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天开始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的一天开始了-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旁边宇文太太的小女儿嘲讽地说:“这老太太真迷信。”
  “这孩子,求神拜佛祭祖烧香这可不是迷信,这是规矩。现在这年轻人什么都不懂。”宇文太太已经习惯小女儿冷嘲热讽,并不理会她,然后说着话同复礼的太太一起出了屋。
  众人乱轰轰地走了以后,屋中就剩宇文先生和他兄弟复礼两个人了,屋中虽然安静下来,可是外面鞭炮声随越来越响。宇文先生似乎感到有些累,就坐在一边的一个太师椅上。他有些忧郁默默地注视着屋中为祭祀所摆放的各种祭品。虽然蜡扦上的蜡烛燃烧的已经剩的没有多少了,但是今天他并没有马上吹熄这四根燃烧的大蜡烛,宇文先生平时很节俭,今天而是有意让烛光和香火继续燃烧,这似乎是希望它们的生命能自然延续,平稳地走完它们的生命历程,老人似乎也从中得到一些慰籍。宇文复礼走到供桌前准备收拾一下,可是看到哥哥神色有些木然,不知是回忆过去还是沉浸在祭祀的热闹气氛之中。他没有说话,站在供桌前抬起头来仔细地看起来墙上挂的老祖的那幅画。他对哥哥的心情比较了解,自从把小院卖掉后,克己总是感到有些内疚,嘴上说卖掉了一个包袱,减少了一个麻烦,可是心中好像有疙瘩似的不太愉快,像今天一年才这么一个大节,可是他心情却始终无法再像满月那样有一个的圆满心情。两位老人相对无言在屋中呆了一会儿。
  突然“叮、铛”两响,一声是从地面上发出巨大的沉闷声音,另一声是从空中发出清脆暴裂的巨响,一听就知道二踢脚特有的响声,这声音像是从院中响起来的。宇文先生似乎被爆竹声震了一下,猛地向门外看了一眼。接着“叮、铛”又是两声好像从隔壁的院子里响起,仔细一听这二踢脚是有人在跨院里放的。不一会儿,就听见好几个孩子“咚、咚”地从中院那边跑了进来,接着奔着小跨院儿去了。
  复礼转过身来低声地问道。“大哥,天雄他回来了?”
  “是,他作天才回来。”宇文先生说得很沉重。
  复礼一听他哥哥说话的口吻,明白了就是这么一回事,有所指地说,“其实挺好,这回您这院子里热闹了。过去咱们家那有放二踢脚的,也就是我每年放几挂爆竹热闹热闹。这一下子咱们院可以惊天动地了。”
  老人站起身来,面色有些发红说道:“天雄,他们一家刚一搬进来是有些别扭,这几天也习惯了。那天我和钟离教授也聊过此事,他也很赞成。这样也去了一块心病。”
  “那咱们就赶紧收拾收拾,孩子们都等咱们给压岁钱呢。”复礼说着就动手开始收拾。
  当他们二人收拾完毕,出了屋,锁好门,端着上供用过的供品走下台阶时,孩子们嚷嚷着一窝蜂似地跟着天雄从跨院儿里走了出来。

卷九
更新时间2008…3…30 23:55:35  字数:11142

 “大叔,二叔,您也在这。今您这家里人都来齐了,真热闹。我这给您二位拜个早年吧。”说着,他拱手抱拳给走过来的两位老人施礼。
  两位老人手里拿着东西无法还礼,只得说道:过年好!过年好!
  他对他身边的三个女孩子说道:“你们没见过,这是你们的二爷爷。叫二爷爷!”
  “二爷爷!”
  “二爷爷!”
