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婚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佳婚聘-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祝兰台是在凤崇的骚扰中清醒的,彼时星光灿烂,外面辉煌一片。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祝兰台伸手掩住嘴巴打了个呵欠,双手自然地抱住身边的凤崇,将头埋在凤崇温厚的胸膛里。
“子时了吧。”凤崇估摸道。
低头在怀里的祝兰台发间亲吻了一下,凤崇关切地问道:“你身体还好吗?不会有哪里特别酸疼吧?”
祝兰台面色一红,将头埋得更深,嗔怪道:“还不都怪你我现在浑身都酸疼……”
将祝兰台的小脑袋捧出自己的怀抱,认真地盯着她看了一会儿,凤崇才叹息一声,在她额上轻轻地吻了一下,问道:“对不起,是我情难自禁的。”
祝兰台红着脸啐了凤崇一口,说:“现在知道说这些便宜话了,想要快活的时候怎么没想到……”
“唉……我错了,娘子。”凤崇笑了一声,见祝兰台精神还算不错,便正色问:“你今天盯着那满满一托盘的珠宝看得那么入神,还特意要跟我到书房谈论那些珠宝,心底是有什么打算吗?”
祝兰台故意问道:“怎么?你是怕我被那些珠宝吸引,然后会为了那些珠宝,乖乖地跑去‘京贵绸缎庄’送羊入虎口吗?”
“当然不是”凤崇轻轻刮了一下祝兰台小巧的鼻子,笑说:“我要是真的那么想,先前就会努力到让你现在还醒不过来”
祝兰台闻言,一脸的感动,只因为凤崇的这份信任。
一时激动,祝兰台一下子坐了起来,丝毫没有想到,她现在依然是光着身子,那曼妙的身姿在春潮后,在银色的星光下全是诱人的味道。
“谢谢你的信任……”祝兰台哽咽道。
凤崇也坐起了来,压下因为刚才的满目春色而升起的欲|望,顺便拿起旁边的薄被给祝兰台披上,笑道:“说话前先把自己包裹好,不然我可不敢保证,这场原本严肃的谈话可以进行得下去。”
祝兰台脸色一红,裹紧身上的薄被,正色说:“你还记不记得,先前巴尔来信,说是通过西域的商路因为战乱,已经不复先前的通畅,他正考虑要不要换一种生计呢。”
“是啊。”凤崇点头道,“我听说大姐和大姐夫为了躲避战乱,到了番禹一带,九儿说过想要去看看大姐,顺便看看能不能在那里寻求新发展。”
“所以啊,我想,即使不久后平息了战乱,咱们要想往西域扩展商务,只怕会艰难许多。”祝兰台分析道,“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巴尔和九儿真的离开了西域,咱们跟西域的生意会难上加难。既然如此,咱们也可以将对外贸易的重心,由西域转移到别的地方。”
凤崇略一思索,问:“你该不会说,你的建议,跟刚才那些珠宝有关吧?”

第一卷 重生 第十二章 举家南迁

收费章节(15点)

第十二章 举家南迁

祝兰台点点头,说:“就是跟那些珠宝有关。我在想,既然路上的外贸之路出现了堵塞,那倒不如走海运。
凤家以前虽然以路上对外贸易为主,但是海上贸易也不是没有过,而且收入也颇为可观。最重要的,太多人想在西域的贸易中盈利,但是海上贸易一块,并没有太多的人敢去尝试,竞争相对的就少很多。
而且平定叛乱之后,朝廷必然需要大量的珠宝之类的奢侈品,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机会”
凤崇见祝兰台说的有理,但是将宝全部押在海外贸易一块未免风险太大,一时之间,凤崇也不能拿定主意。
“要不这样吧,明天跟云三叔商量过后再说。”最后,凤崇委婉地将祝兰台的提议暂时搁置了下来。
祝兰台不是不明白凤崇的顾虑,也知道自己操之过急,便顺从凤崇,躺下继续睡觉。
第二天,当凤崇将祝兰台的提议跟凤云天说了之后,凤云天出乎意料地答道:“为了凤家,我这一辈失去了太多。如今有了芸姑和滢儿的陪伴,我只想仔细地过完剩下的日子,至于这些重振家业的事,就拜托给你和浪儿这些后辈了”
谈芸姑一脸感动地握住凤云天的手,对凤崇承诺:“不过,如果你们需要我们的帮助的话,我们绝对会义不容辞的”
