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天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铸天朝-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此同时,云氏有大量低价盐的消息也传出云华郡,传遍整个泽州,正在向着大黎帝国各地传播着。

    不过依附其他势力的盐商没有向着跑来临海城购买白盐,毕竟路途太遥远了,即便降低一点白盐批发价,也不及运输白盐的成本增加。

    就在这个时候,云氏游走出第三步,云氏将白盐批发价降低到9银一斤,在之前9银20铜的基础上又降价20铜,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依附在云氏的盐商们喜笑颜开,还有什么能比赚到更多的钱还高兴。

    云氏外围之外依附于其他势力的盐商们看到云华盐又降价了,他们心中出现一个小算盘,开始计算若是前往云华郡购买白盐运回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进行销售有多少得失。

    这一计算,一部分盐商面露喜色,因为他们发现自己距离云华郡比较近,若是前往云华郡购买价格更低的云华盐,他们能够获得的收入更多,麻烦的是路上花费的时间更多了,不过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再幸苦也无所谓,更何况云华郡那边白盐不限购,一次多买一些白盐就好。

    距离云华郡远一些的盐商们则是无所谓,距离太遥远,路上增加的成本比降低的盐价更高,得不偿失,若是云氏再降低一下盐价,或许可以考虑一下前往云华郡购买白盐。

    依附不是附庸,不代表盐商就是其他势力的手下,两者没有明确的书面条约,在大黎帝国,每一天都会有新的盐商诞生,也会有旧的盐商破产或者退出这一行业,盐商只是靠着云氏这样的势力吃饭,若是其他势力有更好的条件,盐商们随时可以改换门庭。

    于是一些之前依附于其他势力的盐商纷纷带上伙计驾着马车向云华郡而来,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晚来一天都代表少赚不少钱。

    普通人是一个铜币一个铜币的花,小盐商虽然比普通人有些资产,但是手中的每个银币都要精打细算。

    不管怎么说,云浩和云暮的三步计划顺利施行,云华盐的售价是降低了,但是云氏的纯收益丝毫没有降低,反而比以往增加七倍以上。

    若是云氏没有新的计划,即便云华盐产量大增,若是不改变批发价,云华盐的销售量并不会增加多少,云氏获得的纯收益也不会提高太多,那《云氏制盐法》的意义就减少一小半。

    好在现在云氏收益大增,连平常一直板着脸一副严肃表情的云元恺笑容都增加了不少,云氏收益增加了,就代表着云氏的实力在增加,这对于云氏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注1:一刀纸为100张

第19章 印刷术() 
时间进入到八月下旬,云华云氏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云氏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采银矿前的准备工作,云氏在云华郡外招募大量雇工,顺便连带着他们的家庭一起迁到云华郡,就在银矿所在区域建立一个专门供他们生活的镇子。

    云氏招募来的雇工基本上都是出自没有土地的家庭,他们只能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能够不饿死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云氏在云华郡外以10银的月俸招募雇工,报名者不计其数。

    在大黎帝国,普通人家一个月只需要20银就能吃饱穿暖,而10银足以让一家人免于饥饿,更何况来到云华郡后,除了一个人成为云氏的雇工外,家中的其他人都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做,他们也可以开荒耕种土地,反正云华郡地广人稀,开荒得来的土地直接归他们所有也没事,这样一家人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云氏很快招募到足够的雇工,并且银矿通往辰阳城和云华郡城的道路也在快速修建中,等到银矿开采后,不会耽误运输白银。

    云氏派遣人手前往帝都新平申报云氏开采银矿的事情已经过去一个半月,按理说人已经抵达新平向大黎帝国户部递交文书,等到户部审核通过后,就会带着文书返回云华郡,那时候云氏才能开采银矿,若是云氏在户部没有审核通过的情况下就开始开采银矿,一旦被外人发现,云氏甚至会被扣上谋反的罪名,云氏只能耐心的等待着。

    作为云氏为了支柱产业之一的银矿暂时还无法开采,但是作为目前云氏主要财路的盐业却出现大爆发,不断有盐商带着伙计驾着马车向云华郡方向赶来,也有盐商带着装着白盐的马车离开云华郡,前往自己的势力范围贩卖白盐。

    目前云氏盐业一天的纯收益相当于未推广《云氏制盐法》之前纯收益的七倍以上,黄橙橙的金币不断落入云氏的囊中。

    大量白盐从云华郡运出,但是云氏的白盐储量丝毫没有降低,还在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增长,基本上云氏储备白盐的盐仓都快堆满白盐了,云浩和云暮已经在准备继续降低白盐的价格,让更过的盐商到云华郡采购白盐。

    虽说这样做会使得云氏在每斤白盐上的收益降低,但是却会让白盐的销量大增,最终使得云氏的总收益大增,降低白盐批发价对于云氏来说并不是一个坏的事情。

    《云氏制盐法》不单单让云氏的收益大增,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盐工家庭的生活,《云氏制盐法》比铁锅煮海制盐效率更高,即便云氏从盐工们手中收盐价格降低一些,但是盐工们的收入比以往大大增加,凭借现在的收入,他们已经可以让一家人吃饱穿暖,生活水平在底层老百姓中也算是高的。

