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那棵樟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村头那棵樟树- 第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奥运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支撑和造就“更高、更快、更强”的是“自尊、自强、自信”。这既是奥运精神的原动力,更是奥运精神的境界升华。奥运会不仅是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而且象征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团结,这就是奥运精神。奥运是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加了解对方,并且是让队友们更加团结努力取得胜利的精神。奥运会是集体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于一身的世界级运动盛会。
  蔡书舟和王招君都是一个体育迷,像家门口的这种奥运会的大餐,对他俩来说无疑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开幕式结束后已是深夜,可他俩意思睡意都没有,还在不停的调台,欣赏着各种相关报道,蔡书舟更是又重新欣赏了一遍那重播的开幕式。




78 国庆六十周年大阅兵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巨大成功,基本上就预示着本届奥运会就成功了一半,接下来的比赛更是精彩纷呈,特别是最后的金牌榜上,中国以51枚金牌高居金牌榜榜首,第一次以第一集团的面貌出现在奥运会的面前,极大的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但回想起整个的2008年,蔡书舟还真是感慨万分,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之年。
  2008年1-2月:发生罕见的雪灾,使多省受灾群众房屋、庄稼被毁、电力、通信设施遭受破坏,共死亡121人,伤2400人,经济损失上千亿元。上千万百姓无法回家过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蔡书舟在外出差,也是差点回不来,还写了一首诗为证
  茫茫世界白皑皑
  晶莹雪花迎风来
  行车卧看山河醉
  清谧圣洁豪满怀
  苍茫妙色恨不才
  串串脚印是谁踩
  不尽远方却无奈
  把酒临风莅窗台
  2008年3。14: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几十年来,以美国中央情报局为首的全世界敌对势力支持达达赖分裂主义分子,丧心病狂、野蛮、残忍地在拉萨、甘南、阿坝等藏区搞大规模藏独暴乱事件,其暴乱场面和破坏程度令人触目惊心:藏独暴徒的暴乱罪行使拉萨市的商店铺面、银行、通讯、学校等单位被抢劫、破坏和烧毁的多达900多家,被烧死打死的无辜群众和武警战士达18人,伤者数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人民币。以此同时,境外藏独分子和支持者还打、砸、抢、烧我国40多个驻外使馆和领事馆等机构,并在伦敦、巴黎、旧金山等城市抢夺奥运火炬,冲击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企图破坏2008年北京奥运会,极大地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2008年3。22日:台独份子陈水扁搞台湾入联公投,挑战国家主权,台独公投若过关,阿扁将把台湾引向灾难。
  2008年4月:手、口、足病在广大地区流行。
  2008年5。12: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死亡:69180人,失踪:17406人,受伤:374008人。
  8月8日,全球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成功开幕,中国健儿们创造了新的历史,为祖国赢得了许多荣誉;
  9月25日,神七飞天,中国宇航员第一次出舱活动,实现太空行走。
  接着又有奶粉事件,还有就是全球的经济危机,不过不管什么事,都打不垮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人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蔡书舟就是这样想的。
  从以上的这些事件中,蔡书舟是真实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经历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也欢庆了花如海、歌如潮的盛典。既有山崩地裂的地震灾害,有生离死别的哭泣和伤筋动骨的呻吟,有断壁残垣、孤儿寡母,有深埋废墟中的痛苦煎熬,有舍生忘死的抗震抢险;紧接着是百年企盼、梦想成真的奥运会隆重开幕,有普天同庆的热烈欢呼,有如醉如痴的不眠之夜,有火树银花的不夜之城。在这如冰似火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里,中国人民遭受了大悲,也享受了大喜,大悲而不馁,举国奋起抗争;大喜而不骄,万众齐声欢呼。
  不过这接下来的2009年,除了金融危机的风暴以外,一切倒是很顺畅,但蔡书舟的代理生意却是下滑了不少,也许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吧,明显感到出版物市场的疲软,但接下来的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让蔡书舟又是扬眉吐气,大长国威。
  2009年10月1日上午十时许国庆大阅兵数十个徒步方队,装备方队以及空中梯队以磅礴的气势经过天安门,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军队装备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全景展示,多种新式武器接受检阅,也是新世纪的第一次阅兵。新中国六十年国庆阅兵,新武器、新装备、新方队、新面貌,以恢宏、磅礴之势,再度震惊世界,也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
  气势如虹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是对那些欲挑战中国核心利益和领土主权完整的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绝对震慑。就如同北京奥运会一样,我们共同见证了那踏着正步通过长安街的雷霆万钧和铁流滚滚以及天上的雄鹰展翅。随后由10万各界群众、60辆彩车组成的36个方阵和6节行进式文艺表演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中心区,与广场上8万青少年呈现的背景图案相呼应,在长安街上展现共和国流动的历史进程。群众游行分为“思想篇”“成就篇”“未来篇”三大篇章和七个部分。游行队伍展示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巨幅画像。
  特别是晚上的晚会,胡主席等国家领导来到人民群众中间,与大家一起载歌载舞,把整个国庆六十周年活动推向了一个圆满的高潮,展示了盛世里国家领导与民同乐的和谐发展观,极大的激发了这个国家建设美好生活的热情和斗志。




