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员工到老板的五个步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从员工到老板的五个步骤-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结果银行把钱借给了他。路维格利用这笔钱买了所要的货轮,改装成油轮,租了出去,接着再利用它来借另一笔款子,从而再买一艘船。 
    这情形持续了几年,每当一笔债付清以后,路维格就成了某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去 ,而是由他放入自己的腰包。到这时,他又产生了一个更妙的想法:倘若他可以用一艘现有的船来借钱,为何不能以一艘没建的船借钱呢? 
    这是他利用借钱赚钱的第二个步骤。 
    路维格的新方法是这样的:他设计一艘油轮,或其他特殊用途的船。在还未开工建造之际,他就找到人,愿意在它完工的时候租用它。手里拿着出租契约,他跑到一家银行去借钱造船。这种借款是延期分期摊还的方式,银行要在船下水之后,才可以开始收钱。而船一下水,租金就能转让给银行,因此这项借款如同上面所说的方式一样付清了。最后,等到一切交代完毕,路维格就以船王的身价把船开走,可一开始他一毛钱也没花。 
    开始时,这种想法再次震撼了银行。但是,仔细研究之后,银行认为路维格的话很有道理。由于这时路维格本身的信用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况且,跟以前一样,还有别人的信用加强还款的保证。 
    “这一类的贷款,”大通银行的人说,“我们称之为‘双重文件’,即这笔款是由两个公司,或者两个人各自保证偿还,而他们之间的经济又彼此独立。因此,即使中间有一方无法偿还,另一方也会把债务解决。银行就此有了双重保障。” 
    当路维格发明的这种贷款方式畅通无阻之后,他开始积聚他的巨大财富。他先去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然后借别人的钱建造自己的船。他的小造船公司成立之后,在二次大战期间,美国政府购买了他所造的每一艘船,他的造船公司就这样飞速成长起来。

第四部分 公司成立四段论第33节 组建有效团队的艺术(1)
    每一个创业者在做出创业的决定后首先就会遇到这个问题:是自己单枪匹马地“单骑走天下”,还是与人合伙集体上阵打天下?现实的情况是,有人单刀独干闯出了一片天地,有人却因独木难支败下阵来;有人合伙创业却因为“一山难容二虎”结果令本已形势大好的事业半途而废,甚至合伙人对簿公堂,反目成仇,有人则因合伙人能“同仇敌忾”,结果“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其实,创业选择合伙还是单干并不是绝对的,二者各有利弊,关键是要注意如何扬长避短,处理好一些关系。普遍的意见是:做小生意可以自己单干,干大事业就要合伙。 
    中国房地产“大鳄”潘石屹这两天过得很不自在,因为他被昔日公司合作的3位小股东告上了法庭。此番将潘石屹推上被告席的,却是多年前与他一起打拼创业的伙伴。 
    这3名昔日的伙伴认为,潘石屹通过整体转让股权的方式清洗了他们的股份。创业时的“难兄难弟”忽然变得与他们所创业的公司没有关系,这3人为此向潘石屹索要一亿元,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正在处理这起罕见的小老板告掌门人的亿元大案。 
    石小华目前面临着极大的经营压力,上一周,他差点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了近两年的小企业。就在面临如此困难的情况下,他还是婉拒了朋友的投资要求,决定自己一个人硬撑下去。 
    “一个和尚可以挑水喝,三个和尚就可能没水喝。”不过,这不是石小华拒绝与人合伙的主要原因,他拒绝朋友的资金是因为他目前的经营前景不太乐观,怕连累了朋友后无法向朋友交代,到时朋友都做不成。石小华原先在广东省中山市某中学当音乐老师,2001年开始创业。先是到江西某地开了一家小饭店,后因资金短缺而弃店再赴东莞创业。在他几位哥哥的帮助下,他又开了家建材店。经营了大半年后,他赚了二三十万元。现在,他又到广州开了家小公司,做某建材品牌的销售代理商。 
    “再到广州创业时,我的资金十分短缺,在投入销售网络建设后袋中已所剩无几,甚至连租写字楼的钱都拿不出。我二哥、姑父、好朋友等都说要投资,我宁愿借他们的钱也不要他们投资进来。我自己对前景都没有十足的信心,如果要他们投钱进入,以后亏损了怎么办?没法向这些亲戚朋友交代啊。”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合伙人多了不好做事,意见很难统一,还不如自己单枪匹马干。 
    小卢的经历和石小华有些相似。他大学毕业后做过很多事情,卖过香烟,贩过西瓜,现在经营一家装饰公司,生意还过得去,“一年能赚到百来万吧。”小卢说,不管做什么,他还是要一个人创业,因为他曾经在合作的道路上“栽了一个大跟头”。具体什么事情让他栽了大跟头?他现在不愿再提这件事,还奉劝现在正准备或已经合伙创业的朋友们:千万千万要多留个心眼,小心自己到最后一无所有!小卢说:我不是叫大家都怀疑合伙人,而是要多留个心眼。尤其对于刚开始创业的朋友,做事情容易冲动不考虑后果,匆忙选择合伙人的话更容易失败! 
