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活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活记- 第1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到这里。唐欢看了看张瑞民:“我认为我已经很仁慈了。把先手让给对方,这可是很危险的事情。”

“唉,好吧。”张瑞民点了点头,“就算我相信你好了,那么你接下来想跟我说什么?”

“呵呵,其实我们似乎跑题了。”唐欢眨了眨眼,“我们先前讨论的,好像是如何让海信高科现在就走向世界吧?”

“这个。好像是。”

“那怎么又跑到这股权分配上面了呢?”

“那自然是你说到香港上市。”张瑞民笑了笑。“你问我香港上市意味着什么,然后我说可能有资金。你就说上市后,海信高科就成为香港公司了。”

“对,对,是这样没错。”唐欢也笑了笑,“我本来这么说呢,是想说海信高科成为香港公司的好处,结果你话题一转,突然忧国忧民起来,问起了股权分配,没法子,我只好跟你解释了一下这个股权问题。这完全两个话题,跑题了么。”

“不管是不是跑题。”张瑞民淡然的一笑,“至少让我豁然开朗,让我知道这个企业究竟是谁的,而我又到底在为谁工作。”

“这个问题先不讨论。”唐欢摆摆手,“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后你自然知道我是不是爱国,是不是想真心做民族的企业。好了,让我们回到正题,那就是,对于你们这个企业来说,成为香港公司有什么好处。”

“哦?有什么好处?”张瑞民问。

“好处多了。”唐欢笑了笑,“首先,香港是个自由港,这样一来,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到香港出口,可以免税,而国内目前还没有出台工业产品出口免税地政策。”

“这个并不是什么优势。”张瑞民摇摇头,“尽管目前没出台,但据我所知,很快就会有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好像工业品出口,还会有退税补贴。”

“那点东西值什么。”唐欢撇撇嘴,“那点退税,对于真正的企业来说不过是毛毛雨,要是企业真的靠那个赚钱,那不过就是外国人的加工厂,何谈企业竞争力。”

“那你……”“先听我说完。”唐欢接着道,“其实香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跟西方发达国家直接接触,交通便利,资讯发达,我们不但可以掌握国际市场上的最新的动态,产品也可以当做是香港制造。至少目前来说,先打着香港制造的幌子,对于我们打开国际市场是一件十分便利的事情,要知道香港制造在世界上也是很畅销地,是品质的代名词。同时,要出口自然要有交通费,我国的轮渡费用太高,也不被西方国家所接受,而用外国轮渡的费用比我们国内的还高,纯粹抢钱。但在香港,呵呵,香港目前轮船也还处在萧条,海运成本非常低廉,这样一来,我们出口本身的成本费用也会降低。”

“这么一说,到有点道理。”张瑞民点点头。

“直说了吧,我打算注资进来。”唐欢接着道,“一旦海信高科在香港上市,我会利用别地公司开始收购海信高科地股票,一来是给自己继续上个保险,防备政府在背后捅我一刀,另外一方面,也是要炒高这个股票,给你们前期注入大量资金,让海信高科能够在接下来的良好形势中,顺利起航。”

“你刚才不是说不会……”张瑞民刚说到这里,立刻口风一转,“好吧,股权方面不说了,你说的良好形势是指什么?”“那就是日本制造业跟德国制造业,此刻正面临着严冬啊。”唐欢笑了笑。

“哦?这是怎么说?”张瑞民不解。

“看来你对国际形势还是了解不够深啊。”唐欢摇摇头,“知道广场协议么,知道日元跟德国马克升值么?哦,知道点,那就好。那么你知道日元跟德国马克的升值,意味着什么吗?”

