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兰台坐在虽然陈设简单但很是宽敞的马车内,有些局促地窝在角落,时不时地看一下在端坐着一言不发的卫英,觉得分外尴尬。
祝兰台明白黄志的用意,整个马队就只有卫英一个女孩子,又比自己大了不过两三岁的样子,跟个年龄与自己相近的女孩子相处,总比跟一群粗犷的男人相处简单的多。
刚开始祝兰台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后来就渐渐地发现,与其与卫英相处,倒不如跟那些人一起骑马。
卫英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可能是因为跟着去了趟西域,经过风沙的磨砺和酷日的曝晒,卫英的脸色稍微有些黑,但是很健康,黑中透出一股子健康的红润。
卫英的打扮很是爽利,穿的不是大唐女子的抹胸和逶迤的轻纱,而是一身贴身的胡服,高领窄袖,腰带紧扎,勾勒出玲珑的曲线来;头发高高地竖起,成一束自头顶的发箍垂下,黑亮垂顺;一双尖头的皂靴,大约是牛皮做的,有些油亮的光泽。
祝兰台刚开始见到卫英时,也从卫英的一身打扮推知,卫英应该爽快利落的女子,不说多嘴多舌絮絮叨叨,至少也不该是现在的样子:端直着身子危坐着,双手放在膝盖上,一双小巧英武的皂靴整齐地对在一起,一脸的宝相庄严,难以亲近。
微微叹了口气,祝兰台想,从坐上马车到现在,大约有两个时辰的样子,除了刚上马车时相互打了个招呼,她跟卫英完全是相对无言,相互之间视若无睹。
祝兰台想,该不会自己一脸的弃妇像,很讨人厌吧?
这么一想,祝兰台的心情也低落下来,低头死死地捏着袖子里的荷包,沉默着。
马车里,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我不很会说话。”
良久,卫英突然冒出一句话,惊得祝兰台猛地抬头看着她。
此时的卫英已经闭了嘴,依旧一脸的宝相庄严,凌然不可侵犯,害得祝兰台还以为是自己幻听了。
“我不是很会说话。”卫英依旧一脸的面无表情,解释道:“我是九小姐买下来的哑儿,在九小姐买我之前,我从来没有说过话。”
嘎?!
祝兰台惊呆了,一时间竟有些想热泪盈眶的滑稽感。也许卫英不知道,她的主动开口,将祝兰台从自厌自弃的泥淖里拔了出来!
“我,我,我也不很会说话。”祝兰台有些赧然,为自己先前对卫英的猜测有些汗颜,原来卫英曾经是个哑儿,所以才不大开口说话祝兰台猛地抬头,疑问冲口而出:“既然是哑儿,那你后来怎么能说话了?”问完,祝兰台立刻觉得自己唐突了,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没什么意思,我就是……”
卫英摇摇头,打断祝兰台的自责,想要挤出一丝微笑安抚祝兰台,却努力了半天都没有成功,最后不得不放弃:“没关系的。我原本不是天生的哑儿,只不过小时候贪玩迷了路,被一个疯子拣去试药。他第一次喂我吃药时,我没有逃脱开,被迫咽下,接着就因为惊恐和疼痛昏厥了过去。醒来之后,我就不能说话了。”
“那人怎么如此歹毒?!”祝兰台愤然。
卫英摇摇头,说:“也多亏了他,将我的嗓子弄哑了,后来我才逃脱被卖入青楼的悲剧。”
“青楼?”祝兰台不解,“可是你不是被那疯子……”
卫英脸上依旧没有任何表情,说:“我害怕,就趁他去炼药逃走了。逃走之后,过了两年乞儿的生活,被一个人牙子拣去。那人牙子当时还带了其他的女孩子,说是一并送入青楼。我那时小,不知道青楼是什么,就乖乖地跟了过去,去了才知道……”
“因为你哑了,他们放了你?”祝兰台猜测道。
卫英摇摇头,面无表情,看着像是在毫无感情地叙述别人的事:“鸨母让我做了杂役,在后院洗衣劈柴,我在那里一过就是九年。直到三年前,有一次我犯了错,被鸨母当街打骂。”
第一卷 重生 第十七章 住宿清平镇
青云了~求支持~摸摸~
“然后,九小姐救了你?”祝兰台想,大约那个九小姐是个善心的人,见了卫英被当街毒打的惨状就忍不住出手相救。
卫英点点头,说:“那年我十六岁,九小姐不过是个九岁的女娃娃,穿的一身荣华富贵,像是一个仙女儿一般出现在我的面前,给了鸨母三两银子,就把我领回了家。九小姐让人给我做饭,给我做新衣服,还让我不用干活,只用陪着她玩就好。”
“那你现在能说话,也是九小姐教的?”祝兰台约略猜测出来,只有那个身份高贵的九小姐,才有能力请人给卫英治病吧。
卫英点点头,说:“九小姐请了很多的名医,花了很多钱,用了很多珍贵的药材,才终于把我的嗓子慢慢治好了。但是……”卫英双手抚上自己面无表情的脸颊,说:“从此后我的脸上就没有任何表情了……”
祝兰台心中充满着悲悯,像卫英这样数次惨遭不幸的人都能坚强地活下来,那自己不好好地活一遭,可就对不起老天给自己的这次重生的机会了!
