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认识?”汪孚林没想到城里长大的程乃轩竟然会认识这个,不禁有些惊喜,“你知道这东西有什么用?”

    “榨油啊!我家有个管事,管着一家油坊,专管榨油。什么茶籽、芸苔子、大豆、芝麻……能榨油的多了。上次他不知道打哪听说这东西剥开之后能榨油,而且又是长在山间不用钱,雇人去敲打下来,捡了几车,可弄回来之后才傻了眼,光是剥里外两层壳的人力,多少人都不够,哪怕东西不用钱,这榨油也不合算。于是他一气之下,就把这几车全都扔了。你问这个干吗,莫非打算开油坊?趁早别干这事,亏不死你。”

    程家还真是产业多!

    汪孚林心中感慨,但却笑着说道:“此物榨油确实不太容易,可当零嘴不错。”

    程乃轩一听这话,险些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没听说汪孚林好吃啊?转瞬间,他就想到了金宝身上,当即眉开眼笑地说道:“你要吃还不容易,我回头让墨香问问那油坊就是了。”

    “去年的那是陈货,哪里还能吃,今年的还得等到白露前后才能收获。到那时候,让你家那管事给我搜罗几车就是。”见程乃轩不可思议地瞪着自己,显然意思是你一个人能吃那许多,他便笑眯眯地说道,“眼下嗑瓜子的人有多少,日后吃这小胡桃的人就有多少。你别管了,一饱口舌之欲而已。”

    程乃轩有些难以置信地咂巴着嘴,最终无奈答应了下来。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转瞬之间,汪孚林又走到书案前,拿起一块徽墨磨了半砚台的墨,随即摊开一张纸,提笔蘸墨写写画画,不消一会儿,纸上就出现了几种奇奇怪怪的东西。

    “这是什么?”

    “都是吃的。应该是打南洋运过来的,你帮我打探一下消息,哪怕只有种子也行。”

    汪孚林知道这些东西应该是从美洲运到南洋,再从南洋转运过来的,但不打算对程乃轩解释太多。他指了指上头的东西,一样一样地说道,“这个,可能叫辣椒,也可能叫番椒,红色青色都有,入口辛辣,和花椒姜黄有点类似。这个一根根长的,上头是一粒一粒黄色的,大概叫玉米,或者别的什么名字,烤着吃煮着吃都不错。这个大红色有点像果子的,大概叫洋柿子?也许是这个名,反正这么大一只,鲜红鲜红的,炒鸡蛋最为绝妙,生吃也滋味不错……”

    程乃轩听汪孚林如数家珍似的说着一样样吃的东西,足足七八种,他到最后终于确定,他从前竟忽略了汪孚林的一个属性。

    这家伙简直是吃货啊!

    马家客栈中,秋枫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院子里的井边浆洗衣服,虽是井水冰凉,自己又坐在树荫底下,但如今的天气已经很热了,他时不时抬起手擦擦汗,渐渐就停下手中动作发起呆来。

    这时候,汪孚林在程家大宅拜会程公子,金宝在知县官廨的李师爷那儿读书,只剩下他一个留在这里,虽说厢房还有四个轿夫住着,但那种孤零零的感觉仍然死死包裹了他,让他无法动弹。他被程老爷送过来,前前后后已经快一个月了,汪孚林对他也着实不错,身边的书随他翻看,就是笔墨纸砚也都准许他使用,平时最多是教训告诫,从来不曾打骂过他。论理他一个一张死契卖了给人当奴仆的,有这样的生活,已经很应该知足了。

    可有金宝的对比在,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无法甘心!而且,金宝才只八岁,接下来几年兴许会大放光明,他却已经十一岁了!难道就这样浑浑噩噩,再大几岁便随便娶个村妇,而后一辈子做牛做马?

    想起卖了他之后拿了十二两银子,喜形于色的老父,秋枫只觉得眼睛发酸,不知不觉就簌簌掉下了眼泪。他生怕被人瞧见,抬手正要去擦,突然只听得外间传来了一个声音:“秋枫,你家里人给你送东西来了!”

