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陵瞪大眼睛,只觉得一股热血直窜上胸膛。
大树下、田野里、闹市中,各处都是趁着空闲时间读书认字的人,这是怎样壮观而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
不过徐陵也没有天真到什么都不管不顾的地步,作为一个曾经走遍江南山山水水采集诗歌的人,他很清楚遏制民间学习和教育的并不仅仅是缺钱和战乱,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现在的九品中正制官僚制度已经将“出将入相”的机会限制在了世家和寒门之中,普通的老百姓根本就没有崭露头角的机会,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抽时间去努力学习还不如想想怎么种好自己脚下的一亩三分地。
既然李荩忱提出了这样的设想,那么就说明他肯定也考虑到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旦成都、巴郡和汉中三处的学院开办成功,下面各地官府就会同样开设学院。各地学院之中的学生通过考试和实习可以得到进入这三个更高一级学院的机会,然后官府每年都会从中选择足够数量的人才。”李荩忱紧接着说道。
科举制度在李荩忱看来应该是中国古代发明的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制度了,即使是后世的考试制度实际上不也是从科举演化过来的么,科举或许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是不管怎么说这都是最能够保证公平公正的选拔人才制度。
尤其是在科举还没有僵化的唐宋时期,可以说这个制度为这两个朝代的人才辈出做了突出的贡献。
但是至少现阶段李荩忱还没有一步落实科举制度的能力,他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和东南士族、巴蜀世家以及关陇集团的鼎力支持有脱不开的关系,而如果贸然施行科举制度,无疑就会从根本上挑战了世家的存在。
实际上科举制度在一开始对于世家来说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乱世之中也就只有世家还能够保持对子弟的教育,所以隋唐刚刚实行科举制度的时候,真正出类拔萃的实际上还是关陇世家、山东世家这些老牌世家团体之中的子弟。
但是随着社会逐渐安宁,寒门子弟甚至是普通的黔首百姓也开始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就是世家没落的时候,毕竟世家没有办法保证每一代人都是出类拔萃的天才,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纨绔占得比例比较高,因此“富不过三代”,到了唐末以及宋代之后,世家也就自然而然的淡出了历史。
李荩忱可不会天真的以为徐陵、杨素这种人精也似的人物看不出来这其中的端倪,所以一切都得徐徐图之,而从学院这里入手,先通过这种办法给下面的普通百姓一个晋身之道,自然能够在增强世家的危机感同时,也不会引起他们太多的反感。
这不过是温水煮青蛙的道理。
徐陵当然明白李荩忱交代的这个任务的艰巨,当然了如果办好了那可就真的是千古流芳。
。
第九百五十二章 家事即国事()
“蒙学这一方面主要以《千字文》为教材,配合以《论语》和《仓颉篇》,但是一定要把握难度,”李荩忱叮嘱道,“另外也要开始招募人手编写新的蒙学教材。”。。
顿了一下,李荩忱紧接着说道:“蒙学之后,不仅仅要继续学习这些经典,工学、算学都要放到和文学一样重要的地位。这个某会和欧阳莫商量,到时候工坊之中会派人来配合教学。”
李荩忱对于工业和商业的重视是有目共睹的,而工学和算学就是这两个行业的支柱,只不过现在很多这样的学问实际上还只是零散的经验,不过好在也不缺乏祖冲之、贾思勰这样的人物走在前面,也算是能够找到相应的教材。
虽然作为传统文人出身的徐陵和姚察对此实际上并不感冒,但是李荩忱既然很明确的提出来了,那他们肯定就要配合施行。
而且现在工坊和商贸无疑在巴蜀新组建的经济体系之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这大家也是看在眼里的,可想而知工匠和商贾的身份在未来肯定会越来越高,因此就算是这些学生以后不涉足这些行业,也必须要知道一些能够与这些行业的人打交道的基础知识,对此姚察和徐陵倒是并不算排斥。
两个人的表情变化都被李荩忱看在眼里,他并不要求这些心高气傲的知识分子能够第一时间就接受这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意识到这其中的重要性的:“而继续向上的话,如何治理家国,想必孝穆公比某更有经验,具体的教学办法和方向某就不多言了。”
对于李荩忱的恭维,徐陵还是很受用的,当即笑眯眯的捋了捋胡子。他可是堂堂“帝师”,最擅长的不就是治理国家的事情么!
“那教育这一块就拜托两位了。”李荩忱轻轻松了一口气,有徐陵在的确让他觉得压力小了不少,“教育乃是百年大计,我们现在从头做起,既是为了现在,也是为了将来。”
徐陵和姚察郑重的一点头,而徐陵见李荩忱起身想要送客,伸手按了按:“老夫还有一事想要询问殿下。”
李荩忱怔了一下,还不等他开口,徐陵已经换了一副长辈的语气:“不知道殿下准备什么时候册立王后?”
不等李荩忱反应过来,姚察先是一皱眉,徐陵直接就已经谈到了李荩忱的家事,虽然帝王家事也是国事,但是身为臣子还是能少听就少听的好,姚察下意识的就想要告退,不过徐陵这个时候微微瞥了他一眼,老人锋利的目光让姚察打了一个寒颤。
不敢动。
李荩忱倒是先笑了一声,打破了有些尴尬的局面:“孝穆公怎么想起来这件事了?”
