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祸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第一祸害- 第1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孝高兴得手舞足蹈。他终于能和刘瑾平起平坐了。刘瑾当年的威风,内侍们谁让不羡慕?将来他也能。

    朱寿召来王岳“你从东厂找一位懂医理的,装成山野大夫。让他把药方献上来,最重要的是演一场戏。让他把10万金币的赏银,全部捐给惠民药局建医学,造福天下百姓。”

    “通知汪鋐,把人招进皇家研究院医学部。在招生传单上特别着重介绍他。这次研究院的招生,一定要办的比恩科高调。”

    乐疯的刘孝不解“爷,不管是皇家研究院、惠民药局,还是朝廷,不都是您说了算吗?您这算左手打右脸?”

    “你快滚出去组建药厂。”朱寿决定除了圣旨,其他的一律让刘孝想办法弄去。

第467章 坑人进行时() 
“陛下好消息。”荣顺郡王手舞足蹈跑来报喜,“有湖南人罗菊泉献上治愈辽东瘟疫的良方。”

    朱寿猛然站起,双目圆瞪、身体微微颤抖,“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惠安伯、辽东都指挥使张玉、右都御史顾佐、刑部右侍郎王鉴之、大理寺杨珠、王守仁等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张玉甚至忘了朱寿在此,高兴地冲出去向幸存的同僚报喜。

    “只是……”荣顺郡王卖了个关子。荣顺郡很少演戏,脸上流露惶恐,喜悦的声音出卖了他的内心。

    朱寿马上问“对方有什么条件,只要不过分,朕都答应。”

    “罗大夫拒绝10万金币的赏银。”荣顺郡王拔高音量。

    朱寿还没来得及捧场,惠安伯已经大赞出声,“罗大夫高风亮节!”

    顾佐皱眉问“对方还说了什么!”不要巨额赏银,只怕对方提的要求会让朝廷为难。

    荣顺郡王不好意思地说“臣和罗大夫交谈时,不经意间提起惠民药局想在各地建立医学。罗大夫激动之下,把赏银全都捐给惠民药局支持医学建设,他希望能造福天下百姓。也希望朝廷多多关心医学。”

    “罗大夫仁心仁术,当,当把此义举告知天下人。让天下人歌功颂德。”惠安伯在榆林卫任职期间,深知缺医少药的苦。他是真被这番话感动了。

    在场的除了惠安伯,其余的都是人精。

    顾佐和三法司官员集体看向朱寿。

    朱寿神态自若,脸上适当的表现出惊讶。‘狼来了’喊多了,大家都不信了。下次换个套路。

    “太祖初设惠民药局,本就有意在各地建立医学,培养大量的医师帮百姓们看病。只是连年灾祸,朝廷国库空虚,一直没能落实。自从陛下让内承运库承担惠民药局一切费用,惠民药局渐渐有了起色。”顾佐躬身道,“朝廷上下、文武百官定会全力支持建立医学。”

    顾佐想说,在各地建立医学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陛下压根不必使手段逼他们同意。陛下无数次提及取消户籍限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只怕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南京玄武湖的黄册库毁了。天下百姓没有乱起来,还不是都指望着取消户籍的事!只是大明有一千多万户,操作起来确实有困难。为了这事,天下间土地交易停了一年之久。地方官员们压力大!生怕哪一环出了闪失,不好收尾。

    朱寿佯装凝重,在正堂不停地来回踱步。

    这下,连惠安伯也觉察出了不同寻常。

    荣顺郡王悄悄挪动到一旁,他好像被陛下坑了。

    “顾大人说的极是。发展医学是所有人都会支持的好事。年后皇家研究所招生,原本医学院也打算招生。现在看来,干脆独立出医学院,让医学院独自招生。惠民药局的医学教授辨识药材、基本的药理。医学院则让有经验的大夫深造。”

    “太医院院使是正五品官,考入医学院的大夫们就授九品官身吧。将来他们学成后,通过太医院考核的便入太医院,其余人可在地方省医院当职。”

