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谋生手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 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小北先是瞠目结舌,随即慌忙连连摇头,苏夫人就正色说:“你不要忙着摇头,听我说完。那时候你家中被围,你跟着你乳母逃走,你那嫡母和一个未嫁的嫡姐却含屈忍辱,赤足过堂受审下狱,虽得人营救最终出狱回家,可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她们回去之后没多久,便先后莫名其妙地病故了。你那乳母当初也许是忠心护主,也许是为了你不受辱,可毕竟有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那些周遭风言风语如刀似剑,归宗之后一切听凭长辈,你一个女子丝毫自主也没有。”

    “我……”小北张了张嘴,却只觉得喉头哽咽,一句话都说不出来。她很想说自己那时候不过九岁,根本就只知道跟着乳母翻墙逃窜。她很想说自己流落在外的时候,最想念的便是家。她很想说自己每逢做噩梦的时候,想到的全都是被锦衣卫带走后就再也没回来的父亲。可最终,她能做的只是无言流泪。

    “错的是那个心胸狭隘卑鄙无耻的徽州知府何东序,错的是那些赶尽杀绝的御史言官,错的是……反正总不能怪你一个九岁孩子。”

    苏夫人把话头掐断,总算没把根子归结到皇帝老子头上,随即方才低声说道:“想当初,我可以把你当作远房亲戚留在家,可为何要以你为婢,一直跟着明月?把你留在乡下,我不放心,又难找人教养。把你当远房亲戚留在叶家,从上至下人多嘴杂,免不了要被人问东问西。到时候万一问出点什么,你就难有立锥之地了。想来想去,只有让你和明月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我又可时时照拂,到时候当我女儿嫁了就好。”

    叶明月本待去看看弟弟,可在屋子门口就看到他正在小大人似的指挥小厮整理行装,还像模像样拿着书看,她就干脆回转了来。却不想回到自己那屋子门口时,听到了里头这样一番虽未指名道姓,却能够听出一丝端倪的话。她使劲吸了一口气,正想着自己究竟是避开,还是咳嗽一声假装什么都不知道闯进去,突然就只听到屋子里传来了一个声音。

    “如果你担心老爷,那大可不必。他虽说喜好夸夸其谈,但大是大非却还分辨得清楚,他会认你这个女儿的。”

    叶明月下意识地看向二门,见母亲身边两个得力仆妇背对自己守在那。而这边厢根本没人,想来母亲根本就不怕自己又或者弟弟乱闯,她不禁暗自苦笑。整了整云鬓,她干脆径直推了门进去。看到小北下意识地抬起头,随即犹如慌忙从苏夫人怀中挣脱出来,连连后退了几步,她就无奈地说道:“小北,娘是故意让我听到的。其他的我不知道,娘说的法子,爹一定会答应的。”

    小北做梦都没想到。叶明月竟然也这么说,她有些无措地看着自己最亲近的两个人,良久方才讷讷说道:“让我想一想……让我先想一想……”

    叶县尊既然拿着教民榜文直接发威,公堂上原本相持不下的僵局。须臾就出现了松动。杖六十这种责罚,显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想要领教的,顷刻之间,本来扯皮几日的案件,苦主便立刻撤诉了。神清气爽的叶县尊拍下惊堂木宣布退堂之后,出了角门见汪孚林正等候在那。他便笑吟吟地一把拉住汪小秀才,兴高采烈地说:“孚林,你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今天晚上不要回去了,我让厨下设宴,给你接风!”

    我又不是从哪大老远回来,只不过是在家乡呆了一阵子好不好?

    汪孚林着实哭笑不得,可对叶县尊的美意,他还只能干咳一声说道:“与其接风,学生更希望来日能够庆功。等到明天见完里长,有所建树之后,再定定心心大快朵颐一顿,县尊觉得如何?”

    “这个……也好!”

    叶钧耀思量片刻,便从善如流地点了头,却硬是拉了汪小秀才往自己官廨走。等快到二门时,看见两个仆妇犹如门神一般扎在那儿,他方才有些讶异地问道:“这是干什么?”