凤崇见此,知道跟凤云天一家三口辞别之期不远,便也没有强求。
果然,刚入夏没多久,因为凤云天想去北方避暑,而因为年后成衣销量大增,“凤氏成衣店”原本预留半年的布料只支撑了四个月余,谈芸姑即使留下来一时间也没有事做,于是夫妇二人便带着独生的女儿凤滢,跟众人辞别,踏上了北去行途。
分别的时候,众人难免要依依不舍,十里长亭地远送。然而最为难过的还是凤舜、凤新和凤滢三个小孩子,一年多的相处,三个孩子已然成了自家兄妹一般,难舍难分,相约日后再见。
等到谈芸姑一走,凤崇便将“凤氏成衣店”也停业修整了,因为剩余的布料,仅仅能够应付凤家人的穿衣。
这个时候,要想在成都继续做丝绸布料生意是不可能的事了,或者说,“凤氏”不管做什么生意,想要在成都立足也是不可能的了,因为“京贵绸缎庄”背后的东家,会让“凤氏”不论做什么都陷入窘境。虽然凤崇和祝兰台一直不能理解,那天底下最为尊贵的京中权贵是不是疯了,竟然会因为自己的父亲曾经想要得到祝兰台而“子承父志”,对“凤氏”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压。
到底是回洛阳,还是按祝兰台说的去番禹,已经成了必须抉择的事了。
跟凤浪和清舞商量未果之后,凤崇陷入了难以抉择的泥淖中。
但是,危机,往往就是转机。
大约是看到“凤氏”山穷水尽了,“京贵绸缎庄”的人更加无视祝兰台是凤崇妻子的身份,开始大批量给祝兰台送礼,同时到处散布“京贵绸缎庄”的东家相中祝兰台的谣言。在“京贵绸缎庄”的刻意引导下,很快整个成都城谣言四起,甚至有人说祝兰台不久就要抛家弃子,改嫁“京贵绸缎庄”的神秘东家这让凤崇分外恼火,同时也让凤崇下定决心,居家迁往番禹,投奔大姐夫慕容旦——虽然慕容家算不上权势熏天,但至少是名门大户,可以暂时庇荫祝兰台。而且凤崇也考虑到,朝廷平定叛乱之后,必然忙着安抚皇城周边地区,对于边远地区暂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远远地逃到番禹,可以暂时避开一阵子当今圣上的骚扰。
而此时,李唐军队捷报频传,已经顺利收回两京。
凤浪听说了凤崇居家南迁番禹的决定,跟清舞商量之后,便也决定动身前往洛阳,子承父志,在凤氏一族的大宅里,重建凤家曾经的辉煌虽然凤浪曾经很看不起凤海天执着于凤氏家主之位,为之做了不少错事,最后甚至还落得个癫狂疯傻的下场,坚决不与凤海天同流合污。但是,做了父亲之后的凤浪,开始眷念那份自己从小就缺失的亲情,开始理解并接受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
因此,万般思量之后,凤浪还是决定携家带口地奔赴洛阳——凤氏一族的根之所系,凤海天梦想成为凤氏家主的地方。
而且,凤浪决定不随凤崇一家前往番禹,还有一个隐秘的不能说出来的原因——他害怕日后跟祝兰台的朝夕相处,会让自己迷失在情感里,忘记自己对于父母妻儿所背负的责任;更害怕自己的徒劳相思,带来的不过是无尽的心伤,还有对别人的困扰。
所以,痛定思痛,凤浪决定靠长久的天长地阔的分别,来割断自己心底对祝兰台保有的那份眷恋。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凤崇的行动力也十分迅速。
很快将店盘出去之后,凤崇将这些年累积的财富分为四部分,一部分交由祝兰台送进了藏书宝殿里妥善收藏,以便南迁之后的不时之需;一部分交给凤浪,用作将来他们一家到洛阳之后,重建凤家的费用;一部分留给陈大夫一家,算是报答他们这些年一直以来的忠诚。
最后一部分,也是最多的一部分,留给决定在成都安家落户的那两户凤家人,因为在成都的这几年里,他们的后代在当地娶妻生子,已然站稳了脚跟。凤崇希望,凤家的繁华将来不止会在番禹和洛阳重现,也会在成都,这个他生活了多年的地方,遍地花开。
除了送给留下的两户凤家人的银子之外,凤崇送给凤浪和陈大夫一家的银子都遭到了拒绝。
陈大夫一家拒绝,是因为他们决定放弃这么多年来在成都打下的基业,誓死追随凤崇和祝兰台一家到番禹,理由是凤崇和祝兰台一家由天府之国迁往番禹的这一路上,路途迢迢,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灾祸,若是在荒山野岭的得了病的话,没个人照顾怎么行。