    “朕刚才想到,民间大夫本来就少,还有不少庸医。干脆在各布政司建立权威的医院。医院仿照太医院,开设11个科室。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疮疡、针灸、眼科、口齿、咽喉、正骨、痘疹科各科由医学院毕业的医官坐镇。地方百姓也就不会盲目的治病。”

    正堂里的人瞠目结舌。

    朱寿自言自语“惠民药局医学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输送到医院实习三年。再由医院送到地方惠民药局当坐堂大夫。当了三年坐堂大夫,才有资格报考医学院。除了医学,还要开办药厂。医学和药厂相辅相成,不怕百姓们看不了病。”

    “诸位觉得如何?”朱寿挑眉问。

    顾佐等人倒抽冷气。陛下竟然想给医学院的大夫授九品官?就算是九品官,这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员。御医才八品!

    惠安伯和荣顺郡王抬头望天,不敢多言一字。一盏茶的功夫,陛下就把医学、医学院、医官、医院弄出来。说是临时起意的,谁信谁是傻子。

    顾佐深吸一口气“请陛下三思。臣不反对医学院招生。但给录取的大夫授九品官,是否太过?”

    顾佐已经用了最温和的语气表述。换成耿直的御史,现在只怕开口骂人了。

    “天理即人欲。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金榜题名拥有官身,全家改换门楣。假使考医学院也能当官,天下人的热情会更高。这才是真正的支持医学。”朱寿说得头头是道。

    王守仁收到了无数枚眼刀。他一脸无奈,这下可被陛下坑惨了。

    ‘天理即人欲’是他提出的主张。在江南一地受到了诸多心学大家的肯定,也受到心学门人的追捧。如今已是天下皆知。正在和朱理程学打口仗。

    此事传出去,心学和朱理程学的支持者们肯定要打起来。

    顾佐力辩“支持有很多种方式。授官一事重大,陛下应当三思而后行。”

    顾佐头大如斗。先帝大肆搞传奉官,太上皇也册封了不少。皇家研究所的前身是内行厂,内行厂建立初期收留了不少被裁下来的传奉官。如今新皇做的更绝。

    这祖孙三代真是……一脉相承。

    “听顾大人的。朕思考时也参考一下天下人的意见。”朱寿招唤身边的中书舍人“刘爱卿,你根据朕的意见写一篇文章。记得用你的名字署名,投给大明皇家日报。让天下人都来议议此事。”

    朱寿又打算坑一个人。

    刘鈗是这次唯一跟到辽东的中书舍人。他是大明有名的神童。八岁时被成化帝赐予中书舍人的官职。经历弘治朝,到现在的正德朝,他还是中书舍人。

    中书舍人官职虽然只是七品,却是皇帝的私人秘书,能随时随地见到皇帝,外头无人敢怠慢。刘鈗做了这么些年的中书舍人,估计是受到他爹、成化帝的老师、内阁阁老刘珝的授意。

    “属微臣的名?”刘鈗忍不住出声确认。

    朱寿点头“若朕署名,怕大家碍于皇权言不由衷。”

    荣顺郡王抽了抽嘴角。朝野上下几乎不会说言不由衷的话。因为陛下我行我素,压根不在意大家说什么。东厂都懒得抓言语抨击陛下的人。报上去不过是换来陛下的哈哈大笑。

    “今天是个儿好日子~”朱寿心情极好,唱着奇怪的小曲离开。

    顾佐质问同僚“陛下此举与重立传奉官何异?尔等为何不反对?”

    “此事刑部管不着。”刑部右侍郎王鉴之摊摊手。

    大理寺杨珠苦笑“我等反对有用?”

    王鉴之提醒“有人愿意放弃十万金币的巨额财富支持医学。朝廷竟然连低品级的医官都不舍得授予。天下百姓会如何想?”