    秋枫一下子呆若木鸡。自从他被卖了,虽说就在歙县城中,可为了避免勾起心头痛楚,他一次都没回过家。至于家中亲人,他也不觉得会费那个神来找自己。可是,这样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却偏偏发生了!他下意识地丢下手中衣物,随便在水里搓洗了一下双手,**的也顾不上擦干,就这么急匆匆地迈开脚步往外跑去。

    可是,当他跟着那报信的伙计来到客栈一处小门的时候,却发现来的是个三十出头,唇上蓄有一丛胡须,脸上有几颗痣的男子,面目陌生,从未见过。

    “是你爹让我给你捎点东西。”来人笑容满面地把一个包袱递了过去。

    秋枫见那伙计已经走了,他连忙用手在衣服上抹了抹,伸手将包袱接了过来。入手那沉甸甸的分量让他颇为疑惑,思来想去,他干脆当着来人的面将其解开,却只见里头是一套衣裳鞋袜,料子全都是最好的,针脚细密,往日他只在那些读书相公的身上见过,鞋子亦是黑头云履。大为震惊的他盯着这些东西看了好一会儿,这才抬起头说道:“我娘做不出这样的衣裳,也用不起这样的料子。你到底是谁?”

    ps:求推荐票,拜托了各位!!

第六十章 致命的诱惑() 
“到底是聪明人。”来人原本的笑容立刻敛去,换上了值得玩味的表情,“据我所知,你在歙县学宫打杂三年,和那个汪金宝一样,偷听讲课,偷着写字,也学了不少东西,只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读不起书,甚至到头来被卖了给人为奴,我没说错吧?”

    秋枫只觉得一颗心猛地揪了起来,声音甚至有些嘶哑:“那又怎样?”

    “不怎么样,只是你不觉得不公平么?那汪金宝如今可是和县尊公子一块从学于李师爷,李师爷考秀才是案首,考举人是亚元,说不定那一天就成了进士翰林,汪金宝又很得他喜欢,异日很可能前程无量!同样都曾经是卖给人的奴仆,他日后为人上人,你却只能一辈子当个书童小厮,你甘心吗?”

    自己这些天来最痛苦的隐秘被人突然无情地揭破,秋枫登时只觉得浑身血液全都冲上了脸,当即怒喝道:“这和你无关!你再不走我就叫人了!”

    “你不会叫人的。”来人却是一脸笑眯眯笃定的样子,这才循循善诱地说道,“你素来要强,一直都不甘心受苦受穷,否则也不会做着那么苦的杂役,却费尽千辛万苦去读书。而且,不是每个书童都敢在提学大宗师面前从容开口说话,还诵了那样一首诗。你忠心护主,其心可嘉,只不过你想过没有,人人知道你那主人汪孚林四书五经倒还凑合,素来都是不会做诗的,同窗进学饮宴时,别人怎么激,他都摇头推辞,怎么突然就能做出那么一首好诗来?”

    秋枫只觉得整个人都绷紧了,喉咙口又干又涩,好半晌才挤出几个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这话是什么意思?”来人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当初和你一块在歙县学宫打杂的人可是说过,你勤学上进,背地里也曾经悄悄学做过诗。他们没读过书不知道好坏,也记不下来,却清清楚楚记得有这么一回事。秋枫,如果当初你在大宗师面前坦言这首诗是你做的,你觉得现在命运会如何?”

    对方竟然认为那首诗是他做的!甚至深信不疑!

    秋枫起初的羞怒,此时此刻全都化作了惊愕诧异,一颗心却砰砰跳的越来越快。自从偷听到汪孚林对金宝说的几句话,他何尝没有在私底下那样幻想过?而且,连日以来,金宝天天去李师爷那儿听讲,汪孚林则因为粮长之事,四处东奔西走,却根本连经史子集都没怎么摸过,更不要提吟诗作赋。就连那天生员云集的场合,也没见他赋诗纪念。他也曾经隐隐怀疑过,之前那首诗是不是汪孚林从什么地方看到,而并非自己所做。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用沙哑的声音说道:“不要说了,你快走,否则我真的叫人了!”

