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兴大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兴大汉- 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武等人腹背受敌,招架不住,不少护卫惨遭杀戮,血雾弥漫,惨叫声四起。

    陈武一枪刺杀眼前的贼寇,转头大喊,“结圆桶阵,迎战敌寇!”

    此时分分开御敌已经失去了意义,三面城墙的护卫早就自发的聚集在了一起,共同御敌。

    陈武目光急闪,他在寻找贼将吴霸,如今败亡在即,他只能冒险玩一出掐贼先擒王的把戏,奢望能够死里求生。

    吴霸三败于陈武手下,第三次更是输的堂堂正正,此时彻底失了与陈武争雄之心,如今破堡才是他的首要任务。

    于是当他再次从地上爬起来之后,他便舍了墙头,带人从墙下攻击。

    当堡墙崩塌一段之后,他便第一个冲了进去,一个人迎战多名护卫,并将他们杀的节节败退。

    没有陈武阻拦,吴霸凶猛无匹,手中的兵器不知何时又变成了一个又粗又长的铁棒,舞的虎虎生风。

    一名护卫招架不住,躲闪不及,顿时脑浆迸裂,一命呜呼!

    吴霸得意的哈哈大笑,其余几人见同伴惨死,眼睛都红了,大吼一声,挥刀从四个方向同时向吴霸劈去。

    “来得好!”

    吴霸毫不畏惧,大步迎了上去,手中的铁棒犹如大蟒,凶猛而又灵活,一举荡开了所有的攻击!

    他正欲狠下辣手,忽然感觉后脑有疾风袭来,顿时大吃一惊,躲闪已来不及,情急之下,他向前一躬身,让开了后颈要害,但后背却躲不开,只能硬挨一击。

    只听“噗!”的一声,长枪刺穿甲胄,直入吴霸后背,深及其骨骼。

    吴霸痛得惨叫一声,一个踉跄,斜地里猛奔数步,反手一棍掷出,头也不回的朝着堡外跑去。

    被铁棍一阻,当即就有数名贼寇杀来,陈武心中大恨,只能大吼一声,放弃了追击,挥枪刀杀进了敌群,拼命的想要堵住缺口。

    只是大厦将倾独木难支,贼寇们还是不断地从缺口涌入,

    要不是堡中的牲畜受惊,冲了出来,数百匹骡子在狭窄的空地中狂奔,正好堵住缺口,乌堡早就失守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远处忽然传来了低沉悠远的号声,使得深陷绝望的守卫们精神一震,而几名放哨的贼寇斥候则在远处放声大喊,“对方的援军杀来了,快撤!”

    这时贼寇后方一阵骚动,显然受到了攻击,前方的贼再也无心恋战,纷纷掉头猛冲,向外奔逃,商人们士气大振,却也无力追击,只能爆发出一片欢呼声。

    陈武无力地坐了下来,他已累得筋疲力尽,这一刻他只觉手中的刀都拿不动了,“当啷!”长枪落在地上。

    只是他还是挣扎着站了起来,想要看看即使赶来的援军是谁。

    只是来人让他大吃一惊,陈武怎么也想不到,所谓的援军,竟然不是九江来人!

第195章 平难将军() 
陈武却怎么也想不到,来救他们之人,竟然会是陈策。

    这就是陈策的聪明之处,先是借刘军之手打击自己在大别山山贼中反对者,又在关键时刻现身坐收渔翁之利,反而要陈武等人承他的救命之情。

    只是作为敌对者,反而想要让对手承自己的人情,陈策的这种做法实在有些耐人寻味。

    但是不管怎么样,陈策能在关键的时候及时赶来救援被贼寇袭击的商队,确实帮了刘军的大忙。

    只是被救的人却不一定领情,“没想到来人竟然会是陈策,这一切,该不会都是他设下的阴谋诡计吧?”

