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擎国-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人能知道老人的真实想法,就算知道了也不会对此有什么评价,说不定看热闹的人还要更多一些,评书戏曲中总有些才子佳人的桥段,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遇得上。姜田是不是才子这不好说,那个倚红楼的丫鬟绝对算不上佳人,否则也不会只是个端茶倒水的下人,就算这故事的登场人物有点缩水,可至少也能成为饭后的谈资。再说倚红楼虽然开张时间不长,但好歹前身也是大明的教司坊,只听说有人进去没听说判了贱籍还能出来,谁不想见识见识这穷秀才怎样和命运抗争。

第四节、格物以致用() 
从人的角度上来说,北京城大部分的地下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也正如后世某些人所说的,这一亩三分地不适合建设成国际化超级大都市。且不说最早在这里设立城市的是三千年前的燕国人,就是明朝迁都的主要意图也是在守御国门这个方面上。况且千百年来对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一直都是北方游牧民族,谁能想到以后的中国需要一个中心枢纽级别的港口做首都?更不会有哪位古人会想到今后的北京城人口能突破一千万!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北京城今后还会作为国家第一首都而继续存在下去,饮用水的问题就算让人抓狂也必须想办法解决。但是由谁来解决呢?反正不是自己。拎着小水桶的姜田自嘲的在路上溜达着,桶里并没有多少水,他很清楚人老成精的赵掌柜打发自己买水是调虎离山,店里的水缸中还有满满四大缸的甜水,那是自己这些天一桶桶拎回店里的,就以现在这种上客的人流,用上两天也不见得需要补充,关键是大家都明白那三个年轻的小子并不是来喝茶的,在自己能找到立足的办法前他也不愿意节外生枝,有时他也反省过不要再写简体字,这个傻秀才虽然文墨不通但写一手能入眼的毛笔字还不是问题。可真当自己抄起笔来很自然的就写下了简体字,这个毛病改都改不掉。

    慢慢悠悠的溜回自家后门他偷偷观察了一下,发现那三个没事找事的少爷羔子早已不在,这才回到厅堂招呼起客人来。马上就要到掌灯时分,届时会有不少仆役小厮之类的人物来这里歇脚,同时还会有个说书先生赶场说评书,若非如此也难以吸引人气。说起这个说书人,他好像还是赵老板以前的旧相识,当年避难离开了京城,半年前回京的时候好像是特意来这里看看老朋友是否健在,这俩老头有什么悲欢离合姜田就不清楚了,只知道这位说书艺人也被人尊称为柳先生,据说当年在直隶一带也是小有名气算是北派评书的代表人物,历练一番回来之后就更是不得了,若不是看在老友的面子上绝不可能屈尊来这小茶馆说书。所以过一会来听书的不仅仅是那些等着主人“尽兴”的奴才,还有不少粉丝一般的追星族。

    至于他说的是哪部书嘛……姜田第一次听的时候差点没将喝到嘴里的水喷出去,当时只见那位清瘦的老者甩袖捋髯,小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上回书说到贾府来了一位刘姥姥……”

    这还真是雷死人不偿命,仔细一打听才知道这部《红楼梦》乃当今圣上所著!正是凭着这文笔不知打动了多少女孩的芳心,号称折煞江南才子的“金陵第一笔”。就连当今的国母也是秦淮河上有名的清倌人,想当初那是哭着喊着宁肯倒贴也要跟着还未显贵的天子。不过当年因为突遭国难陛下他继承家业上阵杀敌,所以此书只写了八十回便没了下文,至于后面的内容嘛……现在谁敢朝他催稿?

