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 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科南直隶乡试结果不算数?”汪孚林自打昨天鹿鸣宴后。因为江文明曾经和某个金陵十三少起过冲突,甚至还差点被东城兵马司抓走,就再次让人打听过这位盛祖俞盛公子的底细。甚至连要抓走江文明的应雄这等小人物也查了个底清。此刻,他从对方这讽刺中品味出了某种隐伏的危机,一时眯起了眼睛。

    “敢问盛公子这话从何说起?是听你经营风雅产业的父亲说的,还是听你那位乃是南京守备太监的干爷爷说的,又或者是主观臆测,就拿出来在崇正书院这种公众场合大放厥词?”

    盛祖俞一下子被噎得愣住了,这才醒悟到自己今天是得知耿定向到此来见焦竑,匆匆过来代孟芳警告,这一席话应该是要私底下说的。却不想竟然当众露出了口风!可还不等他想办法遮掩,就只见汪孚林冲着自己微微一笑。竟是又抛下了几句话。

    “话说回来,我倒是还有另外一件事好奇得很!想当初那桩烧了意文书肆。意图挑起应试秀才和孟公公之间矛盾的案子之后,东城兵马司曾经搜查到了新安会馆,在拿不出丝毫证据的情况下,竟然想要抓走如今是新科解元的江文明江兄,据我所知,那位发号施令的应雄应七爷,正是收了盛公子你这金陵十三少不少好处,因此这才故意抓人欺辱,我说得对不对?”

    说到这里,汪孚林发现四周围已经有不少崇正书院的学子以及今日前来瞻仰游玩的士子聚集了起来,顺势又提高了声音。

    “盛公子,意文书肆明明是你家的产业,出了事情你家却退居其后,把孟公公给拱了出来在前头顶灾,欺辱应试士子不说,更买通兵马司中人要诬人入罪,你这个金陵十三少好大的威风,好大的煞气!还竟敢当众大放厥词说今科乡试的结果不算数,难道你就没看到耿大人这个主考官自打到了南京后,在乡试前后从不外出从不见人,立身公允凛然正气?难道你就没看到崇正书院今科总共也只出了一个举人?如此狂悖大胆,莫非以为南京城中就没了王法!”

    要说汪孚林这一世的翻身第一仗,就是从歙县学宫明伦堂上那场功名官司开始的,要说打嘴仗的功夫自是炉火纯青。不少官员都被他斩落马下,更别说盛祖俞只不过是纨绔子弟,此时此刻被连番讥讽抨击,简直都要被逼疯了。气急败坏的他完全忘记了今天来的正经用意,暴怒之下竟是大喝道:“来人,给我打,给我好好教训这该死的小子!”

    见盛祖俞终于被自己骂得气昏了头,发出如此命令,汪孚林这才露出了一个志得意满的笑容。

    有道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只可惜,他的拳头虽说不比嘴硬,可也差不到哪去。但这要是一打,乐子就真大了!

    ps:月中了,新的月票也该出来了,求一下^_^

第四七二章 灾星的光环() 
耿定向虽被盛祖俞那句话气得发抖,但汪孚林一开口,他就立刻把人认了出来。即便昨天的鹿鸣宴,汪孚林在回答了某位副主考一句话之后,就一直非常安静,一点都没有十七岁少年举人那种激扬,可毕竟那是汪道昆的侄儿,那张脸,那声音,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所以,当汪孚林开始舌战盛祖俞,一顶顶帽子开始往这位金陵十三少头上扣,最后还大大标榜了他一番之后,他想到听说汪孚林参加今科乡试,让人打探到的讯息,只觉得闻名真不如见面。

    这小子的胡扯外加扣罪名泼脏水的本事,简直是盖过某些御史,天生的都察院材料!

    所以,当看到盛祖俞气急败坏嚷嚷手下动手的时候,焦竑登时吓了一跳,立时便想要上前阻止,耿定向却一把拽住了这位得意弟子匆匆往后退。不等焦竑询问,他就低声说道:“盛祖俞只是过河小卒,背后之人方才难对付,今天若是他不动手,单凭他说出的这些话以及这些人证,事情还不好收拾,且让他动手!你放心,不要小看那汪孚林,他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举人,他曾经跟着凃渊进北新关说服闹事打行中人,曾经手刃过太湖巨盗,曾经从邵芳手中巧妙脱身,绝对吃不了亏!”

