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蠡飞蕉泛螅釡h、公孙越两人决定迂回绕道去幽州,或者回扬州。
清河郡因郡内清河得名,这条河贯穿东西,只要沿着这条河流走,不会迷路。
夏日夜间河畔蛙声不绝,非常的聒噪,影响休息,俞渉睡不着觉,从躺卧的草丛堆里钻出来,矮着身蹑手蹑脚走近河边。
河水清冽,天上明月高悬倒映在河水中,非常的幽蓝明净。
汲一捧水擦脸,听得身后隐约脚步声传来,俞渉警觉的低声喝问道:“谁?”
来人是颏下有几缕胡须的公孙越,他轻轻摆着手,示意俞渉不要惊动旁人。
不像俞渉这么朴实自然,来到水边,公孙越掏出一手绢浸入水中,绞了一下,然后慢慢擦拭着脸,就着一堆杂草坐下后说道:“袁绍侦骑四出,在这样下去,俞兄,你我迟早会被他咬住一口吞下。”
这有什么办法,主公此刻身在扬州,远水救不了近火,现在只能靠自己了。
如此想了之后,俞渉道:“清河过黄河便是青州,青州北海太守孔融与我家主公并无纠葛,借道可至徐州”
公孙越摇头道:“俞兄,不是我说,相比这一条道,穿越河间进入幽州更加便利。”
俞渉道:“兄在涿县之时便与袁绍帐下诸将见过面,最近数次追杀过来的将校多是认识你的人,窃以为此时非是回幽州良机。”
公孙越默然,俞渉其实说的很对,最近袁绍围堵过来的军势非常有针对性,就是放过东边让你跑,在南北方向都会遣人拦截。
见公孙越无话可说,俞渉站立起来拍拍他肩膀安慰了下,然后叹道:“兄还是跟我回扬州吧。”公孙越点头,稍等片刻,便暗中传令所有军卒开拔。
次日夜晚,俞渉、公孙越两人率着不足八百的军势来到黄河边上。
北面身后是平原,隔着一条黄河对岸是高唐,不是不想寻一处偏僻之地偷渡过去,而是想要连人带马将八百军卒全部带回扬州,必然需要相应大小的船只,假如只是那类只能坐下几人、几十人的小舟,于事无补,可能在等待的时候,就会被袁曹两方的哨探察知,因此,还不如搏一次,从此处乘坐大船过河。
眼前的渡口不小,林立间隔的屋舍连成一片,偶尔还有一二家还没有熄灯,幽蓝的星光下,俞渉觑得在坞中停着不少船。
俞渉很想再等一等,等到这里的百姓全部歇息了,然后抢上那么一、二艘船,划过黄河去。
不过一旁伏地倾听的公孙越,忽然抬起头来对他说道:“来不及,我们要么现在就走,要么撤离此地,后面有兵马追上来了!”
“多少人?”
公孙越哼着,问道:“俞兄,你能用耳朵看东西吗?”
也就是不清楚了,俞渉呵呵哂笑了一声,然后向着后面诸将卒望了一眼,沉声说道:“渡船就在眼前,前进一步就是生路,退后的话,我都不知往哪里跑了,走吧。”
“走!”公孙越站立起身,从亲卫手中接过缰绳,向着西方远远瞭望了一眼,见到在官道之上像是一条火龙在迤逦奔来。
“那应该是袁绍的骑军。”
俞渉说的很肯定,不过这是废话,公孙越望着身后仅剩下的三百骑,很是心疼,一千白马义从出来,到此为止就只有这么多了。
“你先走,我掩护你,反正马快,假如他们追不上,就毋需交战。”
没头没脑说完这句话,公孙越翻身上马,绰这一杆大枪就引着骑军迎向了那些来军。
颔首间,俞渉没有废话,同样绰起一杆枪,率着五百军卒扑向那船坞,假如能够快一些,应该来的及让公孙越毫发无损的搭乘上渡船。
没有亮起火炬,借着黑夜掩护,俞渉这一部人马像是阴影靠近船坞。
一路之上只有数条家犬吠个不停,没有人出来观望,俞渉靠近船坞,听到河水拍击着渡船发出“哗哗”的声响,就知道此次应该有惊无险了。
这里的渡船与庐江的战舰相比小了很多,俞渉稍一辨识,立即就喝令左右抢登上去。
从马上下来,牵着向渡船上走,俞渉身旁扑上不少劲卒,他们小心翼翼探查着,然后彻底搜索了全艘船。
将押赴出来战战兢兢的船夫赶下船,俞渉召集人手,堆起不少火柴,就在面前点燃了起来。
一轮骑射之后,袁绍的追兵一滞,他们呐喊着,他们在整列阵型,趁着这个机会,窥见身后燃起数堆火,公孙越毫不犹豫,即刻就大声号令道:“我们走!”
白马义从训练有素,只此一句话,这三百骑就像是伸出的手臂收了回来,他们跟随着公孙越奔驰冲向黄河边上的船坞。
追击过来的大将知机,见公孙越转身就跑,怒吼声中号令众人向前,麾军大杀了过来。
前面的在跑,后面的在追,不过转眼的时间,公孙越就快已经接近俞渉搭乘的渡船。
“俯下!”
