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多香客仿佛也同样是初次看到这样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外国人。但除却少许人尾随观望,大多数人也就是远远看一眼,随即窃窃私语议论一番,然后避如蛇蝎。汪孚林一看这光景。便故作好奇地朝旁边人问道:“这是哪国人?居然也信普陀山上的观音菩萨?”

    寻常百姓哪知道这是哪国人,有的说是异邦,有的说是南洋西洋来的,甚至还有的干脆说那是妖怪。话里话外都流露出,东南之地出现这种形貌迥异的外国人很奇怪,非常奇怪。最后。还是他身后传来了一个清亮的声音:“那还用说么,当然是佛郎机人。”

    汪孚林讶异地回头一看,这才发现今天借口还有些晕船留在客栈的小北不知道什么时候换了一身男装,竟然溜出来了!

    见周围人显然都被外国人吸引了目光,没注意自己,他也懒得问这小丫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当即继续追问道:“你怎么知道?”

    “肯定没错,听说佛郎机人高鼻深目,金发碧眼,和西洋南洋那些国家的人长得不一样。嘉靖初年的时候,他们还占过双屿呢,后来给朱纨朱部院给打跑了。”

    也许是提到昔年旧事,小北不知不觉就引用了当年胡宗宪的话:“父亲从前说过,朱部院这个人可惜了。他厉行海禁,打击豪商,把佛郎机人以及那些海盗给打败之后,甚至将双屿港都给填了,闽浙豪商无不对他恨之入骨,到后来反攻倒算的时候,他饮鸩自杀,沿海局面反而比之前更糟糕,后来倭寇泛滥,也是因为他打压太过强烈的关系。而且他好大喜功,不分首从抓了就杀,所以被人弹劾滥杀倒并不无辜。”

    朱纨的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汪孚林不想评述。而听到佛郎机三个字,他倒若有所思,放在这年头,佛郎机三个字应该特指的就是葡萄牙人吧?

    汪孚林心里明白了,不过他不通葡萄牙语,也无意去和这两个洋鬼子主动接触。然而,他不去找人,人却来找他,当他在潮音洞和小北相继参拜了不肯去观音,继而打算回程和叶老太太等人会合的时候,却听到身后传来了一个有些生硬的声音:“这位公子,能不能问一个问题?”

    诧异地回头一瞧,汪孚林才发现,那两个金发碧眼人士并不是在问自己,而是正盯着小北——准确地说,是盯着小北身上的衣裳。

    “请问这样的丝绸,是不是最新的花样?”

    ps:话说刚看到通知,月底没双倍,十月一号到七号月票双倍,那么大家就不要吝惜了,尽情投月票吧^_^(。)

第三二三章 佛郎机人和张公子(求月票)() 
要是别的大家闺秀,当然不会女扮男装私自溜出来,就算真的如此不守规矩,突然被两个洋鬼子给缠上了,不说魂飞魄散,吓一跳那是肯定的。然而,小北还记得当年很小的时候,就曾经在父亲膝头见过那些画着这种金发碧眼男男女女的各种小器具,再加上她胆子一向贼大,这时候只是皱了皱眉。

    紧跟着,她竟是直截了当地叱道:“在你们佛郎机,盯着人家的衣服看,总不会是一种礼貌的行为吧?”

    两个佛郎机人顿时有些讪讪然,其中一个年纪大的连忙解释道:“公子,对不起,我的同伴有些心急。我们来到普陀山,只是为了了解这里人信奉的佛。无意中看到公子穿的丝绸和别人的不一样,所以冒昧询问,绝对没有其他的意思。”

    尽管汪孚林和小北虽说衣衫看上去并不华丽,但他们在澳门看惯了各色中国织锦绸缎布料,对于料子好坏很能够分别,因此一下子发现这种看似普通的青缎,隐隐之中还夹杂了奇特的花纹,尤其是滚边的那一层。奈何刚刚问得太过于直白,他们俩这一趟上普陀山,是偷偷从海上过来的,若万一被那些百户所千户所之类的军队发现,又是一场轩然大波,因此,两人道歉之后,赶紧就要走。

    就在这时候,汪孚林突然开口问道:“你们是不是澳门那边的传教士?”