    煽动舆论约束皇帝,是官员们常用的伎俩。如今新皇屡屡用这招对付官员,效果同样有效。郧阳府的官员可是深有体会。

    刘鈗决定,他会在署名前加上中书舍人的官职。

    。

第468章 再演一遍() 
当刘鈗带着纂写好的文章到辽东都司的电台室,遇到了荣顺郡王、顾佐、王守仁三人。

    “刘大人,咱家正在等您。”负责电台的东厂公公笑着迎向刘鈗。

    公公扫了眼一文章。《增设医官促医学发展》的内涵和表述与皇爷交待的大致相同。看到著名“中书舍人刘鈗”六个字后,公公不由得笑出声,“刘大人可是第一位在报纸落款官职的。您确定需要这样吗?”

    负责电台的公公们都是司礼监内书房出来的,各个识文断字。偶尔手痒,也会就某一时事发表感想投报社。投稿时除非必要,不会留本名。一是担心拒稿面子上不好看,二是怕被人堵到家门口骂。

    投稿文章落款注明官职,有威逼、炫耀之嫌。报社名义上社长是大明皇帝陛下,总编为都察院签都御史、詹事府少詹事胡献。没有哪个当官的会脑子进水,会威逼报社收稿。

    王守仁三人报以同情的目光。他们当然明白刘鈗的苦衷。不管如何,这篇标明官职的文章刊登天下,刘鈗将彻底出名。

    刘鈗脸色一红,拱手道,“麻烦公公了。”

    他也不想啊。与其被戳脊梁骨,还不如被嘲笑。他相信,给入医学院的大夫官身,只是陛下宏伟目标的第一步。他这篇文章极有可能青史留名,作为‘打破科举取仕传统’的破冰之举。

    更悲催的是,刘鈗是山东人士。从小在孔孟之乡受朱理程学教导。而陛下特意关照他写入的‘天理即人欲’,却是陆王心学的观念。朱理程学重礼法,陆王心学着重‘内心’。两派人正斗得厉害。学问之争犹如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刘鈗心很累。他过年还敢回老家山东吗?陛下决定辽东事了,坐船渡海到山东祭拜泾王。他不想跟着去。他怕被家乡父老用唾沫星子淹死。

    刘鈗觉得陛下是故意整他的。他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哪里得罪了陛下?

    东厂公公马上命人发报。

    电台发报声‘滴答滴答’响起。

    荣顺郡王拳头紧握,不满地抱怨,“公公刚说电台没电?”

    “现在充上了。”公公身体微躬,一脸歉然。

    荣顺郡王冷哼一声。

    王守仁摸摸鼻梁。陛下不想他们在报纸发行前通知京师,东厂的人便不会替他们发报。他想走,可是荣顺郡王和顾大人坚持要发报,他不好意思走啊。

    三人耐心地等文章发完。电报员敲完最后一个电码,把文章交给公公留底时,荣顺郡王和顾佐同时把电文塞到电报员手上。

    两人对视一眼,互不相让。

    医院和医官将来要归医疗卫生部管理,荣顺郡王是第一任卫生部部长,必须通知宗人府在京师壮声势。顾佐要给内阁递话,阻止新皇破坏科举取仕的举动。

    “郡王,顾大人,”东厂公公把两人分开,退回他们的电报,“电台出故障了,两位明日来吧。”

    陛下严令禁止在报纸发行前泄露此事。等明日报纸发行天下,两位想如何招揽帮手都行。

    “电话呢?”刘鈗小声询问王守仁。他埋头写文章,并没有看到两人相争的场面。

    王守仁苦笑:“线路维护。估计在报纸刊登前不会通。”

    刘鈗想了想:“派人回京捎话最快也得八个时辰。送信途中道路还必须畅通无阻。”以前陛下和阁老们暗斗时,两方人经常会做出破坏道路的举动。

    “哎,我只想给老师递消息,告诉他医官的注意不是我出的。”王守仁头疼的紧。

    刘鈗耷拉着脑袋离去:“陛下是想给大家找点事做做。陛下不希望研究院、医学院、军校的招生受到干扰。”这话他不说出来,在场的人也都猜的到。

    “陛下做事,向来是妥当的。”公公满脸崇拜,“陛下算无遗策,有诸葛孔明之风。”