  “二爷爷!”孩子们先后地叫了一声。
  宇文复礼答应着说:“天雄,你们这闺女都这么大了,你真有福气。”
  “二爷爷,二爷爷,您听见那二踢脚的声了吗?。”一个孩子没等穆天雄再说话,就插嘴说道,
  “当然听见了。”孩子的二爷复礼似乎对孩子的这句话挺感兴趣,马上回答道。
  “您知道天雄叔叔他放爆竹可厉害啦,您没看见,他放二踢脚用手拿着放。”另一个孩子补充道。
  “爷爷,我们叫叔叔到中院去放爆竹,您看一看。”
  “二爷,您也拿出来爆竹和叔叔一起放吧。”
  “我这爆竹早准备好了,今年可不一样,我这还有些花呢。一会儿,就和你天雄叔一起放花放炮。”复礼很高兴地对孩子们说。
  孩子们此时非常兴奋,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大声地跟两个爷爷描述刚才天雄放二踢脚的事,天雄一下子成了孩子王被这些小家伙前呼后拥催促着向中院走,两位老人似乎也被孩子们的热情感动了,端着碟子快步走在他们的后面。
  “饺子煮好了,崇德,崇功,你们来几个人端饺子。”东厢房的厨房里传出宇文太太大声的招呼声,煮饺子的香味已经从厨房里面飘荡在院子中了。东厢房厨房里的灯不太很亮,窗子上布满的哈气直往下流,可以看见屋里面有好几个人在忙活着。北屋里乱轰轰得不断人们说话的声音,这时屋中无人听见围生太太的招呼声。
  “放爆竹喽!”
  “放爆竹喽”
  孩子们从游廊里跑到院子里就大声喊了起来。
  宇文太太从厨房里出来,一看见孩子们在院子里嚷嚷就对他们说:“叫你们爸爸端饺子来。”
  这时穆天雄走在前面,他的三个女儿跟在后面一起从游廊里走了出来,宇文先生兄弟两人一前一后,端着东西走在最后。
  穆天雄走到院子中看见宇文太太有些不好意思,可能是人家正要吃饺子时他来了,他窘迫地宇文太太说:“大妈,您看这些孩子非叫我到这院放爆竹。”ωωω;UМDtxt。còm》提供uМd/txt小说
  宇文太太并没有想到那么多,说道:“大过年的放爆竹多喜庆。哎,正好饺子得了,你们端两盘去吃吧。”
  “不用了,我们刚吃完,谢谢您了。”穆天雄说得很诚恳。
  “奶奶,天雄叔叔可以用手拿着放二踢脚。我们让他在这院子里放几个听听。”一个孩子向奶奶说。
  “在这院里放二踢脚!”老人吃惊地说了一句,本想说:不行。可是看见站在那里已经有些发窘的穆天雄,又看见他身旁这一群乱蹦乱跳的孩子,十分勉强地说:“那就在木影壁后边放吧。”
  穆天雄这时更感到些尴尬,心想:像宇文先生这样文墨书生的家庭,家里连抽烟的人都没有,更没有人像我这样鲁仗恩似的人,别在院里放个二踢脚把老人吓着。他就对孩子们说:“走,咱们到前院放二踢脚去吧。”
  孩子们知道二爷爷每年都在中院放鞭炮,今年再放上二踢脚那多过瘾呀,他们看奶奶同意在这院放二踢脚,并不知道奶奶心中是十分不乐意,就嚷嚷着叫天雄就到影壁后面放二踢脚。这时屋里聊天的男人们都被回去的宇文先生叫了出来端饺子,穆天雄一看崇德、崇言、还有他们这一辈复礼的儿子和女儿这一大家子人都在就出来和他们打着招呼,复礼的孩子知是知道穆天雄这个人,他家买了小跨院这件事,他们见了他的面只是点了点头,算是彼此认识了。在两位老太太的指挥下,大人们走马灯似一会儿就把饺子都端了过去。大人出来叫他们去吃饺子,孩子们就像没听似的都没有进屋,也不怕冷都等在院子里看放爆竹。
  孩子们的二爷兴冲冲地从屋里出来,他一只手里拿着四挂用红纸包着的爆竹,另一只手提着一个网兜,里面有好些个大小不一的花。他一出屋,就朝站在院子里的穆天雄说道,“天雄,今天咱们爷俩一起放爆竹吧!”
