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有一颗反派的心 作者:讨厌夏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其实我有一颗反派的心 作者:讨厌夏天-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国女王算是知道亚洲国家是怎么样一群不开化的野人了。
    英法军部大臣都表示,考虑到清国皇帝不在乎几百万沿海子民的死活,那么英法部队登陆后前进路线上完全可能会是一个无人区,部队的后勤保障将会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必须认真思考一个妥当的方案。
    岳灵珊在英法军部绞尽脑汁思考后勤的时候,御驾亲征太平天国。
    皇帝亲临第一线,江北江南大营的清兵将领们没有感到荣幸与自豪,反倒是汗毛倒竖,这个皇帝杀人不眨眼。
    太平天国欣喜异常,这一定是天父的旨意,在太平天国已经出现颓势的时候辫子皇帝傻不拉几的送到面前来了,陈玉成李秀成林绍璋黄文金集合主力部队进攻。
    太平天国的进攻很不顺利,眼看满清狗皇帝的黄色大旗就在前面,但十几万英勇的天国战士就是冲不破堑壕加手榴弹的防御。
    清兵将领在发觉岳灵珊面色从容的注视连沙场老兵都要恶心目眩心惊胆颤的几万人血肉遍地的战场,甚至还懒洋洋的打了个哈欠后,普遍脊梁骨发冷。
    杀头皇帝名不虚传。
    岳灵珊干掉了太平天国的主力,毫不停留的率军直逼南京城下,洪秀全号召太平天国全力援救南京。
    岳灵珊打得就是短平快,炸弹手榴弹炸药包开路,一日即攻下南京,洪秀全仓皇逃遁。
    岳灵珊时间宝贵,没空搭理洪秀全,下诏招降石达开,并派曾剔头全权追杀太平天国余孽,转身考虑即将到来的清英法大战。
    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时候,岳灵珊遇到了刺杀。
    恭亲王为了社稷江山,为了满人的天下,决定推翻残暴的岳灵珊的统治。
    恭亲王带内阁大臣军机大臣等朝廷重臣三十余人,兵谏岳灵珊。
    恭亲王声泪俱下:“为了满人的江山,为了大清万万年,为了不与英法开战,为了死去的满人子弟,臣弟不得不杀了皇兄,以谢天下。”
    岳灵珊鼓掌:“没想到你这么蠢。”一刀砍死了恭亲王,再一刀杀入了大臣中间,顷刻间三十几位大臣人头落地。
    一枪崩了不好吗?这么多废话,真是太虚伪了太愚蠢了。
    谋逆事件一口气掉了两万余人的脑袋,族诛数十家,满门抄斩不计其数,北京菜市口流血漂橹。
    岳灵珊沿海30里无人区吓住了十三行,广州怎么看都在30里之内,听说英法凑了6万大军,武装到了牙齿,朝廷上次出其不意火烧城市走了狗屎运打赢了,这次英法一认真,岳灵珊估计要完蛋,两广总督叶名琛看看鼻子底下的大海,再看看远在天边的朝廷,决定讨好英法,上书请求和平处理英法事件。
    岳灵珊回复:“汝之妻子吾养之。”
    叶名琛的人头悬挂在了广州城头。
    清国再没有反对岳灵珊的声音。
    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美国都希望清国和英法能保持克制,划定交战地区,不要影响其他国家的正常生意。
    岳灵珊表示,战争地点已经选择完毕,战争已经开始。
    西方各国摸不着头脑,直到几天后传来信息,印度被清国攻击。
    西方诸国哗然。
    英国女王差点晕厥,驻扎印度的英军都调到承德化成灰了,现在印度空虚的不要不要的。
    英国军方犹在讨论后勤问题,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内战不停的清国怎么会有魄力和力量主动跨国进攻,清国又怎么知道印度空虚?有英奸,一定!
