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点被人将自己的老巢夺走,还谈什么神威。”曹操苦笑,失去陈留之后,他的地盘进一步缩小,“等我大军逼近晋阳的时候,倒是要好好问问,那陈宫为何要做如此叛逆之事。”
他自认没有做错什么,对陈宫叛变之举一直耿耿于怀。
“主公可上表,请天子下诏,诛杀反贼!”荀彧沉声道。相对于曹操,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荀彧才是大汉的忠实拥护者。
……
“哈哈,这一天终于来了,从当初送出传国玉玺,就等着这一天了,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洛阳城里,孙坚大笑道,“想来那袁术就该无暇顾及我们了,我们也能有一段喘息之机了。等到大家联合围剿他的时候,我们再去报仇。”孙坚的声音里充满着轻松感。
“只怕未必!”就在孙坚正兴奋的时候,一个声音传来。
“奉孝何出此言?”孙坚抬头,望向说话的郭嘉。
“袁术僭越,显然天下都不会服从,他想要稳固权力,就必须立威,以震慑周边诸侯。”郭嘉分析道,“曹操虽近,却有袁绍为援;江东原本是袁术的盟友,又有大江天险;荆州世族上下一心,实力强大,轻易无法取胜;宛城张济则不足以立威。也就只有我们,可以成为袁术的目标,实力相对较弱,而且原本依附于袁术,他也有借口来攻打我们。”
“杀鸡儆猴,看来我是成了那只鸡了。”孙坚阴沉着脸。
“没错,所以想要轻松起来,首先要撑过袁术猛烈的进攻,只有能在其中守住不失,才会有反败为胜的机会。”郭嘉淡然道。
……
襄阳,刘表收到袁术称帝的消息,意外之余,也隐隐有些兴奋。一直以来,袁术就是荆州大敌,如今敌人犯了大错,他岂能不高兴。至于说袁术此举是对大汉威望的巨大伤害,却被身为汉室宗亲的他忽略,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在这次的变故中攫取最大利益。所以匆匆召集了麾下文武议事之后,刘表再次命令各个武将,集结军队,准备行动。
西凉和益州,对袁术称帝触动不大,在、因为关东再怎么乱,也无法影响到那里的局势。说以也仅仅口头上表示反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而在并州,在晋阳,当袁术称帝的消息传来后,立即引发朝廷震怒。
第五百八十二章 、发兵、发兵()
人为什么活着?
这是个大命题,古往今来,无数的人在探讨这个问题,答案也千奇百怪。就好像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或者也没有两个人在这个问题上有相同的答案。
人活着,是需要有希望、有寄托的,正如就比如大汉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数年来无所事事,只能在别人划定的圈子里行动,或者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就是辅佐天子重振汉室。
如果是在长安是他们最黑暗的日子,那么到了晋阳就是看到了希望,虽然在吕布的治下,他们的能做的也没有多少,但至少比在长安强多了,那可是动辄就有生命危险的地方。吕布就算贪财好利,性格暴虐,但他不像董卓那么横行无忌,至少他是不会也不敢杀人的,对他们这些人也保持着应有的尊重。可以说相比于长安,晋阳就是天堂。
所以他们不会也不容许这个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朝廷再次瘫痪,无论是谁想阻止,那就是他们的敌人。
所以当袁术称帝的消息传来之后,最激动、最愤怒的无疑就是这些朝廷大员了。因为他们不容许别人夺走他们的荣耀。
