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实验基地占地极广,再加上外面规划出来,所建成的营地,总面积达到了十平方公里。想在将这十平方公里的面积给圈起来,挖出一条护城河来,是一件非常浩大的工程。以现在基地的人力物力,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样,谢寒最后不得不将军事实验基地给删除出去,目前仅仅在做的,就是将民众营地所在的五平方公里给用护城河围起来。诚然是少掉了一半的工程量,也算是一件非常巨大的工程了。
不过令谢谢头痛的是,目前基地上,挖掘机械几乎同等于零,这让整个工程再是加重了工程量。最后没有办法之下,谢寒不得不实行工分制,也就是说,基地里除去末世公司里的研究科研人员,和必要的守卫人员外,其他的人员,全都要参与到挖掘护城河这个工程来。按每天的工作量,来换取粮食。只要肯努力,换取的数量,并没有上限。
原本谢寒以为像这样的方案,提出来,肯定会受到众人的抵制,可是出乎谢寒的意料,这个类似于改革开放之前的大锅饭制度,竟然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谢寒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养尊处优了三年之久的人们,竟然放弃着最低的保证口粮不要,而非要出卖自己的汗水,来换取比低保口粮更多的粮食。
这个问题,做为后勤总管的楚天河,倒是看得明白,面对谢寒的迷惑,解释道:“老大,只要你仔细想想他们之前的生活,再对比一下现在的生活,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会这么做了。不错,以前在望天基地里,大家都是等待着分配最基地的生活口粮,可是那样的日子,就如同行尸走肉,完全是锁在笼子里的鸟儿。现在虽然说我们也推出最低的生活保障,但是他们更愿意的,是有一份工作,一份让他们重新恢复到正规秩序下的工作。所以我们的方案,诚然是再苦再累,愿意的人还是占了绝多数的。”
楚天河的分析,令谢寒也想通了这其中的关节。就好比我们正常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没有工作,时间久了,就会感觉到非常无聊,急切地希望找到一份工作来让自己不至于无所事事,让自己的时间变得充足,精神有一个依托。而有了工作的人,则往往是希望自己不需要工作,像很多悠闲的人一样,轻松地过着日子。正是这种两极化的存在,才让三年多没有工作过的人们,对这个方案大受赞同。
既然这个方案被通过,接下来,自然就是开始将建筑城护河的工程提上日程表。
对于人工挖掘来说,这个工程进展将会很慢,这让谢寒一度想过从利用自己4立方米的空间库,从现代里,带一些小型的挖掘机过来。不过最后想想,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计划,现代和末世的机械科技,还是有着太大的差异,落后了数代的柴油机技术,还是让很多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望得出来的。
为了减轻工程量,在徐强的建议下,护城河的建设采用的是爆破作业来进行。也就是说,在规划好的护城河位置下,深埋下大量的炸药,按每个炸药的威力节点来计划,连环环绕整个5平方公里。在随后的爆破下,这些位置的泥土,将会被炸药掀起大部分,而且还会出现深达两米到三米不等的深度。如此一来,工程量,也就会减轻大半以上。
“轰隆隆……轰隆隆……”
剧烈地爆炸一直持续了整整半个小时。整个营地地上空。都被爆炸产生地烟雾给笼罩;无数地泥土甚至有些还能溅到营地里。飞扬地泥烟。混合着烟雾。让整个营地原本军绿色地帐蓬。全都朦上了一层灰蒙蒙地色泽。
在远离爆炸点安全地距离外。三千余名手持着各类工具地民众们。早就等候着。随着谢寒开工地命令下达。这三千余名民众。就按着早先分配好地工段。涌向爆炸出地一个个弹抗里。开始按着设计图进行人工挖掘。
每一公里。就会有一名负责监管工程地人员。他们不单起到监管地作用。同时还兼任着记录地工作。
三千余人一字排开。所形成地效果。也是一眼望不到头。这样地场面。也许和丧尸们比起来。连个零头都不如。但是却让谢寒整个兴奋地找不着北。这些都是属于自己地。也算是自己在这末世里生存下去地第一批力量。也许以后还会有第二第三第四……批。但是谢寒相信。以后地。永远比不上第一批让人兴奋与感动。
尽管采用了爆破法。但5平方公里。折合回一个四方形。这可是近12公里。宽1o米地护城河。工程量可想而知。在没有大型机械之下。单靠三千余人。而且在没有合适地工具之下。想要挖掘完成。绝对不是短期内可以完成地。
不过谢寒并不是很急,从目前的形式来看,这里方圆上百平方公里内,原本就是毫无人烟之地,就谈不上存在着什么丧尸之类的了。这么算来,留给自己的时间无疑是非常充足的。
在末世里,任何时间,都不要失去警惕性。就算知道这方圆上百平方公里内不可能存在着丧尸,但谢寒并不会掉以轻心,应该安排的防卫力量,还是要安排的。非但给民众营地安排了五十人的巡逻队,还给军事实验基地安排了一百人的守卫力量。这还不够,谢寒还用陈六的八辆悍马王,组织了以两辆为一队的四支大面积巡逻队,对整个军事禁区内进行巡逻,力保整个军事禁区内,不会被丧尸有机可乘。
反正护城河的事情,有楚天河在负责着,相信也不会出现什么差错,所以谢寒的目光,又放在了科研这一块上。就在规划护城河之前,徐强可是告诉过自己,上次自己吩咐过他的事情,总算是办到的,就是从望天市的一家大型制造厂里,弄到了一套可以勉强制造电饭锅内核芯片组的生产线。( )
