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月球基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超级月球基地-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也不知道科工那边,能不能吃下这个事情,时间,还是太短了啊”欧阳老爷子端着茶杯,斜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眼角隆起的皱纹聚在一起,使那沧桑之中波澜不惊的目光显得更加凝练。

    作为世界著名的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欧阳老爷子算得上是从头至尾参与并指导了中国月球探测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设计了国内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与载荷配置,乃至于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当之无愧的被誉为中国的“嫦娥之父”。

    此刻,精神矍铄的“嫦娥之父”终于从柔软的靠椅上坐起身,抓起内线电话叫了助力进办公室。

    “阿光啊,你去准备一下,我们下午去一趟科工”欧阳白远将茶杯放到桌子上,对着进门的助力说。

    “啊?您有什么事,交给我办不可以么?咱这里去科工,路程可不进啊,您这身子骨扛得住么?”被叫做阿光的青年敬佩的看着眼前的老人,那种打从心底里的钦佩是伪装不出来的。

    “不行啊,时不我待啊,我不去瞅瞅,总是不放心。”深邃的眼光中透出的坚持,令阿光心神一阵。

    “可是,您这上了年纪了,又不比年轻人,您不注意身体,我们的工作遇到麻烦了,谁来当主心骨?”阿光心直口快,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

    “你啊,平时不是觉悟挺高的么,怎么在这个问题上狭隘了?”欧阳白远站起身,从身后的书架里找寻起来,不一会摸到了一本手册,取出来放在桌面上。阿光依稀辨认出,这是老人常年工作总结的手写笔记。

    “我们搞卫星的,就像是搞原子弹一样,小平同志不是说过么: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我们的大国地位。”欧阳白远翻开笔记,从里面摸摸索索的找出一张黑白相片,是一张已经摩擦的有些花白的集体合影。

    “这一辈人啊,又有几个关心过自己这身子骨的。什么主心骨不主心骨的,倒下一个,后面人再填上去,若是少了这一股子狠劲,我们啊,发展不起来。”

    “这我知道,您常说发射卫星就像搞军备竞争,谁发的多,发的好,谁腰杆子就硬,可是像您这样,兢兢业业干了大半辈子,还打算继续奋斗下去么?再难,也不能一点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天天熬在这里啊。”

    “休息?怎么有心思休息啊?”老人用指头摩挲着照片,缓缓地说“前些年的时候,咱们没实力,全世界就只有鹅国人和米国人能搞搞载人航天。那个年代,稍微有些航天技术、有些经济实力的国家,都想染指载人航天。

    包括我们。

    可是啊,力不从心,所以只能求着和他们合作,出钱、出资,就这样,他们都爱答不理的。你是不知道,那几年,过得是真苦啊。造导弹的,不如卖鸡蛋的。”

    欧阳白远将照片重新塞回手册里,珍而重之的合起来。

    “现在呢,你再看看那些借用俄、米的航天器将本国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有几个发展出来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载人航天技术来的。

    我们啊,强调了多少年的科技强国,创新圆梦。我不努力,你不努力,这个事情要靠谁来搞?怎么强国?怎么圆梦?”

    老人的话铿锵有力,尤其这几句话,将阿光说的一阵羞愧,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像是在聆听教诲一样。

    “发发牢骚,又不是说你,低什么头?”欧阳白远看着阿光的表情,笑了笑。和蔼的说:

    “别老低头,94年,米国佬把咱们堵在国际空间站门外的时候,我们都没低头,你在这低什么头。抬起头来,对,要有底气嘛。”

    老人看着抬起头来的阿光,笑的很灿烂。

    (本章完)

第56章 抬头需要底气() 
一间媒体会议室内,一半是研究人员,一半是行政人员。围坐在长条状的会议桌前,目光统一盯着坐在首位的人,一副聚精会神的模样。

    “我再给大家强调一遍,这次的任务,不存在可能不可能”说着,将手中的烟屁股狠狠的戳在烟灰缸里,盯着众人,咬牙切齿的。

    “行,也得上,不行,也得上,15天,不就是改个图纸么?加两个班的功夫不就出来了?”

    身着衬衣西装的行政人员里,有几个满不在乎的点了点头,外行人,哪里知道这15天究竟意味着什么。

    反观身着灰色研究服的工程师队伍里,几乎清一色的愁容满面,这项要求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要他们栽下一颗苹果核,15天后长成树。

    难如登天。

    “王主任,这工作能不能做好,你给咱们表个态。”坐在首位的那人看着一屋子沉默是金的员工,有些不大满意这种安静的氛围。

    一名坐在他左手边的工程师听到后,直了直身子,捏着面前的稿件“李部长,这个。。。。”。这个态怎么表?让他怎么开口?

