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就是自己那次救下的狐狸,应该是闻到她的气味赶来的。
“没事了,这就是我给你们说过的那只狐狸”张倩这次彻底的松懈下来,转头招呼三女。
“那它咬人不咬……?”苏娜娜仍然有些后怕,在张倩的再三保证下,她才慢慢的安静下来。
“老大也真是的,一惊一乍的,刚才差点把我的魂都吓出来了”李培从草地上坐起来,拍了拍身上的泥土抱怨道。
“还不是你最先叫的”苏娜娜也开始推卸责任。
这个时候,那狐狸冲着草丛中叫了几声,立刻又窜出一只小点的狐狸,张倩认出它就是当初装死的那只。
两个狐狸好像并不怕她们,在不远处的星光下不停地追逐着,嬉闹着。
在她们离开的时候还一路紧紧的跟随,直到到村口的时候,两只狐狸才消失在黑暗中。
第二天的时候刘军浩原本想到唱戏的地方转悠一圈,就回来继续猫在家里呢,谁知道却听到背后有人不住的大声喊他的名字,扭头一看竟然是梁小艺,她一手搬着一把椅子,后边还跟着梁大爷。
“你们也过来看戏呀,”刘军浩赶忙笑着迎上去。
结果刘军浩这下走不成了,陪着两个人看了半天不知所谓的大戏,结束的时候就死活拉着他们到自己家吃饭。
两人进了刘军浩的院子自然啧啧感叹了一阵子,夸他的院子布置的好,在整个村子恐怕也是独一份。事实上几乎所有第一次来刘军浩院子里的人都要感慨一番。
梁小艺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后又对小皮产生了兴趣,这只黄斑皮当初还是从她家抱的呢,见到旧主人来了怎么也要表示一下欢迎吧?
可是小皮却非常不给她面子,汪汪的叫了一声,就昂首挺胸的出了院子。
刘军浩心中暗笑,这下总算报了当初的鄙视之仇,改天一定要赏小皮一个大骨头。
“这就是从我那里抱的黄斑皮吧,怎么长这么快?”梁必发看到及膝的小皮也忍不住的赞叹,这狗比自己家的那条长得快多了。
“长着长着就大了”刘军浩含糊了一句,接着讲起小皮的光荣战斗史。正说着呢,张倩却又领着自己的三个同学来了,看到他这里来了客人,就想转身离开,却被刘军浩叫住了,给她们互相介绍了一下。
梁小艺很快就和她们混熟了,不停地问一些城市里的事儿,眼神中充满了憧憬和好奇,当然还有几许羡慕。
想起昨天晚上几个死党对乡村生活的羡慕,她忍不住将几人做了一个比较。这就像钱老先生写的《围城》一样;刘家沟就象一座城;城外的人想到这里来,而城里的人却在想着外边的风景。
刘军浩到屋里摸索了一会儿,弄了一个大花皮出来给他们切了吃。西瓜秧到现在还在树上长着呢,不过叶子也渐渐变黄了,看来这泉水虽然能够延长植物的生长期,却也违背不了自然规律的。
大花皮他屋里还有十来个,现在天气渐渐凉了,他们这段时间也不怎么吃。
在农村这个时候还能吃到沙甜的西瓜这对苏娜娜她们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冲击,一个劲儿的追问塑料大棚在哪里?
