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兴大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兴大汉-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了留在家里,服侍年迈多病的祖母,他也只能狠下心来绝了好友念头。

    等到酒过三巡,气氛才活跃起来。可是刘晔一支没有找到事情的切入点,话题老是被鲁肃带偏。

    于是刘晔知道,此事是没有成功的可能了,只能先着手完成另一件事情。

    刘晔敬了鲁肃一杯酒,感谢他对兄长和家人的照顾,然后抽出一份礼单。上面有黄金百两;各色绸缎五十匹……

    鲁肃见之勃然变色,怒问道,“子扬这是何意?”

    刘晔听了失笑,“这不是我的意思,而是主公的心意。难道我还不知道子敬的为人吗?”

    鲁肃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点了点头道,“刘侍中活民无数,这些礼品我是不能收的。但是此次子扬前来,定是怀着刘侍中的使命,我若是不受,恐怕子扬你连口都不开不了,我反而会坏了刘侍中的大事。”

    鲁肃与刘晔互为知己,刘晔知道他的为人,他自然也知道对方的为人。

    刘晔明知道自己的为人,还是硬是这样做,肯定是受了刘和的严命,于是他也不打算令好友为难。

    “也罢,礼物我就收下了。刘侍中有什么事要我家做的,只管道来。凡力所能及;义不容辞!”

    刘晔知道事情成了,便直接将接粮的事情说了出来。

    鲁肃闻言哈哈大笑,当即挽着刘晔的手臂走出了厅堂。只见后院里伫立着两个有高有大的圆形大粮仓,每仓都装有三四千斛米的大米。

    鲁肃毫不犹豫,立即手指其中一仓,道,“侍中有需,只管去取!若是人手不够,我可以遣商队送过去!”

    ……

    “什么?他们这是疯了吗?这些吃里爬外的士族,真以为我不敢诛杀他们吗?”

    自从合肥新城筑建以来,刘和忙前顾后,一直没有好好的收拾合肥城内的士族。

    因为刘和没有侵犯的他们的利益,又有重兵的威胁,所以双方一直相安无事

    刘和暂时没有秋后算账的打算,他们哪怕想要巴结袁术,也用不着与刘和作对。毕竟士族们在乎的是自身的利益,脑子抽了才找刘和的麻烦。

    要知道县官不如现管,刘和可是合肥之主,随时可以把大刀砍到他们的脖子上。所以刘和一直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没想到他们真的脑袋抽了!

    “脑袋既然坏了,那就不要要了!”

    见刘和杀气腾腾,要拿合肥士族们开刀,一支很支持刘和的封旻却劝阻了他,递上来一条情报。

    刘和目光一扫,当即皱起了眉头,“张勋竟然出任了淮南郡的典农校尉,怪不得他们突然闹腾了起来。”

第109章 田契() 
“典农校尉司职农产、民政和田税,这田契之争正在张勋的管辖范围之内。”

    虽然刘和对汉末的部分官职及职权范围不是很清楚,但封旻对此却如数家珍,及时的帮了刘和查漏补缺。

    说道这田契之争,根子还是在屯田的上。

    屯田所在的荒地处在巢湖边上,由湖底的淤泥堆积而成,土地极其肥沃,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水田,灌溉非常便利。

    开出的生田虽然比不得上等的熟田,但比之下等熟田也不差了,甚至好的地段堪比中等的熟田。

    如此可口的肥肉,当然引得群狼环伺。

    按理说如此的有潜质的沃土早就被士族们开发出来,为何会留给刘和呢?这问题出在大汉的土地制度上。

    大汉一半以上的耕田,全部掌握在世家大族的手里,而在建国初期,这些田地大部分是属于自耕农的。

    然而这天下名义上属于天子,地方上却被世家大族把持着,他们的实力也渗透到了地方的方方面面。

    经过经过几百年的豪取掠夺,自耕农的土地便渐渐转移到了他们的名下,而自耕农则渐渐成为了他们手下的佃户。

    大汉耕田是私有制,自耕农的土地所有权当然归他们自身所有,也就给他世家大族们的侵吞的机会。

    然而除此之外的土地,哪怕是一块荒地,所有权也归属与帝国,大族们的是不敢动。等到天下大乱,朝廷鞭长莫及地方,这些土地却又被诸侯们占有,大族们更是不能动。

    否则他们伤财劳力之后,将巢湖荒地给开垦出来,岂不是跟别人做了嫁衣?