祝兰台不是没有拒绝过,因为她曾经掌管过凤家的药材生意,对于药理什么的都颇有心得。再说了,再不济,祝兰台还有藏书宝殿的医书可供她随时诊治疾病,陈大夫的担心根本就不是问题。
但是,当来喜跪在地上求凤崇和祝兰台带上他们一家五口时,凤崇和祝兰台拒绝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心里涨满了感动。
凤浪拒绝凤崇银子的理由是,凤崇一家此次南去前途未卜,没有足够的银子傍身是不行的。而且凤浪认为,不管怎么说,凤崇现在都还是凤氏一族的家主,不能有个万一或是不测。所以,凤浪坚决不肯收下凤崇送来的银子。
同样的,凤崇用一样的理由强行留下了银子,说就是因为他现在还算是名义上的凤氏一族的家主,所以他才一定要为凤浪代替他到凤氏一族的大本营洛阳,为凤浪致力于振兴凤家出的一点力。
这些年,凤浪虽然通过教私塾还有替人押镖赚了不少钱,清舞也靠着自己的手艺赚了不少银子,但是振兴凤家远远不是千儿八百就能解决的事,至于银子,当然是多多益善嘛。
最后,推脱不下,凤浪只得收下。
因为怕引起“京贵绸缎庄”的人的注意,所以凤崇选在凤浪出发之前出发,并且选择了一大早的,天刚蒙蒙亮就出发。
彼时薄雾一片,城门刚开,凤崇带着妻儿还有陈大夫一家五口,踏上了前往番禹的征途。
“京贵绸缎庄”见凤崇这段时间都闭门简出的,还以为凤崇是被他们故意散布的谣言和送给祝兰台的丰厚的礼物羞辱得不敢见人了,心里正得意着呢,怎么也没有想到凤崇竟然会携家带口地偷偷离开。
直到凤崇和祝兰台一行人离开的那天傍晚,一天没见着凤崇和祝兰台一家人在街上出没的“京贵绸缎庄”的掌柜终于着了慌,准备了丰厚的礼物的,想要让店里的伙计们借到“凤氏绸缎庄”给祝兰台为借口,查明敌情。
然而,抱着礼物的伙计们刚刚走出“京贵绸缎庄”的大门,就被笑意吟吟的凤浪堵住了。
故意拖住那些准备去“凤氏绸缎庄”捣乱的伙计们,凤浪千方百计地将他们骗进“京贵绸缎庄”店内。随着那些伙计走进“京贵绸缎庄”店内之后,凤浪又故意拉着跟掌柜乱七八糟地胡扯一气,从请“京贵绸缎庄”照顾他的家塾,一直扯到他想要替“京贵绸缎庄”运货押镖,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直到外面夜幕低垂,皎洁的月光笼罩住归于静谧的天府之地,看到掌柜额际青筋隐隐,大有翻脸发难之势,凤浪才“有眼力见儿”地施施然起身告辞,还说掌柜若是有合作的意向,不如早点回复他。
等到凤浪离开,“京贵绸缎庄”的掌柜立刻亲自到“凤氏绸缎庄”查探敌情。

第一卷 重生 第十三章 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当晚,当“京贵绸缎庄”的掌柜看到“凤氏绸缎庄”门户紧闭,里面隐隐地透出灯光和大人与小孩子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欢声笑语时,他那颗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才落了下来,放心大胆地回家睡觉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为了报复凤崇让他昨天白白地提心吊胆了那么久,“京贵绸缎庄”的掌柜准备了较之以前还要丰厚许多倍的大礼,故意等到日上三竿,街上人声渐渐地喧哗起来时,才亲自领着一大群的伙计带着礼物去“凤氏绸缎庄”,要当众给凤崇难堪。
然而,当“京贵绸缎庄”的一行人得意洋洋、一路喧闹地走到“凤氏”所在地时,就只看见门口几个忙碌的工人正在换下“凤氏绸缎庄”和“凤氏成衣店”的招牌,准备换上崭新的“良生药铺”的匾额的景象。
问清楚了情况,当得知凤崇早些天之前就悄悄地将店铺盘了出去,甚至还以减少百两银子为代价,让新任的店主人务必至要等到凤浪通知他们换招牌时再入住新店时,“京贵绸缎庄”的掌柜差不多都要气疯了那也就是说,凤崇一家昨儿个一大早就走了,而他昨晚上听见的交织着大人和小孩儿声音的欢声笑语,是凤浪故意安排来欺骗他的?