  “复礼,你吃了饺子再去放爆竹。”他太太站在屋门口喊了一声。
  “等一会儿吧。”老人答应了一声,就走下了台阶。
  “二叔,您这有花还有炮,这放起来有看头。”穆天雄笑着走过来说。
  “瞧!今年你赶上了,我的二孩子上个月出差去外地,他给我买了些花带了回来。今年放这花,可是头一回。每年也就是放放爆竹热闹热闹。”宇文复礼说着转身把网兜放在廊子边上的地上,又有些神秘地对穆天雄说:“这花一般都是出口,而且火车上都不让带这类东西。也不知道他怎么把着花带回来的。”说完,老人拿出两包爆竹递给穆天雄,说道:“正好,你帮我把着爆竹拴在铁条上。”
  他们两个人就站在铁条下打开爆竹包,用爆竹上面的麻线把这四挂爆竹并排拴在院中东西厢房的一根凉衣服的铁条上。由于廊子里和东西厢房的灯都开着,再加上明月当空,所以院子里很亮。这挂在铁条上的四挂红爆竹远远看去就像四幅的对联,虽然这对联上面没有字,可是当它们发出爆裂的声响、展现出闪亮的身形那将是除夕夜带给人们最动听的赞美诗篇。
  穆天雄看到这几挂爆竹,想起家乡过节现在大家都帖对联,粘窗花,就问道:“二叔,我看您这垂花门上挂的两个灯笼真喜庆。可是您这门上怎么没有贴幅对联呢?”
  宇文复礼正用火柴把两只香点燃,甩了一下手中的火柴说道:“哦!去年我大哥还写了几副对联,贴了贴,今年不知怎么给忘了吧。”他说得有些漫不经心,接着又笑着说:“但是,每年放爆竹这事情没有忘。春秋战国时的范蠡曾写过一句关于除夕的话:除夕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咱们这放爆竹庆除夕也是依照古训呀。你知道咱们这院门道挂的那块匾上写着的是:范世遗风。我们都是以这位先人为荣,以这位先人榜样。如果要是每年不放些爆竹怎么能说我们家有范世遗风呢,你说是不是?”
  “那是,那是,您老说的有根有据,那还有错。”穆天雄连忙答应道。他忽然想起宇文先生曾经告诉过他这块匾的来历和内容,这块匾是一个朋友为了感谢宇文先生在他危难时候鼎力相助而送的,同放爆竹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他心中不由地暗自发笑,这位老人比我还能摆划。
  “这放爆竹是喜庆的事。”这位二叔越说兴致越高,他指着铁条上挂着的爆竹说道:“你看这四挂爆竹就像四幅对联,节日的喜庆气氛将全在爆竹声中。有一首诗说得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年你们搬来正好,这院多了一个放爆竹的人,更热闹了。天雄,给你一根香,咱爷俩一起放。”老人说话一点也不含蓄,而且尽量要大家一起来尽情分享节日快乐,今天他的举止言谈几乎像一个孩子。孩子们觉得二爷比较随和,爱开玩笑,今天有二爷在孩子们都不理会父母的管教,高兴地围着他等着他们的爷爷放花放炮。
  穆天雄听了这位老人的一席话,也很高兴。他接过一根香拿在手中,不过心里还是有些犹豫。
  “二爷,我奶奶只让在影壁后面放二踢脚。”一个孩子对他二爷说。
  “都在一个院子里那不是一样吗。”宇文复礼想了一下,说:“天雄,这样吧,我先点这几挂爆竹。等这爆竹响了一阵,你再放二踢脚,这样给他们心理上一个准备。”
  “行。”穆天雄答应了一声,心中还是有些不安。
  “小子们,哦,还有姑娘们,你们都到廊子里去,以免有爆竹飞出来崩着你们,好吧!”老人说着,就像轰小鸡似的轰着这些孩子。老人看孩子都站到廊子里的台阶上。
  “叫你爷爷他们出来看看这鞭炮齐鸣的热闹场面。”孩子的这位爷爷对站在廊子里的孩子们说道,他手里举着一只香兴奋的样子就如同一个孩子。
  “我奶奶,她们胆小不敢出来,您就放吧!”
  “只要您一放花,他们就都出来了。”孩子们恐怕错过看放爆竹的机会,只是站在廊子里解释着说。
  老人一想也是,就拿着香走到挂在铁条的爆竹前,他看了一眼站院子中间的穆天雄说道:“我放爆竹,你点二踢脚。咱们这就叫鞭炮齐鸣共度除夕。”
  穆天雄看到这位老人不仅性情爽快,而且说起话来还真是一套一套的,真像是前面有车后面有辙似的,他晃了晃手中的那根香,笑着说道:“好嘞!二叔,我这全听您的调谴。”
  “二爷!您怎么还不放爆竹呀?”