    两个仆妇瞅瞅叶县尊,又看看汪小秀才,其中一个就垂手答道:“是夫人正在里头对人说要紧话,所以让小的在这看守。老爷和汪小官人自是无碍。”

    叶县尊惧内归惧内,可却不希望旁人察觉,见两人如此说,他顿时松了口气:“我本就打算和孚林在外头书房说话,就不去搅扰夫人了。”

    可话音刚落,叶钧耀便只听里头吱呀一声,却是东厢房的门突然打开,首先出来的赫然是苏夫人。当妻子的目光往这儿看过来的时候,他脚下不由自主往前走几步迎进了二门,却是笑着说道:“夫人说完话了?”

    “是小北进来禀报说,老爷快刀斩乱麻把这些案子都给处理了。”苏夫人说着便看了一眼二门外的汪孚林,微微颔首后,她就直截了当地说道,“老爷和孚林商量正事吧,等你清闲一些的时候,我再和你商量事情。”

    “那好那好。”

    眼见妻子笑着往长子的屋子去了,叶钧耀松了一口大气,赶紧出了二门,直接把汪孚林拉进了自己的书房。反手一关上门,他便拉着汪孚林直接到了书桌后头,继而就把声音压得极低:“孚林,之前我那夫人跑到松明山,对你说了什么?”

    其实要不是阳光柠檬茶在群里说盟了要加更,我本来准备装死的……没办法,实在是上个月败家用光了存稿。上个月鼎力支持的萱禹等很多位没法一一点名的书友,真不是我偏心上个月不加更啊,毕竟上个月已经更新很多了。晚上还有一章正常更新,继续求保底月票,谢谢!(。)xh118

第一九五章 秋粮新政() 
之前叶钧耀让赵五爷等人火烧火燎地把汪孚林从松明山给请了回来,为的是这些迫在眉睫的琐碎案件,如今既是快刀斩乱麻把事情全都给解决了,而且还会给其他五县树立一个标杆,他放下了一桩大心事,自然免不了问出了这个他一直很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可是,让他失望的是,汪小秀才面色古怪地盯着他的眼睛,好一会儿方才吞吞吐吐地问道:“县尊真想知道?”

    叶钧耀简直都要抓狂了:“不想知道我问你干嘛?”见汪孚林不做声,他越发心头感觉不妙,可正当他要补救什么,就只见汪孚林对自己笑了笑。

    “夫人除了那些节礼,另外送了学生八十两银子,说是这小半年来的工钱。”

    “啊?”叶钧耀直接目瞪口呆,好半晌,他才有些尴尬地说,“夫人也是的,我等读圣贤书,视金钱如粪土,岂能如此看轻贤士……”

    叶县尊你错了,我还就喜欢尊夫人这样慷慨大方的人!

    汪孚林只当没听见叶钧耀那嘀嘀咕咕,至于苏夫人另外那番只要你看中谁就说出来,我们夫妇替你做媒的话,他当然只字不提,省得叶县尊继续抓狂。眼看晚饭将近,他想着家里还有一大家子,少不得辞谢了叶县尊留饭的好意,先回了家去,可临走时叶大炮还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吃过饭后赶紧过来商量大事,免得明日里长齐聚议事的时候出岔子。汪孚林自然一口答应,同时提醒叶钧耀把户房司吏刘会。刑房吴司吏。以及赵五爷全都叫上。

    郑班头在赵思成一事上倒戈。与那位汪老太爷算是正式决裂,可终究是背叛者,而胡捕头这墙头草同样还不足以完全信任。两人都不能纳入核心阵营。

    次日一大清早,充当里长的各地乡民便把县前街全都挤了个满满当当,等到云板敲响,县衙大门敞开,一群衣着各异的人鱼贯而入,一个个跟着差役在廊下站定等候接见。虽是不停有人喝令不许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声依旧不绝于耳。虽说里长素来有催科的职责,也是粮长之下首要负责完税的,可如今负担一下子全都掉到他们的肩膀上,大多数人都很有抵触心理,就算少数觉得有利可图的,也都希望能够讨价还价。