    此时大战方消,坞堡内到处是尸体和断肢,血雾遍地,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使得陈武的话显得格外刺耳。

    严方疲惫地坐在陈武身旁,苦笑道,“也多亏陈策及时赶到,否则今天我们谁都活不了。”

    他也猜到陈策此来肯定别有用心,弄不好群贼会疯狂的袭击的他们,就是对方搞得鬼。

    但是现在敌强我弱,他们已是强弩之末,说难听点,他们就是陈策的这块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严方可不想与对方闹翻,于是劝慰陈武道,“其实不必多想,只要能将‘货物’送回九江,一切都好说。”

    陈武冷哼一声,“事情倒地如何,谁都说不清楚,弄不好这全都是对方自导自演的一场戏。我看我们还是小心一点好,对方心里还不一定打着什么鬼主意呢!”

    不过他也理解严方的苦心,思忖了片刻后,满腔的戒备化作了一声轻轻的叹息,“只要能完成任务,不管陈策出于什么目的,这份人情,我们九江还是得承的。”

    “贼首来了!”远处有人喊了一声。

    晨曦中,只见陈策大步走了过来,几名幸存的护卫低低骂了一声,转身愤而离去,陈武站起身笑道,“能在这里见到陈都尉,真是天意啊!”

    陈武满脸诚恳地上前深施一礼,“感谢陈都尉及时率军赶到,救了我等。”

    “陈军侯这是什么意思,我哪里救你了?策添为庐江都尉,打击贼寇,自是分内之事!”陈武故作不解地问道。

    虽然他的这个官职是袁术封的,但是不代表他就一定要和绑在袁术的战车上,内忧外困的严峻形势,让他不得不另谋出路。

    只见陈策叹息一声,也不知是真惭愧还是假惭愧,他满脸歉然道,“郡内贼寇横行,势大不能制,更险些使得众人全部遇难,陈策身为庐江都尉,实在是难辞其咎!等改日有空,策必上刘府君府上请罪,以赎今日之过!”

    他这是什么意思?陈武目光一凝,有些猜不透对方的心思。

    这时处事老练的严方站了出来,捋了捋颌下的短须,淡淡一笑,“陈都尉公务繁忙,还是应该以剿匪大任为重,岂能轻离庐江?都尉若是有心,不若遣一心腹,随我等回九江,顺路拜访府君即可!”

    “这位先生此言甚是!”陈策毫无迟疑,似乎早就在这里等着了,转头朝身边的亲卫喝令道,“还速去将薛司马叫来!”

    陈武与严方快速对视了一眼,皆是意识到,这江淮的平静又要被打破了!

    ……

    天亮之后,援军姗姗来迟,终于与陈武一行人会合。

    这时陈策便借故离去,陈武也不挽留,饱餐一顿之后,立刻下令起程,一行人浩浩荡荡,拥簇这马日磾,朝着赶至泄水河边赶去。

    当日大战的时候,这马太傅也不知道藏到哪里去了,堡破之后,竟然毫发无伤。

    他不但顺利的逃过一劫,还在墙塌之后,释放出圈禁的牲畜搅浑局面,为陈武挣得了喘气之机。

    这一路上,幸存之人个个萎靡不振,唯有马太傅一人精神矍铄,兴致勃勃的盘东扯西,陈武与之说了一路话,倒也学到不少东西。

    “马太傅,你看,前面那大河便是泄水河,只要顺河而行,再入淮水东下,不出三五日,便可到达寿春城了。”

    陈武步于路上,他手指前方大河,说于马日磾听。

    身后跟着一行人,却是九江来的的援军,有着他们接应,接下来的一路基本就没有什么危险了。

    “听说这寿春城是扬州第一大城,也不知比之东西二都若何?不过我更想看看巢湖边的合肥新城,我之前曾听人说过,似乎这县城从无到有,总共花费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可真有此事?”

    陈武倒也知道这事,虽然没亲眼看到开头,却也看到了结尾。去岁他投效刘和之际,这合肥新城还没彻底完工呢!