“九小姐,是凤家的小姐吗?”祝兰台问,既然卫英跟的是凤家的商队,那那位出手救卫英出水火之中的小仙子,自然也跟凤家有着莫大的关系。
卫英点点头,说:“九小姐闺名九仪,是凤家上任家主的幺女,现任族长的幺妹。”
祝兰台微笑,试探着上前拉住卫英的手说:“能活着就好,既然活着,就好努力地生活,是不是?”
卫英点头,想要挤出一丝笑容回应祝兰台,想起自己的状况,有些黯然地放弃了。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虽然卫英没办法做出任何一种表情,但祝兰台还是从卫英那双大大圆圆、英气逼人的眸子里读出,卫英对自己的回应。
“九小姐,可是你一生的贵人!”祝兰台感叹。
卫英使劲地点点头,虽然不能在面上表达出对那位九小姐的爱戴和感激,却握紧拳头,忠贞地发誓:“这辈子,我这条命就是九小姐的!”
祝兰台摇摇头,微笑道:“每个人的命都只属于他自己,不属于别人。我想,那位救你的九小姐,恐怕也不是想要你的报答吧。她更希望的,是你能够幸福快乐地生活一辈子!”
卫英点点头,眸子里溢满感激地看着祝兰台。
祝兰台微笑,又问:“你的名字,也是九小姐给你起的吗?”
卫英摇摇头,说:“这是我本来的名姓,以前在家的时候,家里人都喊我英子。”
“既然你还记得自己的名姓,那有尝试过去找过家人吗?”祝兰台疑惑。
卫英点点头,说:“去找过,但是,但是我记忆中的山村早就在我迷路那一年的冬天,被一场暴风雪淹没了……”
祝兰台歉疚地说:“不好意思,我不知道……”
卫英摇摇头,并不在意:“没关系的。虽然我开始知道这个消息时难过了一下,不过我刚五岁那年的春天就走失了,对于家人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和记忆。反倒是九小姐,她现在才是我唯一的主人和亲人!”
卫英说的一脸的笃定。
祝兰台微笑,有个人可以牵挂,可以为了他去努力,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可是自己……或许能让自己牵挂的,除了年迈的母亲,就只剩自己了吧相比起卫英,到底自己和她哪个更为贫困,更为不幸呢?
祝兰台想起吕氓朝三暮四的无情,想起吕家翁姑因为孙子而放任吕氓休弃自己,想起自己那对无良的兄嫂,不由地黯然因为走的是近道,所以沿途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市集,中饭是在荒郊野外吃的随身携带的干粮。
刚开始祝兰台不好意思吃白食,想要帮卫英给大家分饼而食,却被黄志拦住,说是一帮大老爷们儿地让两个女孩子照顾,太丢脸。于是各自到马车拿了干粮,席地而坐地吃起来。
祝兰台看着黄志顶着一张白净的书生脸说着大老爷们,就忍不住偷笑,被卫英发现,问她笑什么,祝兰台就把自己笑的缘由告诉了卫英。
卫英眸子里漾着笑意说:“黄先生如今都三十有四了,只是长得年轻些,带了点书生气,才让你误以为他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
祝兰台大为惊异,跟着卫英两个人说说笑笑。
隔着马队大约一两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土丘,一个锦衣华服的男子正坐在椅子上,微笑着看向马队,看着那件淡黄色罗衫的主人笑个不停。
“主公可是在看祝姑娘?”一个小厮忍不住偷笑道。
正坐在椅子上看得入神的凤崇星目一瞪,笑骂道:“如今你们一个一个都越发地不怕我了,一个接着一个来打趣儿我!”