    得知了这些消息之后,姜田的心里当真是暗自大骂,这个不要脸的东西将四大名著里的最后一本也给抄了,最可恨的是他还只抄正版的八十回,后面续貂的四十回就不管了。自己有心补上吧……肯定也脱不开拍马屁的名声,万一再有几个无耻小人告上一状说自己擅改御书,到时候别说是荣华富贵,只怕立马脑袋搬家。更要命的是他能抄《红楼梦》就一定能抄其他的东西。万一搞不好自己随便胡诌两句和这位皇帝撞了车,那乐子可不是一般的大。所以姜田只好暂时压住了抄书挣钱的想法,继续老老实实的当自己的店小二。

    有个招牌撑门面就是不一样,吃过晚饭后店里的上座率明显上升,别看说的不是新书,而且还是风花雪月有头无尾的故事,可瞧人家老艺人的做派就是那么的洒脱与自然,都说听书听扣子,可这故事要是能倒背如流了为什么还是有人爱听呢?那是因为说书人的身法表演自有一番风味,对故事的叙述描绘也各不相同,有时还要掺杂点演说者自己的心得体会,这些不同点让一些老书迷沉溺于其中,让一些新书迷感到别样的与众不同。

    姜田穿梭于人群之中,此时的店铺里自然而然的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方面是靠近前排的雅座,三五位穿着得体的人围在桌前,喝着茶吃点干果然后津津有味的听书。另一边就是一群布衣短打的劳动人民,他们聚拢成一堆有板凳的就坐着没有的就站着或者蹲着,聚精会神的盯着书案后边的老者。他们平均三四个人才点一杯最普通的茶,就这样还需要不停的添水。

    赵掌柜对任何客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并没有因为这些人的小气就赶他们出门,姜田更不会瞧不起对方,除了一些不讲卫生的人散发出来的体臭之外,姜田也一贯保持着职业的微笑。虽然赢得了不少好感,可惜没有小费拿。有时候倒是有些土财为了炫富而打赏些铜钱,这些也都被姜田分文不落的收进了柜里算作盈利。赵掌柜曾经提醒过他,赏钱是给伙计的不能算作店里的收入,可姜田却说:“您多养我一个闲人,花费也是不小,这点钱怕是还不够买我吃的粮食。”

    他自己并不知道,这段店小二的生涯成为了某些人一生用来炫耀的谈资,这些人每当和人吹嘘时就说:“想当年姜老太师还给我沏过茶呢!”

    姜田不是不爱财,但他也明白照这个速度攒下去,就算得到赵掌柜的全力支持,想要攒够赎人的钱也是天方夜谭,每当夜幕降临他遥望着不远处的倚红楼,总是在想那个呆头呆脑的小丫鬟是不是同样望眼欲穿的等着自己。按说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本不会轻信萍水相逢,可是每当想起那个瘦小羞怯的身影递来的馒头,却又觉得在那乌烟瘴气之地竟有如此纯善的姑娘,简直如同淤塘中的一朵小荷。姜田深知自己没有任何情欲上的躁动,只是本能的想保护住这心中的感动,作为一个兄长或是知心朋友呵护这份善良。

    “看来又要买水了!”两日后赵老板扒拉着算盘小声念叨着,这已经成为了仅次于购买茶叶的最大开销。

    姜田想想那不算近的距离,也盘算着怎样才能省钱省力,像他们这种用水大户,每次补充甜水都够姜田折腾一整天,这还不算,每当街上的人看见他这昔日的秀才公提着两个不大的水桶招摇过市,就总是不停的在背后发表着各种议论。

    “要是自家的水井能喝就好了……”每到这个时候姜田都特别怀念后世的自来水工厂,别看当年他也大骂过自来水质量不佳,但至少烧开后饮用还不是问题,而且居民用水还有国家补贴,同工商业用水的价格相差极大。由此他又联想到后世北京的供水问题,眼下密云水库连个影子都没有,南水北调就更是痴人说梦,城外倒是有几条河,但这个时代的运输与储存水平决定了远水解不了近渴,思来想去他发现除了自己马上拎着水桶出门之外,眼下没有一个能给水缸装满的办法。折腾了小半天,总算是勉强挑了一缸水,赵掌柜也清楚这个文弱书生短时间内变不成壮劳力,便招呼他回后宅休息一下。姜田回到后院之后迫不及待的将上衣一脱,然后又从自家水井中提上一小桶水,从头到脚浇了个通透。反正这小院子只有他们两个人,也不用担心有人看见秀才如此粗犷的一面。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冰冷的井水也让他打了个寒战,仔细闻了闻,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弥漫在身边,这是苦井水和汗液混合的味道,也不知水中的成分对皮肤有没有伤害,就算有,在这个时代有谁会关心一个男人的皮肤是否紧致细腻?还别说,这种人真有!