    云氏因为《云氏制盐法》获得大量收益,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云氏中习武的族人习武资源大增。

    金钱难以卖到超过一百年份的药材,但是几年或者几十年的药材都能买到,这些药材对于武道修为不高的武者帮助很大,使得修为不高的族人武道进境很快。

    另外因为来往云华郡的盐商增多,使得一些匪盗将念头打向他们,甚至一些匪盗敢进入云华郡,云氏本有两千私兵额度,在和平年间,云氏一直保持着一千人的规模,收益大增的云氏又招募一千军士入伍,使得云氏私兵额度补满,用来维护云华郡内的治安问题,每年增加两千多金对现在的云氏来说根本不是问题,若不是额度有限,云氏甚至想要招募更多的军士。

    云氏忙碌着家族发展大计,而作为云氏族长的云逸,每天练练武、作作画,再陪陪娇妻,好不快活,顺便云逸也在关注自己的私产的情况。

    云逸怎么可能会被金钱的问题难住,现在徐辉负责的造纸厂已经制造出来大批的云华纸,随时都可以向外界发售,徐辉已经向云逸请示正式向外界发售云华纸,云逸同意了。

    云华纸想要向外界发售很简单,凭借云华纸的质量和价格,一旦面世肯定会引起巨大轰动,云华纸可以直接通过云氏的渠道向外界发售,即便云逸不给云氏一枚铜币,云逸都可以随便使用云氏的渠道,毕竟云逸是云氏的族长。

    不过云逸没有这样做,一张一尺见方的云华纸售价和高寻纸一样都是1银,而成本却不足5铜,这简直就是二、三十倍的收益,云逸决定将云华纸以每张80铜的价格出售给云氏,再由云氏向其他人出售,如此销售云华纸也能让云氏赚到不少钱,当然,对于云氏目前大爆发的盐业来说,销售云华纸的利益只能算是聊胜于无,毕竟一千张云华纸才收入两金,纯收益就也就1金50银多一些。

    这么一算,云逸也感觉到造纸业赚钱速度有点慢,转念间,云逸却有了新的想法,这个想法与云华纸相关。

    云逸发现,纸质书籍的价格很贵,最便宜的儿童启蒙书籍的价格也在20银币以上,大部分书的价格都在50银币以上,稍微珍贵一些的书籍价格在1金以上,更为珍贵的书籍都被大家族珍藏着,根本不会出售。

    一尺见方的云华纸才1银一张,一本书的价格等于几十张云华纸的价值,而且书籍所用的纸是比云华纸差很多的高寻纸。

    书籍有这么高的价格并不奇怪,毕竟读书识字就不是普通家庭能够承担的起,纸的价格就那么高,而且书籍上的字都是依靠人工一字一字书写的,若是仔细看,基本上每本纸质书上都有不少修改过的痕迹,这样的书籍能贱卖就怪了。

    也因为书籍比较贵,能够识字的人就很少了。

    高寻纸制作出来的书都能卖出一个高价来,云华纸做出来的书更应该卖出一个高价,更何况云逸要求做出来的书籍不会使用人工抄写,这样做太麻烦。

    云逸又给了徐辉一张纸,徐辉看到纸上的内容大吃一惊,上面写着的正是——印刷术!

第20章 火爆云华纸(上)() 
云逸给予徐辉的印刷术可不是最初的雕版印刷术,而是比雕版印花数更加方便实用的活字印刷术。

    这活字印刷术是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

    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

    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

    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甚至比不上人工书写的速度,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

    为了提高效率常用两块铁板,一块印刷,一块排字,印完一块,另一块又排好了,这样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当然,也可以使用更多的铁板。

    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字,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没有准备的生僻字,则临时刻出,用草木火马上烧成。从印板上拆下来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内,外面贴上按韵分类的标签,以备检索。

    如此的活字印刷术非常简单,而且成本也不高,另外云华纸薄而均匀、纤维细密,书写性能比高寻纸高出很多,极为适合印刷。

    云华纸和活字印刷术的成本都不高,但是印刷出来的书籍价格却高的离谱,购买一本最便宜的书都足够一户普通人家一个月所需,这注定是一个为云逸带来庞大资金的渠道。

    不过印刷书籍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一批相当于十万张一尺见方的各种型号云华纸已经被云氏的商队运出云华郡,送往泽州各地。

    卖纸当然不可能只卖一尺见方这一种型号的纸,人写字作画的时候都需要用到更大的纸,纸的面积越大,价格越贵,云华纸刚刚做出来的时候是五尺见方的大张纸,之后再剪裁成其他规格型号的纸就好。

    实际上第一批纸的数量要更多一些,其中一部分却被云氏截留下来,毕竟云华纸的质量要比高寻纸还,价格却很低,云逸给云氏的价格是80铜币一张,有如此好的云华纸,云元恺直接通知云氏上下不再购买高寻纸,转而使用云华纸,另外还有一批云华纸直接在云华郡范围内出售。

