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兴大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兴大汉- 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需的糯米、豆、蛋,恐怕会对侍中的后勤造成巨大的压力。

    说话的是原涿县主簿邹礼。邹礼年约五十,精于世故,对城建、城管等方面都非常精通。

    古时候筑城必须以糯米浆作为砖石之间粘合剂,如此建成的城墙,才经久坚固。稍上档次,还需加上桐油,再好些,甚至要用黄糖、蛋清、红豆。

    所以他感觉刘和此举的有些不妥,但因为初来乍到,只能委婉的表达了出来。

    可他的这一举动算是给瞎子抛媚眼了,听了邹礼的话,刘和连连摇头。“邹公放心,我军自有他法代替,且较之糯米之法尤胜一筹!”

    他对于众人的不认同并不介意,反而对找到了筑城的合适人选,非常高兴。

    当然,也是时候展示一下合肥的实力了,刘和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此法所用之物,称作‘水泥’。”

    “还请问大人,不知这‘水泥’为何物?”

    这“水泥”当然不是后世的“水泥”,刘和哪里知道水泥的制作方法,连石膏的制作他也不知道。但他却可以诓一诓这些古人。

    “此物由磨细的沙粒石尘为主,辅以少量石灰粉配成的泥浆,其效用不下于糯米汁,目前匠营已有成品。”

    这一点,刘和倒也没有妄言。通过刘和提供的材料范围和大体工序,前几日已有工匠摸索着制作出了与石膏类似的物质,刘和已命名为“水泥”,筑城的效果确实比糯米汁要好的多。

    “不知此法,伯衡是从何处得知?”

    刘唐闻言大惊,这可是国之重器啊!

    刘和笑而不语,刘唐方觉失态。这种事情叔至二人私下里谈论就可以了,岂能当众中论之?

    刘唐也更这笑了笑,想要转移话题时,远方突然有一名玄甲士兵疾速本来,大声喊道,“禀报校尉,封主簿抓住了巢湖水贼的奸细,目前正在县寺中审问!”

    刘和闻言勃然变色,刘唐不由得低声问道,“不知这巢湖水贼与合肥新城有何干系?”

    刘唐初来乍到,当地形势并了解,但丰富的人生阅历,还是一下子让他摸到了事情的关键。

    刘和苦笑一声,对当前的形势倒没有掩饰,“新城建既然建在湖边,当然会遇到水贼的威胁,只是没想到水贼回来的这么快,我们的水军却还没有影子呢!”

    刘和踱了几步道,“如今只能是先走一步看一步了,让我们先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吧!”

第80章 蒋钦案() 
两袁之争的的最终获利者,既不是拿下九江的袁术,也不是稳坐钓鱼台的袁绍,反而是长江两岸,横行水陆的诸多贼寇。

    袁术与周昂拼了个两败俱伤,攻下了九江,却动摇了在豫州的统治;袁绍鞭长莫及,损失了二周这两大得力臂助不说,周昕也因此与之若即若离;而长江流域贼寇们隔岸观火,未损失一兵一卒,却趁着江淮间的动乱,趁势而起。

    优胜劣汰,强者愈强。待到九江之战彻底落下帷幕之际,江淮附近共有三大巨寇脱颖而出。

    这三大贼寇分别是占据巢湖,拥众万余,自称巢湖太守的郑宝;贼丹杨、宣城、泾、陵阳、始安、黟、歙诸险县大帅祖郎以及肆虐两湖,盟誓十八水寨的水上将军彭虎。

    这里的水贼奸细指得就是水贼彭虎的手下。有道是“不是猛龙不过江”,这彭虎就是来自鄱阳湖的一条过江龙。

    在江淮动乱之际,趁着郑宝、祖郎的陆上之争,彭虎突入巢湖,串联压服了巢湖之上的十八水寨,并将雄踞巢湖的郑宝一举赶到了山上,声威大震,遂自称为“将军”。

    按理说,彭虎现在应该抓紧时间梳理水贼内部的各方势力,并防备郑宝的反击,根本抽不出时间的兵力来觊觎合肥。倒地是什么原因,使得“水贼奸细”出现在合肥新城?