    曾先生则刚好相反,他大学毕业后把两位十几年的儿时伙伴“拉下了水”,经营一家知名食品的专卖店。现在生意经营得较为如意,他们现在商业旺地广州中华广场地段经营,准备再到北京路寻找店面开分店。曾先生说,单干有单干的好处,合伙的好处更多。无论是在资金上还是人力上,合伙人都可以互相协助。曾先生认为,只要大家都信得过对方,又有共同的创业目标,就可以合伙创业,这样大家都轻松很多。一个人创业的压力很大,发展也很慢。 
    合伙创业是一场“婚姻”游戏 
    美国知名学者、《合伙还是单干———成功合伙的8个秘密》作者阿兹里娜·杰夫说:“一次商业合伙就像一场婚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合伙创业的过程如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如果创业者对伴侣没有足够的了解就匆忙结婚,离婚也许就成为一种必然了,这类致命的错误也说明了合伙创业为何会失败。 
    另一方面,令人满意的幸福婚姻对于建立成功的商业合伙也是很鼓舞人心的,关键是创业者要了解和承认自己与合伙人是一种亲密的“婚姻”关系,如果不像对待婚姻那样对待合作,创业者就会深深地陷入自恋的漩涡之中,他们会认为单干才是惟一的出路。像婚姻一样,合伙创业会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一、恋爱。在满怀创业激情、准备大干一场时,要强迫你自己慢下来,正式结婚之前先订婚,“未婚同居”一段时间,和你的合伙人多相处一些时间来充分了解对方,并且向自己保证你的合伙人是你理想的创业伙伴。 
    二、结婚。为了表示你对合伙人的重视,对创业的热情,在决定合作时,要向所有的人宣布你们之间是合伙人关系。至少,你应该向外界出示你的企业营业执照,执照上会清楚地注明你的合伙人是谁,你们在做什么事。找人合伙创业最麻烦的是“先上车后补票”,或干脆“逃票”,没有对你们的婚姻关系进行公证的人。合伙人最少应到工商部门进行登记,以确认你们的合伙关系。 
    三、生活。都说婚姻是坟墓,一旦你开始觉得合伙人不再钟情于你或相处得很不愉快,你就要引起注意。在出现困难时,你对生活首先要充满信心,不要轻言离婚。如果自己处理不了困难,可以请专业人士从中协调,以帮助你们尽早脱离困境,不要等到感情破裂时才去处理。 
    四、白头偕老或离婚。一些合作者在经历过一段动荡的过程之后,就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关系更为牢固,因为大家能相互理解,相处并不容易,大家都要珍惜,也许能白头偕老;二是离婚,出现问题后,合伙人发现无法再走下去,于是散伙儿。 
    合伙与否因行业而异 
    单干好还是合伙好?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出来。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很多,就算是将张瑞敏、刘永好等创业成功人士请到面前来,他们也不会直接告诉你以何种方式创业更好。记者采访了众多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他们都偏向于合伙创业。普遍的意见是:做小生意可以自己单干,干大事业就要合伙。 
    广州莱德电器董事长徐德浓说,初次创业者当然可以选择单干,但这样做的风险很大,因为一旦创业失败,创业者要承担“无限责任”。如果有合伙人投入资金,合伙者就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所以,不想做大事的人会比较适合单干,因为他们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失败了可以很容易“从头开始”。如果真正想做大事的人,最好还是寻找适当的合伙人。一个人要创业成功,必须要有人合作,这样成功的把握就会增大很多。“关键是几个人在一起创业,需要有很好的沟通和协调。” 
    专家的意见和徐先生不谋而合,他们认为合伙创业比单干要容易成功,风险也会小很多。广东南方略咨询公司总经理刘祖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合伙创业还是好。市场上的水太深,一个人创业太难了,发展也十分缓慢。从表面上看,单干的冲劲会很大,决策果断,可以灵活应变,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资金难以筹集、决策容易失误、发展后劲不足等等。虽然合伙创业也存在决策迟缓、管理成本增大等诸多缺点,但合伙创业比较容易成功。合伙创业者可以在资金、知识技能、关系资源等方面进行整合,如果合作人志趣相投、股权结构和企业制度设置合理的话,创业者就很容易将企业做强做大。 
    刘祖轲认为,我们也不能绝对地说哪种创业方式好,这要看创业者要进入的是哪一个行业。有些行业是必须要合伙才能创业的,不由得你是否愿意与人合伙,除非你不做这一行。比如创办律师楼、顾问公司、培训机构等等,如果没有合伙人,你很难开展业务。而对资金、技术依赖性强的行业也不适合单干,是否选择合伙,和创业者要进入的行业有很大关系。一些行业的创业者必须要有合作精神,要建立起合作的团队。 
    好团队是如何炼成的之步步为营篇 
    对今天的创业者、企业家而言,团队的重要已无须多言。 
