属于兵科,这自然在六科廊引了轩然大波。陈三谟没想到汪孚林自己不去,却在推了光懋的同时,把程乃轩给推了上去。而范世美黄时雨这两个汪孚林的同年,之前就羡慕程乃轩进来一年就小小前进了一步,此次又轻轻巧巧摘下了一个很可能建立名声的好差事,差点就酸得冒水了。至于最五味杂陈的,却非光懋莫属。

    汪孚林自陈不如他,这一点足以让他自傲,可汪孚林却添上了一个程乃轩做添头,天子还准了,他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只不过,内阁票拟,天子亲自批答的奏本,外臣根本没有多大置喙的余地——六科廊给事中封驳旨意这种权益,也没有谁会没脑子地用在这种地方。于是,这么一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下来。只是人们关注的重心却生了微妙的变化,光懋这个主事者反而还不如程乃轩这个辅佐者受到的关注多。

    程乃轩在进六科廊之后,虽说上书弹劾过几个人,也曾经言说过几桩赋役之事,甚至激得范世美上书弹劾汪孚林,间接促使陈三谟为张四维说话,可这种事终究不好宣扬,他在大多数人看来,终究还是比较低调的人。

    因为不是去打仗,许瑶又早就听程乃轩打过招呼,所以给丈夫预备行囊的时候,她倒没有太担心。反而在程乃轩在那咬牙切齿地说汪孚林耍滑躲懒时,她有些嗔怒地拍了一下丈夫的肩膀:“去都准备去了,还在这怪别人干什么?”

    “我这不是想着,岳父一直都让我低调吗?这下跟着光懋,就算最初低调,回来之后,那也低调不起来了。”程乃轩正说着,冷不防脸上被一双手捧住,却只见妻子正认认真真盯着他。

    “你之前也说过,爹只是觉得你不用学汪大哥而已。可是,你总不希望日后走出去别人介绍你时,说你是汪孚林的同年同乡好友,然后才是兵科左给事中吧?汪大哥有汪大哥的做法,你有你的做法,他去辽东也许会直接把事情闹个天翻地覆,但轮到你时,你未必不能低调地给所有人一个交待。”

    程乃轩只不过是习惯性地耍宝而已,没想到妻子会有这样认真的反应,他不禁又惊又喜,握着妻子的手就连声问道:“你真认为我能办得到?哪怕是光懋名气比我大得多,资历比我深得多,我也能比他做得好?”

    “光懋就算有再大的名气,可和我又有什么关系?”许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抿嘴笑了笑,随即便挣脱了手,柔声说道,“快收拾好睡吧,明天出!”

    “有夫人这话,刀山火海我都敢上,更何况区区一个辽东?”

    当次日送了程乃轩出之后,汪孚林自然就去了都察院。而去了程家的小北从许瑶那儿问出这么一句豪言壮语之后,险些笑岔了气。许瑶一时失口露出了口风,此时不免后悔,当即脸色通红地说:“不许笑话他!”

    “知道知道,我谁都不说,哪怕相公也好,姐姐也好,爹娘也好,都一个字不说。”小北知道许瑶脸嫩,赶紧举手投降。等到程乃轩一双儿女一个由乳娘牵着,一个由乳娘抱着进屋来,她登时喜上眉梢,抱了那个裹着一块丝绢襁褓,乳名唤作丫丫的孩子在手中,端详了好一阵子。可就在这时候,她只听得外间传来了严妈妈的说话声。察觉到严妈妈虽说和人低声说着闲话,可声音中仿佛有些焦急,她遂依依不舍地把孩子还给了许瑶。

    “小芸才刚来京师没多久,之前相公他们两个忙着正事,也没时间陪着他们夫妻,小芸倒还帮着我管家,我得回去看看。”

    许瑶知道汪孚林兄妹情深,小北和汪二娘汪小妹又是早就熟稔的朋友,不止姑嫂之情,当下就笑着把小北送到了屋子门口。而叫上严妈妈往外走的小北一出联通程家那侧门,便立刻问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严妈妈见是自家内院,立时便打手势让芳容和芳树先回房,随即便靠近小北身后,低声说道:“二姑奶奶抓到了一个给外界递消息的仆妇,就是新挑上来的。”