    行的这一路上,刘和一边暗自思忖,一边将合肥所面临的局势细细道来。刘唐听了很是惊讶。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大兄为何会让自己千里迢迢的从幽州赶来,到九江辅助侄儿。看来,“狡兔三窟”计策看起起来不错,但其余的两窟也不是那么容易挖的。

    连这合肥之主的从父都如此惊讶,同行的邹礼等人,就更是暗暗吃惊了。

    一路上邹礼等人对战乱的九江也做了不少打探,对这九江十四县的情况,他们也略有耳闻。却不料,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合肥的局势是如此的错综复杂。

    但邹礼等人并没有心生气馁,来之前,对于刘和所面临的困境,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刘和势力将来的发展如何,他们还要继续观察,看个究竟才成。

    众人心事重重,一时,路上无话。

    一行人沿着主道,匆匆而行,很快赶到了县寺闾门。

    这时,县寺之外围观的庶民已经开始散去,看衣装,却也干净整洁,面上更无饥寒之色。

    众人见此,反而不急了。

    刘唐对新城的建设比较满意,朝着邹礼等人笑着说道,“只是区区几日的时间,这县寺倒也建的有模有样!”

    刘和知道这是刘唐给他长面子,但他自己还是得谦虚一下,于是发出一声叹息,道:“实不相瞒,自这县寺修建以来,我也未曾来过,只是令手下以‘水泥’筑之,其速度倒是让我惊讶。”

    “哦?这‘水泥’,当真由此奇效?我等已经迫不及待,想见识一下这县寺的修筑情况了。”

    见邹礼等人面带期待之色,一改之前的忧心忡忡,刘和点头,带着一行人挤进人群,走进县寺。

    而此时,县寺之内,所谓的“水贼奸细”已被审理完毕,押送走了。

    堂上座官者,自是刘和军中的主簿封旻,只是此时他的脸上,满是疲惫的倦容。

    要说这合肥最忙之人,恐怕连主公刘和也只能排第二,封旻这个大管家才是最劳心操肺的那一个。

    本来他还在忙着开荒的事情,不想就出现了“水贼奸细”的案件。事关新城的安危,刘和又不在,封旻只能丢下手头的事务,由军中的主簿专任新城的县令了。

    一审才发现,这案子并没有众人想想的那么糟糕,但也不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正当封旻在堂上暗自伤神之际,一行人走了进来,封旻连忙下堂见礼。

    在刘和的介绍下,众人相互结识了一番,封旻趁机将众人关注的案情始末详细道来。

    被指认为“水贼奸细”之人姓蒋名钦,字公奕,乃是九江寿春人。父母早亡,乃是由兄嫂抚养长大。

    只是长兄性子懦弱,非常惧内,蒋钦又甚不讨嫂喜,后来小侄子出世,蒋钦在家中就越来越不受大嫂待见。

    蒋钦束发之后,更是被大嫂赶出家门,自谋生路。迫流落坊市的蒋钦,没有什么谋生的手段,在朋友的带领下,加入了游侠的行当。

    蒋钦骁勇果敢,才敢和武力皆是出众,很快成为了寿春一带有名的大侠。后来为好友出头,得罪城中的世家。为了躲避仇家,又被迫逃出了寿春。

    蒋钦虽然游侠出身,却心慕儒学,尤其是几经起落之后,立志求学。

    当听闻小弘先生在合肥一带讲学,便急匆匆的感到合肥,于十几日前,投入了袁弘门下,并跟随袁弘,来到合肥新城。

    当然了,此袁弘非彼袁闳。此袁弘乃是大闳先生袁闳的胞弟,人称“小弘先生”的就是他。

    一个月前,陈到大败龚都,归途中遇到了游历归乡的袁弘。也不知道是因为其兄袁闳的袁因,还是他自己对刘和感兴趣,一路追随刘和到了下蔡的大营。

    但他并没有投入刘和帐下,反而搬进了流民营,公开讲学,广收门徒,也不知打得什么主意。

    因为对刘和有百利而无一害,刘和也就听之任之。不想袁弘的身上竟然引出了这样的一个案子。

    没错,事情的起因在于袁弘。

    缘由是几日前袁弘突然高调宣布,要从听他讲学的众多弟子中选出几人成为他的入室弟子。这时一件好事,可坏就坏在这几个入室弟子竟然没有一个是士族子弟。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袁弘异于常人的个性有关。