    焦竑这才意识到耿定向居然认得这个和盛祖俞当面交锋的少年郎,而这少年竟然还是个举人!就在这瞬息之间,盛祖俞身后的几个随从一拥而上朝汪孚林扑了过去,可就只见人微微一笑,突然连鞘拿起随身佩剑,在几个人的凌厉攻势之下进退裕如,不过三两下,就将其中一条大汉打翻在地。

    然而,另有两个随从径直扑向了那位少年的妻子,围观的学子士人虽有想要上去帮忙的,可谁也不及那少妇的动作快速。就只见其微微一笑。人影倏然一闪,就只见一阵拳脚相击的碰撞声后,当其人再次现出身形的时候,那两个打手已经躺在地上直哼哼了。

    面对这以寡敌众却反而大获全胜的一幕。焦竑忍不住赞叹道:“如此侠侣,着实罕见!”

    可是。在焦竑身边的耿定向却面色凝重,两只眼睛死死盯住了那轻轻松松便制服了两个打手的少妇身上,眉头也随之拧成了一团。

    汪孚林虽说当初秉承何心隐教训。想藏着掖着那点武艺以备关键时刻绝地大反击,可手刃太湖巨盗被报上去了。所谓面粉攻势反倒不大有人提起,今天人家都招惹上门了,他当然不会藏拙。眼看小北撂倒两个家伙上来帮忙。三两下放倒了剩余的人,他见盛祖俞脸色苍白。双膝微微颤抖,显然没料到这么一个结局,他随手把剑扣回了腰间。这才拍了拍手说:“盛公子,你还有什么话说?”

    “你……你别过来!”盛祖俞素来只知道颐指气使,凡事都有随从仆役代劳,哪曾想今天这一小会功夫人就全军覆没。他这才想起今天到崇正书院来是有正事的,一时已经悔青了肠子。随着汪孚林缓步上前,他情不自禁地一步步往后退,到最后被一块石头一绊,他竟是往后一倒摔了个四仰八叉,一时呼痛不已。四周围的士人学子看着哈哈大笑,纷纷冷嘲热讽了起来。

    这时候,汪孚林方才朝众人拱拱手道:“各位,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总得还耿大人一个公道,还崇正书院一个清白,大家可愿和我一同走一趟,把这些胡言乱语,陷人入罪,扰乱崇正书院的家伙送到应天府衙去,顺便做个证人,随我告上一状!”

    “我去!”

    “我也去!”

    徐思诚和董其昌彼此对视一眼,想起自己二人刚刚吵的那一架,不禁都觉得实在又滑稽又无谓。见四周愿意跟汪孚林走一趟的人非常多,两人想了一想,也都决定跑这一趟。一时间就只见群情激愤,沸反盈天,更多晚来一步的人从其他人口中听到了这所谓的真相,也都纷纷加入了进来。

    反而耿定向和焦竑师生二人,此刻已经悄然退去。焦竑倒是很愿意去亲自做个人证的,可老师耿定向牵涉其中,他知道自己这个崇正书院代山长一出面,恐怕会让事情复杂化,因此也只能暗自遗憾。而耿定向心事重重,在太师椅上一坐便是如同泥雕木塑,哪怕下头随从来禀报盛祖俞等人被带出崇正书院的种种经过,他也完全没心思听,一直都在发呆。到最后,还是焦竑觉得有些不对劲,屏退了随从后,来到了其身侧。

    “老师还在担心盛祖俞之前说的乡试结果不作数?”