小厮嬉笑着说了不敢,讨饶道:“咱们哪敢不听家主的话啊,小博我还想多多跟着家主学习学习呢!”
“鬼精灵!”凤崇笑骂道,眼睛却依旧盯着那道淡黄色的身影,见她大约是跟卫英讲起了什么好笑的事,笑得捂着肚子,微弯着腰。
###
一路风平浪静地行进了四五天,因黄志一直没有吩咐休息,所以整个马队行进的速度十分之快,已经早出了长安地界很远了。
祝兰台有时候会想起黄志当初说的那句这一路上不会很太平的话,就觉得自己十分幸运。祝兰台想,黄志自然是不可能说些假话来吓唬她的,既然黄志这么对她说,那肯定是黄志过去在这条路上往来时,遇到过不少棘手的事。可是自己这一路跟着马队而来,四五天每日都平静安全,没有坏天气阻止行程,也没有马匪前来抢劫,简直是太平盛世,人心向善!
可见,自己是十分幸运的,竟然一路太平地走了四分之一的路程。祝兰台忍不住庆幸。
因马队一直以急行军的速度在前进,大多在野外搭几个帐篷露营,吃的也是随身携带的干粮,这样熬了四五日,难免有些给养不足。所以到了第六日,到了一个叫清平镇的小城镇时,黄志便吩咐将马队安置在驿馆里,所有的人可休息一到两日再走。
第一卷 重生 第十八章 预谋相见
祝兰台听闻黄志安排马队在清平镇暂时住下时,心里十分高兴。
祝兰台对于马车有些畏惧,颠簸得厉害时她没少吐,有时甚至把胆汁都吐出来了。怕黄志知道了会耽误整个马队的行程,祝兰台一直忍着,也不许卫英去给黄志打报告。
为了避免将胃里吃进的东西全部都吐出来损害身体,祝兰台每次在马队休息时就填包肚子,顺便吃一点安神的药物,一到马车上就昏睡,直到马车再次停下来,她才慢慢清醒过来。
这样熬了四五天,祝兰台早就受不住了,整个人脑袋昏得跟装满了浆糊似的,身体也因为睡得太久哪儿都酸痛。因此,听闻黄志吩咐在清平镇住下一两日,祝兰台心里就乐开了花。
祝兰台来的时候没有带任何的行李,包括换洗的衣服。这四五日要换衣服时,祝兰台常常借卫英的衣服穿,所以一到清平镇安顿好,祝兰台立刻拉着卫英上街置办一两套换洗的衣服。
卫英虽然多次遭逢不测,又先哑后没有表情,这两年又在通往西域的道路上风吹日晒的,但毕竟是姑娘家,爱美的天性怎么也不可能磨去。因此,当祝兰台说要置办衣服的时候,卫英也装了一些碎银子带着,准备给自己买些女孩子家用的脂粉头油什么的。
清平镇不大,不过是横竖两条笔直的大街,将整个城镇划成了四个整齐的豆腐块,沿街的是做生意的商户,商户的店铺后才是居民的住所。
整个清平镇的房屋全是青瓦覆盖,若是站在高处俯瞰,各家各户参差的瓦楞勾连着,翻滚着,延伸着,倒像是深碧色的波纹一道推着一道,涌向与天相接的远方。
清平镇的人很安静,即使是那些做生意的商贩,也多是将东西陈列出来,安静地等待着买主自己上门,然后卖主和买主轻声细语地讨价还价,丝毫不见不耐烦或是为了几厘的差价闹得不可开交。
祝兰台和卫英一路说说笑笑,倒也没有刚到一个陌生地方时的不安和好奇。
经过一家成衣店的时候,卫英拔足就要进去,却被祝兰台拦住。
“怎么了?”卫英不解地问:“你不是要买衣服吗?我看这家成衣店的衣服款式和料子就不错。”
祝兰台有些局促地捏了捏袖子里的荷包,红着脸颊低声说:“咱们先去找一家当铺。”
“为什么?”卫英瞪大眼睛,“你是买衣服,又不是当衣服,去当铺干嘛?”
