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虽然平定,但并不代表就安全了,在长安周围,驻扎的可都是西凉军。
董卓的亲信,在董卓被杀的当天,就被他和吕布带人清剿完毕,剩下的除了关在牢里的,就不是西凉军的嫡系了。所以,王允也没打算再搞一次大清洗,而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即将到来的危局。
百官度过一次“劫难”,总算松了一口气,大殿里顿时轻松不少。而接下来,就是吕布的封赏了。
“……都亭侯、中郎将吕布,诛贼有功,特加封为奋威将军,仪比三司,进封温侯,负责守卫长安……其余诸将,另有封赏。”啰啰嗦嗦的一大堆文字之后,王允终于念出了吕布的封赏。
和历史上的没有什么不同,吕布本来就是个低级的中郎将,现在成为将军,虽然级别不是很高,但自此以后能和王允共主朝政,又封县侯,而且是王允之前的食邑,也算是不错了。
但是吕布心里缺不怎么高兴,奋威将军,和建威将军一个级别,如今刘风也有封赏,肯定又爬到他上面去了。想想自己忙碌了那么多天,居然还是在这个奸猾的异人之下,吕布心里就对王允不满了。
朝廷有那么多的将军,我立下如此大功,也没人来争,随便给个级别高点的封号将军也好啊!奋威将军,一听就知道是杂号将军,就算不给四方、四征、四镇,给个四安、四平也好啊!
朝会之上,吕布还是很注意的,没有给王允难堪,面无表情的接旨,之前的脸上的飞扬神采消失不见。
“恭喜了,奉先兄。”就算猜到了吕布的心思,刘风也装作不知道,依旧悄声恭贺。
“谢谢,同喜,接下来就到致远兄了。”吕布不知道该喜还是该忧。
“……上虞乡侯,建威将军,典船校尉,领会稽太守刘风,协助诛贼有功,特进封为安远将军……”果不其然,将军之位变了,其他的屁都没有,只有口头上的表彰,让他的声望更进一步。
刘风接旨谢恩,也没表现出什么特别。心里却是在想着,这两个同为杂号将军,怎么区分哪个更加高级?
王允事先根本就没有刘风知会过,刘风心里庆幸,王允没把他的实职也给提上去,真要任命他为扬州刺史了,那真就乐子大了。由此看来,现在王允的脑袋还是很清醒的,没有刚愎自用,立即就得罪刘风这个除贼有功的诸侯。
封赏完毕,接下来,就是朝廷的新动向了,王允派张种持节,抚慰关东;征西将军皇甫嵩被王允委派,带人前去郿县,缉拿董卓的家人带郿坞里的财物;吕布也趁机提出,让徐荣麾下的李肃,单独领军,前去讨伐屯据陕县的牛辅。
刘风当然知道,历史上李肃此战是失败了的,被吕布趁机杀掉,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掩盖他投降董卓的事实。而如今吕布此举,到底是为了什么,刘风一时间还不得而知。想来,应该不会故意给李肃下套,好歹也是6阶武将啊!