    曾剃头驱赶着太平天国的降兵一路杀戮进印度,他发觉作为敌人石达开是劲敌,作为部下石达开还是很好用的。
    石达开卖命的原因是他很清楚太平天国的士兵们要想活命,只有在印度打开一片天地,清国皇帝的赦免是有条件的。
    英法大军摇摇晃晃的赶到了印度洋,大军产生了分歧,英国人要求在印度作战,保卫女王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法国人觉得关我屁事,打下北京活捉辫子皇帝才是正事。最后英国人分兵2万支援印度,留下1万兵跟随法国人继续前进。
    英国人觉得2万正规军加上十几万印度兵,还有随时可以征集的亿万印度人,主场打赢辫子兵非常的容易。
    然后英国人发觉他们错了。
    锡克兵一脸大胡子威武的很,站在英军司令部门口特有感觉,打起仗来手艺就潮得很了,曾剃头和石达开随随便便的一开打,锡克兵就跪了。
    想想也是,曾剔头和石达开打生打死多少年了,哪里是每天站门口拿薪水的架子货能比的。
    比印度兵不经打更悲催的是,英国人完全分不清谁是侵略者谁是自己人。东方人无法区分盎格鲁撒克逊血统的英国人和罗马高卢血统的法国人,西方人同样无法区分印度人和清国人。在亚洲人眼中印度人和清国人的区别大的像马和大象,但在英国人眼中,不都是黑不溜秋瘦不拉几的东方人吗?
    岳灵珊下令入印度清军割掉辫子换上印度服装后,英国人彻底抓瞎了。
    清军用曾剔头自己都无法相信的速度干掉了英国人拿下了整个印度。
    英法联军再一次在天津登陆,果然是方圆几百里看不到人烟。英法联军咒骂着对自己国家子民像对待条狗的辫子朝廷,不得不带着辎重缓缓推进。
    上一次一把大火的印象太过深刻,英法的侦察兵远远的派出了十几公里,沿途树木茂盛的地方一律能绕就绕,不能绕就一寸一寸的侦查,天津这种敞开大门的城市英法联军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谁知道动不动就烧自己国家城市的疯子会不会同样烧了天津。
    这种顾虑在英法联军的指挥部里特别严重。很明显清国皇帝又一次打算在城市里巷战,更明显的是火烧北京城是个非常简单的事情。
    对付这种不肯正经开打又时时刻刻打算同归于尽的疯子最头疼了。
    英国人法国人感受到了拿破仑在莫斯科的心情了。
    岳灵珊没打算再次火烧北京。人口太多,没钱安置。
    岳灵珊在路上又一次使用了毒计。
    一场漫山遍野的大火将英法联军围在了中间。
    联军指挥官怎么也没有想到岳灵珊有一口气烧掉几座大山的狠辣,火势蔓延,可能会遍及方圆几百里。
    英法联军全军覆没,不是被大火烧死,英法联军反应迅速的清出了隔离带;是窒息而死的。岳灵珊生怕火不够大,堆积了大量的引火物,熊熊大火燃尽了附近的所有氧气,英法联军死于火灾中常见的窒息。
    又一次的惨败,把英法逼到了无可选择的地步。
    英法正式向清国开战。
    俄国对清国不宣而战。俄国人垂涎新疆和东北已久,决定趁着这次机会咬一口。
    岳灵珊下令左宗棠迎战俄国,下令西南各省尽调兵马入印度,而后率一军经蒙古亲征俄国。
    出征前,岳灵珊问慈禧:“朕大军在外,朝廷若有异动,奈何?”