    袁弘,字邵甫,袁闳之弟,少励操行,苦身修节。

    时父亲袁贺,为彭城相,袁弘就更名换姓,步行前去拜见父亲。等到了府门之外,门吏却不让他进去,还不给他通报。

    幸好他的乳母正好出门,认出了他。大惊的同时,回府告知了夫人。袁弘之母这才知道,悄悄将他唤了进来,见到了他。

    等袁弘离开的时候,袁母派人驾车送他回去,他却坚称晕车,高低不肯坐。等他穿过郡界,赶回家中,却没有人知道。

    后来父亲袁贺去世,兄弟们一块迎丧,他坚决不接受赙赠,并且他冒着寒风雨露,亲自缞绖扶柩。以至于体貌枯毁,手足血流,见到的人无不感动伤感。

    等丧期结束之后,朝廷屡次征聘举召,可他就是不应,甘心居于陋室,以耕学为业。

    他的从父袁逢、袁隗高贵显赫,多次接济他,他都没有接受。待到天下渐乱,而袁家却日益富盛,他就常常叹息着对他的兄弟们说,“吾先公福祚,后世不能以德守之,而竞为骄奢,与乱世争权,此即晋之三裂矣。”

    当时刘和拜访大闳先生,走之后,袁闳对袁家落败的担忧,未必不是受自胞弟的影响。而九江之战背后的两袁之争,更从从侧面是印证了袁弘的担忧。

    袁弘的名声也因此广为传播。

    放眼整个大汉,他的名声虽然比不得著书释传的郑玄,也不如出将入相的卢植,但是放在豫扬一带,也是响当当的大儒,不知有多少士子想要投入他的门下。

    更何况,袁弘的背后可是靠着袁家这颗“四世三公”的大树,无数的人想在他门下读书,好给自己面上添光,或是仕途上添一些资本,当然也有真正想做点学问的,增加的自己的学识。

    但是大儒的精力有限的,不可能教太多的门生。哪怕偶尔举行几场公开讲学,也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他最终会从听讲的士子当中选出几个贤才,用心授学。

    按照这个时代的规矩,大儒的弟子是要分为五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叫旁席,就是大儒举行公开讲学时候,有幸在一旁占个座位,听过大儒的讲课的。由于人太多,大儒甚至可能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人的存在。