长安政变刚刚三天,很多地方都还没得到消息,等再过几天,西凉军都接到消息之后,那个时候,才是雍州大乱的开始。了然所说的血流成河,绝不是凭空臆测。
散朝之后,王允邀请吕布和刘风到自己家里议事。
刘风知道,前面都是表面文章,这才是真正的利益交换的开始。他一边赶路,一边想着,到底自己手中还有什么底牌。(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二章、蔡邕()
三人再次聚集到一起的时候,再不用像之前那么小心翼翼了,都感觉轻松了许多。
“吕将军,实在遗憾,将军立下如此大功,老夫本欲举荐将军为镇西将军,但无奈朝中公卿言此太速,不同意,只同意加封县侯,只能作罢。奋威将军虽然级别不高,却表明了将军在此次诛贼中的大功,也算相得益彰了。而且要知道,温县可是老夫之前的封地。”王允开口就对吕布说道。
其实在场三人都知道,什么朝中公卿不同意,那都是借口,以王允现在在朝廷的地位,想要表彰吕布之功,别说四镇将军,就是四征将军也未尝不可。但王允对吕布向来只是利用,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以剑客遇之”,只将他当做勇武的匹夫。
其实不怪王允如此,孙坚、刘备乃至曹操,都是因为出身的问题,常被世家大族子弟看不起,起步阶段十分困难。吕布比他们更甚,因为他在两次叛变的过程中,杀了自己的上司,恶名更甚。王允作为世家的代表人物,有此观念不足为奇。
还有一dian就是,吕布手握大军,王允可不希望吕布地位提高的太快,成为另一个董卓,所以故意压着他。至于所谓的假节,仪比三司,有他王允在,哪有吕布说话的份。
吕布又不傻,当然明白王允折节下交的目的,以前还以为是为了自己在董卓面前为他说话,后来才知道是为了联合自己干掉董卓。但目前正是双方通力合作的关键时期,也正是吕布巩固自己实力的关键时期,他不会为了一些无关大节的事而和王允起争执。
他自信,只要给他时间,凭借着手里的大军,他可以一步步从王允手里夺回权力。“假节,仪比三司”,有时候是空衔,但在某些时候,也可以成为执掌大权的依仗。
“司徒大人客气了,下官之所以如此作为,是为了报效国家,岂是为了个人官职大小?”吕布正色道,“奉诏杀贼,乃是臣子的本分。”
不就是演戏吗,吕布也不怵,这一番话,他也能说的大义凛然,堂堂正正。
“奉先理解就好,貂蝉现在怎么样了?”王允不再提这茬。
“司徒大人放心,貂蝉在下官这里,不用担惊受怕,好的很。”吕布说话间,给了王允一个软钉子。
毕竟,把貂蝉送给董卓施展连环计,于公王允做的十分明智,但于私,尤其是对貂蝉来说,王允是理亏的。吕布现在也想明白了,对王允这做法自然不满。
“那就好,以后老夫也能放下一桩心事了。”王允说道,“今日请你们来,是为了商议今后的事。朝堂上说的都是场面话,实际情况如何,两位久经战场,想必比我更清楚。”
“司徒大人,如果是这事的话,好像找我来,没什么用处啊!”刘风立即开口,表示自己才存在,“我麾下就几万异人,见利忘义的主,对长安的大局可没什么帮助。”
“看似如此,但现在你身在长安,只要你振臂一呼,号召天下诸侯西向,将天子迎回洛阳,对大局是很有帮助的。”王允说道。
“司徒大人,你以为就算我说了,那些习惯了上面无人管束的刺史、州牧乃至郡守会响应号召,前来在数百万西凉军中迎驾?如果那样,你也太看得起我了。”刘风自嘲道。
“老夫自不会有如此奢求,但董卓虽然伏诛,西凉军却没有什么损失,长安也在危险之中。要是牛辅召集麾下将领,带着大军前来攻打长安,若是他们杀红了眼,陛下都有可能遭劫。老夫也知道如今天下的局势,但对大汉还是抱有一线希望,哪怕机会十分渺茫,也要一试。”