听见俞渉在前面急急的喝令,公孙越长枪一举接着往下一沉,这数百人整齐划一的齐齐俯身而走。
箭矢穿空,划过公孙越的身旁,射先后面的追军。
“扑扑通通”
从战马上坠落下不少骑卒,公孙越无暇转首去细察,迅速的驰上渡船,然后翻身下马,对着俞渉喝道:“等等,等他们全部上船后再”
其实不用公孙越提醒,俞渉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大声吆喝着令弓弩手速射,俞渉提枪走到船舷边上,朝着追兵观望了一眼,转首对着公孙越道:“他们来慢了,已经阻挡不了我们过河了。”
将战马系住,看着部众相继上船,而追击在后的袁军因畏怖箭矢,各个勒住战马不在上前,公孙越露出欣慰的笑容道:“开船吧,此地不宜久留,我们回扬州。”
第101章 武平()
华雄帅军回至武平,袁术举行了盛大的洗尘宴。
这一次讨伐曹操之战,可以说只有华雄没有败,很是为袁术脸上增了光,以致令他执华雄手,向他人道:“曹贼骄狂,窃据兖州,张横跋扈,遗毒一方,我奉天子令以讨不臣,奈何曹贼势大以致半道而废,惙怛悴伤。”
“惟有将军华雄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决战沙场所向披靡,立功巨伟,世所难觅。”
“吾有华雄,曹贼则不敢正视东南,吾有华雄,何愁天下诸侯兵戈相向?”
袁术说罢,哈哈大笑赐饮赏酒,与诸将臣共谋一醉。
至于李典李曼成这个阶下囚,袁术根本就没有去理会,只是在华雄的功劳簿上添加了一笔,然后令人上前将其收监关押。
翌日醒来,袁术召陈宫商议,定下几件事。
其一,首先当然是确定武平的中枢地位,所有往来文书都从这里发放到辖下诸州县;
其二,袁术既已决心留在这里不走了,那么相关的一些人就要搬迁过来,譬如说两位夫人,诸葛氏、梁氏,还有诸葛亮、小陆逊等,这些是家眷,除此之外,袁涣等人一并都跟着迁任过来;
其三,袁术自忖短时间内不会用兵征讨,遂决定分派诸官吏至州县,换回刘晔、纪灵等人;
其四,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筑城。
武平是个好地方,这里属平原,多河流,四通八达,只要修筑出道路来就是一个交通便利的经济中心。
在诸文臣还没有来到之前,袁术参考陈宫的谏言,决心将这里打造成为一座类似洛阳、长安的大城。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意思差不多就是工匠丈量土地及建设城市,每边长九里,每边开三门。城内有九条直街、九条横街,也可以是三条南北向三条东西向主要干道,每条干道由三条并列的道路,经涂为车轨的九倍,可以并排走三辆车。左边为祖庙,右边为社稷坛,前面为朝廷后面市场,市场和朝廷各方百步。
这是周礼上说的,袁术就打算按照这个来建筑自己的新城,当然修修改改也是在所必然,有些东西肯定会加上去。
譬如城内的军队驻地该选在哪里,还有各种作坊,相比当世的人,袁术的眼光更加深远一些,想的也就更加周到。
这件大事从开始征发徭役,到平定荒地,建立起居民区,接着筑造起各类建筑非止一日就能完成,袁术本着用个三、五年,,就算五年还不行的话,那就十年好了,慢慢来建立起这么一座新城。
在袁涣来到武平之后,袁术就将此事交由他来负责督造,然后甩手不管了。
随着刘晔等人的到来,袁术欣喜的发现,在纪灵的帐下多了两人。
一人名唤吕岱,另外一个则叫陈矫。
陈矫,字季弼,广陵郡东阳县人,本姓刘,因过继与母族而改姓陈。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
这两人都是史书上被记载过的人物,真实能力自然毋庸置疑,袁术本着有人就用的原则,将本是功曹的吕岱擢升为军中校尉,陈矫则被安了个从事的头衔。
豫章的桥蕤,袁术原意不想替换他,不过“一条龙”的华歆出现了,那么豫章太守这个位置就留给了他。
袁术不待见华歆,听到这人的名字,就像有种遇见就会弄死此人的强烈抵触感,欲罢不能,袁术根本无意与此人相见,遂打发他去豫章。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当世名士。
与他联系在一起的有邴原、管宁,时称“一条龙”,其中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而管宁是龙尾。
华歆此人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后又被何进征召为尚书郎。
华歆历来很清廉,享有清誉,但他做的一件事很令袁术反感。
那是在曹操去世,曹丕继位魏王后发生的事情。
曹丕拜华歆为相国,安乐乡侯同年十二月,曹丕篡汉称帝,华歆登坛主持受禅仪式,向曹丕献上皇帝玺绶。
这么样一个人将来自己称帝的时候,拿出来一用倒是可以,假如整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话,袁术可以很肯定告诉别人道:“我一定会毫无来由的砍了他!”