    “孔明出师未捷身先死。公公有诅咒陛下之嫌。”顾佐冷笑。他心里有火发泄一二。新皇从不会因为不合时宜的话给人治罪。

    公公呵呵一笑:“陛下提倡‘知行合一’,辨人忠心只看付出的行动。咱家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

    顾佐瞥了眼王守仁,疾步离开。

    王守仁面如死灰。‘知行合一’也是他的主张。陛下是打算把他架在火上烤。

    荣顺郡王跟着顾佐一起离开。他想不出其他法子,只能用笨办法,顾佐到哪他就到哪。确保报纸发行前,京师收不到一丝消息。

    王守仁和刘鈗远远跟在他们身后。

    “治疗瘟疫的方子有了。抓药、熬药、送药等还需要郡王安排。郡王为何跟着本官?”顾佐郁闷地问。

    让荣顺郡王当第一任卫生部部长,肯定也是新皇提前布下的棋子。宗室们想当官想疯了。医官的事,宗室上下定会全力支持。

    阁老们麻烦大了。

    “陛下号召办事要有效率。各部出章程,下头的人按章办事,各司其职。下头的人处理不了,会来找本王的。”荣顺郡王笑眯眯地回道。

    两人在辽东都司走了一圈,在定西侯休息的偏院内,找到了正在看戏的新皇。

    新皇身边伺候的小内侍们穿上戏服,在临时搭建的台子上咿呀咿呀地唱着。都指挥使杨玉、惠安伯、朵颜三卫、阿儿脱歹等未离去的蒙古部落首领们作陪。时而能听到隔壁屋里的定西侯传来的咳嗽声,想必他也在听戏。连王鉴之和杨珠等三法司的人,也有不少在座。

    “陛下根本不爱看戏。”刘鈗奇道。陛下偶尔陪同太上皇看戏,一出戏还没演完,陛下已经打起了呼噜。今日怎么有雅兴听戏了?

    反常即妖。

    四人找了位置相继入座。

    顾佐看了半天依旧是一头雾水:“这乱七八糟的演的是什么?”

    戏大致讲了两大教派发动战争,牵扯进了一大家子亲戚,你争我夺十分激烈。竟然还有女子继承家业的。

    陛下是在暗示什么吗?儒释道三派近来没有纷争。太上皇虽然疼爱福泰公主,可绝不会把皇位传给公主的。千年来,女皇也只有武则天一人而已。

    王鉴之等人摇头。别问他们,他们从头看到现在也不明白。

    “女子拒绝兄长找的婚事,逃婚另嫁他人。被兄长逐出家门。兄长就把女儿许配给原本的妹夫。等兄长过世,女子带着相公回家夺家产。侄女和侄女婿败了,女子成了家主?”大理寺左少卿杨珠忍不住斥责,“连基本的伦理纲常都没有!谁排的戏!为何排给陛下看?居心叵测,当诛!”

    朱寿拍拍手,戏台上的内侍们停了戏,行礼后离去。

    “朕写的剧本。”朱寿笑道。

    “……”看戏的人一脸呆滞。就连不讲纲常的蒙古人也觉得这剧太乱。

    杨珠急得直跺脚:“陛下!”

    “这剧演的是欧洲的近些年发生的事情。”朱寿摸着下巴,两眼发光,一脸地痞流氓相。“基督教和天主教闹腾得厉害。成了家主的那位女子,是如今的西班牙女王。也就是在新大陆打败水师的那个国家。她原本的未婚夫、现在的侄女婿,是葡萄牙国王。”

    “同时,西厂最大的销售商之一意大利人,正在被西班牙、法国等围攻。你们说朕应该找谁当同盟呢?”朱寿问。

    “……”

    “陛下,可否让几位小公公们再演一遍?”隔壁传出定西侯萎靡的声音。他真觉得自己老了。完全跟不上新皇的想法。

    年轻的惠安伯找着要新皇写的剧本。他完全没看明白。

    顾佐转头推了推愣神的荣顺郡王:“郡王清醒一点。宗室的利益在海外。”国内的权利你们就别插手了。

    “本王决定,此生为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