徐陵当即说道:“殿下现在年纪尚轻,但是后宫不可一日无主,陈国乐昌公主既然是殿下明媒正娶的正妻,那么就应该早日立为王后,以正视听!”
姚察这个时候也意识到徐陵让自己留下来的目的,拱手说道:“骑兵殿下,微臣以为孝穆公所言极是!”
李荩忱顿时明白过来,这个问题自己之前还真的是忽略了,当然主要还是因为李荩忱对待乐昌她们三个并没有区别,所以也就没有在乎名分这种事情。可是今日徐陵一说,李荩忱陡然意识到事情显然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李荩忱现在的后宅之中总共就只有三个人,但是三个人也已经足够牵扯出来太多的利益纠葛。
乐昌的背后不用说,站着的是以徐陵、吴明彻这些南陈老人以及东南世家为首的力量,乐昌本来就是他们的公主殿下,坐在王后的位置上对于他们自然百利而无一害。换句话说东南世家在这个新诞生的王朝之中就属于乐昌的娘家人。
同理,以杨素、李渊、牛弘和长孙晟等人为首的关陇集团以及逐渐在李荩忱军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询、韩擒虎所代表的北周将门,他们天然的倾向于支持尉迟炽繁,毕竟尉迟炽繁的出身在这里放着,而且就算是相比于萧湘和乐昌也不遑多让,要知道尉迟家也算是纵横数朝、数一数二的将门。
而萧湘也并不是没有支持者,且不说李怜儿这个长公主对于这个小妹妹最是喜爱,巴蜀本地的世家也都倾向于萧湘。这主要是因为萧湘作为主母在蜀中呆的时间最长,巴蜀集团已经习惯了由萧湘和李怜儿来代表李荩忱的意志,再加上不能和东南世家、关陇集团等等保持一致,所以以峡江唐氏为首的巴蜀世家自然就会站在萧湘这边。
李荩忱之前对此只是一笑了之,毕竟他还不想让什么人插手自己的家务事,可是今天徐陵这么一说李荩忱发现自己不得不重视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会导致几个团体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
“也好,某会尽快安排。”李荩忱沉声说道。
徐陵这才放心的微微颔首,和姚察一起告退。
看着徐陵的背影,李荩忱苦笑一声。徐陵至少还是给自己留了些面子的,他一直在用长辈的身份说这件事,毕竟徐陵也算是李荩忱当初的媒人,还是有资格的。
看来自己要习惯以后家中事务也被人指手画脚的事实了。
而徐陵此时缓步走出议事堂,姚察下意识的想要搀扶,不过徐陵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老夫还没有老到这个地步。”
顿了一下,徐陵不由得感慨一声:“不过不服老也不行了啊。”
姚察急忙说道:“孝穆公何出此言,在属下看来,孝穆公主持这教育和学院建设必然是没有问题的。”
徐陵摆了摆手,喃喃说道:“伯审,老夫是经不起什么大波折了,吴通昭这家伙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上次淮北之行伤了元气。所以未来就全都要看你们的了。”
姚察神情凛然,东南士族称霸江南数百年,虽然中间领头者不断替换,但是依旧是一个整体,可是随着东南士族进入到李荩忱团体之中,支持李荩忱争霸天下,就意味着在未来东南士族必然不可能再一家独大,拥有天下的同时也要学会和别人共享天下。
这一步,徐陵也好,吴明彻也罢,都没有到达过。
所以之后只能看姚察他们这新一代的了。
第九百五十三章 除夕()
汉王李荩忱赶在除夕之前册封乐昌为汉王后,册封萧湘和尉迟炽繁为侧妃,称夫人,也算是暂时避免了几个世家集团之间的互相盘算。
当然了李荩忱知道,只要之后有了子嗣,肯定还少不得有争执,但是现在至少又可以让大家重新将注意力转移到正面的敌人上。
新到任的南陈荆州监军陈叔坚前往信州考察,其目的已经不言而喻。而为了表示威慑,汉军水师奉命出夔门直抵秭归,修建临时营寨,对此驻扎在狼尾滩的荆州水师也溯流而上,双方在秭归外江流上对峙,一时间战云密布。
而北周齐王宇文宪强攻蒲坂,受到韦孝宽的拼死抵抗,双方死伤惨重,尸体铺满大河冰面。宇文宪进攻不利之后撤退到大河北岸,毕竟到了年底下,继续进攻的话对军心不利。
至此北周的内乱总算是再一次进入了相持阶段,身在长安的杨坚也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他知道,洛阳和晋阳方面的威胁依旧还会存在,宇文宪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所以杨坚也顾不得喘息,开始抓紧整顿军备,加强潼关方向的防守。好在宇文宪那边也因为这一场血战而损失惨重,一时间无力发动进攻,尉迟迥已经开始向洛阳收缩防线,算是减轻了杨坚在东侧的压力。
这战火连天的一年,即使是到了年底,也依旧不消停!