    见两个佛郎机人有些疑惑,汪孚林想到澳门在葡萄牙人口中的称呼,又改口问道:“我是问你们,是不是macau的传教士?”

    整个澳门岛上,倒是有传教士,问题是传教士也好,普通人也好,等闲不能上岸到中国国土,否则惊动地方官府事小,闹到军队介入事大。而整个澳门岛上。能够说汉语的人数绝对不会超过两个巴掌,也就是十人,他们两人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听到面前的这个少年直接用葡人的习惯提到macau。又说起传教士,两人没有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反而感觉被人揭穿了身份。好在他们在澳门呆了不是一两天了,立刻小心翼翼地赔笑。

    “这位公子,我们是来自macau。但并不是传教士。用你们的话来说,我们是佛郎机人,从前也是名门出身。”见汪孚林的态度很平和,想到这次来普陀山的目的,年长者便决定冒个险试一试,继而相当恭敬地说道,“我们这次来普陀山,一来是为了瞻仰一下这座美丽小岛的风光,二来是为了完成主教大人的心愿。主教大人希望了解一下佛教的教义,希望能够从普陀山请一位佛法精深的僧人回去。”

    其实是让他们不论用什么办法。哄一个或者拐一个佛教僧人回去!自从传教士来到东方之后,在印度也好,在日本也好,总算能够打开一下局面,可唯有在中国那是根本连进都进不来,所以刚刚被任命为主教没几年的贾耐劳,想了解一下当初佛教在中国是怎么传播的,这才给了他们这样一个任务。但他们是商人,对于传教可没有那样的热衷,所以之前才会先问丝绸。这会儿方才拿出了真正的目的。

    从刚刚的一番对话中,汪孚林感觉到,两个人的语调稍稍有些奇怪,但行文却没有太多语法问题。他可不知道澳门岛上就那么一点点人懂得中文。暗想这要是一岛上的洋鬼子全都能说中文,那可非同小可。所以,他对于这两个人声称什么要带佛法精深的僧人回去并不在意,对于佛教之事闭口不谈,接下来笑容可掬地询问这些人澳门地理人情等等种种,最后甚至问他们可有来自佛郎机的书籍。可等到对方真的二话不说赠送了一本时,他就傻了眼。

    好像……似乎……大概是拉丁文?他怎么就忘了,这年头英语绝非统治地位,欧洲更加通行的是法语,拉丁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估计都比只有区区一个岛国的英语更流行些!看这厚厚一本小册子的架势,是圣经的可能性非常大!

    当然,这一番谈话从表面上看来,还是很投机的。而小北却觉得汪孚林表现得仿佛是一个好奇宝宝,而那两个佛郎机人则是一个劲鼓吹汪孚林问的macau如何如何好,仿佛在极力诱骗人去岛上看一看。直到两个佛郎机人告辞离开,小北方才忍不住问道:“你和他们啰嗦这么多干嘛,难不成想打佛郎机人的主意?我记得这些佛郎机人似乎租了你说的那个什么什么岛,听说就和普陀山差不多大小,是块不毛之地,产出很少,所以那时候才会许租,有什么好看的?”

    “那里就是我之前说的澳门,macau只是这帮葡萄牙人自己给澳门起的名字而已。”

    汪孚林见小北听到葡萄牙三个字,异常惊讶,他就笑着耸了耸肩,然后瞎掰说自己闲书看得多,给她说道了一下欧洲大陆上那一个个国家,什么英吉利,什么法兰西,什么意大利,又挑了几个欧洲国家乱七八糟的宫廷故事给小丫头讲了讲。得知统称为佛郎机的那帮子金发碧眼人还分成那么多国家,小北只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神奇了。于是,她自然而然就淡忘了刚刚汪孚林为何与这些葡萄牙人啰啰嗦嗦这么多,又到底是打的什么乱七八糟的主意。

    等到重新回到客栈,对于汪孚林半道尿遁之后,就再也不见人的行为,苏夫人只是说了两句,叶老太太却很是提醒了一番既然到了普陀山,就一定要敬佛礼佛,等汪孚林解释说去普济禅寺的山道上人多,他没上去,于是去潮音洞参拜过了不肯去观音,老太太才笑了起来,不再纠缠这拜佛的事。谁也没有注意到,汪孚林悄悄把杨文才和三个镖师给委派了出去,打听那两个葡萄牙人的动态。只凭那金发碧眼实在突出的形貌,消息须臾就来了。

    “他们没有住客栈,而是直接住在船上?”

