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陛下考量,那贺若将军就得好好想想了。”
贺若弼斟酌片刻,郑重的一拱手:“承蒙将军不弃,还请赐教。”
萧世廉一摆手:“我大汉一向讲究仁义道德,对于前朝之帝和皇室也没有想要赶尽杀绝的意思。陈叔宝现在不也好好的活着么?如果贺若将军真的效忠于贵国皇帝的话,保证他能够活着,不也是一种效忠么?权力或许可以没有,但是人生在世,还长着呢。”
贺若弼一言不发。
而萧世廉笑道:“看来贺若将军对此还有所怀疑啊,不过没有关系,可以先自己想一想,看看孰轻孰重,某也好,想必此时已经从建康府动身的我大汉陛下也罢,都不会介意的。”
“多谢将军。”贺若弼显然已经没有刚才的气势,郑重一拱手。
“送客。”萧世廉摆了摆手。
目送贺若弼离开,萧世廉方才舒了一口气,环顾一圈,无奈的摊手说道:“真是颇费口舌啊!”
第一三二四章 大难临头各自飞()
将领们顿时哄然大笑。
他们还在细细琢磨刚才萧世廉说的这些话,结果没有想到被萧世廉直接来了这么一句,差点儿都没有反应过来。
一边笑着,将领们看向这个年轻人的目光之中也平添了几分别样的信任和敬佩。
这个年轻人显然无论是指挥打仗还是逞口舌之快,都是有几分本事的,也难怪当初拿下韩擒虎这样的人物。之前大家对于韩擒虎还并不感冒,可是这一次韩擒虎包抄萧关、一下子展现出了自己的将才,才让大家意识到之前萧世廉为大汉拿下了一个怎样的人物。
而这贺若弼自然就更不用多说,之前的武关之战他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一点是在座的众人都承认的。
萧世廉沉声说道:“贺若弼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现在北周的秩序和统治已经在不可遏抑的崩塌,这些将才和人才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而我们就要尽最大可能在其中网罗人才,你们都清楚?”
“属下明白!”
虽然作为南方将门出身的这些将领,实际上对和他们做对了这么多年的北方将门并没有多少好感,甚至恨不得将他们置之死地,毕竟这么多年好几代人的争斗,已经让双方之间存在不小的仇恨。但是大家心里也都清楚,想要坐稳天下,单单凭借南边的人可不行。
他们对于北方的了解肯定比不上北方将门,相同的道理也可以扩展到整个北方文臣武将的范围上,依靠这些出身北方的人才才能够镇住北方。
尤其是诸如贺若弼这样的汉化的鲜卑人,对于之后稳定北方局势肯定是有作用的,要知道现在北方有大量南下并且已经完全融入汉族生活的鲜卑人,如果没有相似出身的人来管理他们,不知道他们还会闹出来什么幺蛾子。
华夏民族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的包容和同化的民族,这些鲜卑人既然已经选择融入汉族,那自然就要让他们彻底变成汉人。再加上连年的征战已经让人口这种东西变成大家都必须的,没有人就是没有生产力。所以李荩忱之后对于北方的民众,无论是汉人还是鲜卑人,都不可能真正的区别对待,也不可能说把鲜卑人都赶尽杀绝。
那就是对于整个华夏民族的复兴不负责任。
所以能够得到贺若弼这样的人才,当然是求之不得。
“将军,那那个崔仲方?”黄玩开口问道。
贺若弼还算好的,另外那个看上去才是柴米不进的主儿。
萧世廉苦笑一声:“先带着吧,轮流派人劝一劝,如果看上去有松动的话某再出面,免得自取其辱。”
对于这种杨坚的死忠,萧世廉并没有多少兴趣。
等打破了长安城之后,他们也就该动摇了。
不过是现在还以为有希望,所以盲目的坚持罢了。
将领们都露出笑容。
萧世廉也有头疼的东西啊。
“好了,休整一天之后,准备进军蓝田!”萧世廉紧接着下令,“不管要不要打,态度都要摆出来的!”
“遵命!”