“这个,好像是日本更有钱了吧?”张瑞民不确定的说。

“唉……是我错了,不该问你不熟悉的。”唐欢叹了口气,“具体太复杂,不跟你解释了,反正这是金融方面的东西。你只要知道,日元升值,就意味着他们的制造业出口大受挤压,他们地出口在今后地一段时间内,必然会大大受损,至少日本货跟德国货的价格会大大提高。虽然在整体范围内,由于他们地品质问题,就算价格提高了,竞争力也依然很大,但这毕竟是给我们放开了一个中低端市场。趁此机会,我们要把我们的小家电推出去,要把我们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等小家电推向世界,同时还要加紧研发步骤,争取早日形成我们自己的国际化产业集团。我相信,凭借着祖国当年优良的技术团队,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自主研发,在借鉴别人的同时大胆创新,再加上我的资金支持,我们一定会迎头赶上。”

“……这个,我应该相信你么?”张瑞民看了看唐欢。

“不应该么?”唐欢耸了耸肩膀,“现在除了我,你还能相信谁?或者说,这就算为了圆我姥爷的一个电气强国的梦吧。”

张瑞民盯着唐欢看了好久,终于笑了:“好,好,我相信你,因为不管怎么样,你毕竟是从我们这土地上走出去的好儿女。”

“那就不必了。”唐欢淡淡的道,“什么好儿女,这些话骗骗无知少年还凑合,我就不必了,我一向没心没肺,从来不信教科书上社会主义那套,我顶多是个民族主义者。”

看见张瑞民开始皱眉,唐欢忽然撇撇嘴:“而且,真的在商场上,还是在商言商的好,爱国可以有,但不能成为左右企业执行政策的主导,比如你要出口,就必须照顾进口方的利益,在这方面你们要多学学日本。总之,如果你们这个企业在以后的发展让我不满意,不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自己不争气并且开始僵化下滑的时候,我不介意把你们卖掉,然后另起新灶。”

第二零四章 曾经的伙伴们(1)

跟张瑞敏谈完之后,市委市政府的官员就已经闻风而来,而唐欢也不得不在一众官员的热情招待下,重新来到了黄海大酒店,并进行了一番场合上的应酬。

到了中午,又被迫跟着一起吃了个饭,唐欢这才借着旅途劳累,回到了酒店房间。

下午睡了一下午,然后傍晚的时候,就来到了姥爷王庆林在青岛的新家。

姥爷跟姥姥现在已经都来到了青岛,据说在北城县的房子,已经让给唐欢的赵奶奶他们一家住。

听王庆林说,赵奶奶一家已经搬到了城里,她的儿女们一起开了家餐馆,就在市中心那块儿,生意据说好的不得了,而赵奶奶在县城里,生活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两家还经常通个电话,日子还算不错。

“我说欢欢。”这个时候,王庆林突然道,“我知道你现在很有钱了,你是不是抽空回去看看你奶奶啊,也有老些日子没回去了吧?不能光顾着赚钱啊。”

“嗯。”唐欢点点头,把小米粥喝光之后,这才笑着道,“姥爷,您放心吧,这次我会顺便回去看看的,说起来,几次都是匆匆而来,还没有真的看望过奶奶呢。对了,赵奶奶的病如何了?”

“已经稳定了。”沈碧云在一边笑着接口,“还是大医院好啊,现在赵家姐姐能走能睡,身体好着呢。”

“那就好,那就好。”唐欢笑着点头。

“过春节你们还要一起来。对不?”王庆林忽然问。

“是啊,刚才不是说过了么。”唐欢点了点头,“怎么了姥爷,您想说什么?”

“没有,”王庆林笑了笑,“我刚才在想,这个春节咱是在这青岛过呢,还是回去过。”

“嗯?”唐欢眨了眨眼,“这个。您想在哪儿就在哪儿,我是没意见,再说在哪儿过年,我也说了不算啊。”

“什么你说了不算。”王庆林笑道,“其实这个家啊,现在你只要说个话,没有不听你的,这不,就连我一把年纪了,到头来还是听你的。来这青岛干了,谁让你地话总是对的,谁让我还不想提早退休呢。”

“呵呵呵,那不挺好么。”唐欢笑了笑。

“是挺好,挺好。”王庆林叹了口气,“唉,有时候我想一想这几年,变化那个大,总觉得跟做梦一样,糊里糊涂就变了样……对了。你还没跟我说,你大舅小姨他们在香港好么?”