    不过云华郡中能够使用云华纸的人比较少,云华郡人口差一点才到十万,而且云华郡土地贫瘠,财路少的可怜,所以云华郡中的居民大多数都是普通人人家,能够吃饱饭就不错,哪有闲钱来购买云华纸。

    对于云逸的手下能够做出云华纸的事情,云元恺并没有太吃惊,云逸自从病好后给云氏带来太多改变,云元恺等人已经惊讶够了,就算云逸再做出什么大动作,他们也不见得有太多惊讶。

    造纸业的前景很不错,不过云氏现在不缺钱,而且这是云逸的私人产业,想要将造纸厂收归云氏的声音根本没有。

    很快,第一批云华纸就被云氏的商队运到泽州各郡。

    云华云氏在大黎帝国百千世家中本就是处在中上游,在泽州,云华云氏的地位也相当的高,人脉更是宽广,想要将手中的云华纸售出很简单,更何况云华纸和高寻纸的价格一样,质量却比高寻纸高出不止一筹,对于有钱人来说,出现云华纸,怎么可能还回去使用高寻纸。

    云氏主产业是盐业,在泽州各地只有盐铺,若是在盐铺中卖云华纸,这肯定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笑话,甚至读书人为了面子不会到盐铺中买纸,云氏的人不是傻子,不会在盐铺中买纸,不过要想开专门的店铺买纸也费事,于是云氏的人直接将云华纸卖到那些专门卖笔墨纸砚的地方。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云华纸的质量远高于高寻纸,只要价格不是高的离谱,就乐意收购云华纸,经过一番讨价划价,最后云氏的人将一尺见方的云华纸以1银25铜的价格卖出。

    原本云逸是想让云华纸以1银一张的价格售出,毕竟云华纸的造价非常低,能够获得足够多的收益,还能挤压高寻纸的市场,没想到云氏的人居然给其他店铺的批发价就是1银30铜,而在店铺中,这些商人直接给一尺见方的云华纸标价1银50铜,在云华纸旁边的却是1银一张的高寻纸,两者一对比就能看出其中的巨大差距。

    泽州城,姚氏书斋。

    一个右手持扇子衣着华丽的书生漫步走进姚氏书斋中,刚走进书斋中,书生就轻声说道:“姚老板,给本公子来二十张高寻纸,还是之前的比例。”

    姚氏书斋中,身材微胖的姚老板正在柜台后面忙活,听到声音赶紧抬头一看,却是常来店中购买文房四宝的周公子,姚老板赶紧回道:“周公子您稍等,我这就给您拿纸去。”

    还没等姚老板行动,却听到这周公子“咦”的一声,之间周公子将眼睛直盯着柜台上颜色有些轻微暗黄的高寻纸旁边洁白光亮的云华纸。

    “姚老板,这是什么纸?”周公子带着一丝惊喜问道,说着便走到柜台前,伸出左手轻轻抚摸着云华纸,好似在抚摸一个美人一般。

    “回周公子,这是今天刚刚到货的云华纸,据说是云华郡那边刚做出来的,数量比较少少,我这里也只有三百张。”姚老板解释道。

    周公子轻轻拿起一张云华纸,用鼻子嗅一嗅云华纸的气味,样子有些陶醉。

    少顷,周公子回过神,说道:“好纸!好纸!姚老板,这些钱都给本公子换成云华纸。”

    却见周公子接下钱袋,放在柜台上,那沉甸甸的钱袋中足有几十枚钱币,姚老板打开钱袋,眼前白晃晃一片,中间却多了一小片黄色,这不是铜币,二世黄橙橙的金币,一枚金币足已买下六、七十张云华纸。

    “好嘞,我这就给周公子拿纸去。”周老板发福的面庞上笑容不变,手上的动作却不慢,将钱收起来后就转身给周公子拿纸去。

    【下周没有推荐,郁闷,最近开书的大神太多了,我这个扑街都没有轮上推荐位,求点推荐票吧】

第21章 火爆云华纸(下)() 
原本周公子走进姚氏书斋只想花费三、四十银购买20张高寻纸,没想到却发现云华纸的存在,对于一个文人书生来说,最喜欢的就是笔墨纸砚这文房四宝,初次见到比高寻纸好很多的云华纸,周公子见猎心喜,也没有问价格,直接将自己口袋中的所有钱都用来买高寻纸,要不是周公子手中的钱不多,周公子都想把店铺中所有的云华纸都买走,带有纸香的云华纸简直就是纸中极品。

    也幸亏云氏商队在运送云华纸的时候是将云华纸好好保存,没有将云华纸和海盐放在一起,否则一股海盐味的云华纸甚至赶不上高寻纸。

    今天凡是走进专卖文房四宝店铺中的人,即便没有想要购买纸张的想法,在看到云华纸后,都或多或少购买一些云华纸,将云华纸和高寻纸放在一起,两者的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对于有钱人来说,云华纸的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