    这样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世家大族们是不会去做的。然而又便宜不占的事情他们也不会去做。

    所以随着屯田分配方案的出现,事情就来了。

    合肥新开垦出的生田有两种分配方案,一种是有幕僚们策划的三年所有制。

    即流民开垦出的生田第一年产出全归流民所有,不收税;第二年产出,交一半税;第三年产出正常交税,土地正是归开垦者所有。

    目的是激励流民,增加屯田的数量和质量。

    但这一方案被刘和当场否决了,因为这与他屯田的目的背道而驰。

    因为刘和屯田的目的有两重,一是为了增加本集团的收入,维持势力的运行和发展,二是将部分耕田充作军田,以作抚恤奖励之用。

    于是幕僚们提出了第二种解决方案,那就是将流民所开垦出的田地记录在案,等开荒结束之后,以记录的田地开垦量为准,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出部分土地,直接奖励给流民。

    这样的好处是流民当年就可以获得耕地,拥有自家的田地,积极性依然很高。而剩下的田地当然了还是需要流民耕种,只不过所有权归官府,产出交的田税要比自耕田高。

    但第二套方案执行起来要比第一套遇到的困难多,花费的时间也更多。

    于是屯田的主事们花费了很长时间,终于在昨天将一切准备就绪。

    不想就在官府给流民的划分好了自耕田,出具了田契,准备分发的前夕,这些田契竟然不见了!同时不见的还有一位叫宋昱的主事。

    等第二天才有消息传了出来,原来这些田契竟然到了士族们的手中。

    对此刘和当然是不会承认的,下令要将这些田契收回来,但这时张勋的此时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作为一郡的典农校尉,他可以名正言顺的插手此事。

    若刘和坚持田契作废,势必会与张勋发生冲突,并很有可能惹怒袁术。

    要知道淮南已经成为了袁术后方,其能否稳定,关乎着他被征伐中原的大计,若真与张勋闹起来,恐怕正遂了张勋等人的意。

    刘和现在可是寄身在袁术治下,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与袁术翻脸。

    但是若要刘和让步,那更不可能,否则以后刘和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刘和捏了捏眉中,神色有些疲惫。

    “张勋不是因为上次之事被袁术责罚,要被贬职吗?怎么突然又被任命为了典农校尉一职?”

    “听说是孙策的建议。”

    听到刘和提问,封旻便将收集到的情报大体讲了一下。

    原来袁术一开始确实想要责罚张勋,但是由于张勋用起来还算得力,将他从身边踢开,又有些犹豫。

    这时张勋不知什么时候勾搭上了长史杨弘,在杨弘的却说下,反复无常的袁术竟然一改前章,不但没有重罚于他,反而打算任命他为淮南太守。

    这一决定引起了他帐下文武的一致反对,尤其是阎象的反对尤为激烈。

    淮南郡自周昂跑路之后便一直没有太守,毕竟现在的汉室的威望虽然已大不如从前了,但哪怕是骄狂的袁术也不敢直接扇朝廷的脸。

    袁术将九江郡改为了淮南郡,变相的夺走了九江,但太守的空缺还算是给朝廷留几分面子。

    但若是让张勋当上太守,算怎么一回事?

    面对麾下文武的反对,“无奈”的袁术只得采用孙策的建议,将张勋降半格任用,命他做了典农校尉。

    手下的文武这才偃旗息鼓,听说连一直与张勋不太对付的桥蕤也没有激烈反对。

    “孙策这是找死!”