    尽管秋枫仍是没有松口,但来人却一点愠怒之色也没有,而是笑吟吟地说道:“明日就是状元楼上英雄宴,如果你能够揭破那首诗的真相,就会有急公好义的人替你赎出卖身契,送你去婺源福山书院读书,日后光宗耀祖。你的前程,绝对不会比汪金宝差。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完这话,来人便转身扬长而去,再也没有回头看秋枫一眼。

    等从暗巷之中走出来,他见在此等候的一个同伴迎上前,就撕去上颌那小胡子,又摘下脸上贴上去的几颗黑痣,颔首笑道:“区区一个书童,诱之以名利,何愁他不动心?”

    “程兄此计固然绝妙,可那首诗万一真是汪孚林所做呢?”

    “证明真是他做诗的证据呢?”那亲自出马诱惑秋枫的,竟是府学婺源生员程文烈,见同伴恍然大悟,他就嘿然笑道,“要知道,我派人千方百计打探,甚至还去过一次松明山村,汪孚林从来就没什么上得了台面的诗文,又怎会突然开窍了?再说,成不成我们都没损失,顶多是那个秋枫被人斥之为无义刁仆。这次英雄宴上,决不能让歙人出风头,五县各家都是这个宗旨,否则我也不用亲自上了。”

    “程兄,有件事我一直不明白。那夏税丝绢就算分摊各县,每县也就多个几百上千的银子,为什么要这样大费周章?”

    “一年几百上千,十年二十年五十年呢?而且,你要知道,这种事争的并不是每年区区几千两银子到底该怎么分摊,毕竟那都是小民百姓的事,徽州一府六县那些顶尖的乡宦,在乎的是大家在这徽州府的话语权。更何况,他们这些大户豪强不争,我这样不上不下的生员也要促使他们去争,否则没有关司,怎么从中渔利?那帅嘉谟也是一个道理,他又不是歙人,哪是真的好心,不过和我们一样,也是为了名利二字!”

    话说到这里,程文烈终于露出了真面目。他可不在乎哪个县负担多少赋税,他在乎的是谁给他钱,他就为谁奔走卖命,就连打官司这种事也不在话下!否则,他这个积年秀才凭什么在府城吃香的喝辣的,岂不是要去喝西北风?别人背地里骂讼棍,可当面谁能不对他客客气气的?

    申时左右,金宝方才来到了知县官廨的后门。原先李师爷只给他和叶小胖上半天课,最近却是越来越晚,今天更是延后到了申时。要不是叶小胖小心翼翼提醒他膝盖上的伤还没好,李师爷那滔滔不绝的架势,显然能够讲到天黑。想到今天又劳动别人抬滑竿来接自己,他对昨天的冲动不禁大为后悔。于是,他这心不在焉低头走路出门,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人。吓了一跳的他连忙抬头道歉,可对不起三个字一出口,他就呆住了。

    “叶小姐?”

    “走路也看着一些,听说你才刚伤了膝盖,万一再摔着怎么办?”叶小姐冲着金宝微微一笑,见小家伙慌忙让开行礼不迭,她从其身边走过时,这才仿佛若无其事一般低声说道,“提醒你爹一声,明天状元楼上那场英雄宴,他要是不得不去,最好先做十首八首诗备着,有人准备冲他开炮。”

    当金宝坐了滑竿回到马家客栈,丝毫不敢耽搁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汪孚林时,本还在美滋滋地自顾自打算,回头寻到玉米西红柿辣椒这些种子,如何种起来,如何打牙祭的汪小官人登时眉头大皱。他也知道筵无好筵会无好会,可为什么明刀暗箭全都冲着他来?他一个道试吊榜尾的小秀才而已,一次一次被人当软柿子捏,难不成真的要杀遍八方才能让人知道教训?

    见汪孚林脸色微妙,金宝就轻声说道:“爹,要不,咱就不去了?”

