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倾南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权倾南北- 第5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弓弩手也很难掌握力道和射程,需要负责指挥的将领们一点一点的进行校准,有些类似于后世的舰炮射击,需要调节射击诸元,并且射出去的箭矢,打击面要小于平射。

    现在汉军弓弩手就在山坡棱线上,居高临下采取的正是平射,箭矢形成一个扇面横扫过去。而北周弓弩手却只能采取抛射,可是他们根本就不清楚山坡之后汉军的站位,所以怎么看都有一些盲目射箭的感觉。

    意识到这样除了浪费箭矢之外似乎没有什么作用的元谐,很快就下令停止射箭,转而以步卒为前锋开始向前推进。

    元谐看的非常清楚,汉军只是采用箭矢来阻拦北周军队的前进,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应该并没有携带诸如投石机这样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更没有携带在之前延州之战和朔方之战中曾经大放异彩的那种新式武器,这无疑就给元谐吃了一个定心丸。

    敌人应该不过是一些轻装步骑罢了。

    而元谐的手中可是有足足五万兵马,并且都是北周军队之中的精锐。为何称之为精锐呢?因为这些兵马半数是杨坚这些年东征西讨积攒下来的家底,另外一半则是当年韦孝宽坐镇北疆以防范突厥时候训练出来的北方悍卒,这样的军队即使是放在整个天下,也可以称得上是精锐。

    他们天生就是为了对付北方草原上如狼似虎的骑兵的。 富品中文

    

第一四三二章 汉骑出击() 
用这样的虎狼之师对付这么一支撑死天只能算步骑混合的对手,在元谐看来自然是绰绰有余。

    根据情报,汉军的援兵虽然到了灵武,但是加上援军总共也就只有五万兵马上下,元谐也不相信淳于量会有胆量把五万兵马全部都放在这黄沙湾。黄沙湾虽然是灵武东面的门户,但是还不至于让淳于量如此不管不顾,不可能不留下足够的兵马殿后和把守灵武。

    所以以多击少,元谐更有信心。

    “被看穿了。”此时趴在山坡上,于玺苦笑一声。

    实际上被看穿他早就有心理准备,毕竟也不能把元谐当成傻子,尤其是于玺也在长安待过,年少的时候甚至还和元谐有过接触,当然知道这个家伙也算元家这一代的领军人物。

    元家贵为北魏皇族,长期以来却比较低调,一直都依靠联姻维持着和几大世家之间的关系,反倒是自家子弟没有多少出众的,到了元谐这一辈,方才有年轻人崭露头角。

    这人能够背负着家族复兴的希望,又能够被杨坚委以重任,能力当然不容怀疑,于玺自是不指望着他会因为一通箭矢就失去了向前进的勇气。

    而一道道目光这个时候也都汇聚在于玺的身上。

    汉军将士们斗志昂扬。

    以少胜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了,所以没有人畏惧。更何况他们都清楚,淳于量率领的大军就在屁股后面。

    “骑兵上马,准备迎战,步卒分两翼展开掩护,另外抽调一千人先前往西侧的李家湾挖掘壕沟。”于玺果断的下令,经过一次又一次战火淬炼的他,也越来越有乃父之风。

    他并不打算在这里死守,毕竟双方兵力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劣,于玺还没有脑袋发热到认为凭借一座不过百丈的山丘就能够拦住敌人。就算是真的能够拦住,那也注定会是一场两败俱伤的血战。

    这没有必要。

    毕竟这些荒芜之地,守住与否实际上并没有太多除了军事之外的意义,类似于黄沙湾的要害之地,屁股后面也不是没有,于玺更倾向于且战且走,逐渐把元谐往预定好的更加合适的主战场牵引,到时候自然有淳于量带领的大军主力来收拾他。

    自己是来打阻击战的,所谓阻击战,就是通过空间换取时间,只要自己能够做到就好了。

    “诺!”将领们轰然应诺。

    于玺三步并作两步翻身上马:“我们走!”