    听了封旻的解说,刘和哪里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心中突然涌现出一股难以遏制的愤怒。

    便面上是孙策还张勋的人情,毕竟之前张勋在袁术之前举荐孙策领兵,这次孙策建议张勋担任典农校尉,在外人开来这可能是一次很平常的礼尚往来。

    毕竟孙刘之间还是有一定交情,没来由孙策是不会轻易介入刘和、张勋之间的恩怨的。

    但对他一直抱有敌意的刘和,却闻出了其中不同寻常的意味。

    孙策刚来过合肥,当然明白合肥的根基在与屯田,而刘和张勋之间的矛盾更是世所共知。

    这个时候孙策建议什么不行,非得建议张勋担任掌管全郡的农事的典农校尉,要说其中没有猫腻,那是不可能的。

    刘和知道,孙策恐怕已经有了现在还不该有的野心。

    孙家虽然没落了,但孙坚在袁术帐下结下的人脉是极其恐怖的,再加上孙策本身的优秀,孙策在袁术麾下的影响力是很大的。

    袁术的大将乔蕤、张勋都爱慕孙策的风采,连袁术都认为孙策是少年英雄,常叹息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

    这从袁术采纳了孙策的建议,就可以看出,孙策要比历史上混得要更好。

    要知道,在孙坚死后,孙坚的部曲虽然被袁术吞并,但现在率领他们的主将依然是孙家之人,也就是孙坚是侄子孙贲。

    虽然掌握的孙家全部的力量,他还是尊孙策的正嗣。

    而袁术也不是后来的袁术,现在的袁术还是比较注重的名声的,所以虽然吞并了盟友的部曲,表面上还是将孙家的亲侄孙贲推上了前台,表其为豫州刺史,继承孙坚的一切,并允许这支部曲表示一定的独立性。

    孙策应该是与孙贲联系上,并取得他效忠,使得孙策有了与刘和做对手的资格。

    虽然现在的孙策要变历史上复出是要稚嫩的多,但他也比历史上更加的意气风发!

    现在的孙贲还没有被袁术赶到江东,这就使得孙策要取回父亲的旧部要更简单的多。现在他有做的是就是证明他比刘和更有资格做袁术的盟友,他有能力继承孙坚的一切!

    而他刘和就是孙策前路上的第一块绊脚石与踏脚石!

    “看来合肥的实力还是引起了孙策的忌惮,上番的示好算是白做了。”

    也是刘和大意,低估了孙家的团结,和历史的改变。

    刘和随即正色道,“没想到孙策现在就已经有了不该有的野心,现在是到了敲打敲打他的时候了!”

    封旻显然也知道这点,但他还是力劝刘和。

    “还请主公三思!现在我们的主要精力还是得放到田契案上,否则这会动摇我们的根基!

    “无妨,此时我已有定计!”

    刘和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他们只是知道事情闹起来一定会惹怒袁术,却忘了袁术之所以会发怒,是因为他不想事情闹起来。等着吧,我一定会让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的!”

    刘和笑了笑,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

    ……

    几天后,数百里之外的宛城突然轰动了起来。

    起因是刘和麾下的屯田主事宋昱,犯罪后为逃避责罚,躲进袁术的军营,藏到马棚里面。

    刘和派人追捕,直入袁术营中,将罪犯搜出,当场斩首。

    事情结束后,刘和才去拜见袁术,说明情况,向他道歉。

    事情的结果让人跌了一地眼珠子,意向骄狂的袁术不仅没有因为此时与刘和的翻脸,反而赞扬了他,并且而叹道,“背主之人,当共疾之,何为谢也?”