    小北登时一下子站住了,随即烦恼地揉了揉眉心。汪二娘有多泼辣多能干,汪孚林说过,她也亲眼见识过,现在这么个太能干的小姑子直接抓出了这么一个“吃里扒外”的家伙,这就让她着实犯了难。身为管家主妇,她不可能姑息此事,否则家里其他人可不知道这是故意在篱笆上扎窟窿放狐狸进来,反而一个个都学着,那就麻烦了。可要是重重惩处,天知道那家伙是单纯的厂卫眼线,还是什么……

    可她转念一想,立时便冷笑了起来:“好啊,若不是小芸眼厉,我这一疏漏,立马就要出大事了!走,去看看!”

    严妈妈本来还想劝谏小北,既然被汪二娘抓住,那么就不论之前是什么初衷,如今都不可放过,可听到小北这么一说,她就立时放下心来。等到陪着小北来到小花厅前,见院子里跪着个面如土色的仆妇,她脚下一停顿,便没有跟着小北进花厅,只招手叫了之前归自己教导的那几个新进丫头以及另一个仆妇,仔仔细细问了事情缘由。

    而进了花厅的小北也从汪二娘那里问清了来由。那个被抓的仆妇没事就到门上逛,被汪二娘撞见两次后,汪二娘起了疑心。等到第三次现人和货郎兜搭,她就直接把货郎并那仆妇都叫到了前院,让王思明出面去问,结果那仆妇在搜身之前就慌忙吞了一个纸团进肚子里。汪二娘这才觉得事情严重,一面让前院继续押着货郎,一面把那仆妇带到了后院,又请了人去通知严妈妈和小北。

    “嫂子,我知道我是越俎代庖,可别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种人若是不杀一儆百,我怕会出问题……”

    不等汪二娘把话说完,小北就点点头道:“你说得对,也做得对,这事情当然不能姑息!来人,将那私通外人的刁仆拉出去打二十,然后把牙婆叫来,让她把身价银给我赔出来,把人领回去。要是没个交待,她以后在京师这生意就别做了!至于那个和她勾勾搭搭的货郎,用相公的帖子送顺天府去!”

    她已经故意放松了篱笆,如果真是厂卫送来的人,却这么容易被识破,那主事者自己去反省,自己去想怎么对上头交待好了!

    ps:第一更(。)

第八七一章 打锦衣卫的闷棍() 
打从一开始,汪二娘就对家里进新人的做法有些狐疑,只是小北找了非常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她这才接受了。可是,那四个年岁尚幼的小丫头跟着严妈妈学规矩,学做事,她间或去瞧上一两眼,对她们的感觉倒还好。但那一个放在外院做粗活,一个在后园伺候花木的仆妇,她却总觉得瞧不大顺眼。

    也许是因为她们自称丧夫无子,别无依靠,故而自卖自身,又或许是她们太过自来熟,老是四处兜搭套人的话。一来二去,她就多留了一个心眼,时刻关注她们的行踪,结果竟然这么快就被她揪出了一个来。

    她原本还打算若是小北只打算略施薄惩,拼着让嫂子不高兴,也要把人给赶出去,可小北一回来便肯定了她的越俎代庖,而且更是一面叫牙婆领人给交待,一面让人将那货郎送顺天府,她一颗心顿时就放了下来。

    听到外间那仆妇连声求饶后被拖了下去,严妈妈和其他人也都在外头,汪二娘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小北说道:“我原本该早些对嫂子说的,不该就这么突然把人拿下再报知嫂子,是我想差了,万一让别人觉得,我这个小姑子越权插手家里的事,我就太对不起哥哥和嫂子了。要不,我还是搬出去……”

    “搬出去的话不许再说!”事情虽说来得突然,但小北刚刚在听到消息的一瞬间就想清楚了,这会儿便笑吟吟地说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想得周全。再说了,家里那么大的房子,空屋子多得是,亲妹妹和妹夫从徽州过来,却不住自己家,还要住别家,这不是让人笑话吗?”

    软言安慰过了汪二娘,小北又换了一脸正色,声音也低沉了下来:“只不过小芸,你前头的话说得没错,下次再现端倪,你得和我商量,得和你哥商量。京师和徽州不一样,除却私相授受之类的私情,还有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会往别家安插眼线,但最重要的是,厂卫的耳目无处不在,你明白吗?”