等刘军浩说了树上结瓜的事儿后,她们有跑去看那几颗瓜秧,虽然现在已经看不出当初的胜景了,可是王珊还是拿着数码相机照了几张。
她们来主要是想让刘军浩陪着几个人下午到山上玩,快到中午的时候,虽然刘军浩极力挽留,但是张倩还是领着自己的同学离开。
如果是在平常她说不定就留下了,可是经过昨天晚上苏娜娜的打趣后,她心中反倒有了一点影响,不好意思留在这里。
正文 第五十四章 开始建房
下午的时候刘军浩陪张倩她们在山上转悠了一大圈,这几个女孩子见到什么都是稀奇的,不停地走走停停。
当苏娜娜看到头顶一个钵子那么大的马蜂窝的时候,就不停的撺掇着刘军浩让他把这个东西弄下来,她想吃蜂蜜。
刘军浩差点无语了,他还是第一次听到想吃马蜂蜜的人呢,马蜂根本不产蜜,除非吃蛹。不过马蜂蛹这东西能吃他也只是听说过。虽说是高级东西,可是每次看到那肉虫一样的小东西在蜂巢中不停的蠕动,他就有些心理障碍。
果然当他把吃马蜂蛹的建议告诉她们的时候,几个女孩子也一个劲儿的摇头,看来吃这种东西还要具备一定得心理素质呀。
张倩好歹上过几次山,因此山里的野菜野果也知道一些,带着几个死党一人摘了一大包子山里红。吃起来个个酸的直咧嘴,可是酸味过后却带着一股清甜,非常爽口。
这东西健脾开胃,还可以放到大米粥中煮着吃。刘军浩也弄了不少,他就是准备拿回去熬粥吃的,上次庞旭吃积食的时候他就想弄一些,可是天气太热,也就没起这个心思,今天倒是恰好有这个机会。
一路上大的动物倒是没有见到,碰见的几只小兔子刘军浩根本就没有让小皮起身追,因为它们都太小了,还够不上吃。
等他回家的时候却看到门口停着两辆车子,一看车牌他就知道是赵卫东夫妇领人过来了。
果然刚走到院门口,就看到小浩宇朝他跑来,一边跑还一边嚷着:“刘叔叔,我们给你送东西来了。”
“送啥东西?”刘军浩一把抱住他,搂住小家伙的后腰在半空中轮了几圈才放他下来,然后给赵卫东他们打招呼。
这次人来的更齐,赵卫红夫妇和女儿也来了,同行的还有赵教授的妻子,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
多了两个小孩子,这下院子里彻底的热闹起来,刘军浩将刚刚采摘的山里红都拿出来让他们吃,他还准备到屋里抱个花皮瓜呢,却被赵教授拦住,说那玩意儿太凉。
“刘叔叔猜猜我们给你送的啥东西?快猜猜!!”小浩宇带着一种神秘而期待的样子看着刘军浩。
“你总要说个范围才让你刘叔叔猜吧,不然谁猜得到?”赵卫红打趣自己的侄子。
“嗯,那东西是家用电器,一摁它就会亮……”
“手电筒?”刘军浩故意说了一个不可能的答案,顿时大家都笑了起来,看样子都对赵本山的小品记忆犹新。
“不是,不是”小家伙一个劲儿的摇着脑袋,非要刘军浩继续猜。
他猜了几次却没有猜中,最后小浩宇才公布答案,原来他们送来了一台电脑。
刘军浩看着桌子上这个崭新的东西说啥也不收,这个礼物对他来说太重了,要好几千块呢,再说在这里根本不能上网,这个电脑给他也就是个摆设。
送电脑还是赵卫东和妹妹商量的结果,自己的父亲在人家白吃白住这么长时间,他们这些做儿女的当然不好意思,就想着给刘军浩买点什么东西。
他们商量了半天才确定送电脑,这东西用处太大了,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外边的世界。在他们看来送这个东西刘军浩一定相当高兴,于是两家一琢磨,就凑钱买了一个中等的电脑。
他们送之前也没有给赵教授商量,就趁着国庆放假带了过来。
见刘军浩推辞的坚决,赵教授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说先放在他这里,等自己的房子盖好了再说。
接着小浩宇又拉着刘军浩说要教他玩电脑,让一个孩子教自己,这的确让人有点不好意思。他打小脑子就好使,因此学起来挺快的,在小浩宇的调教下很快就学会了一些基本的操作。