李荩忱快步走入议事堂,文武已经济济一堂。
“许善心怎么说?”李荩忱开门见山。
负责和南陈使者许善心沟通的唐正良急忙站起来“许善心称这完全是个误会,还请双方保持冷静,荆州水师不日撤出秭归。”
“好一个不日!”李荩忱冷笑一声,“让他告诉陈叔坚,双方以狼尾滩为界线,某不阻拦他们在狼尾滩修筑营寨,他们就不要干涉我们在秭归修筑营寨!”
“遵命!”
“水师那边怎么说?”
王昌等水师将领都在前线,这个时候自然是萧世廉担任军队方面的消息往来“水师说荆州那边并没有派出太多的战船,如果殿下下令,他们可以在一天之内这支队伍!”
“王昌倒是信心十足。”李荩忱点了点头,“养兵千日,现在还不到时候,逼荆州水师退去就可以,但是荆州水师执意欺负上门,那就不雅和他们客气!”
“诺!”
李荩忱的目光紧接着投向唐亦舜“一场局部的战斗,打得起么?”
唐亦舜苦笑一声“现在开打,哪怕是局限在水师,我们恐怕也要以工坊和学院的停工作为代价,毕竟是在是调拨不出来这么多的钱财了,不过至少新组建的钱庄之中还有些存款可以应急。”
这也在李荩忱的预料之中,整个巴蜀上下现在大修土木,国库之中早就可以空的可以跑马了,唐亦舜他们这些财政官员也不容易。不过李荩忱相信南陈那边肯定也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听说建康府朝堂上以陈叔陵为首的扬州刺史团体再一次向萧摩诃和陈叔坚发动了攻击,倒有几分他们两个狼狈为奸的意思。
想来陈叔坚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在秭归保持克制,只要荆州水师不主动进攻,那么我们也不要轻举妄动,一切等来年来说。”李荩忱沉声说道,“秭归距离夔门近,距离江陵远,继续对峙下去对我们更有好处,倒要看看萧摩诃和陈叔坚能够坚持多长时间。”
————————————…
御书房之中,灯火昏暗。
相比与外面张灯结彩的气氛,这里未免有些冷清。
李荩忱看着从前线送回来的战报,眉头紧皱。这个时候的巴蜀绝对经不起一场大战,经济建设刚刚起步,尚且需要足够的时间,而且战船、霹雳车等等器械的生产也没有到足够数量,李荩忱并不是不敢打一场局部的歼灭战。
这种局部的冲突实际上是用不了多少钱财的,更重要的是一旦打胜了,往往缴获的金银财物和粮草就已经足够弥补使用掉的。可是李荩忱必须要考虑另外一种更坏的情况,那就是这一战从歼灭战变成了击溃战,这就意味着不会再有充足的缴获。
当然如果情况再糟糕一些就有可能战败,届时水师会大伤元气,作为以后李荩忱进攻江南的刀锋,水师绝对不能在这个时候出什么意外,否则就是给南陈更多的喘息机会。
李荩忱当然也知道陈叔坚和萧摩诃为什么会态度愈发强硬,显然来自南陈朝廷的压力迫使他们必须也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证明自己,但是李荩忱并不觉得他们有勇气直接在这个时候开战。
毕竟李荩忱也不是没有准备的,大军和新的水师战船正在源源不断的在白帝城集结,同时襄阳那边裴子烈也已经摆开了阵势,如果萧摩诃真的想要进攻秭归的话,就要等着面对两面受敌。
李荩忱不得不承认,当历史已经被自己改变的面目全非的时候,自己也无疑正在失去对历史的掌控。
“夫君,歇息一会儿吧。”一双手悄然放在肩膀上,乐昌低声说道,“你已经在这里坐了几个时辰了。”
李荩忱叹息一声,攥住乐昌的手。
女孩的手冰凉,微微颤抖。
“要打仗了么?”乐昌涩声问道。虽然已经是李荩忱的王后,但是毕竟她是南陈的女儿,双方真的要打仗,乐昌还是很难受的。
“这一战,某不想打,至于萧摩诃和陈叔坚怎么想,那某就不得而知了。”李荩忱沉声说道,“现在正值冬日,本来就不是大动干戈的时候,他们想必也有他们的难处。”
乐昌迟疑片刻,还是鼓起勇气说道“夫君,妾身可以做什么?”
李荩忱怔了一下,旋即沉声说道“对,许善心到底站在谁那一边某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的态度必须要准确的传到陈叔坚的手上,乐儿,你用你的名义写一封家书给他。”
“好。”乐昌急忙答应。
李荩忱当即起身“来,我为娘子研墨。”
“夫君······”乐昌一下子抱住李荩忱,“一切难道真的只能通过战争?这太残忍了······”
李荩忱轻轻拍了拍她“已经注定的事情,我们今日所做的不过是为了让一切到来的晚两天,让这个过程更快一些罢了。长痛不如短痛,天下必须一统!”
。
第九百五十四章 守岁()
“噼里啪啦!”竹子被丢入了火堆之中,发出刺耳的响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