第一百零四章 芯片制造
末世里,芯片制造这种看似高端的技术,其实已经非常普及。当然,所谓的普及,是指一些民用性或者普通性较高的芯片,像很多大型设备上的芯片组,就算是末世生前的几年里,也是垄断在少数几个国家中的一些巨无霸公司里。望天市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拥有的大型制造厂,就多达七八家,能够生产普通性芯片组的,就有三家。
谢寒不知道徐强是怎么弄到芯片制造生产线的,但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非常兴奋的消息。生产线存放在军事实验基地里,由于末世公司的特殊性,做为当时临时营地最高管理者的徐强,将军事实验基地中的一幢六层高的大楼,划归末世公司所有,所有的末世公司员工,都是在此处上班。而生产线,自然就是存放在末世公司的一楼上。
军事实验基地,谢寒一直忙于规划整个基地的建设,可以说,除了指挥大楼和自己所住的军官楼外,几乎没有到达过其他地方,对整个军事实验基地根本上谈不上了解。谢寒知道,这看起来很失职,但谁让这阵子真的很忙?反正军事实验基地里的东西,徐强这个武器装备狂,肯定是不会放过的,应该早就整理准备好,意在在某个时间里,给自己一个惊喜吧。
民众基地和军事实验基地,它们的全称早就经过所有人的赞同,一致同意将整个基地的名称定为:新城。新城的含意里,既有挽救的意思,也有为了未来,得到新生的意思,所以也可以称呼它为挽救之城,未来之城。
在新城里,看似是一个体制,但却是民众基地与军事实验基地分开管理的。谢寒理所当然地担任了整个新城的高最行政指挥官,而陈六副之。像民众基地,最高行政官是拥有一定管理经验的齐飞舞担任,而楚天河为副。军事实验基地里,则是徐强担任最高指挥官,阿木为副指挥官。有别于末世公司的特殊性,管理权开始移交到吴东林手上,他将出任末世公司的副总裁,总裁则交由不参与管理的谢寒兼任。
来到末世公司位于军事实验基地里的所在大楼里,得到消息的徐强和吴东林,和张施段这个科研主管,早就站在外面相迎了。对于谢寒这个年轻人,吴东林和张施段是打心里佩服的,不单是他的行事,还有他的勇气。在这个吃饭生存都是问题的末世里,谁能有他一样的勇气来开创一间很难产生经济利益的公司?所以在两人的心里,谢寒无疑是科学界最需要尊敬的人,他的末世公司,无疑将是人类科技,得以保存和继续研究下去的摇篮。
对于整个末世仅是的科研骨干,谢寒当然保持着尊敬,有些怪意地对徐强说道:“强子,我又不是什么外人,用不着这样通知他们出来迎接的。”徐强只是笑了笑,说道:“先不谈你新城最高行政指挥官的头衔,就凭你还是末世公司的总裁,我们怎么也得出来欢迎欢迎吧?”其实徐强真实的意思,只是想让上下级的关系更加的突现出来而已,这将有利于以后新城的整个奖罚制度的推行。
吴东林受刚认识谢寒时的影响,对谢寒始终保持着敬畏的心理,说道:“总裁,其实是我们想出来迎接一下你,以表示你从望天基地里,提前一步将我们都**来。”张施段更是感激涕零,如果不是谢寒,自己的全家恐怕是要淹没有丧尸海里的了,哪儿有今天,依然是全家团圆?“总裁,谢谢你救了我们全家……”张施段并没有多说什么,这种恩情,留存在心中就足够了,自己只要努力工作,也算是报答谢寒的救命之恩了。
谢寒被他们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毕竟当初自己可是有些强硬,而且还是居心不良来着的,他说道:“这算不得什么救命之恩。”为了不让这个问题继续下去,谢寒转移话题说道:“我们还是看看生产线吧。”
经谢寒这么一提,众人才想起来谢寒此行的目的。
末世公司所在的大楼,其实也是军事基地当初存放一些物资的地方。这里一到三层,全都是整层为一个空间,可以说用来转换成工厂,将是非常方便的事情。
生产线就摆放在一楼上。早就被张施段带领下地制造业相关人员。组装完成。所以谢寒所看到地。就是已经安装完成地样子。令谢寒意外地是。能够生产这种12英寸地芯片生产线。竟然只有一条dVd地组装线一样大小。所不同地是。芯片生产线。是由很多高端设置相连着。看起来笨重非常。
像12英寸地芯片生产线。谢寒还是多少有一些了解地。这可是在现代里。代表着最高地生产水平。基本上说。像欧美等国。是对中国禁运地。中国只能从韩国等国引进合作。而且还不容易让中国人员进入到操作地核心层里。
但是没有想到。在末世里。12英寸已经是非常普遍地一种芯片生产线了。因为如今几十年地展。已经推出了18英寸地芯片生产线。像这种12英寸地生产线。已近到了淘汰地边缘。不过末世地12英寸生产线和现代地12英寸生产线不同。不但质量上有了飞跃性。而且生产线也由庞然大物。变成了如今谢寒所看到地“小”巧样子。
“这条生产线。能够生产电饭锅用地内核芯片组吗?”这个是谢寒最关心地问题。所以在观察完生产线之后。立马就提了出来。
在吴东林地示意下。一个同样是带着眼镜地中年男子从吴东林后面走了出来。向谢寒笑着点了一下头。吴东林说道:“在芯片这方面。我们公司称得上权威地。就是秦思南秦工了。还是由他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秦思南说道:“电饭锅地内核芯片组。我也看过了。它所采用地芯片是14英寸地生产技术。而我们地生产线只能生产12英寸地芯片。”谢寒听了大急。经他这么一说。自己在现代地计划。不就是成了一个笑话?“你地意思是说。这条生产线。无法生产得到电饭锅地内核芯片?”