当然打起字来和初学者没有什么两样,都是经典的二指禅,脑袋凑到键盘上找字母。
小孩子对什么事儿都是一阵子热,教了一阵子就不耐烦的跑出去玩了,很快院子里又传来了两个孩子的打闹声,刘军浩听了赶快跑出去。
却见两家的父母正在拉架呢,一问才知道原因出在赵教授养的那两只斑鸠身上。
原来小女孩看到这两只小斑鸠就来了兴致,将自己带的五香瓜子一粒粒的磕了放在手心中喂它们吃。
这斑鸠从小就被人养着,因此也不害怕,落在她的胳膊上轻轻的啄着,逗得小女孩咯咯直笑,越看越喜欢,临末还说要将两只斑鸠带回去养。结果小浩宇出来的时候恰好听到这句话,说这斑鸠是自己的,于是两个孩子就开始争辩起来。
刚开始大人们还没有注意,直到两个小家伙动起手来才慌忙将他们拉开,双方父母劝慰了一阵子后,两个小家伙才各玩各的。
小孩子的仇来得快,去得也快,他们很快又被院子里那群半大的水鸭子吸引,一人抓了一把米粒往地上撒,引逗的水鸭子不住的啾啾叫。不过由于刘军浩的事先交代,两个小家伙也不敢打它们的注意,因为旁边还有一只老母鸡虎视眈眈的瞅着呢。
等假期结束,小一辈的人纷纷回城,院子里再次恢复平静。赵教授的老伴儿却留了下来,经过几天的适应,她也喜欢上这个地方了,也有些明白丈夫为什么当初放着城里的房子不住,却一门心思鼓动她到这里来养老。
院子里狗儿的轻吠,水鸭子们围着老母鸡互挤着争吃食,村子里的炊烟袅袅升起……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恬淡温馨,的确是一个适合养老的好地方!
赵教授的老伴儿姓王,退休以前是个高中教师,老人家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才在这里呆了一个星期就想找个活干。她恰好听到村子里缺老师,于是就走马上任到刘家沟小学当老师,而且还说好了不要工资。这下张倩的工作量也减轻了几分,日子过得悠闲多了。
村民们对她这种行为自然非常感激,陆陆续续的送了很多东西到刘军浩那里。等赵教授盖房子的时候,很多人不用招呼都自己跑过来帮忙。
给自己村里的人盖房子一般都是不要钱,这是刘家沟的传统,因为这种帮忙都是相互的,自己家迟早也有要盖房子的一天。赵教授虽然是外来户,但是村民们也拿他当自己村的人看待,都说好了不要工钱,只要管饭就行。
赵教授的房址就选在刘军浩的隔壁,反正这一片是荒草地,想怎么盖都行。破土动工的时候,刘军浩也扛了一把铁锹上去帮忙。
盖房子就要先挖地基,一众人用石灰在地上画出地基的轮廓后就下铁锨开挖,刚开始刘老三还笑话刘军浩没过干活,挖地基肯定不行,非要和他比赛呢。在一帮人的鼓动下,刘军浩也将上衣一脱,光着膀子和他比了起来。
刘军浩挥动铁锹起来就像小型挖掘机,“呼哧呼哧”叫,不到一个小时,一条深深的壕沟就被挖了出来,而刘老三那边才刚开了个头呢。
来帮忙的人都看的傻了眼,直说这小子平时看起来不咋地,没有想到干起活来竟然是个牛疙瘩。牛疙瘩是这里对牛犊子的另外一种称呼,没有上牛鼻圈之前冲劲儿特别大,发起飙来一般人三四个都拦不住。
刘老三看了也只得认输,他虽然也在拼命的挖,但是现在还没有人家的一半呢。
赵教授作为主人,当然一直在这里招呼着,不住的端茶倒水,给大家散烟。
中午一众人就在刘军浩的院子里吃饭,他们刚洗过手到屋里坐下,王老师和张倩就端了两大盆子菜进了屋子。
最初的时候王老师还想用盘子呢,却被赵教授劝阻了,他知道这里的人都不讲究样子,只要能吃饱就行。入乡随俗,用盆子装反而显得实在。
于是王老师上午就早早的和张倩一起到集市上买了二十多斤大肉和其他一些熟食回来做饭,蔬菜倒不用愁,刘军浩院子里多的是。
香喷喷的大肉,一咬一口油,非常下饭,大家累了半天也不推辞,就着白腾腾的机制馍开吃起来。
正文 第五十五章 冬天的菜