宇文温投降之后,宇文亮也肯定坐不住了,所以不管汉军愿意还是不愿意,至少是要和周人在蓝田打一仗的。
——————
南船北马,既然要在南方生活,就要习惯坐船。
实际上后世的南方因为道路交通等等的发展,人们出行也早早不再依靠船只,但是在这个时代,水网密布的江南地区,船只依旧是最主要并且无可替代的交通工具。
这一次李荩忱前往江陵,依旧是沿着大江溯流而上。
这应该是李荩忱这一生中第四次这样走这条道路了。
第一次是他从建康府前往江陵的时候,当时一切都还是个未知,初来乍到的李荩忱在经历了磨难之后对于自己未来能走多远根本就没有把握。
第二次是他前往建康府夸功之后“逃婚”而归,那一次虽然狼狈,但是也正式代表着李荩忱要和南陈划清界限了,为之后双方彻底撕破脸皮打下了基础,同时李荩忱以一种绝对战胜者的身份出现在建康府,夸耀一番之后又毫发无损的回到了巴蜀,对于他的声望也是一个绝佳的助力,人们开始正视这一支从遥远的巴蜀崛起的力量,徐陵和吴明彻等人也是从这时候开始一点一点把重心转移到李荩忱的身上。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东宫的统治班底受到了重创,沈君高等人被迫远走,而新上任的江总和孔范一步一步的将陈叔宝带到了不可挽救的深渊之中。
第三次是他前往江陵主持西北和北方战事的时候,而现在则是为了关中战事的收尾,同时也确定了之后对关中的战略部署。
别说第一次西去时候的李荩忱能不能想到今天,就算是第二次和第三次,他都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能够走到这一步。
对于一个穿越客来说,杨坚这个历史上不折不扣的胜利者,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大山,无论是从真正的实力上还是从心理压力上,李荩忱想要克服这种担忧和恐惧实际上是很难的。
哪怕是历尽千帆,看到了太多历史上栩栩如生的人物,经历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挣扎,李荩忱也不敢信心满满的说自己就一定可以战胜杨坚。
因此当现在他意识到自己距离战胜杨坚真的只剩下一步之遥的时候,反倒是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一切都似乎不那么真实,就像大梦一场。
“树倒猕猴散。”李荩忱看着从武关和萧关传来的急报,微笑着说道,他这个时候内心之中的喜悦是在座的杨素等人很难理解的,“这大难临头,大家终于要各自飞了。”
萧关自然更不用说,周军大规模地投降让西北各部控制的区域一下子延伸到了北方的延州,直接和宇文盛父子还有梁睿等人对峙。而周军将领们的心态显然已经暴露无遗。
大难临头,他们也已经不想为北周卖力。
而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上洛,贺若弼的立场动摇,实际上长安中其余周人将领和官员的立场,又怎么还会和之前一样坚定?
贺若弼也不过是他们的一个缩影罢了。
不过李荩忱倒也清楚,上洛那边应该一时半刻还很难见分晓,还有一场战斗不可避免。
第一三二五章 要定关中么?()
汉军拿下了上洛,宇文温投降之后,连带了宇文亮也反出蓝田大营,不管是自愿的还是因为儿子太坑爹而被迫的,宇文亮也没得选择了。追随他的近万将士护卫着宇文亮且战且退。奏章发出的时候萧世廉已经率军前出掩护接应,双方大战已然一触即发。
对于萧世廉和大汉来说,拿下蓝田就等于更进一步打开了通往长安的大门,毕竟蓝田之于长安的意义和扶风、冯翊是一样的,而且蓝田本身也有更大的政治意义在。
自从秦国开始争霸天下开始,蓝田就是训练兵马的地方,秦国一统六国的大军也是从这里出发,荡平天下。而相似的规矩也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虽然大汉的军队后来也驻扎在灞上等地,比如著名的细柳营,但是蓝田已然是一等一的兵马操练聚集之地。
从先秦的白起、王翦,到大汉的卫青、霍去病以及云台二十八将,一代一代的名将在这里纵马而过,在历史的长河之中留下了自己不可磨灭的背影。
因此蓝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变成华夏军事的象征,一旦拿下蓝田,对于敌人士气的打击可想而知。
李荩忱给萧世廉划定的战线就是上洛和蓝田之间,他不求萧世廉可以拿下蓝田,但是至少要让敌人感受到来自这个方面的威胁。当然了李荩忱也相信萧世廉领兵这么多次,心里应该还是有点数的,能不能拿下蓝田、这一场大战又要维持到什么样子,他应该比自己更能做出判断。
李荩忱当然不是那种军队出去打仗都要给画好图纸的皇帝,他只负责在大方向上操控、负责制定战略目标,只要能够达成战略目标——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大汉的战略目标应该就是合围长安——那么将领们如何指挥操作,李荩忱并不插手。
大汉将领的独立性一直都是李荩忱在可以培养的,他必须要让汉军将士摆脱对自己的依赖。
而事实证明现在李荩忱做的应该还算不错,至少很多年轻的将领都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包括萧世廉和裴子烈这李荩忱的左臂右膀,也包括韩擒虎和牛弘等这一次展现出来自己才能的降将,甚至还包括李靖这种未来的战神。
“那陛下打算一战定关中么?”杨素微笑着问道。