    消息很快传到了合肥,还在观望的的士族们心中震怖,纷纷归还手中的地契,而几家动作稍慢的更是被官府抄家灭族,刘和由是借此彻底收服的合肥。

    他的名声也开始向着江淮之外传去。

第110章 赵云离去() 
天还没有完全亮,杜庆便离开合肥城,前往城外的军营,今天是他向赵云学武的日子。

    赵云在怀义军中教过武艺的人一共有两个,一个是刘和,一个是陈到。

    刘和暂且不说,陈到的进步众人却有目共睹。几个月前陈到还与徐盛有几分差距,如今已经能够正面击败他,被士兵们称之为“小赵云”。

    赵云在众将士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无人不想得到他的指点,哪怕是桀骜不驯的杜庆也不例外。

    昨晚他家中演练近两个时辰的武艺,才抛去了内心的杂念,平静了自己的心情。而此时他心却又充满期待,赵云武功和枪法都是举世无双,不知他又能从赵云那里学到什么?

    出了城池,杜庆翻身上马,催马向微光朦朦的黎明中奔去……

    帐内,赵云背着手来回踱步,他也有些烦恼。他就要离开合肥,回去幽州了,在走之前,他打算指点一下杜庆的武艺。

    一则是杜庆对刘和有救命之恩,算作是替刘和给他的奖赏;二则是他走后,刘和帐下需要武艺高强的大将支撑门面,武艺仅在他之下的杜庆是最好的选择。

    可到现在他还没有想好,怎么教授杜庆。

    这时,一名部将小心翼翼建议,“我听说杜骑督的武艺已经远超过了脱胎境的巅峰,却迟迟不能突破到内壮。将军不妨先试试他武艺,看他是在哪方面出来问题,帮他指出来,说不定会使主公帐下添一位猛将。”

    部将的提议还是有几分道理,自己肯定要先摸摸杜庆的底,然后再考虑怎么教授他武艺,。而且赵云心还有几分好奇,杜庆听说武艺堪比内壮,究竟是不是这样子?

    这时帐外有士兵禀报,“杜骑督到了!”

    “他来了吗?”

    赵云看了看沙漏,离约定还有半个时辰,杜庆竟然提前来了,看来很急切。于是他笑了笑,快步走出帐。

    帐外,杜庆则在名士兵的引领下,正快步向这边走来。

    杜庆刚刚见过了赵云与甘宁的比武,虽然他自认为武艺不输于甘宁,他对于赵云,他却甘拜下风。

    此时他对于赵云早已心生敬畏,老远见赵云走出帐,杜庆加快脚步,上前单膝跪下,高高抱拳,“末将杜庆,参见赵将军!”

    桀骜的杜庆对于军中的上下尊卑是不怎么当回事的。虽然归顺刘和以来已经收敛了很多,但是面对比他职位高的军官,他往往只是做做样子,像此次这样诚心实意的时候还是很少见的。

    不过赵云虽然是刘和的结义兄弟,然而他并没有归顺于刘和,他真实的职位是公孙瓒的亲兵副统领,相当于四百石的军侯,还不得杜庆,所以赵云语气多少还比较客气。

    他连忙扶起杜庆笑,“杜兄不必多礼,现在我们不叙军尊卑。”

    赵云也不称呼杜庆为骑督,以以私人名义和杜庆交往。

    这个道理杜庆也懂,所以他不见怪,起身笑道,“久慕赵将军的武艺,一直想来求教,又担心冒然前来有些冒昧。收到赵将军的邀请,心中激动难耐,便来的早了点,还望将军不要见怪。”

    赵云豪爽的笑了笑道,“很多人都说久慕我的拜访,往往都想与我较量一番,杜兄莫非也是这样吗?”

    “不是!末将虽然对自己的武艺的武艺颇为自得,自知之明还是有的,岂会有这种不自量力的想法?此次前来确是来求教将军的。”

    顿了顿,杜庆正容道,“如果赵将军愿意指点下杜庆的武艺,杜庆感激不尽。”

    杜庆的脾气整个合肥都知道,能让杜庆低头的事情可不多,赵云见此不由得哈哈大笑,众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