    一面“汉”字大旗已经在他的背后竖起来,而紧跟着的还有一面“于”字将旗,两面旗帜并肩飘扬,指引着汉军骑兵穿过谷地,向前飞驰。

    看着有如离弦之箭从山谷之中冲出来的汉军骑兵,元谐忍不住眯了眯眼。

    作为一个草原皇族的后代,他在感受到大地的颤抖时候,就知道敌人的骑兵出动了。汉军派遣骑兵作为前锋迎战,让他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骑兵曾经是草原民族纵横戈壁和沙漠并且最终向南征服的利器,正是依靠骑兵,北方民族才能将南方的汉人踩在足下、让他们俯首称臣。可是现在强大的骑兵显然已经不再是北方民族的专有。

    自从汉军拿下西北之后,就一直在努力组建骑兵,并且汉军骑兵也颇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当初的西北对突厥之战就大放异彩。而之后汉军和杨坚在上洛爆发的决定关中归属的决战中,正是李荩忱率领汉军骑兵及时杀入战场,汉军方才一转败局,最后导致杨坚的大溃败。

    了解了上洛之战始末的元谐,只想把那些将西北丢掉的北州官员们骂个狗血喷头。要不是因为他们的无能,现在汉军恐怕连祁山都出不去!

    可是现在这也是无从更改的现实了,元谐现在要做的不就是拿下西北,不给汉军任何一点再获得战马的机会了么?否则拥有骑兵,又拥有大量先进器械的汉军,真的难以战胜。

    汉军骑兵跃入视线,随着出现的还有那两面旗帜,彰显着来者的身份。

    “于?”元谐皱了皱眉。

    大汉在西北的将领之中姓于的也就只有于氏一家了,准确说也就是于翼和于玺父子两个。

    于翼不是已经在安定病逝了么?

    那出现在眼前的应该就只有于玺这一种可能了。

    可是这个家伙难道不应该为他的爹爹戴孝么?

    而且元谐没记错的话于玺应该是属于徐德言统率才对啊,就算是夺情启用,也应该在萧关,而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这说明什么?

    难不成徐德言带领萧关的汉军赶来支援了?

    萧关的汉军也有五万之众,加上周围豳州等地的守军,凑个七八万是没有问题的,就算是留下守军,也能够抽调四五万过来支援,这样汉军真的有可能有四五万人在黄沙湾阻截,毕竟若真的援军到了,这也只是他们总数的一半罢了。

    元谐心中直打鼓,但是眼前的战斗还得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不需要元谐吩咐下令,北周弓弩手已经开始放箭。

    只不过老天爷似乎也并不怎么给面子,大风呼啸而来,竟然把箭矢都吹的七零八落。

    这里毕竟是西北,是塞外,是大风吹过满地石乱走的地方,刚才风小的时候,箭矢尚且能够起到作用,现在自然就成了摆设。

    “老天待你倒是不薄。”元谐冷笑一声,“不过倒要看你两千骑兵冲出来,又要如何应对某的骑兵!”

    话音未落,他已经一挥手。

    北周骑兵从侧翼杀出。

    这些骑兵多数都是纯种的鲜卑将士,刚才看着自家步卒慢吞吞的向前推进,他们早就已经等得不耐烦了,现在敌人的骑兵竟然还有胆量冲上来,更是让他们义愤填膺。

    难道真的以为鲜卑人改吃素了?

    足足五千鲜卑骑兵分作两队,从左右两侧包夹,每一队的人数实际上都已经和于玺带着的人数差不多了。

    不过于玺并没有慌张,多年战火淬炼,他也算是见过大场面的了,雪地奔袭之后对着几万突厥大军发动冲锋的热血疯狂事都干过,哪里还怕这个?