    慈禧笑道:“碌碌之辈,可尽杀之。”
    岳灵珊乃出。
    全世界都被东方的巨变吸引住了目光。
    落后野蛮无知的东方国家清国同时挑战世界强国英法俄。
    一大群西方专家认为清国要灭亡了。
    一大群亚洲国家远远眺望清国。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国家交战,而是两种文明的作战。清国胜,中华千百年的大国地位重新确立,亚洲各国将会继续围绕中华,学习中华,崇拜中华,以有中华血统和文明为荣;英法俄胜,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将一文不值,亚洲国家将改旗易帜投入西方的怀抱,全盘西化。
    最明显的就是日本,尊王攘夷派和幕府同时全盘收缩,双方都克制的暂停了血腥冲突,等待清国东西大战的结果。
    首先落下帷幕的是俄国,岳灵珊全力拿这恶邻开刀,再次拿出了新式武器,地雷。
    地雷的出现,宣告俄国骑兵退出了历史舞台。
    左宗棠大破俄国和新疆的阿古柏,一举杀入哈萨克斯坦境内,兵锋直指中亚五国。
    岳灵珊率军毫不停留的前进,有遇到顽强抵抗难以迅速击破的城市,立刻以少数兵骚扰围困,大军直接将俄罗斯切成两段,俄罗斯远东地区被彻底包围。
    俄罗斯非常不明白岳灵珊的动机,这种攻击路线从地图上看着似乎很美妙,实际上却拉长了战线摊薄了兵力,陷入了俄罗斯军队的多重打击之中。俄罗斯人认为作为一位固执自见的君主,岳灵珊显然是个军事白痴。
    岳灵珊这么干的动机其实是为了俄罗斯的基础工业设施。
    1860年的枪械是什么样子的?前装燧发枪是主流,后装燧发枪个别装备!就是那种打一发就要开始装火药子弹,而且还是从枪管开始装的那种。
    敲着鼓,排着整齐的队伍,面对面,然后开枪!
    这就是欧洲的现状。
    这种战斗方式有个形象的称呼:排队枪毙。
    能造出原子弹的岳灵珊可以设计出许多对这个时代来说不敢想象的超级武器,但是清国没有制造能力。
    对付第二次英法联军的时候,岳灵珊起初的设想,是用大量的手榴弹干掉英法联军。燧发枪最远射程号称300米,其实真正的有效杀伤射程不过50米,在50米外竖立胸盾扔手榴弹干掉英法联军不要太容易。结果军机处军械局告诉岳灵珊,清国没有这么多火药制作手榴弹。桀纣残暴穷兵黩武的一代暴君岳灵珊打长毛打英法做手榴弹做地雷,早就耗尽了清国的火药库存。
    岳灵珊差点又砍掉了几百个脑袋。
    一群禄蠹!
    所以,岳灵珊不得不放火烧山干掉英法联军,真是太破坏环境了。
    岳灵珊打下俄国大片地盘,所求的就是能有个制作新式武器的基地。
    老毛子再怎么烂,比清国的底子好的太多了。
    岳灵珊顶着俄罗斯几路大军的疯狂进攻,用了半年时间制造出了马克沁重机枪,俄罗斯的工业设备制作这种最原始的机枪非常的匹配。
    然后,俄罗斯的战局就开始逆转了。
    俄罗斯军队冲锋,岳灵珊机枪一扫,管你什么哥萨克骑兵乌克兰步兵俄罗斯大兵,统统变成蜂窝。
    岳灵珊将1000挺机枪和大量弹药交给左宗棠,着重强调机枪是军国重器,必须完好无损的掌握在手中,不能一丝一毫落到俄国人或其他国家人的手里。
    岳灵珊一挺机枪都没给南方与英法作战的军队。
    开玩笑,就南方那些废物,就算岳灵珊再怎么强调,马克沁重机枪都会在英法联军一个冲锋后落到对方手里,马克沁重机枪一旦落到工业强大的西方诸国手中,分分钟仿制出几万挺,岳灵珊到时候砍掉几万颗脑袋都回天乏术了。
    在重机枪的杀戮下,俄罗斯几十万精锐部队被岳灵珊和左宗棠秋风扫落叶般杀个干干净净。
    俄罗斯要求停战,岳灵珊大笑:“开战你说了算,停战我说了算。”
    土耳其看出便宜,出兵俄罗斯。俄土战争打了二百年了,土耳其从没有找到过这么好的机会。
    瑞典的情况相同。
    俄罗斯在清吐瑞三国的实际联合攻击下,抵挡了三年,宣布亡国。
    清国占有俄罗斯自莫斯科以东所有土地。
    想到俄罗斯人历年来对中华妇女的行为,岳灵珊冷笑,劣等民族有什么理由可以存在世界上?