    虽说小北之前觉得,对从小在徽州长大,嫁到一水之隔的西溪南之后,日子也过得安闲富足的汪二娘说那些诡谲阴谋,实在是太过于勉强,但如今事情出了,她反省自己之前的态度,就决定捅破这层窗户纸。果然,汪二娘从小就听说过各种民间传说,对厂卫的印象更是停留在妖魔鬼怪的状态,这会儿小脸登时变得煞白,甚至连双手都在微微颤抖。

    “嫂子是说……是说那个仆妇可能出自厂卫吗?”

    “我不确定。”小北苦笑着吐出四个字,见汪二娘显然吓得有点狠,她便站起身过去,轻轻揽着小姑子那僵硬的肩膀,低声说道,“也可能是别家派来刺探的眼线,也有可能只是纯粹和人私通。我知道你必定要说,既然知道如此,为什么不把好家门,不要招收这些不明根底的新人,但我告诉你,就算是跟着相公很多年的旧人,也不是一定就不会出问题。酒色财气,京师有的是各式各样的诱惑,与其让人往府中旧人伸手,不如放开篱笆放点老鼠进来。”

    汪二娘从前只知道管家一定要恩威并济,尤其是对于下人,却还是第一次听到小北这样的说法。意识到兄长在京城做官,看似名声很响,风风光光,却还要面对厂卫的窥伺,她就只觉得担心极了。她张口想说如此做官,还不如辞了回乡当富家翁,可知道这话极其不妥,因此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这时候,她只觉得小北伸手摸了摸自己光软的头,耳畔传来的声音竟是变得更加轻柔了:“小芸,这些事我只是对你说一声,你听了记在心里就好,不用心心念念惦记着。有些时候,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得不为,没有退路,所以,你大哥就得犹如一根钉子一般,死也要钉在京城。你和妹夫到京城来,相公和我都很高兴,相公是高兴妹夫是个求上进的人,我高兴的是有个伴了。以后,你有什么话都可以对我说,知道吗?”

    汪二娘这时候唯有点头。等到看着嫂子展颜一笑,就这么直接走出了花厅,仿佛对外头的丫头仆妇们训示什么,她忍不住用指甲掐了掐掌心。

    怪不得爹娘宁可留下孙子,也要把嫂子送到京师来照顾汪孚林,以至于徽州有些人家都在暗地里说自家暴户没规矩,应该留着儿媳妇在家伺候公婆,教导儿子,再选个良家女当做妾室,送到京城去伺候。虽说她向着嫂子,可只是觉得如此有利于哥哥夫妻团聚,却没想到这光鲜亮丽的京城竟是如此凶险!

    当被汪家人叫了过来的牙婆看到那披头散,下裳上血迹斑斑的仆妇时,立刻勃然色变,上前之后便劈手一个重重的巴掌甩了过去,紧跟着便快步来到小北面前,一个深深的万福之后便是连声赔礼,到最后不但退赔了双倍的身价银,更是承诺回头领几个更好的来供主家挑选。

    至于交待,她却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道:“小妇人对不起少夫人,实在是这妇人和小妇人有些沾亲带故,被她苦苦一恳求,这才把人送上了门,谁知道她运气好被少夫人挑中了。可谁知道她还是忘不了旧情,竟然和人私相授受,闹出了天大的丑事!小妇人这就把她送回老家去,决不让她踏进京师一步!还请少夫人大人有大量,别把这事情往外传,小妇人这就给您磕头了。“

    见这牙婆竟是二话不说就要俯身下跪,那态度简直是谦卑到了极点,小北眼中厉芒一闪,却和颜悦色地让严妈妈把人搀扶了起来,又淡淡地说一会儿就将那货郎送到顺天府衙去。说完这话,她看似低头喝茶,眼角余光却在观察着那牙婆的表情,见其一瞬间流露出如释重负,她就心里有了数目,有一搭没一搭和那牙婆扯皮了片刻,就任由其将那仆妇领了走。等人一离开,她就对严妈妈使了个眼色。

    傍晚时分,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