    而且于玺也没有打算真的和敌人缠斗。

    他打了一个唿哨,率先调转马头,汉军骑兵紧随其后。

第一四三三章 且战且走() 
追随着于玺的旗帜,汉军骑兵从原来直直插向北周步卒大阵的长蛇阵一下子变成更适合骑兵突进的三角锥阵,而他的目标也变成了北周骑兵的左翼!

    两千对两千,没有兵力差距。

    更重要的是,北周骑兵也没有想到目标那么明确的敌人竟然会突然转换方向。

    西北祁连山下的高头大马,具有比草原马更高的提速能力。虽然调转马头,但是汉军骑兵的速度只是顿了一下,很快又重新拔了起来,他们向前突击的速度越来越快,有如利剑,直插入还没有来得及反应的北周骑兵左翼之中。

    骑兵对冲,这是骑兵交战的时候最常见也最朴实无华的战术,而一般都是双方对冲之后,再拉开距离重新冲击,或者直接就缠斗在一起。可是于玺带着汉军骑兵直接突破之后,却没有要停住脚步的意思,竟然直接向北兜了一个圈子,撒丫子就跑。

    这一下轮到元谐和北周骑兵们诧异了。

    这什么来路?

    而当看到汉军步卒也开始后退的时候,元谐才明白,敌人这是真的打算跑,急忙跺着脚大喊:“传令,全军追击!”

    显然并没有什么大军埋伏,敌人不过是在行缓兵之计。

    中计了!

    北周骑兵开始向前突进,不过汉军步卒早就已经先一步撤退,而汉军骑兵也已经冲到了谷口的位置。

    在山谷地形的束缚下,南北呼啸的风也无从施展手脚,气流流动,甚至风都要被变成东西向的,而汉军骑兵就沿着山谷缓缓向前走,每个人都搭上了弩,就等着北周骑兵追上来。

    看到这架势,北周骑兵也不敢贸然前进了,因为他们也不敢确信自己看不见的山坡后面会不会还有汉军弓弩手埋伏。

    “传令,小心前进。”看到这一幕,元谐也只能无奈下令。

    此时他也只能束手束脚的向前进,不是因为他多害怕于玺,而是现在他根本没有办法承受太大的损失,甚至都没有办法承受一场惨胜,因为那将意味着他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继续南下。

    显然敌人也是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总是这样虚虚实实的,根本不跟北周军队正面交战,可是元谐也只能捏着鼻子认怂。

    谁让杨坚现在手中就只有这么多兵马了呢。

    而此时,汉军骑兵也已经顺利出了山谷,自家的步卒早就急行军前往下一道防线了。

    于玺施施然勒住战马。

    “将军,他们没有追上来。”断后的斥候前来回报。

    于玺笑道:“元谐果然还是不敢冒险啊,这样就好说了,咱们就好好的调戏调戏他。”

    其余汉军将领们对视一眼,也都哈哈大笑。

    明明自己这边人少那么多,却可以牵着元谐的鼻子走,估计元谐也很郁闷吧?

    ——————————————…

    银州(今榆林),入夜时分。

    这座边塞小城因为之前杨坚的北伐而再一次变得热闹,并且经过整修也勉强算得上一处要塞,随着大战再一次降临到这座城镇,自然就显得安静了很多。

    汉军的兵锋已经越过朔方,逼近银州,现在杨坚手中掌握的地盘也就只剩下银州、五原和河套了,而真正能够起到拦截汉军作用的,也就只有银州,过了银州可就是草原。

    银州,或许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这么多的目光,甚至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上。

    当元谐还在和汉军围绕灵武展开战斗的时候,决定杨坚小势力命运的银州之战,就在这夜色即将来临的时候拉开了帷幕。

    朔方之战的结果传来之后,杨坚的反应还算比较快,并没有惊慌失措。银州城中的大批钱粮都已经提前向北转移,而杨坚亲自率领大军出城列阵。

    他的意图也非常明显,相比于朔方和延州,银州也不算大,困守孤城的话,结果不见得就会比梁睿和阴寿好到哪里去,而且杨坚就在这里,这一次汉军自然也就不会采用传统的围三缺一,若是真的攻城,必然会全力以赴,直接把整个城池合围了,毕竟若是能够抓住杨坚,北方的一系列战事也就宣告结束。