“他们啊,挺好啊。”唐欢微微一笑,“我小姨跟我大舅现在都跟着老妈干呢,大舅在搞外贸公司,小姨在弄服装厂。生意特别红火呢。他们可都是挑大梁的。”

“唉,那就好,好啊。”王庆林叹了口气,“儿女出息了,我这个老头子也算没了心事。欢欢啊,知道为啥我总问你不,这是因为我琢磨过了,咱这一家能有今天这气象。都是你的功劳啊。我就纳闷,你咋那么多鬼点子呢。难道真是运气特别好?”

“这个么,大概吧。”唐欢微微一笑。

“对了,你还记得以前你跟我说过么。”王庆林又问。

“说过什么?”唐欢问。

“给家乡父老造福啊。”王庆林道,“你不是说,咱那北城县最缺的是路么,我问了,修条路,虽然得花不少钱,不过对你来说应该是毛毛雨吧。这个事情啊,我看还是尽早的好,早一天修好,家乡父老也就早一天受惠,你说哪。”

“嗯,这个么。”唐欢顿了顿,“也好,这次我回去,顺便看看情况,这就把修路的事情定下来吧。姥爷,您说的对,以前的确是我疏忽了。”

“好好,你记得就好,记得就好。”王庆林微笑着点头。

“我明天就去北城县。”唐欢忽然道,“姥爷,您还回去不?要不然,带您一块儿?工作方面请个假就好了。”

“嗯……还是不要了。”王庆林摇摇头,“我们最近地研究班子正在兴头上,可能就要出成果了,现在我走不开,欢欢你自己去吧,下次再说。”

“噢,好吧。”唐欢点了下头,接着打了个哈欠,“那就下次再说。”

“怎么,累了?”沈碧云在一边关心的问。

“有点吧。”唐欢点点头,“刚下船就来了,又是考察,又是应酬,下午就眯了一会儿,身子还有些乏。”

“那你快去睡吧。”沈碧云催促,“有什么话,改天再说,反正春节你们不都回来么……欢欢,床铺被子都给你准备好了,就在这睡吧。”

“这个……也好。”唐欢点点头,慢慢站了起来,“那这样,姥爷姥姥,我回去睡了,天也不早,你们也都早点休息吧。”

说完,唐欢对一边的黄淑惠道:“你先回去吧,明天一早记得过来,五点以前。”

“是,唐先生。”黄淑惠笑着点点头,又跟王庆林沈碧云夫妇俩打了个招呼,这才转身离去。

“又换秘书了?”等那黄淑惠走后,沈碧云笑着道,“果然是大香港的姑娘,真俊呢。”

“呵呵,也就一般。”唐欢打了个哈欠,“大城市,不过化妆打扮好点罢了,真比起来,未必就比咱这地方的女人好。好了姥姥,我困死了,这些改天再说吧。”…的车,恐怕也是全中国唯一的一辆。国家领导人地车都比不上这辆车。

上车后,唐欢在里面一躺,继续睡个回笼觉。

唐欢大概是真的累了,这一躺下就睡着了,而且睡地很沉很沉,等醒过来的时候,发觉浑身无力,脑子还有点晕。

“唐先生,您睡好了?”对面的黄淑惠看见唐欢醒来。连忙从旁边的箱子里拿出一块温温的湿毛巾,“先擦把脸吧。”

“嗯。”唐欢接过毛巾,一边擦脸一边问,“艾米,车怎么好像停了?这到哪儿了?现在是什么时间?”