    见马日磾有兴趣,陈武便将自己的所见所闻简单的说了一下。

    很快,之前预定好的一支船队,从对岸行来。

    这船队靠岸后,一个中年男子从船上步下,一眼便看到了陈武,一脸恭谨的过来,“陈军侯,这船已备好了,随时可启程。”

    陈武朝他点下头,转脸问马日磾,“马太傅,现在就出发吗?”

    “船都到了,拿就赶紧启程吧!”

    马日磾现在是一点时间都不想耽误,想到一路上所经历的磨难,他恨不得立可到达寿春县,摆脱追兵。

    “既然如此,太傅就赶紧。”陈武向马日磾一让。

    马日磾虽是当朝太傅,但陈武对他却又活命之恩,自不肯在这种事上失礼,笑的说着:“还是陈军侯先请。”

    略相让后,见陈武坚辞不上之后,马日磾只能先一步入船,陈武紧随其后,一行人陆续上船后,船队随即。

    一路上,马日磾倒是好兴致,临船望景,一洗之前的狼狈不堪,一派悠然。

    可随着临近寿春,马日磾却忧虑暗生,这刘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是袁术第二?可别刚离了狼巢,又如虎穴!

    怀揣着担忧,两日后,陈武一行人就登上了九江大地。

    一行人由淮水南岸上岸,驱赶着马车、牲畜下船,然后认真打量了下眼前的景象。

    入目的,是大片河滩,河滩尽头,是一片疏林,再远处,就是靠近官道的农田。

    这时,正值暮春,也是这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时候,田地里,有着不少的农人在忙碌。所农人的脸上都带着菜色,但是菜色的上面却洋溢着幸福和安定。

    望着眼前的一幕,马日磾的内心惊讶非常,转脸朝着陈武说道,“想不到九江如此安定,这可与我想想的完全不一样。”

    看的出,他对眼前的一幕很惊讶,毕竟,传闻中的寿春一带大战连连,比庐江还严重,应该民不聊生,贼寇丛生才对。

    可从眼前一幕却截然不同,尤其是有着庐江做对比,两郡是近邻,这差别也太大了!

    这时商贾们已经打算与陈武等人分离,从此分道扬镳。

    显然,尽管商贾们最终跟着陈武等人活了下来,但事后想想,明显是被对方坑了!就凭己方的这些货物,怎么可能会引来那么多的贼寇疯狂来袭?

    但是这是后说什么都没用了,尤其是到了对方地盘,他们更不敢多嘴。

    陈武也略感内疚,再与“难兄难弟”们依依惜别之后,这才带着马日磾,朝着寿春城赶去。

    一路行去,所见所闻,皆让马日磾很是惊讶。

    虽然这几个月来他一直被袁术软禁,可对方并没有限制他接触外界,对与刚与袁术打了一仗的刘和及其所占九江的情况,也略有耳闻。

    这寿春可以说是九江十几县中,遭战乱之苦最盛之地,这样一个县,如今看起来,竟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态,每个行人的脸上都没有战乱所带来的苦难和不安。

    马日磾心中不由高看了刘和一眼。

    待他来到城门处时,有一队人马已赶到近前。

    带队的正是周泰,身后是一队骑兵,以及一辆马车。

    “眼前这位可是马太傅?”周泰看了看行在最前方的马日磾,笑的问道。

    陈武连忙上前行礼,“正是,不负府君之命,人已安全护送到了。”

    周泰点了点头,滚下马鞍,上前恭敬的问道,“拜见马太尉!末将周泰,是刘府君的亲卫统领,奉府君之名,前来迎您入城。”

    “有劳周将军了,不知刘府君何在?”

    看着眼前铁塔般的大汉,马日磾不由暗暗吃惊。

    在他的眼里,陈武就已经是难得的猛将了,可眼前这位,光看气势,就犹胜三分,实在令他震惊!

    这刘和麾下可真是能人辈出,怪不得能将袁术赶出江淮。

    这时周泰回道,“府君已在府中摆架,恭迎圣旨,还请马太傅移步城内。”

    “真是麻烦周将军了。”

    “太傅无需客气,若是可以,这便入城,您看如何?”