    汪孚林顿时有些为难。别看他之前对这两人面上客气,心里可没打好注意,一度打算把人绑了直接往自家船舱里一塞带回定海去,然后细细询问盘踞在澳门岛上那些葡萄牙人的情况。要知道,自从五十年前葡萄牙人开始把手伸向了东方之后,沿海各地仗就没少打过,从双屿、屯门到其他小冲突,就算这帮家伙如今合法地租借澳门,可因为租金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问题,可是还有过不少冲突。这次抓到人偷上普陀山,正好名正言顺地拿人下狱。

    但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葡萄牙人扫出去,而是为了打探一下葡萄牙人的贸易情况。如果他没记错,小小的澳门岛上,交易金额绝对不是个小数目!因为中国的瓷器丝绸一旦运送到葡萄牙以及欧洲其他各地,赚的钱比国人通过海船去日本以及南洋西洋要翻几倍都不止,当然,路上风险也高几倍不止!

    “小官人,这两个佛郎机人是坐了张公子他们那条船来的。”

    这样一句话,算是彻底粉碎了汪孚林的绑人设想。开什么玩笑,他随便给张泰徵使点小绊子,那叫无伤大雅,总不至于把背后的张四维给惊动出来,可他要是放出消息说张四维的长公子夹带佛郎机人上普陀山,这就叫直接去坑张四维,能否坑得成功还未必可知。而且,今天这两个人算得上是正大光明出现在岛上,若和张泰徵有关,背后肯定早就疏通了各层关系。要不要去试探试探那位张公子呢?总要知道对方在想什么,那才好应手。

    “哥,你想什么呢?”

    吩咐了几位辛苦至极的镖师去休息,汪孚林就开始沉思。此刻回过神来,见汪小妹正用手在自己眼前拼命地晃,他便若无其事地敷衍道:“随便发点呆。怎么了,这么晚还不回房去?”

    “哥,我和二姐想爹和娘了。”汪小妹看了汪二娘一眼,随即就在汪孚林身边蹲了下来,“哥,娘一去都一年了,就来过那么一封信,我们回头去汉口看他们好不好?”

    看到汪二娘却没吭声,眼睛却骨碌碌直转,汪孚林顿时觉得好笑。从前在家的时候倒也老实,这次一出门,就把两个小丫头的心思给带野了。不过,他之前敢带人出门,那是因为他在杭州打通了关节,好几个熟人能够罩着,这次到宁波也是,叶家总归是地头蛇,就算正闹内乱,也可以借助内力和外力快刀斩乱麻解决。可是,汉口就不一样了,湖广那一亩三分地,尤其汉口作为淮盐北下的要地,据说各种争斗,乱七八糟的事多,他怎么可能带妹妹去?

    “知道了,回头等宁波回去,我就去一趟汉口,你们给我老实呆在家里。”汪孚林不等两个妹妹噘嘴,就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要是你们听话,回头我还带你们去别的地方玩,否则以后就给我呆在家里哪都不许去!”