见到谢寒有些失态的问话,秦思南点点头,说道:“恐怕是这样了,不过……”谢寒一听有下文,顿时又是急问道:“不过怎么样?”秦思南说道:“不过可以要求技术部,将14英寸的生产条件,修改为12英寸。这样的后果,将是让芯片的功率减小,从而数据上,会生一些变化。”
谢寒松了一口气,如果是这样,并不是最糟糕的,至于数据会有一些变化,谢寒根本就不需要担心,因为自己不是在末世里竞争,而是拿到现代去。就算数据有变化,相信比起现代可以说落后的技术来,也不知道先进了多少倍了。“那么,如果在修改为12英寸之后,每月的产量,会在于多少?”
秦思南答道:“如果原料跟得上,理论上来说,年产量可能达到1o万片。但是我们必需考虑几个问题,就是操作人员和原物充足问题。按目前的情况来看,熟悉使用这些自动化设备的人员,少之又少,而且原物供应非常不稳定,就我估计,能够达到每月2ooo片,已经是极限了。”
“一个月才2ooo片?”谢寒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的产量,也太过少了些了吧?要知道自己在现代的电器厂,在调整生产线之后,月产量电饭锅,最少也会达到2万个。如此一来,芯片的供应,将会严重地让电器厂出现无芯片可用的局面。
突然像是想到了什么一样,谢寒又是心中一宽,既然芯片的技术参数可以修改为12英寸,这不就代表着,自己完全可以将这种芯片,在现代里生产?
(有事更新迟了,抱歉!手里还有票的,投一下本书,谢谢!)( )
第一百零五章 思维跳跃
想要将电饭锅的内核芯片进行现代量产,所需要碰到的问题很多,不过在谢寒看来,这些问题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毕竟这一款芯片组,它里面所包含着的一套程序,可不可现代技术能够破解的,最起码在十年间,很难有人破解。有了这个保障,谢寒当然可以大方地给自己的芯片申请专利,之后给各个有能力生产12英寸的生产商们下订单。
理清了这些头绪,谢寒顿时宽松起来,对吴东林说道:“既然是这样,那么你就尽快让科研部门停下手中的事情,先解决掉内核芯片尺寸问题。”
吴东林点了点头,像这种略为修改数据的工作,其实根本上就不需要让科研部门停下他们手头的工作,只需要从中抽出几名这方面的人员专家,花上几天的工夫,就可以解决掉这个问题。可能唯一花时间的,就是新的芯片测试问题了。不过在吴东林看来,只不过是修改一些地方的数据,测试应该所花的时间,也不会太久的。
这件事情虽然决定了下来,但也不是一时就能够完成的,就谢寒估计,最少也需要一周的时间。
其实科研部门里,目前的工作,并不是研究新的技术,而是尽可能地破解各类末世里拥有的技术。在望天基地里招到的人,还是太少了,上百人的科研人员,细分下来,像热门的类型,人数就多一些,冷门的甚至一个这方面的人员也没有。谢寒如今所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能够破解的技术集中在手里,等到现代里的实力进一步增长之后,再慢慢推出新的科技。
谢寒也曾经在国内知名的某论坛上表过一个帖子,内容就是类似于自己所经历的一样,而帖子最后所提出来的疑问,就是让谢寒一直以来所犹豫的问题。
到底是与国家合作,将从末世里获得的科技交给国家,还是一个人慢慢地展,最终在有足够实力的时候,再将一项项的科技以无偿贡献出来,用这种方式来推动整个社会科技的展?
关于这个问题,当时参与评论的人很多,可以说众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