“唐先生,我们已经到北城县了,我看您睡的很好,为了不打扰您,就让车子在路边停下来。”黄淑惠接话,接着看看表。“然后现在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五十五分。”

“噢,已经这么晚了。”唐欢看了看车窗上拉上的窗帘,微微一拉,刺眼地阳光立刻射了进来,眯了眯眼之后,唐欢重新把窗帘拉上,只留着一点小缝,“今天的天气不错啊,阳光普照。”

“今天的天气是不错。”黄淑惠笑了笑,接着又递上一条新地温热湿毛巾。“来,唐先生,再擦一把脸吧。”

等唐欢擦完后,一下把毛巾扔给黄淑惠,并且阻止了她继续拿毛巾的举动:“行了,这样就够了。嗯。肚子有点饿。让司机先去找个地方吃饭,就去第一招待所吧,这时候也就那地方好了。”

“是,唐先生。”黄淑惠点点头,然后就按下手边一个对讲器的按键,通过对讲器对司机说出了目的地。

很快,车子再次缓缓启动了,而唐欢的眼睛也慢慢适应了。他后来干脆落下窗帘。就着车窗向外看。

大概是唐欢的这辆车太豪华了,再加上北城县地人见识也不多。以至于路边地人都在注视着这辆超级豪华的加长加宽奔驰。

看着窗外那依然的破旧路面,破旧自行车以及老土的服装、人群,唐欢幽幽的叹了口气。

两年了,从这里走出去已经两年时间。当自己在香港风起云涌的时候,北城县依然在缓慢着、安静着,几乎是没有丝毫变化。以前没怎么觉得不好,可现在大概是见惯了大都市的繁华,从这个角度看出去,外面的确是一片落后加破败地景象。

自行车依旧是路面地主流交通工具,牛车驴车也并不鲜见,而汽车则绝对地少儿又少,就算有,也大多是拉货地客车,很少有什么高档轿车,并且大家的交通意识也很淡漠,虽然有交通线,但路面乱哄哄的,车辆来往并没有多少规矩,再加上现在可能是下班的高峰期,路面的杂乱就更加突出。

只不过,大概是唐欢乘坐地这辆车太豪华了,让人们不由自主地就心生畏惧,所以看到这辆车之后,大多数人都自动的分开两边,因此路面虽然乱,但却并不怎么影响唐欢这辆车的运行。

在车子里静静的看着这一切,唐欢并没有说什么,因为这是个必然,好像很多城市改造的时候,也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如果是以前,他可能对这种糟糕落后的情况还有所鄙薄,但现在他早已经不是原来的自己,他知道,这是改革地必然,也是城市化进程地必然,规矩,只有在大家都感觉到需要了的时候,才会真地管用,并且良好的去贯彻落实下去。

“所以说,归根到底还是个教育的问题。”唐欢微微一笑,轻轻的自言自语道,“其实奢求这些人有高素质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学习的环境不同,层次不同,自然行为准则也会不同。自以为是文明人,站在一个高角度去嘲笑一个还算贫穷落后地方的人,其实嘲笑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因为嘲笑贫穷的人,才是真正无知的人,艾米,你觉得呢?”

“这个,或许吧。”黄淑惠笑着应和。

“我知道你是在应付,你没有这种经历,不会知道我在说什么。”唐欢回头看了看她,又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我想我是理解的。”黄淑惠又笑了笑,“您的意思一定是说,贫穷并不是永恒。素质也不是绝对吧。一个地方哪怕再贫穷,人民哪怕再愚昧,只要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那么一切都会改观,换句话说,穷困地区最需要地,其实不是物质上的帮助,而是精神上的帮助,对么。”

“哦?”听到这里。唐欢这才正眼看了看她,“想不到你还真有点料。”

“没什么。”黄淑惠又笑了笑,“唐先生您忘了,其实我也是贫苦人家出身,我在美国读书,也都是靠打工跟奖学金支撑的,所以,可能就因为这样,我才能够理解您的意思。”

“呵呵,这我倒差点忘了。”唐欢哈哈一笑。“艾米,你知道么,尽管国家的教育方针方面,我并不能插手,不可能一下子让国家搞素质教育,但至少我可以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我可以多盖几所小学,多盖几所中学,只要人们的民智普遍开启了,那么一切的一切就都不会不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