    周泰恭敬谦卑的姿态,立刻令马日磾对他心生好感,“就依将军所言吧。”

    “请马太尉稍等片刻,一会即到。”

    这时,已有亲兵将马日磾扶上马车,周泰随即翻身上马,作亲卫状,对前面陈武到,“陈军侯,这便入城吧。”

    陈武点了点头,命人继续前进,一行人很快入城。

    寿春城,刘府。

    此时,刘和已接到消息,说是马日磾已至寿春城,等他来到府门前,车队已经到了。

    一眼见到马日磾被搀扶下车,刘和忙赶过去,行礼道,“马太傅,辛苦了!”

    触及对方关切的目光,马日磾心里不由一暖,内心的不安一扫而光,不由笑道,“快请起,平难将军勿要多礼!”

    众人皆是一愣,唯有刘和一脸平静,似乎毫不意外。

第196章 乱起() 
初平四年,三月初七。

    使节马日磾于这一日踏入了寿春城,并宣布了天子在江淮地域的一系列任命。

    其中汉室宗亲刘晔升任为庐江太守,原怀义校尉、九江太守、侍中刘和则被册封为平南将军,太守之位以及加衔依旧。

    这一系列的任命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平静不过三个月的江淮局势开始变得暗流汹涌起来。

    一石激起千层浪,左近的大小诸侯纷纷将目光投射过来,坐看江淮风云再起。

    ……

    庐江郡,龙舒县,县寺大堂。

    陈策正和手下商量着钱粮、兵马之事,这时突然获得了寿春传来的消息,激烈的讨论声顿时平静了下来。

    “内政、军队之事,千头万绪,都离不开你们的佐助。至于我军的立场问题,本不是你们应该考虑的,只需我一人决断即可。但是毕竟事关所有人的未来,这事还是和你们商量一下吧!”

    陈策凝神思考,良久,叹息一声抬起头来说着,“我已经打算转投刘和,只不过心中还有些迟疑,就说给你们听听。”

    “请主公明示。”薛任、陈南等人按膝端坐,恭声回道。

    薛任就是陈策的结义二弟,几日前随陈武等人入寿春拜见刘和,消息就是他带回来的,此时刚刚加入会议。

    于是便入座正身,听陈策说着,“我亲身练兵,前前后后忙碌了三个多月,最后的结果你们也很清楚。”

    想到手下那离着精兵差了十万八千里的三千乌合,陈策的脸色不由得阴沉了一些。

    “本想练出一支精兵来,但事后仔细想想,这练兵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这钱财,粮草,训练,实战,上等兵员以及严格的军纪缺一不可,我先前的奢望何其可笑?”

    “目前我们手中只有三千兵马,打打贼寇还行,真说起来,连躲在大别山中的叛逆都压制不住,更不用说刘、袁二人的军队相比了。”

    “如今江淮大战将起,平静不再,我们想要自立是不可能了,只能从二人之中选其一家从之,你们觉得我们该投靠谁?”

    说到这里,陈策扫过二人。

    “整训精兵一事确实不算成功,但是三千兵马的战力还是不错的,再辅以数千依附的贼寇,都尉的实力还是不容小觑。不过既然都尉放弃自立,那我就说一说我的看法。”

    陈南想了想,率先说道,“后将军袁术,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袁家,重士族轻寒门,兼之骄奢淫逸、反复无常,实在不是我等投效的最佳对象。我等的出身决定了我等在袁术心中的地位,无论如何都难以受到他的重用。所以都尉打算转投刘和之举,我是非常赞同的。”

    “良禽择木而栖!这木不仅仅得是良木,还得是大木、壮木,刘和现在顶多算是刚刚发芽的小树苗,怎么可能引来金凤凰?”

    对此薛任持反对意见,虽然此去寿春见识了九江的勃勃生机和无穷和潜力,他还是不认为现在的刘军会是袁军的对手,更不认为舍强投弱是个好主意。

    对此,基本上贼寇出身的将领都是这种看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