    “县尊升堂了。”

    升堂排衙之后,叶县尊照例说了几句公式化的开场白,这才是里长入见。歙县乃是徽州府首县,从前是十五个粮区。每区大约都是十一里左右,所有里长加在一块。足足有一百六十多人,即便歙县公堂再大,一百多号人全都挤上来,那简直会没有下脚的地方了。所以,叶钧耀打着体恤的旗号,根据刘会勾出来的名单,只挑了约摸二十个里长进大堂,余者全都在公堂外听宣。

    果然,这么一大帮子人磕头起身之后,叶县尊不过刚刚重申了各里收各里的新政,下头就立刻喧哗一片,其中叫嚣最多的就是两个字——祖制!

    依旧站在屏风后的汪小秀才对于这两个字,他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因为他自己就老用这两个字扳回不利的局面,可现在这两个字又犹如绊脚石一样放在他的面前。好在祖制并不是百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就好比他当初扳倒赵思成,靠的是所谓洪武旧制?那只是用来吸引注意力的障眼法而已,就和昨天他把教民榜文让人塞给叶钧耀一样,不过是让叶大炮打人一个猝不及防,顺便给竦川汪氏一个不得不接受的人情。

    我都已经帮你到这份上了,要是你不领情,不自己出面去了结这些乌七八糟的事,那我就依律判罚,到时候你别怪我心狠手辣!

    “今时是今时,往日是往日!”叶钧耀已经不是最初的菜鸟县尊,此刻对齐齐叫嚣的祖制,他显得很淡定,一拍惊堂木就沉声说道,“照你们的说法,这些年在江南推行的均徭里甲也好,一条鞭也好,难道全都是违反祖制?嗯,谁若是如此认为,那就站出来给本县看看!”

    此话一出,下头暂时鸦雀无声。要知道,均徭在前,一条鞭在后,从嘉靖年间开始在浙江和南直隶小规模试行,而后推行到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现如今浙江几乎全面推行,南直隶这边虽有海瑞领衔,可一直步履维艰,至今尚未深入到徽州府。虽说朝野对此颇有非议,可作为区区里长的升斗小民站出来说这是违反祖制,谁那么大胆子?

    面对这一幕,叶大县尊很满意。他瞥了一眼藏在书案下头左手上那几张纸片——这就是昨夜他和汪孚林吴司吏以及刘会商议到深夜之后,集思广益预备的各种小抄,上头记述着各种突发情况应对方案,其中祖制这一条就是早在预料之中的。接下来,他对广大里长摆事实讲道理,说明了这些年各地对于祖制的种种变通,强调了这是沿袭和发扬,而不是违反,好容易说完这些,他口干舌燥后喝了口水,觉得有些累了,这才扫了一眼刘会。

    “户房刘司吏,你代本县给各位里长讲一讲,各里收各里的宗旨。”

    汪孚林知道叶大炮是大炮放得有点累了,这才让刘会代劳,索性自己也顺带靠着门休息一下。虽说这地方宽敞得能放下一张椅子,可毕竟影响不太好,他又不是担着个师爷名头的李师爷。

    刘会倒不比叶县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直截了当地说道:“各里收各里,第一年里长先收,其后每年从各里中不分里长甲首,拣选十户人丁以及田亩全都居前者为小粮长,十年一轮,管收本里之粮。然后,汇总由各区大粮长解送上京。而所有当年未曾轮值的本里人户,则各自出帮贴银子,以供小粮长收粮,以及大粮长路上所用。每里总共就一百一十户,征收不累,且本里全都是熟人,比大粮长奔波一区征收,要简便许多。”

    全里一块帮贴?

    里长们顿时面面相觑,不少人的眼神中,全都闪烁着意动的光芒。这若是帮贴多少全都掌握在自家手里,倒不用像从前那样被那些大粮长占便宜!