如果袁术称帝成为天下共主,那他们这么多年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
……
晋阳行宫,大殿上沉闷无比,气氛无比压抑。事关重大,就连平日露个面就被宫女带走的小皇帝也留在这里,一连不高兴的样子,却不敢吱声。
“诸位,还是拿个主意吧,这事拖不得,越是拖延,对我们越是不利。”良久,还是杨彪先开口。
“还能怎么办?人家已经摆开阵势,光明正大的称帝了,就算想息事宁人都不行,总不能承认他们的政权吧,那将我们自己置于何地?”司徒淳于嘉说道。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又有什么好议的!”太傅刘虞怒道,“立即传檄天下,号令各地牧守出兵讨贼,以正视听。”
“太傅言之有理,下官愿亲自带兵,前去讨伐逆贼。”刘虞刚说完,杨奉就接上话。
他倒是好打算,想要趁机再抓到兵权。自被吕布夺了兵权,杨奉的日子就过得很艰难,见有机会,自然想要试试。
但可惜,在场之人,那个不是人精,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目的。
“杨少府(杨奉的新官职)忠心可嘉,实在是大汉幸事。只是如今,我们远在晋阳,又如何跨越万里之遥,前去徐州讨伐逆贼?吕将军能不能抽调一支兵马前去平叛?”司空张喜问道。
“下官当然也想带兵前去平叛,但实在是有心无力。”从前线匆匆赶回来的吕布一脸的无奈,“自去岁将白波军全都赶回去,如今他们越发猖獗,西河是白波军起家的地方,在这里根深蒂固,尤其是白波军共推的大首领张白骑,实力强悍不说,还占着地利,屡屡对我军进行袭扰,若非我们在那里也摆下重兵,只怕早就被白波军击溃了,如今也是苦苦支撑而已。”
“还有,去岁鲜卑寇边,我们趁机将雁门、定襄收复,也要保持强大的兵力,否则很可能得而复失。如今在晋阳,我们的兵力已经捉襟见肘,保护陛下都已不足,又谈何出兵远征。”
“那还不简单,吕将军可以将兵马调回来嘛!”杨奉在一旁不阴不阳的说道。对于夺他兵权的吕布,杨奉一直十分敌视,若非听陈宫的话顾全大局,吕布早就将他弄死了。
“杨少府是没有带过兵吗?还是说之前都只是摆个样子,真正统兵者另有他人!”吕布当然对其不怵,“西河如今两军对垒,岂是那么轻易就能撤军的,万一匆匆撤军被敌人找到机会,导致兵败的话,谁来承担这个责任。一场失败是小事,因此耽误了大汉的振兴,你来负责吗?”
杨奉张张嘴,想说什么,但看到吕布阴森的目光,终究没有出声。他知道吕布是夸大其词,但即便知道又能如何,表面上为难一下尚可,真要触动了吕布的利益,吕布绝不会再容忍他。
“还有雁门和定襄,不保持强大的军力,再次丢掉的话,责任在谁?如果放弃这两个地方,下次异族很可能就直接兵临城下了,以目前晋阳的兵力,根本难以为继,难道要让诸公都亲自上场搏杀吗?”
所有人都不做声了,就算他们知道吕布在说谎,难不成还当面揭穿?若是那样的话,说不定晋阳直接就成为第二个长安了。
“陈尚书,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最终,杨彪将目光投到陈宫身上。
陈尚书自然就是陈宫,官居尚书令,虽然地位不高,但却有权帮天子处理政事。晋阳又是吕布的地盘,可以说陈宫才是做主的人。虽然陈宫对杨彪等人一直很尊重,但是这些人违逆了他,诏令连晋阳城都出不了。
“如今之计,出兵是不可能了,只能下诏斥责袁术,勒令其去号请罪。”吕布治下什么情况,陈宫最清楚不过,就连吕布所说,也是陈宫授意,“当然,这肯定不会有效果,我们要的就是这个态度,然后给各路诸侯下诏,让他们共同讨伐袁术逆贼。只要有人做到,加官进爵可以丰厚一些。而且夺回的袁术领地,交给他们代管。”