  “天雄叔叔,您的二踢脚怎么也不响了?”
  “别嚷嚷,这就点。”老人吹了一下香,就用香的红火头去点爆竹捻儿,上了年纪的人手有些颤抖,只见香火头在爆竹捻儿周围转来转去,晃了几圈,最后香火头才杵到爆竹捻儿上,‘呲’的一下子烟火从爆竹捻儿上冒了出来。烟火之中爆竹响亮的声音联珠炮似的响了起来,在这欢快的爆竹声中听见院中的老人对天雄在说:“天雄,你等一等。我先把剩下的几挂点着后,你再放二踢脚。”不一会儿,剩下的几挂爆竹全部被点着了。这几挂鞭‘噼噼’‘啪啪’的响了,伴随着硝烟和耀眼的闪光顿时充斥在院子当中。
  “二叔,您上台阶吧。”穆天雄大声地说道。
  老人答应着很快上了台阶。
  只见木影壁那白光一闪,‘叮’二踢脚在院子里发出一声巨大的闷响,这巨大的声响震得连院中的鱼缸都嗡嗡地发响;紧接着‘铛’的又是一声在院子的上空炸响,这二踢脚的另一声就如同一声清脆的响雷。这时老人也和孩子们一起站在廊子里看穆天雄放二踢脚,他站在影壁前不慌不忙,一只手拿着二踢脚的头,一只手拿着香,去点那只有一公分的捻儿。孩子们站在廊子里只能看见他手中有火星一闪,二踢脚的底部的捻儿就‘呲’地一下,冒着火星着了起来,说时迟,那是快,只听得地面上又是一声巨响伴随着闪光,没有看见二踢脚怎么着就从他手中飞了出去,片刻之后空中又传来‘铛’的一声巨响。二踢脚如同炸雷似的巨大响声和清脆的爆竹声在院中同时响起,硝烟和火光令这些孩子们非常兴奋,也感到十分过瘾。他们见到这暴烈的场景,又听见这声音真是又惊又喜,拍着手在廊子里直嚷嚷;就连他们的二爷看着穆天雄放二踢脚那沉稳样子十分佩服,觉得这才叫过年呢。屋里吃饺子的人们听见院子里鞭炮齐鸣的声音,听见孩子在外面的喊声,他们只是从窗户向外看了看觉得够热闹。今天宇文兄弟两家人凑在一起有二十来人,在宇文先生书房摆的一张圆桌不够用,就把堂屋的八仙桌子拉出来,可是人还是做不下,两位老太太张罗着这两大家子人。虽然有准备还是乱乱轰轰的,不是缺碟,就是少筷子,有的说要醋,有的要酱油。复礼的太太也不大知道这些东西放在那,只得问她嫂子宇文太太。宇文太太里外屋地转,手、脚、嘴不停地忙活似乎也忙不过来,老人此时却没有什么怨言,觉得自己就像孩子结婚仪式上的一个大张罗,又骄傲又兴奋。宇文先生比较好静,听到这二踢脚的声音有些异样的感觉,可是看孩子的二爷领着放爆竹也不好说什么,而且左邻右舍那家不放爆竹,一年才有这么一次这么热闹的场面,心想:我不出去看就是了。
  院子里的鞭炮声响了大约有二十来分钟才平静下来,硝烟还未散尽,孩子们就从台阶上下来去找崩下来没响的爆竹。穆天雄一身硝烟味从东厢房的角上走了过来,他手里拿着半截儿香,用嘴上叼着的烟把香点燃,然后对站在廊子里的宇文复礼说道:“二叔,您听这外边的爆竹声越来越大,城里过年也挺热闹。”
  “可不是吗!到十二点那爆竹声就得连上个了,非常热闹。”宇文复礼抬起头看着空中不时炸响的二踢脚,说道:“我们每年放爆竹放的早,不然这孩子们熬不到十二点就睡觉了。今年我这还有一些花要放,你们就一块看看吧。”老人弯腰把地上的网兜拎了起来,走到院子中央的大理石桌子前面。
  孩子们一看要放花了,就都围了上来伸手就要老人手里的香,这些孩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