    “那怎么行!”汪孚林轻哼一声,怒气冲冲地说,“我是无所谓,就算程奎他们几个邀约,找个借口不去也没问题,反正我又不下今年的秋闱,可这时候逃跑不免要被人认为是胆怯。又不是龙潭虎穴,我还要带上你一块去见识见识!”

    金宝听到自己也可以去,登时又惊又喜。他暗自感激的同时,心里却暗自在想,明天一早去上早课的时候,不妨悄悄把李师爷请了来帮忙!除了那些大人物,那些生员谁比得上李师爷博学多才,出口成章?要知道,他可是从李师爷那看到过一堆密密麻麻都是字的诗稿。

    最重要的是李师爷之前言谈间一直流露出来,对汪孚林观感很好!

    ps:更新得太晚了,实在对不住各位!都快到十二点了,求下新一周的推荐票,已经是最后三天新书期了,希望最后三天还能继续保住新书榜第一名,谢谢大家!

第六十一章 英雄宴开局!() 
状元楼位于徽州府衙司狱司南面的状元坊旁边。之所以有这个名字,还是因为正德年间歙县出过一个状元唐皋。这是自从洪武年间徽州府出了一个状元后,时隔七八十年再一次填补空白,故而在一座气派的状元坊盖好了之后,就有精明的生意人在旁边盖了一座状元楼。这样绝佳的口彩,再加上那可以俯瞰状元坊的绝佳的地理位置,使得这状元楼成了府城中士人举子光顾最多的地方。

    往年虽说徽州府各县也都有为生员或举子赴考饯行的宴会,可如同今年这样隆重的,却还是头一次。状元楼的东家是绩溪人洪仁武,自从揽下这么一件事后,他便亲自奔前走后张罗,又去添了一批厨子伙计备用。为了不至于犯夜,英雄宴是午宴,而非晚宴,他和那些厨子早几天就忙活了起来,而后从前一天晚上开始就根本没时间合眼,全都在不停地准备。好在最头疼的座次问题,各县都派出了专人来安排,不用他操心,否则他头发也不知道要掉多少。

    今日有份出席的并不是所有生员,那些侥幸混了个功名就心满意足的没那资格,长年混迹于科考三四等,距离裁汰只差一步的也没资格,除却今科要下秋闱的那些佼佼者之外,就是少数被人评价为极具潜质的明日之星——这其中就有被长辈又或兄长带来的年少童生。

    每县科考排在一二等,能够参加乡试的足有三四十人,六县便是两百多人,再加上特邀乡宦,府县官员,混进来的童生以及各色人物,差不多是小三百人,三层楼一楼十桌,满满当当。而三楼的十桌,主桌是徽州府衙和歙县衙门的主司和顶尖的乡宦,次桌是州县属官和次一等的乡宦,剩下八桌的分配问题,六县差点没打破头。最终歙县夺下三桌,其余五桌则是婺源两桌,休宁一桌,祁门一桌,绩溪和黟县共一桌。

    这全都是按照往年进士和举人的比例来的,纵使不服气的也只能暗自生闷气。至于二楼一楼的分配,则稍稍简单一些。

    从巳正(十点)过后,就有生员三五成群地赶到了这里。这些来得早的人大都已经参加过一次两次三次的乡试大比,深知难度,更知道自己希望不大,所以座次也大多位于一楼大堂。只不过,亲自迎客的洪仁武仍然对每一个人都笑容可掬礼数周到。因为科举这种事是没个准的,一次就夺下解元的,可能如同唐寅那样倒霉,而七八次才考中举人的,也有可能再考中一个进士。在这种场合,宁负白头翁,莫欺少年穷要不得,一碗水绝对要端平。

    随着人越来越多,一楼二楼都坐了个六分满。尤其是坐在最靠外的人,全都在后到的人中,找寻那些声名在外的人影。

    “看,那是黟县赵明章,据说黟县今科最有指望的就是他了,还有人说他能中个亚元。”

    “那是祁门的潘政,上一次乡试据说是墨滴污了字纸,这才遗憾落榜。”

    “快瞧瞧,那是鲍氏三兄弟,一家三秀才,只可惜没出一个举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