    岳灵珊下令杀尽俄罗斯族人。
    土耳其和瑞典遮遮掩掩的同杀。
    喜欢在占领地妇女身上发泄的战斗民族俄罗斯族灭族。
    北方清俄战事顺利,清英印度战争清军也占据了绝对优势,英国士兵不敢离开有限的几个港口城市,能幸存的原因只是因为曾剃头希望能花更多时间巩固占领区域。
    清国对英法的战争却不顺利。
    英法联军从广州登陆,清军节节败退,没了左宗棠曾剔头,清军将领基本不能看。
    但岳灵珊的杀夷令的效果无限放大了。
    岳灵珊几次大败英法联军,西洋人不可战胜的神话已经破灭,梳着辫子的清国百姓们这才发现,洋人高傲的头颅原来也是可以砍下的,那在本乡本土作战,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各种没有人性没有下限不顾生态平衡不顾环境污染的战术纷纷出炉,英法联军的人员损失直线上升。
    英法联军指挥官发现他们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海洋中,尽管在地图上英法联军已经占领了两广福建的大部分地区,但联军上下弥漫着越来越浓厚的怠军情绪。
    士兵们相互警告,不要单独出营地,不要单独追击,不要单独进树林,不要单独进村庄,不要单独买东西,不要单独喝水,不要单独上厕所,不要单独值勤,不要单独埋伏,不要单独侦查,不要单独会见东方人……
    慢慢的警告中数量从独自一人变成10人,接着是50人……
    清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在战争中逐渐体现出不可忽视的优势。
    英法的人口短板和运输兵力短板暴露无疑,英法军方已经发现了严重的兵力补充不足,全国的兵力几乎都调集到了东方,英法境内几乎要派童子军上阵了,而凶残的岳灵珊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兵力投入战场。
    在岳灵珊御驾从俄国回到清国并接过南方清军的指挥棒后,重机枪再次开始肆意屠杀对手。英法联军感受到了俄国人曾经的噩梦。
    不过几个月的时间,英法联军丢失了所有的占领区域,仓皇退到海上。辫子国的机枪声简直是死神的歌曲,梦中都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幸好辫子国没有海军,上帝还没有抛弃英国人和法国人。
    以英法军队撤离清国土地为结束时间点,这场东西方战争自英法俄宣战开始,前后进行了5年。
    俄国灭国灭族,英国失去了50万人,法国失去了30万人,清国战死及因疾病和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而死的总共超过4000万人。
    清国南方几省变成焦土。
    英法认为战争已经不能也无力在继续下去了,实际上英法已经是战败国,英国甚至失去了印度。
    英法要求美国协调停战。
    条件很干脆,英法撤出清国,承认清国占有印度。
    英法认为这只是个程序,因为英法早已没有一兵一卒留在清国,而清国也不可能跨海继续战争。
    牌打完了,双方付清钱款后礼貌的说声再见。
    不过如此而已。
    岳灵珊冷笑,拒绝签约。
    短时间内岳灵珊造不出军舰拿英法两国没办法,但是想在中华大地上放把火拍拍屁股就走,没那么便宜的事情。
    岳灵珊派遣3000人的远征军乘坐葡萄牙西班牙的商船到了英国,上岸后一把火烧掉了半个伦敦,在英军赶到之前过海毁掉了巴黎。
    英法平民死伤不计其数。
    英国女王和法国皇帝同时震怒,下令不惜一切代价追杀这群敢于挑战英法底线的暴徒。
    清国远征军一路向东撤退,左宗棠的大军发出照会,敢挡在清国军队前面的就是敌人,盟友土耳其和瑞典表示支持,欧洲诸多小国表示沉默,任由清国远征军一路过境平安到达中亚五国。
    英法这才发现,清国已经在欧洲拥有巨大的力量了。
    1870年,清英法正式签署停战协议,东西方大战落下帷幕。
    这场大战的后果有着无可比拟的巨大影响,清国在疆域上成为前所未有的巨大国家,亚洲各国再次集结在中华的旗帜下,西方国家不得不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亚洲。
    岳灵珊用四千万人的性命和几个省的破败换来了清国人重新拾起了泱泱大国的自信。
    中华上国就该有浴火重生的气度。
    之后数十年,岳灵珊下令割辫易服,全力推动科学教育,西方的现代文明被去芜存菁迅速吸收,清国在战争后经历了高速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