    而杨坚当然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干脆就把防守的重点放在城外南侧的小山丘上,根本就没打算守城。若是能挡住汉军最好,若是挡不住,杨坚第一选择是直接向五原撤退,而不是再回银州。

    作为一个暂时的落脚点,银州很合格,但是作为一个长期抵抗的要塞城镇,银州不合格。

    杨坚宁肯把希望寄托在且战且走上,也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自己能够守住银州城上。他并没有信心认为自己甚至能比老将梁睿在防守之道上更为出色。

    而且这两天银州城中可疑人员的踪影不断出现,更是让杨坚有理由相信,汉军那个神秘的白袍组织肯定已经做好了在城中策应的准备,只不过时机还未成熟。而城中官员们,心向着哪边杨坚也无从得知,毕竟现在他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大家开始观望风向也在情理之中。

    因此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骚乱,杨坚在用兵马转运粮草的同时,并没有在城中搜捕,并且他也不再寄希望于城中将官百姓能够万众一心协助他守城,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取他的项上首级,再来一次白门楼事变了。

    杨坚很擅长算计人心,所以他并不打算被自己人算计。

    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杨坚都只有在城外列阵这一种选择。

    杨坚的这个举动让韩擒虎有些诧异,不过又何尝不是正中下怀?

    火枪兵们在之前的攻城战中束手束脚,现在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

    而夜色,正适合用绚丽的烟火来渲染。

    “骑兵两侧散开,准备包抄,”韩擒虎冷静下令,击溃杨坚不算什么,汉军将领之中并不是没有人做到,但是若是能够活捉杨坚,那将是不折不扣的大功一件,“火枪手列阵,弓弩手压阵,准备进攻!”

    “诺!”

    韩擒虎部依旧是裴子烈北上大军的主力,不过和之前进攻朔方时候的孤军奋战不同,此时裴子烈和曹忠也带着汉军主力赶到,就在韩擒虎部后方不到半里处列阵,斜向西北。

第一四三四章 特事特办() 
裴子烈这样布阵的意图非常明显,汉军主力随时准备切断杨坚可能逃跑的任何道路。

    而在正面战场上,裴子烈对韩擒虎有足够的信任,并且也并不打算抢夺他的功劳。裴子烈现在已经位极人臣了,曹忠也因为之前的西北之战坐稳了自己的四征将军之位,对于他们两个来说,战功实际上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既然韩擒虎已经一路从洛川打了过来,那就让他能够毕功名于一役。

    毕竟说起来韩擒虎也有些可怜,之前汉军进攻关中的时候,韩擒虎回师进攻萧关也算得上神来一笔,可是这次的主要功劳实际上是落在了李靖的头上,让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够从白丁一跃成为千牛备身,几乎等于已经内定为天子门生,这是别的任何官宦子弟都不敢想象的殊荣。

    相比之下,韩擒虎受到的那些钱财根本不算什么,毕竟李荩忱不愿也不可能真的把所有好处都给他们舅甥,那样就算是李荩忱愿意,也无法让所有人心服口服,更何况出于平衡的目的,李荩忱必然也是不愿意的。

    因此在关中之战的论功行赏之中,一点儿提拔都没有获得的韩擒虎实际上是最委屈的,不过韩擒虎倒是欣然接受这样的结果,对于他来说,自己的外甥向上走自然不是什么坏事。

    可是该落在韩擒虎头上的功劳终究是要落在他头上的,这一次裴子烈不管是明里暗里,都要让韩擒虎立功,否则若是人人都可以直接把自己的功劳转移到自己的子弟身上,那岂不是就要完全乱套了。

    尤其是对于那些官宦世家们来说,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