他这一句话一出,在场的黄琦、唐中、蒋元逊等随驾的官员,都下意识的把目光投过来。
这一次李荩忱是浩浩荡荡的西巡,自然不可能和之前那样身边只带着一两个官员。黄琦带着整个秘书监随行不说,太尉府的参军杨素、长史唐中也都随驾,另外六部的左右侍郎都各自抽调一个人随驾,甚至工部是尚书吴凭亲自跟随。
当然这也是因为工部要趁此机会实验火药和新研发出来的火铳。
这火铳李荩忱也见过,和后世元明时期的火铳实际上已经非常类似了。李荩忱当然知道工部能够完全凭借自己画出来的一点儿轮廓草图就弄出来这样的东西就已经算非常不错的了,对于这个时代的科研研发和工业发展能力,李荩忱当然不能抱有过多的期望。
反正可以对敌人形成威胁就足够。
实际上现在大汉也是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大汉想要通过器械上的优势来弥补兵力上的不足,可是诸如霹雳车等等东西,终归只是在这个时代既有的投石机上改进过来的,只要给敌人充足的时间,他们也一样可以研发出来这些东西,所以除非大汉弄出来更加划时代的兵器,否则这种优势只会越来越小,敌人感受不到威胁,自然也就会有更多抵抗的勇气。
因此这一次李荩忱也必须要让火器响起来,要告诉杨坚和宇文宪,大汉的这种优势还将继续持续。
除了这些文官之外,随驾的武将虽然不多,但是分量也足够。
宿卫京城的老将军蒋元逊亲自统带皇帝亲军——毕竟李平还是太年轻了一些,如果让他独自负责陛下和整个队伍的安全,朝中臣子们必然不会放心,而也就只有蒋元逊这种德高望重的老臣才能让李平也对其心服口服。
同时水师的戚昕和姜才负责统带船队,现在水师之中的邱志负责淮水沿线,而王昌则在督造海船,水师四将之中剩下的两个都来了,场面也算不小的。
陛下这一次如此大规模的北上,必然是要大打出手的,以陛下的性格绝对不会跑到前线转一圈却什么都不干。所以无论是水师还是陆师,都指望着能够分一杯羹。至少跟着陛下就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嘛!
也因此杨素这么一说,大家都打起精神。
这关中之战,到底要打到什么程度,是把杨坚直接灭了,还是先把长安围上?
按照大汉之前确定的战略,当然应该选择后者,但是现在的战局情况已经绝非当时能够相比,杨坚这边战线崩溃的太快,以至于汉军的进展颇为顺利,算起来整个大战开始之后,除了武关之战耽搁了一段时间之外,汉军未尝一败,即使是武关也只是耽误的时间长了些,根本算不上失败。
所以现在要不要一战定关中?
“诸位卿家觉得现在还能不能打?”李荩忱正色说道。
实际上他又何尝不再犹豫这个问题。
当然了李荩忱并非没有和杨坚围绕长安打最后一战的勇气,他真正担心的还是宇文宪,一旦汉军在长安城下拖延的时间久了,那就等于把身侧让给了宇文宪,而且宇文宪也能趁此机会休养生息。
就整个关中战局情况来看,这自然是得不偿失。
“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可能占领更多关中的土地。”唐中急忙说道,作为出身巴蜀世家的人,他对于土地的重要性显然更有认识。
长安不过是一座孤城,只要围上就是大汉的囊中之物,真正可以让大汉站稳脚跟的,终究不是这座城,而是整个关中,因此如何把关中的其余地方纳入手中可要比拿下长安更重要。
李荩忱顿时一阵头疼,敢情问题又回到了和宇文宪抢夺关中地盘上,可是这样会不会和宇文宪全面开战?
现在的大汉可不能两线开战。
显然宇文宪也没有这个本事。
第一三二六章 白鹿原上()
大家应该都在想着如何避免战争。
尤其是宇文宪在这上面的倾向更明显,那刘休征在建康府煽风点火,不就是想要实现所谓的“和平共处”么?
“陛下,微臣以为我们还是要和宇文宪通好气。”杨素紧接着说道,“既然不想要让杨坚得渔翁之利,那么就要和宇文宪划清各自的占领区域,以免这个时候出现分歧。”
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了,既然不能打,那就只能谈。
李荩忱当即微微颔首,看向黄琦:“黄卿家,以朕的名义起草一封国书,告知宇文宪我们的打算。另外告诉许善心,我们的底线是保持长安城的南侧、西侧和北侧的一半在我们的进攻锋面之下,其余的可以做出适当让步。”
顿了一下,李荩忱紧接着说道:“传令萧世廉,务必拿下蓝田,传令西北曹忠和韩擒虎,务必拿下扶风和冯翊!”
“臣遵旨!”杨素和黄琦急忙应诺。
“看来朕是有必要走一遭长安了。”李荩忱不由得笑道,“过了夏收之后,应该就是和杨坚决战的时候。朕希望还能看到长安城的秋冬风景呢。”
“愿为陛下驱使!”文武们一齐起身。
李荩忱显然已经为关中之战确定了最终目标。
年内拿下长安!
也就意味着他们这一次有机会随驾入长安。
这是何等的荣耀。
尤其是杨素,更是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当初离开长安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明白他的选择。而现在他已经足够向大家证明,自己南下投奔李荩忱是最正确的决定。
而李荩忱微笑着吟诵道:“南国(作者按:贾岛原文为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朕倒要看看,这关中景物和南国可有不同?众卿家,我们去长安!”
————————————
长安东南四十里,蓝田。
蓝川绕白鹿原流淌,赫赫有名的蓝田玉就出产于此。
汉军列阵白鹿原上,高低不平的土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