    “说啊,支支吾吾的干什么?”那大腹便便的领导一副不满的姿态。

    说?怎么说?这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是拍着胸脯保证下来了,又有什么意义,还是把这个麻烦推给别人吧,想着,瞅了瞅一旁的几个人。

    “李部长,您看,这工作我们也是才接到,还没商量出计划来,就被招过来开会了,队员们是什么心态,我这也没个数啊,要不然咱让大家都说说,我们也好摸个底啊。”王主任把皮球推到了整个队伍身上,自己跳出了三界外。

    李部长朝着工程师队伍扫了一眼,看着一个个头都快低到桌子下面去的人,眼光有些不善。

    “苏省”他点着里面唯一一个目视前方,似乎在琢磨问题的年轻人。“你是搞轨道设计的,给咱们说说你的看法。”

    此刻的苏省还在琢磨着亚洲三号的变轨方案,心里计算着近地点加速时的能量消耗比率,本来就两天一夜没有合眼的他,脑子里已经是一团浆糊了,被领导这么一打断,好容易有些眉目的思路全乱了。

    “李部长,改引擎的方式,逻辑上行不通”苏省很光棍的将大家心知肚明的答案说了出来,不少人听了这话,心中顿时一松。心想这愣头青还真是不怕死啊。

    “怎么行不通了?”李部长用眼神死死的锁定住了他,那伏下的身子如同要炸毛的猫。

    “嫦娥5号的伴侣卫星,本身的设计方案就是中转通信卫星,在轨时间和变轨次数的最大负荷也只能支撑它坚持到5号回返,更换长光通信模块没有问题,这个不用15天,5天就能完成。但是,引擎扩容办不到,燃料的输配方案也没法再优化了,除非增加燃料箱。

    可是,加了燃料箱,要重新做重心、质心测绘和数字变轨推演,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出不来。”

    “我问你这些了吗?”部长的声音变得低沉而富有攻击力,氛围凝重了起来。

    熬过夜的人,本身肝火就旺盛,也容易发怒,苏省听着这明显带有施压意味的话,强忍住心中的火气。

    “我是问你十五天的时间里,能不能给我搞定这个轨道续航?”那声音徒然拔高起来,像是在向众人展示忤逆他的后果。

    他这一喊,苏省反倒清醒了,脑海中回忆起前些天从网上看到的寻求合伙人的帖子,那股被压抑了许久的无名怒火蹭蹭蹭的窜起来,看了看眼前这几个长脑袋纯粹是为了显得个高的家伙,除了勾心斗角外,似乎从来没见过他们将精力投放在研发攻坚上。

    “不就是要一颗探月卫星么?你要真想加急,我给你说个办法。”话一出口,整间会议室落针可闻,平平淡淡的语气下,似乎蛰伏着一头猛兽。

    “你这是跟领导说话的态度么?”坐在一旁的王主任帮腔到,他看了看李部长那已经涨的发红发紫的脸色,赶紧拧开桌上的矿泉水推过去,“部长,您消消气,消消气”。

    看到李部长那副模样,苏省的心中反倒释然了,这回国三年以来的桎梏仿佛在这一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原本属于他的天马行空般的性子又一度回到了他的身上。

    “看好了!”说着,拿出手中已经打印好的几张图纸,举起来向在座的所有人展示了一遍,那上面赫然印制着一颗通信卫星和几条环装轨道示意图。

    “我不知道你们对这次修改计划了解了多少,我对比了10月份发射的长光通信卫星,发现它比我们计划书上的要求,只高不低。”

    说着,又指着那条画了很多条环形线条的图:

    “这张,是1997年12月24日,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发射的“亚洲三号”通信卫星,由于当时第四级发动机故障,这颗卫星被搁浅于倾角为51。2度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上,当然,保险公司将此次故障定义为“全损”,并向休斯公司赔偿2亿美元。”

    苏省看着满会议室睁大的眼睛,就知道他们还没有将这三件事联系起来,不禁摇头失笑。

    “知道霍夫曼变轨技术和贝尔布鲁诺弹道么?”那嘲讽的神情盯着部长位身边的一众领导,丝毫没有忌惮的神色。

    “1998年4月10日,亚洲3号卫星利用这两项轨道算法,点火直奔月球,之后,亚洲3号卫星连续进行短时间点火,将轨道倾角逐渐减小。

    到了1998年5月7日,亚洲3号卫星共进行了11次近地点点火,轨道半长轴由4月10日的24549公里抬,升到了166942公里。

    在那个时代,人类设计和生产的商业飞行器,从未到达过这样的高度,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地球同步轨道的范畴。从那以后,亚洲3号卫星每走一步都是在创造一个新的纪录。”

    苏省举着手中的图纸,如同演讲一般,将心底那压抑了三年之久的怒火一并迸发出来。

    “1998年5月7日,这颗卫星结束当前环绕地球飞行的大椭圆轨道状态,开始直奔月球!同月球首次交会后,由于引力的作用,倾角又一步减小。

    接着,经过第二次绕月飞行,轨道倾角又减小了4度。然后,休斯顿利用卫星发动机作了进一步轨道调整。

    就这样,卫星进入了一条只有几度倾角的地球同步轨道,挽救行动,成功。”

    苏省离开座位,走到王主任背后,将那张10月份发射上天的长光通信卫星照片,潇洒的丢在他和李部长的桌子上。

    “这就是我的办法,”