    “被盛祖俞这个蠢货当众说出来,再加上其曾经陷害今科解元的劣迹,孟芳若再不知收敛,他这个守备太监也就可以下去了。再者副主考和提调官同考官那么多双眼睛看着,我又坚持一路糊名到最后才开拆,虽说最后结果从相对公平而言有些差池,但谁也挑不出任何错处来。我只是担心……”

    耿定向说到这里,话头一下子戛然而止。汪孚林那妻子的五官和印象中的小女孩有些相似,而且也有那样的好身手,莫非是……

    “老师既然这么说,那就真的没什么好担心了。”焦竑没体会到耿定向心中的另一层担忧,笑着安慰道,“崇正书院的学子中,虽有不少贫寒而又有上进心的,但也有不少城中势豪子弟,被盛祖俞这样一个草包闹上门来,他们也定然不会坐视。再者,应天巡抚张佳胤可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汪孚林再一次兴师动众把事情闹大,盛祖俞可就倒了大霉了。这位金陵十三少平生第一次被下了监牢,最终家里长辈出来痛陈他只是胡言乱语,又拼命撕掳开了他和孟芳的关系,把那几个动手的随从都抛了出来平息愤怒不说,就连东城兵马司那个应雄也成了弃子,遭到了开革。据说盛祖俞被保出来之后,又被拎到了守备太监府,孟芳气急败坏赏了他一顿板子,打得那光腚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据说哭爹喊娘的盛祖俞被抬回家后就被禁足了。

    事后。程乃轩对于汪孚林只有一个服字——灾星就是灾星。哪怕到了南京城这六朝金粉地,昔日帝王都,惹是生非的本事一样强大!

    因为这桩突发事件,汪孚林特意多留了徐家父子几天。顺带也招待了一下董其昌。他听说过董其昌是书画大家,但人品不咋的。可几天交流下来只觉得人固然有些傲气,可倒没有太让人讨厌的特质,当然。也许是因为流传后世的书画技艺尚未大成。这天给三人送行,他就做了一下和事老。眼见徐思诚和董其昌彼此算是赔礼道歉互相谅解了,他就对徐光启笑道:“回去好好读书,如果有什么事要帮忙。可以到松江府的长风镖局捎信,那些人知道怎么找我。”

    “好。谢谢汪叔叔。”

    尽管被人叫爹都不是一天两天了,但听到徐光启这一声叔叔,汪孚林还是觉得有些不自在。趁着徐思诚和董其昌都还远着,他就蹲了下来低声说道:“我知道你对那些杂学感兴趣,回头要什么书,也可以拜托长风镖局帮你找,我会吩咐他们的。不过有一点,先读书考个功名,别让你爹娘家里负担太重。”

    “我知道了,谢谢汪叔叔!”徐光启连忙点头,随即又扭头看着小北,不好意思地说,“谢谢婶子送我的那顶帽子。”

    小北在南京有名的皮货行买了四顶帽子,三顶捎回去给金宝和秋枫叶小胖,还有一顶就送了徐光启,她却不像汪孚林那样老气横秋,轻哼一声道:“什么婶子,叫姐姐!下次我们去松江府的时候,你带我们去吃松江特产就行了,某人就是好吃,否则也不会遇上你们父子!”

    徐光启忍不住咧嘴一笑,慌忙答应了之后,就跑过去拉了父亲的手,这才对着汪孚林和小北招了招手告别。

    眼看着三人上了骡车,渐渐远行,汪孚林方才打了个呵欠说:“我们也该回徽州府去了,再呆在南京,再惹事,我怀疑就有人忍不住要对我剥皮拆骨了。”

    小北见汪孚林意味深长地看了过来,她一下子有些尴尬。这次在南京的事情要说都是她惹出来的,难道是她嫁给汪孚林之后,身上也开始沾染了惹是生非的特质?她只能没好气地哼了一声:“那就回去呗,爹娘也一定想我们了。”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守在身后的碧竹突然看到不远处有人径直朝这边过来,赶紧迎上去打算问个究竟。可她都还没开口,那人却是长揖行礼,极其客气地说道:“这位姑娘,我家老爷想见一见你的两位主人。”

    碧竹狐疑地往不远处看了一眼,见是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她也没顾得上一身男装却被人认出是女子,想了想便转身回来禀告了汪孚林和小北。

    虽说汪孚林也觉得诧异,但那前来传话的仆人垂手而立,乍一看去显得很有教养,那马车也不是前呼后拥的势豪做派,他想了想也就带着小北缓步过去。等到了车前,之前那仆人便躬身说道:“老爷,汪小官人和娘子已经来了。”

    “嗯。”

    车中淡淡一声答应后,便有人揭开了车帘,就只见偌大的车厢之中,只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者端坐其中,此时的脸色赫然有些复杂。汪孚林一眼便认出,那就是今年乡试主考官耿定向,而小北则是迅速瞅了一眼便立刻低下了头。从前听苏夫人提起耿定向的时候,她并没有太多印象,可今天这一见,分明是脑海中颇有印象的人,至少从前来胡府绝不止一次!