79 连锁餐饮之梦

  国庆六十周年大典的那个盛况,蔡书舟是真切的感觉到国家强大了,因为从自己的身上不就能真实的感觉到么?他想起了十多年前自己的那个穷小子,更远一点,他想到了父亲老蔡还有玉桂娘,要是再往前一点,他就更没什么印象了,更多的只是传说中的老老蔡还有老太蔡。
  至于回忆,还是放到本书的结尾去吧,蔡书舟的这个章节的最后一章里,最终以这个国家的六十周年盛况空前的大典来结束,但这远没有完结,因为蔡书舟的梦还在,他还想要个儿子,做出版物发行代理也不是他的最终的梦想,他要创办实体,因为他有一个经典的炖汤的方子,当然肯定不是祖传的了,因为他的身世,伴着这本书的问世,地球人都知道了,祖宗四代下来,没一个会做菜的,但他一直在做着他的餐饮之梦,而且成天做梦要开成全国连锁,因为他坚信民以食为天,至于其他的细节,这里就不能再透露了,不然就会有泄密的嫌疑,还是不打扰蔡书舟的创业之梦吧,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蔡书舟一定会成功,因为他曾经一路磕磕碰碰的走来,失败过,也成功过,已经是非常的不易了,毕竟他把一个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贫困家庭从农村迁到了城市,而且还是省城,并且站稳了脚跟,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这对于一个普通的零起点的七零后来说,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坚韧和顽强,勇气和智慧,他的身世和经历多多少少会给读完这本书的人们一些启示和激励,仅以此书献给那些一直为了生存、生活、家庭、事业而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人们,转型期的社会里,这样的故事其实每天都在发生。




老樟树的诉说

  2010年的清明,赵家湾的大屋场上,两辆崭新的小车停在那整修一新的赵家祠堂门口,老樟树下,一群人老老少少,对着那棵老樟树虔诚的祭拜着。
  蔡书舟默默的注视着老樟树,就像一场梦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这是一个真实的梦,一个几十年的梦,村头那棵樟树是应该亲自见证过的,虽然他不会说话,但他有眼睛,他是能看见这几十年,或者更早一点几百年来,这个村落的起起落落,风风雨雨,世代变迁,人情冷暖的。
  老樟树不会忘记跟前的这条小河,或许原来是一条大河,现在成了小溪或者港汊,那潺潺的流水声就像一首首温情动听的歌曲,一直陪伴在身旁。
  老樟树不会忘记一直承载他的这片山岗和泥土,是他们一直滋养着这一方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子民,继以延续着世代繁衍的更迭。
  老樟树更不会忘记村头的那鼎大钟,新中国的几十年来,他一直在警示着这方水土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也作,还有那些政治运动和会议。
  老樟树当然也不会忘记这牛头颈弯下唯一的一户蔡姓人家,几十年来一直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苦苦奋争的历史,当然还有与赵姓的多少年来的恩怨情仇。。。。。。
  如今蔡书舟他们一家终于是离开了这片曾经令他魂牵梦绕、爱恨交加的土地,在洪流滚滚的城市的大潮中搏击着,挥洒着,淹没在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中。。。。。。(全书完)