祝兰台干脆将袖子里的荷包拿出来,往卫英面前一送,说:“我就这么多值钱的东西,不把它们当了,怎么购置新衣服?”
卫英瞪大眼睛,若是她可以有表情的话,估计会十分惊讶吧:“你没带银子?怎么会?!长安离着洛阳那么远,就是快了也要二十来天,更何况有马队和财物要保护,行进得可能更慢。你没带银子,一路上要是想买些可心的东西怎么办?”
祝兰台正要跟卫英解释,就见地上一个高大的身影覆盖住自己在地上投射的影子,讶异地抬头,祝兰台就看见了黄志那张似笑非笑的脸凑了过来。
顿时,祝兰台异常地羞窘。
“黄先生?”对于黄志的突然出现,卫英跟祝兰台一样吃惊。
“卫英,你先回驿馆照看一下,看那些笨手笨脚的老爷们儿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没有。”黄志没有解答卫英的疑惑,直接吩咐道。
卫英虽然对于黄志的吩咐存疑,但长久以来顺从上级的习惯让她柔顺地点点头,辞别了祝兰台和黄志,转头走向驿馆的方向。
见卫英离开,祝兰台更是羞窘,脚尖不安地在地上摩挲着,低头道:“那我也先去忙了,黄先生再见。”
“等等。”黄志快祝兰台一步拦在她的面前,伸手拦住了祝兰台的去路。
祝兰台因被黄志听到了自己的窘境,一心急着离开,见黄志拦住自己,便焦急中夹杂着气愤地质问:“黄先生拦我是做什么?!”
黄志对着祝兰台抬起右手,握成拳头的右手一松开,一块通体碧绿的翡翠漏了下来,像是一把半开的翠色的羽扇,在阳光下晴翠欲滴的样子。
黄志微微一笑:“正好跟祝姑娘同路。”
“你也去当铺?可是你怎么会需要去当铺?”祝兰台不解,以黄志的身份,应该不缺银子吧。
黄志笑得有些释然,还有些悲戚,眉宇间的那枚朱砂痣因此而生动起来,像是一滴情人的泪珠,莹然欲滴。
“不缺钱,但是,不想留着它。”黄志半真半假地说。
祝兰台想,这大概是黄志内心深处的秘密,因此也没有多问,先一步朝当铺的方向走去。
黄志微微一笑,收起翡翠,跟在祝兰台后面,刚才的悲戚立刻化成了灿烂的笑,夹着着一点点阴谋的味道。看了看手中的扇形翡翠,黄志轻笑一声,随便将它塞在衣兜里,什么不想留着,只是想带祝兰台去看看那个已经盯上她而她却毫不自知的男人而已。
至于作为道具的扇形翡翠,不过是黄志刚才跟那些马队的队员掷骰子赢来的彩头而已。
凤崇,此刻应该在清平镇唯一的当铺——刘麻子当铺对面的高升楼下榻吧。
黄志八卦地猜测,若是凤崇见到了祝兰台目前的窘境,会怎么做呢?
走在前面的祝兰台觉得背后冷风嗖嗖,猛地一回头,却发现黄志依旧一脸的怀念和纠结,手里拿着的正是那块扇形翡翠。
祝兰台心里好笑,自己怎么变得疑神疑鬼的了,黄志怎么会有那个闲心来开玩笑骗自己呢?一定是自己多想了!
回头,祝兰台软语劝慰一脸失意纠结的黄志,说:“既然不想留着了,那就干干脆脆地放手!正所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不过话又说回来,若是真的舍不得放弃,也不要逼自己放手。很多事情,一旦错过,就再也碰不到了。”
还有一句话祝兰台是在心底默默地说的:“比如夫君,若是看得不紧,错过了,就永远回不来了。”
祝兰台想起吕氓,自己自十三岁嫁给他,十五岁圆房,一直到十六岁被休弃,吕氓待她说不上好,但也绝对说不上坏!或许就是因为此,自己才以为吕氓是个“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