    但在小企业如何长大中,团队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的地方却不少。在本期特别关注“小企业如何长大”的“团队篇”里,众多的案例和撰写者的多侧面多角度分析,一定可以带给读者颇多启示和感慨。仔细归纳团队问题,可以发现,小企业在长大的过程中,团队也随之在不断演变,这种演变充满哲理,认真揣摩更觉意味深长。 
    首先,创业者在最初创建企业的过程中,团队的作用相对不那么明显。这时候的创业者有点像部队里的班长,几个人,几条枪,什么都亲历亲为,战略战术之间的层次不甚清晰,只需目标明确,然后争分夺秒。在创业者率领的小企业经过两到三年的摸爬滚打后,如果没有夭折,则证明创业者和其所选择的行业、项目基本正确,企业也一定在飞速成长。这时候,往往也只有到了这时候,创业者开始意识团队的问题变得迫在眉睫。 
    优秀的团队并非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可以购买的一件物品,团队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已形成的优秀团队是一个意味深长、充分魅力、蕴含无穷哲理的集体。它的确可以招之即来,而且来之能战,但在“招”之前,你必须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建设它,完善它,培育它,打造它;并且在发展中进一步强化团队和团队文化,形成自己的独特企业文化,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作为创业者,你必须具备完善、建设、培育、打造的自身素质。否则,你可以成为团队的理论研究专家,或是优秀团队的幻想者、期盼者,而你的身边就是永远无法形成一个优秀的团队。 
    第一步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已经成为人们实现和展示自我价值最有效的手段。然而,在创业过程中,由于创业团队的不成熟,创业成员之间处于磨合期,因此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非常小。当然风险可能来自团队外部和内部的,但更多的是来自创业团队内部的风险。如果这种创业团队内部风险得到不到及时的、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它对创业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影响会阻碍创业企业进一步成长,也可能导致创业团队土崩瓦解。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无法面面俱到、样样精通。你能找到擅长行政管理的营销专家吗?或反过来说,可有擅长推销的行政专家?这种人极少。营销专家通常满脑子营销,很少会花时间去注意行政业务的细节;行政专家则用心于营业细节,请求管理效率。这两种职务所需的特质如何并存?如果有人身兼这两种职务,他不是只做得好其中一项、另一项做得很糟,就是两项职务都表现平平。所以,对大多数人而言,如果想做大生意,就得找适当的合伙人。 
    创业团队往往由几个私人关系非常要好的且有相似的理念和目标的创业成员组成,例如同事、朋友、同学、校友、亲戚等。这种社会关系网络构成了是创业团队的最宝贵财富和资源。实际上,社会关系网络也恰好成为创业团队内部风险来源。依靠个人社会关系建立起来的创业团队,是在经过许多次思想的碰撞和沟通后形成一致的创业思路和共同的目标远景之后建立起来的。而在以后艰苦的创业过程中,创业团队整天忙于业务发展与市场开拓,互相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就少了许多。一旦遇到问题和矛盾,创业团队内部就会形成相互不信任的风险,甚至造成对某个创业成员的无意行为产生猜疑,从而导致某些创业团队成员丧失信心与偏离目标。因此,创业团队要持续不断地沟通,切忌把问题积累和矛盾扩大。创业之前要沟通,创业时候更要沟通,遇到问题要沟通,解决问题时更要沟通。当然,沟通也要注意方式,有不同的看法,千万不要在公开辩论,更不能争吵。既然是朋友和同学关系,创业团队可以一起去运动,或去茶馆聊天,大家都撇开事业上的矛盾和工作中的问题,多讨论些人生亲戚和同学友谊话题,淡泊名利,或许大家都会豁然开朗,化解误会,继续为共同的创业目标和事业而奋斗。 
    所以说创业合作伙伴的选择,对企业发展前途至关重要,所以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这里的合作伙伴包括合伙人及其他配合您经营的人员。比如,投资伙伴、经营伙伴、技术伙伴等。 
    首先,考虑自己为什么真的需要合伙人——是精神上的支持?还是自己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漏洞,需要他人弥补?和不熟悉的人一起创业结果不会很好,和自己熟悉的人合作,则会有比较长时间的信任。一个人永远不能完全确定自己选对了人,但对他们越了解,则越有可能做出好的选择。 
    如果确定自己真的需要合伙人,要尽可能多找些关于对方的参考材料,并仔细审查。有些人合伙时往往是一方投资,另一方经营,那么谁是创始人呢?其实这两个人都是共同创始人,因为一个出钱,一个投入了时间。出钱的人可以称之为“投资方”,这是个金融术语,但用在这里也很合适。 
    有些投资数额,比方说100万元,对大企业、大投资者来说不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