由于人多,再加上地基挖的并不是很深,因此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将壕沟挖好,然后就是刘广聚出面联络大王庄的采石场送了几大车毛石过来。
大青山周围石料丰富再加上以前山外的水泥很难运进来,因此打地基的时候一般都用的是毛石。这毛石虽然看起来粗犷,但是特别结实,如果地基打好了,房子几十年不倒也是常有的事。就拿刘军浩住的几间仓库来说吧,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了,可是到现在却连个裂缝都没有。
赵教授原本想用水泥做地基的,但是听到了夏天水泥潮气太大后,就改用了毛石。
这次弄来的毛石都是大块头,比较方正,做地基刚刚好。当然打地基的时候还举行了一个仪式,以求房屋结实,生活平平安安。
地基打好之后就开始砌墙面,这些红砖都是从镇外拉进来的,价格比较贵,但是砌起来美观,而且也比镇里边烧的青砖结实得多。
村里的泥瓦匠虽然不上档次,但是垒个墙还是能胜任的,只用了两天的时间就把墙砌好,然后赵教授又委托刘广聚到镇上买了几根好木料,将梁一上,就开始扇瓦。
当然上梁在农村可是一件大事儿,要看个好日子,一般选在农历的三,六或九,这是公认的好日子。
赵教授虽然不相信,但是入乡随俗,在刘军浩的指点下早就准备好了一切。这东西其实也算不上迷信,只是图个喜庆,到了那天张倩还特意早早的拿着手机等着,准备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
上梁的时间要选在中午的12点以前,这也是规矩。
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掌班的用个大箩筐装些硬币毛票花生核桃等等站在大梁上朝下撒扔,一边撒一边口中还不住叫着“东一撒,西一撒,房前屋后跑骡又跑马,”“东一攉,西一攉,孩子老婆一小窝……”
到这个时候也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不停地在房子周围捡硬币、花生、核桃。而赵教授这个时候则忙着给来帮忙的人发红包,凑热闹的人递喜糖。
一共用了八天的时间,五间大房子就矗立在村头,刚盖好的房子怎么看都喜庆,不过这个时候还是不能住人的,需要隔几天用柴火在里边烤一烤,将屋里的潮气烘干。
看着村里的人纷纷开始种冬天吃的菜,刘军浩也张罗着将后院那一大片地整理出来,然后又到村里要了一些蒜瓣和上海青籽儿种在地上。
赵教授看他种的蔬菜单一,就到镇上买了些土豆萝卜籽儿等等,反正只要是秋天能种的菜都买了一些。
虽然说种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但是在泉水的浇灌下,这些菜看上去长势都很不错。尤其是土豆苗,转眼之间已经长到二十多厘米高了,绿生生的非常壮实。刘军浩看到它们,已经在琢磨红烧肉炖土豆了,这东西到了冬天吃滋味绝对好。
“嗯,这些蒜苗都怎么了?”当他的目光移向那片蒜苗地的时候,却看到一颗颗的都被弄得耷拉着脑袋,上边伤痕累累。再朝边上一看,就找了罪魁祸首,原来是自己养的那一大群母鸡。
现在这个时候地里也没有啥虫子可以吃了,因此这群鸡也就不在往野外跑,全部在院子里啄起了蒜苗吃,虽然刘军浩特意弄了个栅栏,但是扛不住鸡会飞呀。
看着那一大片蒜苗被啄的不成个样子,他有些发愁,是不是将这些小母鸡都弄到笼子,等开春了再撒出去,不然的话,任由它们这么祸害,恐怕自己忙乎了半天,到最后连颗蒜苗也吃不上。
刘军浩正在菜地边上琢磨呢,却听到有人在大门口喊叫着。他以为是那帮熊孩子又来了,因此就没有在意。
这群熊孩子现在来没有别的事儿,无一例外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