    就算已经穿越,姜田也对自己这无厘头的问题感到可笑,这个时代将那种职业称为相公,不是大门大户附庸风雅者还玩不起呢。可看看水中的倒影,自己这普通的男人面孔绝对不符合标准,自己肚里的墨水也不够让文人雅士惺惺相惜,除非对方欣赏格物致用之学。自嘲了一会,伸手去拧干裤脚上的水,一滴滴的从粗布中渗了出来,姜田看着这司空见惯的景象有点发呆,然后像突然间想明白了一拍大腿:“罔为现代人啊!”接下来的几天姜田一边干活一边瞎鼓捣坛坛罐罐,赵掌柜虽然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不过反正也没有影响到谁就没去管他,除了看见这小子将烧红的柴火从灶膛里拣出来泼上水变成木炭时,心中略微心疼了一下柴火钱之外,其他时候是绝对不干涉的,或者说他也很期待这位不同寻常的读书人能给自己带来点惊喜。

第五节、神秘的小二() 
没几日姜田鼓捣出来的东西就摆在了赵掌柜的面前,从外观看上去它就是一个粗陋的陶制破坛子,说它破是因为坛子底缘多了一个窟窿,虽然破口不大却能看见里边填塞的棉絮,对于一个容器来说绝对属于报废的行列了。

    “这个……”赵老板有点吃不准:“能让苦水变甜?”

    姜田先是点点头然后又摇摇头:“暂时还不能变甜,但至少可以饮用。”

    只见他又找了一个大一点的坛子,然后寻了几双筷子将破坛子架在好坛子的上边,最后将烧开的苦水灌到破坛子里边,一瓢、两瓢……直到坛子底部开始渗水,然后他接了一碗过滤后的水递给了赵掌柜。

    老头犹豫着接了过来,看看白瓷碗里的水没有什么异样,又看看还在渗水的坛子,寻么着对方就算想下毒害死自己也不会费这么大的周章,于是一口气将水喝干。姜田在旁边紧盯着老头的反应,只见他皱了皱眉然后放下了碗。

    老人家仔细的砸吧着滋味:“这水的确能喝了!只是这味道还有点苦。”

    姜田心想我倒是希望能直接得到纯净水,用简易的木炭过滤已经是极限了,而且手头没有磁铁来吸附重金属,这还是将开水倒进去的结果,要是直接过滤井水味道更重。话说这年头要想获得纯净水就只有蒸馏一个办法了,蒸馏设备的结构也很简单,凡是吃过云南汽锅鸡的都明白原理是什么,但这北京城的燃料也不是白拿不要钱的,蒸馏的效率太低成本又太高,不适合自己这小门小户的使用。

    “掌柜,我想用这水泡茶寻常人是喝不出来的,这样一来就能省下很多水钱!”

    姜田自以为出了一个节省成本的好办法,哪知道本来还有些惊讶的老头一瞬间就变了表情:“不可!此水定会毁了茶味,怎能因小失大!”

    就这样,姜田穿越后的第一个发明就被老头直接否定了,虽然后世很多人都将此视为赵掌柜顽固守旧,但也有人称颂他诚实经商。无论怎么评价他至少大家都一致认为,光耀环宇的世界第一发明家此刻已经展露出非比寻常的才华,更是中华甩开欧洲傲视全球三百年的开端。

    此刻的姜田可没这么伟大,他的本意就是想节省开支而已,还别说这个目的至少是部分的达到了,过滤后的水虽然不能以次充好的用来出售,但至少还可以留着自己饮用,赵掌柜毫不犹豫的改喝这种水了,节省一个人的用水对节省开支也算是一点贡献。他也不止一次的偷偷掀开坛子上边的白布窥视,但是除了一层层的木炭与棉絮之外就没看见其他东西,难道这就是让水能喝的秘密?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三个垂涎美人的公子哥又来到茶馆里喝茶,由于多日不见,姜田早就忘了这仨人的存在,现在的他除了每天期盼着说书先生赶紧换个故事之外,就是琢磨着怎么赚钱。所以乍一看见这仨人愣是没有认出来,这对于一个店小二来说绝对是失职的。

    “三位里边请,敢问公子喜欢哪种茶?”