怒气冲冲的“京贵绸缎庄”的掌柜,找到了浣花溪畔的凤浪的家,却被邻居告知,凤浪昨儿个晚上贿赂守城的卫兵半夜开了城门,带着妻儿连夜出城,此刻只怕已经出快要到川地边界了。
“京贵绸缎庄”的掌柜只觉得心底阵阵呕血,连凤浪在骗过他的查探之后才出发的现在都已经临近川地边界,那已经出逃了整个白天和黑夜的凤崇和祝兰台,此刻只怕早就已经逃得不见踪影了吧。
怕一事无成被主上责罚,一腔怒火无处发泄的“京贵绸缎庄”的掌柜,一怒之下将同住在浣花溪畔的另外两户凤姓人家全部收押,并且飞鸽传书,请求主上发落凤崇和凤浪的“同党”。
接到信函的代宗李豫,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微笑,看来凤崇并不如他想象一般地好对付。略一思索,李豫回信一封,让衙门迅速地把收押的凤氏族人放了,他可不打算在这个百废待兴的时候跟曾经富可敌国的凤氏一族闹翻。
再说了,那两户凤姓人家的后代,在当地娶妻生子都已经好几年了,难免跟当地的土豪富绅都有些牵连,一个处理不好,就会带来更大的祸患。
接到李豫的命令之后,那“京贵绸缎庄”的掌柜虽然不甘,却也只得拿着李豫的亲笔书信到了衙门,放出了被收押的凤氏族人。
不管怎么说,自己办砸了主上交代的事,却幸运地捡回了一条命不是吗“京贵绸缎庄”的掌柜这样劝慰了自己反复再三,终于觉得心里好受了一点儿。
而此刻的凤崇和祝兰台一行人,并没有如敌人预料的一般,顺利地逃出川地,而是被困在在川地南面边缘的一个名为清风寨的贼窝里。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当凤崇和祝兰台一行人好不容易逃到了川地南界,眼见着就要安全的逃离“京贵绸缎庄”的魔爪了时,谁知道竟然碰上了清风寨众贼匪下山“打猎”,而陈大夫装着的那几大包的药材正好就被那些人盯上了,误以为是大包的金银珠宝。
凤崇虽然功夫俊,但是到底带的人多,难免会顾此失彼。那些盗贼也看出了凤崇的顾虑,专拣其他人下手。除了胡冰是个青壮力可以勉强抵挡山贼的进攻之外,剩下的陈大夫是个老人,祝兰台和来喜是体弱的妇人,凤新和胡富荣、胡富贵这对双胞胎又都是小孩子,哪里是那些彪悍的盗贼的对手。
眼见着越来越多的人被盗贼钳制,最后凤崇干脆放弃逃走,跟祝兰台他们一起被抓到了山寨里。反正只要他想逃,有的是机会。
众人被抓到山寨里之后,那一脸坑坑洼洼的疤痕的寨主秋冰成,一见陈大夫的那几个大包袱里装的全是药材,顿时火冒三丈,一声令下,就将凤崇一行人全部关锁在山寨的牢房里。
被关押之后,凤崇和祝兰台等人就全依赖着秋冰成“好心”施舍的劣质白饭和几口清水过活。
秋冰成把凤崇一行人抓进清风寨之后,大约是迫于生计,并没有立刻处置凤崇和祝兰台他们,只是把他们关押起来,派人日夜严密看守,而他仍旧带着清风寨的山贼们拦截过往行人,截取财物。
这让凤崇有机会跟看守他们的小喽啰套近乎,打探清风寨的来历和秋冰成的身世。
原来这清风寨已有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