    这种人厚颜自称是大儒的弟子,大儒也不会去否认的。比如刘备自称是郑玄的弟子,就是这种情况。这样的弟子,郑玄门下足有数千之众。

    第二个等级教著录,就是在大儒的弟子名录上写个名字,人却未必来,名义上便算是大儒的学生了。

    这种情况在大汉最是常见,许多的士族子弟为了仕途,往往都通过这种方式挂在某些大儒的门下。

    第三个等级叫及门,就是到大儒的门上来了,或者进了大儒开办的学院,虽然未必能得到大儒的亲自授学,却可以得到同门师兄的代授。

    像是流亡在外,匿名求学于儒家学舍的徐庶,求学于卢植门下的刘备、公孙瓒,都是这种情况。

    第四个等级叫登堂,就是在大儒公开授课答疑的时候,有机会坐在课堂上,亲耳听到大儒说经。

    到了这一步,才算是名符其实的大儒弟子。像崔州平、孟建、徐韬等鹿门书院的弟子就属于这个级别。

第81章 王政献计() 
第五个等级叫入室,就是能进入大儒的房间向大儒讨教学问,有资格继承大儒的衣钵。

    他们之间的关系就远远过了一般的师生,而有一种父子君臣的亲近。像郑玄门下的国渊、郗虑皆是继承其师衣钵入室弟子。

    在合肥听袁弘旁听袁弘讲学之人,都属于第一个级别,也就是旁席。骤然有成为第五个级别,入室弟子的机会,无论是真心求学的,还是图名求利的人,全都欣喜若狂。

    其中有一个叫宋玉的士族子弟,对此志在必得。

    此时,合肥新城虽然没有建好,可不代表着没有士族子弟。随着刘和带人撤出合肥,另立新城,倒向刘和一大批士族也跟了过来。

    其中实力最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赵、宋两家。而这个叫做宋玉的儒生就是宋家的嫡系子弟。

    宋玉此人相貌清秀,温尔文雅,便面上更是谦逊有礼,风度翩翩,在整个合肥都有不错的名声。

    但实际上此人气量狭小,睚眦必报,眼高手低不说,还有着大族子弟特有的骄横跋扈。

    没有被袁弘收为入室弟子,他自是怀恨在心。但他可不敢寻衅袁弘,于是便把主意打在了袁弘新收的入室弟子身上。

    在袁弘打算收录的几个入室弟子当中,其他几人都没有什么问题,唯有这蒋钦游侠出身,被他找到了由头。

    “这么说来,这只是一场闹剧?”刘唐气笑道。

    他没想到,来到合肥的第一天,就遇到了这种情况,忍不住怒斥道,“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封旻却没有随声附和,反而苦笑着摇摇头,叹了一口气。

    “要真像老大人想得那样就好了。就我所查,这蒋钦确实与巢湖的水贼有所勾连,而宋玉的所提供的证据,也是真的,这蒋钦也没有否认。”

    众人皆是闻言色变,唯有刘和笑着说道,“不知是何证据,还请先生拿来一观。”

    宋玉提供的证据是蒋钦写给朋友的一封书信,内容倒是寻常,可惜他的朋友却是彭虎手下的一名贼将,并且在中附有一首反诗!

    在大汉,虽然很少存在以言获罪的例子,但在通匪的信中藏有反诗,说他是清白的都没有人信。

    怪不得封旻如此挠头。

    说蒋钦通匪吧,这是既定事实;但硬要说他是奸细吧,又是欲加之罪;处置他吧,很有可能引来水贼的大举来攻;不处置他吧,又置刘和的威名于何处?

    刘和却不服管这些,自顾自的打开书信,只见信中写着:

    “……慷慨燕歌吟,行侠仗剑来。年少离家去,决不俯身矮。孤鸟终飞倦,投石入书海。他时日振翅,冲天过高台。引风旌旗动,星火万众揣。残躯付劫灰,留得正气在。”

    刘和读着读着,笑了出来,赞叹道,“这蒋钦倒是有几分才气,怪不得小弘先生想要将他收入门下。要不是经过查证,我都不相信他是游侠出身。”

    众人听了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不是在探讨如何处置对方吗,怎么赞他起对方的文采来了?

    唯有封旻面露苦笑,知道刘和又起了的惜才之心。

    众人哪里想得到,刘和心中的喜悦。

    孙权曾经说过,“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荣颢,更能折节好学,耽悦书传,轻赐尚义,所行可迹,并作国士,不亦休乎!”

    此蒋钦应该就是彼蒋钦吧?那他的水贼好友,不会是……,真是缺什么来什么,这也算得上是因祸得福吧!

    想到这里,刘和的心中突然炽热起来,正容令道,“我欲保下此人,并且除掉水贼的威胁,不知诸位有何妙计?”

    台下闻言一片死寂,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半晌之后,有一人越众而出,高声说道,“在下倒有一计,只是不知,校尉有没有这个胆量!”

    刘和定睛一看,此人竟然是一开始被自己轻视的王政,中有些后悔。

    看来他以后看人做事,不能再受个人喜好的影响,否则不知道要错失多少臂助,误了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