    那仨人交流了一下眼神,心说你好差的记性啊!当初像躲瘟神一样的跑了,这才没几天就把我们忘个一干二净?那为首的刘色狼一见心生一计,想要戏弄一下对方。

    “店家,拣你这里的好茶来上一壶,我等先尝尝味道。”

    看这装腔作势的样子姜田似乎想起对方是谁了,但又没能完全记起他们,带着疑惑他还是尽责的问道:“本店有当年的龙井,三位公子可否来上一壶?”

    那个姓田的书生点点头,他相信姜田的确是将他们忘得一干二净,除了感慨这个店小二当得不合格之外,也确信对方根本没将自己放在眼里。这对自视甚高的人来说绝对是个耻辱。

    趁着姜田端茶的工夫,姓田的扭头对自己的两个朋友说:“你们看这才几天,他竟然就不认识咱们了。”

    姓宋的公子到没有他这么在意:“想是来往人多他记不住吧?”

    姓刘的色狼小声嘀咕着:“你们看见没有,柜台上多了一个破罐子。”

    让他这么一说,那俩人这才注意到柜台上多了一件摆设,罐子底还不停的在滴水。

    田姓的书生注视了一会没发现有什么奇特之处:“可能是舍不得扔吧,你们看它下边还接着一个碗。”

    宋公子摇了摇头:“我看不像,倒是有几分铜壶滴漏的神态。”

    刘色狼晃晃脑袋:“这个我知道,可这小店还要计算时辰?”

    三个人沉思了一会,谁也没搞清楚这究竟是什么东西。若是放在其它店铺里,他们要么浑不在意这种小事,要么就直接朝伙计打听,绝对不会独自守在一边瞎捉摸。可这里不是一般的店,这家外表普通的茶馆请得起京城知名的说书先生,雇佣着一位货真价实的秀才跑堂,而这位客串的店小二本身还散发着难以捉摸的神秘感觉,凭那一手流利的军字,就不是其他秀才能比的。其实作为统治阶级使用的文字,就算有些读书人心生排斥,可大多需要“上进”的穷秀才们还是很乐意去模仿的。但一来繁体字早就成了无法克服的习惯,另一方面至今市面上也没有一个完整的简化字字典,除了在军队中接受过教育的人之外,谁也不敢保证自己写的一定合乎规范。他们就算有心从一些公文中收集文字,可这也仅限于那些能接触到此类文件的人,所以到现在为止别看大家都明白当今皇上不想重新恢复繁体字,却也没见他正式推广简化字,这两种文字就平行使用了下来。这时候突然有人发现,一个潦倒的秀才竟然毫无阻碍的使用半遮半掩的军字,这本身就已经成为让人感兴趣的事情,而他言谈举止中所流露出的那种淡然,也丝毫没有读书人流落市井有辱斯文的羞愧,反倒是有种不虚伪的洒脱。这些公子哥们见惯了或趋炎附势或故作清高的嘴脸,当真见到这么一位不卑不亢的角色也是吃惊不小。

    话说姜田一边沏茶一边观察这仨人,沉吟了一会之后才恍然大悟般的想了起来,自己的记性也真够差的今天看来是躲不开了,本来就只有他这一个店小二,现在赵老板还不在店里,当真是躲无可躲。

    眼看着姜田给自己上茶,那位身份最高的色狼老兄忍不住抢先开口问到:“店家,你柜台上摆的破罐子有何用处。”

    姜田不知道他为什么有此一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