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反正现在朝廷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代管领地也就是个托词,因为不这样的话,这些地方也拿不回来。在场诸公商议一番,只能暂时同意了。
“诸公无序担忧,数年来袁术四处结怨,周边尽皆敌人,想来很快就能击溃逆贼。我们要做的,不是关注袁术什么时候被平定,而是尽快将白波大患镇压下去,集整个并州之力南下消灭各路诸侯,如此才能一步步重振大汉。”陈宫最后说道。
……
朝廷斥责袁术的诏令很快就到了彭城,对此袁术是不屑一顾的,反而令人四处宣传其即位的合理性,是天命所归,然后就引起了一轮口水仗。
“礼”已经过了,接下来就是“兵”了,在袁术拒绝之后,立即给各路诸侯发布诏令,命令他们出兵讨伐袁术。
其实就算没有这道命令,也有人准备起兵,以大义的名分讨伐袁术,这道诏令来的正是时候。
冀州袁绍当即宣布与袁术决裂,可惜他不是袁家族长,否则就能直接将袁术从族谱除名了。他向天子表示自己管教无方,承认错误,并表示自己将竭力补救,平定青州黄巾之后,就会顺势南下徐州,将逆贼袁术捉回,绑送天子驾前领罪。然后就再次向青州增兵,想要迅速平定青州,南下争夺徐州。
刘备则表示自己要亲率大军南下,让袁绍沿途放行,但袁绍怎么肯能同意。他明知道刘备是故意为之,想要借机打压他的威望,却不得不一头扎进去。若是他大军都在,自然可以放刘备进来,趁机吃掉他的军队,但现在,精锐都在青州,他还真不敢。
曹操则是兴奋无比,立即宣布已经在集结军队,随时可能杀奔徐州,但到底什么时候杀到,却仍是个未知数。
刘表也是一样,表示自己正在准备,张济是跟着刘表走的,孙坚也只是口号喊的响,却一直在做着防御的准备。
刘风也同样如此,在袁术称帝之后,当即向天下公布了与袁术绝交的文书,并表示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大汉朝廷的尊严。收到诏令之后,更是频频表现出集结军队的现象。
发兵、发兵,每个人都在准备,但到底什么时候成行,没有任何人知道。
所有人,都在等一个契机的到来。只有到那个时候,才是天下讨贼的局面。
第五百八十三章 、周瑜出仕()
郭嘉将袁术的性格看得极准,当天下都磨刀霍霍想要宰上袁术一刀的时候,袁术却突然出乎意料的率先出兵。
建安二年四月,“登基”还不足月的仲家皇帝袁术,以孙坚背主不义为由,宣布讨伐孙坚,以刘勋为豫州牧,陈兰为颍川太守,率大军讨伐孙坚。
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就不同,也难怪其他人想不到。消息传出之后,所有人都很吃惊,就连孙坚也是一样。虽然事前他得到郭嘉的提醒已经做了准备,但在内心还是有很大疑虑,总以为在这种时候,袁术最该做的是巩固自己的势力,而不是因为此前的一些利益而匆匆兴兵。等事到临头,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天真,就算袁术当了皇帝,也改不了他的性格。
吃惊之后,就是隐隐的兴奋,或许契机已经到来。
其他诸侯在频频动作之时,刘风也已经在曲阿集结了五百万大军,随时准备渡江北上。
袁术为什么会失败,在刘风看来,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性格原因,另外一个则是战略失误。
坦白的说,袁术绝对不是蠢人,而且是相当聪明,否则的话,即便有偌大的家族,也不会在刘宏时期就能身居二千石的河南尹、虎贲中郎将等重要之职。又或者说,即便袁术本来就很平庸,但在家族如此不遗余力的培养下,也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政客,因为他成年之后就混迹于朝堂,眼界开阔。屠夫出身的何进能一跃而成大将军,世族出身的袁术又岂会差!