    “另外,”苏省慢慢的说,他感觉自己已经没有了怒意,转而用近乎怜悯的眼神看了李部长一眼,

    “我辞职。”

    (本章完)

第57章 牛角尖() 
欧阳白远的车驶出办公楼的时候还是中午,到了科工院所停车场里却已经将近下午四点了,已经在车上小憩了一觉的他被阿光搀扶着下了车,正在活动筋骨的空档,就见到一人抱着一只大纸箱,从办公楼里走出,直奔停车场而来。

    那人走到一辆白色的轿车前,打开后备箱将纸箱子放进去,抬手正要关上后备箱盖,又停了下来,从纸箱中抽出几张纸,盯着看了一会儿后,便扬手撒了出去,纸张在空中飘舞着,男人也没有拾起来的意思,转身上车发动起来后,扬长而去。

    欧阳白远盯着那几张落在地上的纸,感到好奇,对着助理吩咐:

    “阿光,捡过来我看看”

    。。。。。。。。

    英国作家安德鲁·史密斯曾采访9名活着的登月宇航员,之后在其书《月亮尘土:寻找那些掉向地球的人》中,披露了惊人的内幕:

    几乎所有美国登月宇航员回到地球后,都无法应付突如而来的名声和登月事件造成的超感官心理影响。

    他们有的精神崩溃,有的成了酒鬼,有的沉浸在沮丧中……

    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1年宣布,美国人要首先登上月球。这个大胆的梦想,连当时NASA的局长都不知道该如何实现。

    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从1969年夏天到1972年12月,先后有12名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太空船,使用比现代手机还“原始”的导航科技登上了月球。

    大多数登月宇航员在上世纪50年代都是美国空军试飞员。20世纪60年代,身为飞行员的他们卷入了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在那个充满太空狂热的年代,他们都认为自己在为人类的未来而冒险。

    接下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太空热”的逐渐衰退,12名登月宇航员也遭遇了一连串混乱的“尘世生活”。NASA的宏伟计划崩溃了,但大多数登月宇航员却发现很难在地球上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

    其中有几位症状比较特殊的,比如“阿波罗15号”登月舱驾驶员詹姆斯·欧文。从他的采访回忆录中不难得知,登月的那种“神秘感觉”,深深地折磨着他。

    他曾在月球的亚平宁山的一块岩石上,发现了一块有着45亿年历史、被称做“起源石”的水晶。每当他回忆起这件事,总会感到,那块“起源石”仿佛正在那儿等待他的到来。

    当他返回地球后,便开始了信仰宗教。并建立了一个叫做“高飞”的宗教组织。之后曾两次带领探险队到土耳其阿拉拉特山寻找诺亚方舟的痕迹。

    直到91年,因心脏病去世。

    再说说另一位被当时的美国民众家喻户晓的宇航员,“阿波罗14号”飞船登月舱驾驶员埃德加·米切尔,他曾在多次公开演讲中表示,从月球返回太空舱时,有一种被某种东西注视的奇怪感觉。

    他感到自己和宇宙中的智能生命产生了一种心灵的接触。回到地球后,米切尔开始研究神秘的超自然现象。他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一个“抽象科学协会”,专门研究人类意识和各种超自然事件。

    欧文的登月同伴查尔斯·杜克同样无法应付登月事件带来的巨大心理震撼。返回地球后,他开始酗酒,并且经常虐待自己的孩子。杜克是活着的登月宇航员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后来皈依了宗教,将登月事件称作“我生命中的灰尘”。

    “阿波罗12号”指令长阿兰·比恩,是第四个登上月球的人,后来成为著名的画家。然而,他的绘画主题永远只有一个:就是用混合着月亮尘土的油彩,描绘着他看到过的月球表面场景。

    那些月亮尘土都是他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比恩说,当他从太空返回地球时,曾向自己发誓:“如果我能回到地球,我将做自己喜欢的事。”

    也许,就对月球的了解程度来说,这些人拥有当之无愧的发现权,至于他们究竟在月亮上发现了什么,或者说是否真正的登上了月球,都无从探知。

    至少依照聂鹏目前的几次月面行走来看,除了大弧面的地平线,漆黑如墨的浩瀚星空,以及那颗几乎没有变动过位置的水蓝色星球,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虽说早些时候一个人在月球上施工,的确有过难以言明的孤寂感,可是由于佳颖阴差阳错的加入,使得聂鹏已经将月球基地的建造当成了自己的事业来做。

    对于这种没有竞争,没有案例可以参考的特殊商业模式,他也曾和佳颖展开过不止一次的探讨,除了依靠月球特殊的环境外,培育新型的生物制剂外,目前他们能做的,还是太少,这就如同远古时期未曾开化智力的猿,守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落,却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于饥荒。

    下午带着装修公司去工厂实地测量了一番,说是装修,其实对于这类实验室来说,无非就是按照聂鹏的意思增加隔断,分化出每个区间的功能来罢了,并不存在美感的说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