    “既是故人子弟,上车说话吧。”(。)♂6^毛^小^说^网,最好的免费站♂请牢记网址

第四七三章 被捅破的窗户纸() 
一句故人子弟,在汪孚林和小北听来,自然比明面上更多一层含义。耿定向和汪道昆是有点关系不假,可真要说起来,他和胡宗宪的渊源更深。汪孚林与小北交换了一个眼色,最终还是从容行礼,携妻子一块登上了马车。他才和小北刚刚坐定,就只听耿定向突然出口吟道:“三台中坼,大星告殒,夷夏同悲,黄稚走哭。耕夫为之释耒,织妾爰以下机。贤伉俪知道,此言出自何处?”

    小北只觉得整个人都一下子僵了,而汪孚林则伸手按在了她的手上,沉声说道:“知道,乃是老师当年送胡部堂灵柩回乡之后,抚棺痛哭祭祀时说的。据说,老师当初回到南京之后,形容东南子民闻听胡部堂故去的反应,还曾经用过这几句话。因为老师当年义举,徽州府绩溪县龙川村胡氏上下一直铭感五内,呼之为胡氏恩人。”

    耿定向听着汪孚林的话,眼睛却一直看着小北,见她的双手紧紧绞在了一起,哪怕汪孚林伸手盖在她的手上,却依旧遮掩不住那微微颤抖的动作。此时此刻,他原本的怀疑几乎变成了确信,顿时长叹了一声:“虽说我因为得罪严嵩丢官,在胡公幕中总共还不到一年时间便已经起复,不为人所知,但当年胡公抱幼女于膝头,与人纵论军略时的情景,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一晃这么多年过去,昔日稚子已经谈婚论嫁,倘若胡公泉下有知,定然会心中欣慰reads;。”

    小北万万没料到耿定向竟然会这么直接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若不是汪孚林改按为握,她只怕立时就坐不住了。然而,低着头的她却能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自己那大颗大颗掉落在手背上的眼泪。她紧紧咬住了嘴唇,竭力控制自己发出抽泣的声音。

    “我和内子成婚过后,曾经去绩溪龙川村的胡氏祖茔祭拜过。”汪孚林直接代小北回答了一句。见耿定向那凝重中带着几分责备的神情缓和了许多,他才继续说道。“当初胡公蒙冤入狱,不久自尽身死,原徽州知府何东序出于私怨,捕拿胡氏家眷入狱,令女眷跣足上堂加以羞辱,以至于胡公妻女早逝,此事广为人知。然而在兵围练水之畔的西园之前,也许有人侥幸逃出。却也未必可知。只可惜那时候朝中力主清算的是徐阁老,纵使奔走也无济于事。”

    尽管汪孚林说得含糊,但耿定向还是大致听明白了。他虽出自王氏泰州学派,骨子里却并不像王畿罗汝芳等人那样自由散漫,而是致力于维护人伦,用一句后世的评价来说,他是个道学先生,对小北这种逃出胡家之后竟未曾归宗的行为非常不认同。因此,接下来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直到马车再次停了下来。他打起车帘,见面前是一个清净的茶摊,这才淡淡地说道:“下车说话吧。”

    车夫乃是多年老家仆。跟车的同样如此,但耿定向毕竟不想今天这番见面对谈让外人知道。下车之后,见茶摊的主人已经由仆人们给了钱暂时退避,周遭再也没有外人,他方才看着小北痛心疾首地说:“胡公当年何等宠爱于你,甚至不顾人言为你延请名师教授武艺,可你逃出胡家之后,这许多年有的是机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