    不等下头里长们提出同意或不同意的意见,刘会又继续说道:“为防出现之前征输库收粮,粮长私置大等,加收银两的弊政,届时会官府会下发官等,悬于歙县各大城门,让解纳银两的百姓复秤。而若是手头没有银两可供完税的百姓,县尊已经与本县出资设义店收纳粮食的各家大户商定,于夏税秋粮期间,由义店根据当时收粮时价浮涨一分银子,收取相当于完税银两的粮食。若是里长一次性收齐所有应交税粮,到义店出卖,则每石浮涨一分半银子。而每区大粮长,则给予该粮区所有贴役银的三分之一作为解运上京的路费,以示优抚。”

    此话一出,眼见下头再次哗然一片,叶钧耀方才重重咳嗽了几声,发现这些里长丝毫没有安静的趋势,他不得不重重又拍了两下惊堂木。

    “本县知道,里长之役本就繁重,从前也有催科收税之责,但从来没有过明路。如今骤然各里收各里,难免会心存顾虑。本县的宗旨是,各里赋役均平,贫者富者各司其职,不至于每次佥派粮长的时候,一个个都只会推三阻四。之前歙县一众乡宦大户共同出资成立义店,这是一心为本县乡民谋福利,本县感动之至,再加上有感于当初征输库第一天收税就闹出了民户粮长厮打,故而才一力推出各里收各里之政……”

    接下来,叶大炮再度施展出了招牌的话术,汪孚林掏了掏耳朵,却知道所谓贫者富者各司其职,只不过是一个口号。真正的大户那是没人敢去触及的,能够做到的公平,也只不过是相对公平,而且很可能只在叶钧耀这一任有效。可那又如何?在张居正还没当权,尚未满天下清查田亩的情况下,徽州府根本就没法推行一条鞭,那样只会更不公平。他要的只是把粮长之权直接下放,让里长成为变相的小粮长,同时用适当提高粮价的办法,给他们一点甜头,减轻赔补的压力。

    说到底,叶县尊刷政绩,他替自己以及一系列盟友刷声望的同时努力赚钱,仅此而已。

    由于竦川汪氏正深陷各种官司的恶心泥潭暂时脱不开身,因此今天无人搅局。里长们就算本来有牢骚的,也少不得细细思量这其中的好处。毕竟,本来他们也是带着乡民缴纳税粮以及银钱给粮长,有时候还得受盘剥,可现如今风险和好处并存,这就值得去试一试了。于是,当早堂散了之后,一众里长行礼后鱼贯退出县衙之后,相熟不相熟的不免全都聚到了一块。

    至于自感现如今越来越有权威的叶大炮,从角门退堂时,连唇上那抹小胡子都翘了起来。

    “若真能解决今年秋粮的问题,本县就高枕无忧了!”

    “原本十五区粮长的旧制,只要收买几个大粮长,就能让整个歙县的完税都受到很大影响,现如今别人要是再要有小动作,少说也得收买几十个里长。”汪孚林一语道破真正的玄机,见叶大炮心领神会,他就笑眯眯地说,“虽说还没到庆功的时候,但县尊可以定两桌席面庆祝庆祝了!”(。。)

    。。。

第一九六章 李师爷走了;许老太。。。() 
汪孚林的本意是随便找个由头定两桌席面,分了男女里外坐,大家热闹热闹算完。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志得意满的叶大炮和他回到官廨后,却得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李师爷竟然打算走了。

    “在东翁这里坐馆虽不到半年,可实在是受益颇丰,尤其和汪贤弟相交一场,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本待不回家乡,直接上京,可今天却有宁国府的旧识到知县官廨捎信,说是我一走了之,家母却蒙受了巨大压力。此次在歙县小半年,我的阅历经验都大有长进,正好回去在那些心思各异的亲族身上用一用,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去应考。而且,柯先生和方先生既然都来了,我打算明日就启程,所以打算向东翁和汪贤弟辞行。”

    性子有几分随便和懒散的柯先生对李师爷家里情形颇为了解,便帮腔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