意犹未尽

  全书终于好像是结束了,蔡书舟带着一家人站在老樟树的跟前的诉说和回忆,对应了开头的告别老樟树,多少有点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嫌疑,但毕竟这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故事,跟那刘邦回乡酒后而作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完全不能同日而语的。
  实际上,读者更关心的还是蔡书舟一家的命运。一下子几十万字的述说,当中写了那么多的情节和人物,以及很多事件,最后当然是期望有一个对主人公家世的结局有一个完整的交代的。但该书最后没有完整表达,只是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其实这已经够了,毕竟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一切因为蔡书舟一家的离开,那些人物的的命运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比如大家都会问那个可恨的细脚子最后死没死啊,或者起码病没病入膏肓呢,还有那个搞了几十年的万财队长,最后老糊涂了,怎么样了呢,那个全村最落后的赵火青,改革开放后有没有富起来?还有那个一肚子坏水专门出坏主意整老蔡蔡家明的赵安生最后又落下个什么好下场呢,还有就是,赵家湾最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走向何方呢。
  还有就是蔡书舟一家后来在省城的生活如何?蔡锋清嫁了么,蔡书艇结婚了么,半聋子命运如何,老蔡玉桂省城的生活幸福么,蔡书舟的事业后来怎样了,他跟王招君的家庭生活幸福快乐么?
  这等等的一切,都是一串串的问号,但实际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毕竟不是喜剧,她是不需要一个完美的大结局来结束全书的。就说那细脚子吧,她总归要老,她的那些愚昧守旧的思想终归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所以死不死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至于那些因果报应似的人物,比如万财,比如安生,其实老蔡已经远离了他们,至于后来的命运,我们只要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未到,或者根本就不报,都可以的,没有必要去过分计较了。
  至于赵家湾的命运,读者也不要担心,有老樟树在嘛,好也好不到哪去,坏也坏不到哪去,有一点就是,村里的人倒是越来越少了,除了几个年老体弱的以外,大部分都外出务工了,不过也命运多艰,有在建筑工地上摔死的,有开山放炮被炸死的,当然也有掘到第一桶金发财的了,回家盖了好几层的洋房,漂漂亮亮,风风光光。就像千千万万的中华大地的各个村庄一样,赵家湾完全是一个缩影,代表了几十年来,农村经历了各种政策运动洗礼后的巨大变革和变化,虽不说文化经济上的百孔千疮,道德伦理上应该是早已被冲击的七零八落,狼狈不堪了。




后记

  终于是花了将近一年的时光,耗尽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斗转星移,到现在本书才算是有了一些眉目。
  回首当初提笔的时候,那还是一个冬天,当初还在怀疑,自己能不能坚持得下来,故事是很多,细节也很多,只是都像珍珠似的,一颗一颗,没有串起来,再加上时间的琐碎,工作上的纷扰,家庭的琐屑,困难还是很大的。不过后来一提起笔来,那泉涌的文字和思绪便再也阻挡不住,井喷了起来,一章一节,一点一线,连成串。
  转眼,这一个冬天又到来了。很欣慰,终于是成书了,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儿,尽管还不是很茁壮,但毕竟是自己的心血所浇注,当然就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了。
  当初成文的那前几章节,是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的,然后就有了一些朋友的支持和鼓励,于是就放在了一个本土社区的一个原创文学频道里,效果也不错,得到了斑竹和读者的支持和推荐,有很多的网友还等不及下面的精彩,催促着进度,硬逼着自己走了一段。断断续续中,本届网络文化节开幕了,网络文学大赛开始了,于是就有了一个全新的写作平台,自己也就在线创作了,常常深夜里伴着欢跃的键盘声,和那无声的风月,虽苦却乐在其中,同时带着感恩。毕竟是网络文学大赛和现在读书网提供了一个让自己去放飞梦想去尽情翱翔的天空,让自己的那些零星和散落终归捡在了一个篮子里,并且不断的有了些鲜花、绿叶的装饰,可能也有一些闪光的东西罢,扑闪着些许生气,实在是应当感激的了。
  至于全书的这些内容表达,写完之后回过头去品味,又当是一次次的感动。肯定不是好大喜功,或者孤芳自赏、自我陶醉了。这六十年,容易吗,对吧,何况是一个山村的祖孙三代呢。时代多变,命运多蹇,谁都活得不容易,何况是这惊心动魄的六十年呢。
  特别是全书对于蔡书舟的成长的记录,详尽而真实,再现了农村七零后所经历的那个时代的细枝末节和纷繁芜杂,特别是改革开放初社会转型时期的对于农村的冲击,引发了很多的社会矛盾交织,这是目前很多的文学作品所很少涉及到的,这一点老蔡蔡家明和蔡书舟的章节里却体现的比较真实,厚重,也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个深刻挖掘和反思罢,也显示了时代变革进程的艰难和曲折,也算是对于农村八九十年代的那段历史的再现和揭示。
  将近一年的零零星星,对于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小说来讲,显得还是短了些,虽然那些故事经过了多少年的酝酿,那些文字经过了多少个星星点点的推敲,但毕竟还是不能掩饰它的瑕疵吧,比如对于蔡书舟后来的艰苦创业的记述还是显得略微简单,当然也有运气上的原因,让主人公就初步有了比较稳定的事业和家庭,有了较为安定的创业环境,当然也是蔡书舟坚韧执着的个性使然,因为曾经年少的时候,他是有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不早不晚的三十而立,也正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罢。
  仅以此书献给那些曾经奋斗、正在奋斗或者一直在梦想中奋斗的人们!
  二月牛二零一零年初冬于武昌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