“司徒大人,你可知道,我要说这么一说,可就未必能安全回去了?”刘风盯着王允道。
“你是异人,不是不畏惧死亡吗?再说了,你们异人看重利益,只要你同意,有什么条件尽管提。”王允开出条件。
“董卓家产的一成,外加蔡中郎一家。”刘风想了想说道。
“太多了,那都是要充入国库的。另外,你要蔡伯喈干嘛?他可是董卓的党羽。”王允问道。
“300万金或者董卓的一成家产,不能再少。”刘风斩钉截铁的说道,“至于蔡中郎是何人,司徒大人比我清楚,你若是执意要杀他,等冷静下来必然后悔,还不如交由下官带走。司徒大人杀的人多了,不在乎蔡中郎一个。”
“好,300万金,加上蔡伯喈一家,只要你以会稽太守的名义发出勤王的号召,蔡伯喈你可以带走。”王允想了想,答应了刘风的条件。显然,董卓的家产不止3000万金,王允选择了前者。
“好,剩下的事你们谈,我就不参与了,先去将蔡中郎接出来,等资金到位发下赏赐之后,立即发出勤王号召,然后离开长安。”刘风说完,站起来,准备离开。
至于王允和吕布如何应对长安的危局,他是不准备再管了。没有强大的外力介入,刘风不认为王允和吕布能守住长安。现在长安已经成为是非之地,越早离开越好。他已经离开3个月了,也是时候回去了。
对于雍州的玩家来说,这段时间却是趁机发展壮大的最好时机。王允、吕布和西凉军相互厮杀几个月,顾不上他们,足够让这些身在雍州的领主玩家升级领地了。
……
回到家门前,蔡邕终于松了口气,他本以为自己回不来了。听闻董卓身死的时候,他只是应景感叹了一句,就被王允视作同情董卓的忠实党羽。但其实,他最初应征的时候,是受董卓威胁才来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董卓十分看重他,对他的话也能听进去一部分。他之所以长叹,也是感慨命运的无常,谁知道却被王允误会。
他知道王允的性格,一旦认准某事,就绝不会回头,却没想到,身边的这个异人,却能从王子师的手里将自己捞出来。
“蔡中郎,都到家,又何必心生感慨,赶快去见见家人吧!”刘风笑道。
“还是要多谢刘将军援手。”蔡邕再次表示感谢。
“蔡中郎客气了,我朋友在贵府学艺,蔡中郎与其有师徒之实,此乃分内之事。”刘风说道,“不过还是要提醒蔡中郎一句,长安已成是非之地,尽快收拾东西,与在下一起离开。长安王司徒容不下蔡中郎,就算离开,也未必能安全抵达目的地,蔡中郎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老夫知道了,既然你朋友还在,刘将军就随老夫一起进去吧!”蔡邕说道。
“固所愿,不敢请耳。蔡中郎客气了,叫我名字即可。”刘风说道。
“那老夫就不客气,致远,请。”蔡邕恢复了文人的洒脱,笑着当先进门,刘风随后跟上。
“父亲大人,您回来了。”刚一进屋,一个清秀的少妇就迎了出来,后面跟着的正是学霸,还有蔡谷和蔡邕的另一个女儿。
“是啊,多亏了致远相助,你们都好吧?”蔡邕抱起小女儿,问道。
“都好,也多亏了刘将军帮忙,才幸免于难。”蔡琰十分感激道。
“客气话以后再说,现在,你们立即收拾东西,准备离开长安。”蔡邕吩咐蔡琰和蔡谷道。
“大兄,发生什么事了?”蔡谷问道。
“以后再说吧,先去准备,不必要的东西、拖延赶路的东西,全都放弃,一切以速度为先。”蔡邕沉声道,“那些已经记下来的书籍,也不要带了,全部留下。”
“知道了,大兄,我这就去准备。”蔡谷向刘风dian头示意,然后自取准备。
“你要离开了?带着蔡琰一家?”学霸轻声问道,“你真的做到了?”