    汪二娘正想要最后争取一下,却不想外间有人轻轻敲了敲门,却是阿衡的声音:“小官人,那位张公子来了,说是找你喝酒赏月。”

    汪二娘和汪小妹顿时傻眼了。喝酒?还赏月?哥什么时候和那个张泰徵什么时候有这么好关系了?(。)

第三二四章 喝酒谈生意() 
汪孚林心中纳闷,可也庆幸有这样一件事打岔,算是把两个妹妹给应付了过去,再说,他也很想看看张泰徵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此时已经是四月的天气,普陀山又是在大海上,入夜自然而然有些凉,因此,他特意拿了一件青色茧绸面子,蓝灰色杭绢里子的大氅,免得这夜酒喝得着凉了。至于随身佩剑,如今他是每时每刻不离身,反正书生佩剑虽说少见,可也能够用特立独行这四个字轻轻巧巧掩盖过去。当他来到客栈后院中的一处葡萄架下,见张泰徵正独自一人坐在那儿,便笑着打招呼叫了一声张兄。

    “汪贤弟,一时兴起晚来邀约,实在是有些唐突,但夜来独酌实在是没滋味,就请了你来。”张泰徵笑容可掬起身拱手,等请了汪孚林坐下后,他就执壶给汪孚林斟满了一杯,殷勤地笑道,“你尝尝看,这是江南最有名的东阳酒。”

    这客栈虽说不是自己的地盘,可自家人口多,这会儿外头还有人守着,汪孚林当然不会再担心张泰徵在酒里头做文章,痛痛快快举杯一饮而尽,继而回味口中余香,他就笑呵呵地点点头说:“虽则我对品酒一窍不通,但入口绵软柔和,还有些青梅的酸味,好酒。”

    “东阳酒就是金华酒,古来金华府所在,便是赫赫有名的兰陵,有道是兰陵美酒郁金香,便是说的金华美酒。我特意加了青梅。便是为了提醒不要多饮。有一次我被人灌了很多,险些醉死过去,这酒的后劲最强了!”

    听到张泰徵细说这东阳酒的特点。汪孚林不得不承认,撇开徽商和晋商那点子恩怨,撇开张四维和汪道昆之间可能有的政治和立场分歧,单单说张泰徵这个人,无疑是很容易让人有好感的,前提是如果他真的是个十五岁小秀才。所以,他笑嘻嘻地和对方探讨了一下绍兴酒和金华酒的不同。就是闭口不谈别的。果然,到了最后。还是张泰徵自己拐到了正题。

    “听说汪贤弟今天在潮音洞附近,碰到了两个佛郎机人?”

    来了!汪孚林心中一下子警醒过来,但却一点都没犹豫,直接点了点头道:“没错。这两个佛郎机人还真是不懂得什么叫唐突,竟然问别人身上衣裳的料子。后来赔礼道歉后,我就随口问了些他们从哪里来,现在又住在哪里之类的闲话,倒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广东那边早就把香山县的澳门租借给了他们。”

    汪孚林这番话半真半假,可张泰徵听在耳中却一点都不敢小觑。毕竟之前他已经吃过亏了,还有如陈老爷这样的人比自己吃过更大的亏。

    瞬息之间,他就做出了决定。当即面露尴尬地说道:“汪贤弟,不瞒你说,这两个佛郎机人是坐着我的船到普陀山来的。我们之前不止在龙山所避风,还在双屿那边少许停留,接了这两个人上船后到了普陀山。你不知道,佛郎机人信的是天主,但因为澳门那边原本的住民都信佛,所以他们打算寻觅一个高僧。去澳门那边安抚那些我大明百姓,据说。这也是香山县那边认可的。”

    如果汪孚林不是打后世来的,深知宗教的排他性有多重,那么他一定不会怀疑张泰徵的话,可他既然深知那帮葡萄牙人忙着在本地人当中发展天主教信徒还来不及,哪里会相信,这两个葡萄牙人会这么好心地大老远从普陀山弄个和尚回去?退一万步说,广东又不是没有名山大寺,用得着舍近求远吗?

    张泰徵见汪孚林哦了一声,仿佛很不感兴趣似的,他反而觉得心里更不安,当下就耐心地解释道:“双屿虽说一度被淤塞,但这些年海潮冲刷,勉强也是能够停船的,和我同行的诸位相公中,有一位来自广东,曾经和澳门这些佛郎机人打过交道,据他所言,这些人用刀剑的本事远远不如我明人,但火枪和利炮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汪部院击败这些佛郎机人后,就曾经上书仿制,所以我想多探听探听清楚他们的虚实,终究还是有用的。”

    “到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