那么华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投向袁术?
这个问题说来也简单,马日磾来武平了。
马日磾,字翁叔,扶风茂陵人,经学大师马融之族孙。
马日磾年轻时即继承马融学说,以才学入仕。曾任谏议大夫,与蔡邕、卢植等人东观典校官藏的五经记传,并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后历任射声校尉、太尉、太常等职。
袁术能够记得马日磾这个人,是因为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初平三年,长安挟天子的李傕任命马日磾为太傅、录尚书事,与太仆赵岐共同出使关东。他到寿春袁术处后,对其多有所求,遭袁术轻鄙,袁术遂夺其符节,随意征辟将士,并企图强迫马日磾任其军师,马日磾求去不能,忧愤发病,于兴平元年卒于寿春。
这整件事说来就是一个笑话,当然那是站在现在袁术的角度来看,在他马日磾本人而言,则是一件令他激愤的恶劣事件,假如提前知道这件事的话,马日磾必定视袁术为仇寇,怎么还敢来武平?
而华歆此人
当今天子派太傅马日磾安抚关东诸侯,过函谷关之时,马日磾召华歆做了掾属。
华歆他是先导官,是过来探听口风的。
不论是华歆,还是马日磾,实际上袁术都不想见此两人,不过念及豫章那块地属于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飞地,将华歆送到他本该待的位置上,袁术觉得无所谓了,反正诸葛玄一家老小已经被自己拿下了,管他华歆在豫章干什么。
豫章就此有了合适的太守,而其他数州郡县主政官人选,袁术一时不能决。
念叨起此事,袁术觉得颇为麻烦,便拖了下来,欲想等众人都到齐之后,再决之。
第102章 青州()
光和七年,岁末十二月改元中平元年,这一年爆发了黄巾起义。
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在翼州巨鹿起事,这一次起义波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随着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到了中平五年,青州、徐州一带再次爆发黄巾军大起义,连破州郡,诛杀官吏,起义军最终在青州集结,人数发展到百余万,从而形成声势浩大的青州黄巾军。
青州黄巾的做大,与两个人有着密切关系:那就是当时的青州刺史焦和,以及北海相孔融。
青州刺史焦和昏庸无能,青州虽兵精粮足,但因焦和不善领兵,每天只会祈求老天保佑,不作战斗准备,当遇到黄巾马上仓皇而逃,麾下部众四散。
而孔融在进北海之后,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而转保朱虚县。
待等黄巾军退去,孔融首要工作不是修整军备、准备再战,而是盖学校开堂讲学,表扬儒学,举荐贤良,奖励孝子。
虽然孔融本人不通兵事,对上黄巾军总是连战连败,但因郡内有东莱太史慈这样的名将存在,北海一国倒是能与黄巾军相安无事,秋毫不犯。
孔融如此纵容,当然避免不了时不时为黄巾军逼着送出一点粮草什么的来解除当前麻烦,一来二去的,想必孔融也很是气愤了,遂有请刘备入驻青州一事。
刘备一到,黄巾不敢为寇青州,本来黄巾军就有百万之众,这些人不事生产,每天每月都只想着劫掠为生,抢着抢着,就算之前青州还能满足他们的需要,等到百姓不是被胁迫加入了黄巾军,就是携儿带女远走他乡的时候,土地就荒芜了下来。
再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供依存,青州黄巾自动流窜进入兖州,这就是曹操讨伐青州黄巾的由来。
有人走,有人留,去兖州的那一部分被曹操给吞没了,留在青州的这一部,在刘备讨伐下,也日渐消亡。
自济南国进入乐安,再至临淄,一路之上基本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只是到了都昌
看着眼前人山人海的黄巾军势,俞渉、公孙越两人面面相觑了。
打是打不得,一打肯定是会将所有人都葬送在这里,不打吧,绕道过去挺远的,不好走啊。
“先退后一些看清楚形势再说。”
一路上充当斥候的公孙越面露骇然之色,数万的黄巾军将一座小小的城围在中间,看势他们不踏平此处不会撤离。
俞渉颔首,示意大伙慢慢往后转,务必不要惊动了当面的这些黄巾军。
突从城内传出战鼓声,这是有人要从城中杀出来的信号,俞渉停住了身形,站立骑乘着向那边瞭望。
但见一将绿锦战袍,倒提青龙刀,凤目圆睁,蚕眉直竖,直冲城外黄巾军,黄巾军如同波开浪裂,无一可挡者!
黄巾军内有一勇汉拔众而出,忿然来战此人。
两马相交,众军呐喊,鼓声如雷,喊杀震天。
此一人终究武艺弱了一点,非是那美髯将军之对手,不及十合,狼狈拨马而走。
就在此刻,城内又冲出一豹头环眼,燕颔虎须手持丈八蛇矛的黝黑大汉,他声若巨雷,势如奔马直接奔突向当面的黄巾军。
这两人齐出,杀得城外黄巾哭爹喊娘,狂命逃窜,不敢回首一顾。
形势突转,这原本将小城围的水泄不通的黄巾军开始向四下逃散,不知不觉中,俞渉、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