“是啊,但他们即便跟着我走,也未必能安全。所以,接下来,选择一个合适的路线绕过西凉军才是重中之重。”刘风沉声道。
他没有说,他接了一个帮着王允、吕布拉西凉军仇恨的活。(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三章、武关道()
通往武关的官道上,一行数万人的队伍拉的长长的,正在快速赶路。
这些人,赫然就是刘风他们。虽然队伍里增加了蔡邕一家,但速度却没怎么减小。都知道是关键时期,也就没,太注重细节。除了老弱妇孺乘车,其他人全是步行。
人多力量大,在这一刻得到充分的体现。蔡邕家里藏书数千卷,若是单独运走,至少要上百辆大车,还十分拖延速度。于是刘风就让会稽盟的成员每人携带一册。这样分散了重量,即不影响作战,又达成了目的。
唯一遗憾的是,这些书根本无法收到储物空间里去,一旦玩家战死,来不及收拾,就会遗失。
蔡邕明白这种方法的弊端,但却也只能这么做,否则将这些书留在长安,绝对无法保存下来。
蔡家不算什么大家族,又是典型的儒学传家,蔡邕本身也是个书生,发展壮大家族也不是他的强项,加上之前的被迫流亡经历,蔡家现在实力很一般,蔡邕的私兵只有2000余人,而且也不是什么精兵。
刘风位于军阵之中,一边走,一边思索路上的危机。
距离上次和王允、吕布会面,已经又过去半个月,董卓之死业已传遍天下,引起了轰动。
关东诸侯弹冠相庆,但对于西凉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驻守郿坞的十多万西凉精兵以及3万精锐保护下的董卓家眷,听闻此消息,更是惶惶不可终日。皇甫嵩率领百万大军杀到之时,郿坞也没有一个有力的人物站出来主持大局。董旻、董璜等人常年在董卓的庇佑之下,就是温室里的花朵,实力是有,但心性差到了极点,皇甫嵩大军杀到之际,都没有从董卓被杀的噩耗中回过神来。
结果不言而喻,群龙无首、士气低落的郿坞守军,抵不住皇甫嵩的攻击,不到三天,郿坞被攻破,董卓的家眷、族人全部被处死,郿坞里的金银财物,数十万军队搬了很长时间才搬完。不说别的,据说光是黄金,就多达七八千万两,也难怪王允死活不答应刘风分一成董卓的家产。
刘风在王允许诺的300万金到位之后,立即拿出200万分给此次随行出征的会稽盟的人。200万看着虽多,平均到七八万人头上,也不过每人20多金,也就是2000多块钱。当然,军队发奖励可不是平均分配的,每个人少则20,多则数百。此次行动耗时数月,比起他们自己平日里创造的价值,还是有所不如的,但会稽盟的玩家们却都感觉不虚此行。虽然他们没有经历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但跟着刘风见证连环计的经过,绝对是他们玩游戏以来最值得记忆的一幕。
“……兹有董卓仲颖,前据大军,拒不应诏,拥兵自重;后又窃据朝堂,擅废天子,杀戮宗室,嗜杀大臣,祸乱百姓……今有司徒王允子师,奉旨诛贼,匡扶汉室,解天子于危难,救万民于水火……吾会稽太守刘风,亲赴长安,朝见天子,身历此事,目睹数以万计为救天子而前赴后继的死难者,心中不胜悲痛。然由于贼人势大,天子依旧处于危难之中,吾势单力弱,不能救天子于水火,故恳请天下义士,聚兵西向,迎天子于东都……振兴汉室……”
想着这些前后不搭、没什么说服力的号召关东诸侯起兵勤王的宣言,刘风就觉得好笑。也不知道王允是怎么想的,居然拿300万金来换这东西。
皇甫嵩拿下郿坞、王允下令尽诛董卓族人的消息他已经收到,据说李肃带着200万大军向陕县去讨伐牛辅,还在慢腾腾的赶路。
号召各路诸侯再次起兵的檄文一发,刘风算是彻底自绝于西凉军,于是第二天,他就带着人离开长安,踏上返程之路。
华阴、陕县、函谷、河南,长安一路往东,都是西凉军的地盘,刘风的回程之路,当然不能再走这条路,而是要绕过西凉军控制的地方。
现在距离刘风离开长安已经七八天了,离开长安之后,他没有东行,而是转向东南,避开西凉军大军屯驻之地。至于没有西凉大军镇守的地方,还都因董卓之死而惶惶不安,生怕王允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