所以当董卓败退长安之后,很快的,袁术成为关东第一诸侯,占据着大汉最为肥沃的土地,兵多将广,粮秣充足,俨然是最有可能结束关东混乱局面第一人选。
但可惜的是,袁术最终失败,不过十年的时间,就落魄致死,将大好局面拱手让人。
袁术的性格决定着他的战略选择,而战略的失败又导致他性格更加极端,所以最终消亡。
先说性格,之前也说过,袁术官二代出身,四世三公,性格上的优越感是无可避免的,不说看不起曹操这宦官之后,就连自己庶出的亲兄长也看不上,而且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认为所有人都要围着他转,稍不如意,就容易暴怒。袁绍初得冀州,袁术立即去信索要马匹一千,被袁绍拒绝之后,袁术大怒,觉得袁绍小觑自己,自此兄弟间的嫌隙加大;向刘表借粮而不得,就唆使孙坚进攻刘表,直接把孙坚坑死,两边结怨的结果,就是北结公孙瓒共同对付袁绍刘表的同盟。或者两边还要各加一路诸侯,袁绍那边是一直跟着他的曹操,袁术这边则是一直被曹操欺负的陶谦。
可以说,袁术的这种性格,客观上导致了他的失败。因为他的性格,是影响他做出错误战略选择的重要原因之一。
空占据中原最富庶的地区,最终却一事无成,袁术错误的战略选择是一个重要原因。
首先,袁术的目光一直就放在中原河北之地,对于江南则不屑一顾。袁术所处的位置,可以说让他四面皆敌,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先扫平一方,有一个安定的大后方。以此来说,南征刘表是个不错的选择,毕竟刘表初入荆州,地位尚未稳固。可惜的是,袁术唆使孙坚进攻刘表,自己却根本不出力,最终导致孙坚战死,从此再没有跨过襄水,而是选择的北上。
但是,曹操的能力可比刘表强多了,袁术碰了个头破血流,后路又被刘表所断,只能匆匆带兵南下九江,从此丢掉了南阳这个大郡。等在九江站稳脚跟,夺下九江、庐江、陈国、沛国,尽占淮南之地,袁术依旧是关东最强的势力,其时江东地区各自为政,若是袁术能遣将夺取江东,就会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可惜袁术心高气傲,看不上江东“贫瘠”之地,自始至终没有拍过一兵一卒过江,只派了几个太守。于是朝廷派来了扬州牧刘繇,最终却是被孙策占据了江东。
若是袁术能吸取教训,依旧不算晚,当曹操大军在外陈宫背叛迎吕布入兖州时,若是袁术能趁机北上,或者能直接将曹操势力覆灭,因为那个时候,曹操都有前去投奔袁绍的打算了,但是袁术没有,反而觊觎起徐州来,自称徐州伯,又相继和刘备、吕布起了争端,最终导致曹操缓过劲来,迎来天子都许。
所以,尽管袁术实力雄厚,却因为战略选择失误,优势一点点散去,又因为性格原因,一旦遇事不顺,就容易走极端,尤其是他不听属下劝告悍然称帝,最终将他葬送。刘风甚至猜测袁术自己能预见将来的结局,但还是坚持称帝,就是为了过过当皇帝的瘾,以袁术的性格来说,这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刘备、袁术、曹操、刘表、孙策等人联合围攻下,势力一天天缩小。但就算如此,袁术也坚持了两年才消亡,可见其底蕴之深。
舍近求远,游戏中袁术再次犯了这种战略失误,防着近在咫尺的曹操不打,反而要去攻打颍川的孙坚。刘风相信,无论袁术是出于什么理由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一定跟他的性格有关。之前孙坚的一系列行为对袁术来说,绝对是赤裸裸的打脸,他能坚持到现在才动手已经很不错了。
当刘勋在颍川撞的头破血流时,袁术终于意识到,这些年的放任不管,已经成了养虎遗患,孙坚再不是当初那个任他拿捏的小人物了,而是成为坐拥数郡、拥兵数百万的大诸侯了。
但是,袁术已经是骑虎难下,这是他称帝后的第一战,是要立威的,当然不能就这么草草认输,就算咬着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