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离乱之世,人如尘埃,随风不随己。无意穿越为白袍军老卒后裔的奇葩小白领,当务之急不是如何雄心壮志、一统天下,而是如何在这个时代保全性命。这时代有杨坚、李渊、尉迟迥,枭雄无数;这时代有萧氏、陈宣华、张丽华,美人如玉;这时代有淮上、建康城、洛阳府,长槊穿云;当然也有陈后主、宇文赟,荒唐君主······当身后白袍铁骑滚滚跟上的时候,李荩忱霍然回首。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即将完本,可以先品鉴哦各位书友要是觉得《权倾南北》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100527
写在前面()
这一本新书从去年十一就有所规划,中间也和不少书友有过交流,但是实际上一直到今年二月才算是正式开始,因为事情比较多,所以每天在保证老书之后也就是码上几百字上千字,聚沙成塔现在也算是有点儿存稿,紧赶慢赶,算是能够在老书快完本时候发出来了。
新书选定的背景是南北朝末期——和《倾宋》的南宋末年一样应该都属于少有人涉足的区域,不过这样也可以避开大神们写烂了的题材,对于我来说有挑战,但也未必不是好事。南北朝末年的南陈和北周可供翻阅的史书不多,本文就依托《陈书》和《周书》,另外再参考一些原本有的通史,尽最大可能尊重历史,也希望书友们能够不吝赐教。
关于更新,因为老书还未完本,所以开始更新较慢——存稿太少啊,可以先养一养,等老书完本之后应该和老书相同的更新速度,每天四千到六千字。另外因为老书的订阅不高,有大神说是每一章字数多的原因,所以这一次换成每章两千字——从4K党到2K党的转变,更新时间暂定每天晚上六点,和老书错开。
同时争取改正老书文斗戏不足、详略不太得当、剧情拖拉的缺点,尽量为诸位书友奉上一场盛宴,而不是黑暗料理。
至于书的整体内容,这个保密。不过还有一点儿可以说,主角李荩忱的名字,荩忱是张志忠将军的表字,张自忠将军是我的老乡,也是颇为敬佩的英雄,借用英雄之字为主角之名,虽主要是想向英雄致敬,却也有些私心了。
另外,在此感谢爹娘的支持!
吕梁之战——隋唐盛世的滥觞()
PS:给自己自媒体写的一些和本书有关(主要是背景有关)的文章,我会发在作品相关***诸位书友参考。来自企鹅号:漫卷
万事万物,如果去寻找其滥觞源头,都可以找出很远,并且归结在一件或许并不会过多引人注目的事情上。用外国人的说法就是“亚马逊热带雨林之中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就有可能在墨西哥湾引起一场龙卷风”;而在我国,则一般形容为“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今天小编就来讲述一下一场对于很多人都很陌生的大战——南北朝末年爆发于北周和南陈之间的吕梁之战。隋唐盛世是很多人所向往、所赞叹的华夏历史上少有的鼎盛时期,而如果对隋唐盛世追根溯源,恐怕就要追溯到这一场最终决定了南北朝百年对峙胜利者、决定了隋朝诞生的大战。
我们这里说的吕梁,可绝对不是山西的吕梁,如果南陈都已经打到了山西,那么就算是北周自杨坚以降诸位同志有通天之能,恐怕也要无能为力了。这里的吕梁是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处地名,其大略位置在今天的淮河北岸,应该同寿县所在位置隔河相望,因有吕梁水穿过而名之为吕梁,是当时淮水重地,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577年(太建九年),被誉为南陈栋梁的老将军吴明彻率领南陈大军北上,与北齐大军在吕梁展开大战,这是吕梁之战的第一阶段,此时的北齐南面有刚刚开国不过二十年、兵强马壮的南陈虎视眈眈,西面还有北周随时准备一口将其吞下,可以说已经国力衰弱到了极点,所以第一阶段的吕梁之战没有丝毫悬念,老将吴明彻以萧摩诃为先锋,一路势如破竹。作为未来南陈第一大将的萧摩诃不负所托,带着区区七名骑兵便冲入北齐军营之中,斩将夺旗。南陈军队的骁勇让北齐彻底乱了阵脚,随之大败,而吕梁这一块从淮水进攻中原的跳板也随之落入南陈手中。
此时的南陈可以说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吴明彻、萧摩诃等将领无一不是可以独当一面之辈,再加上多年整顿国政,兵强马壮。而北朝则是陷入彻底混乱,北周在同年对北齐动手,一口吞下北齐,统一北方,但是因为国内尚且混乱,所以没有足够的精力抽调出来大军,南陈占据了优势。
不过北周毕竟也不是吃干饭的,吕梁落在南陈手中,就像被人用刀顶住软肋,所以北周在刚刚稳定下来,就以大将宇文忻为主帅进攻吕梁,宇文忻麾下实际上也就是数千精锐,其余的都是一些杂兵。对于这么一群说不上是乌合之众还是精锐大军的对手,南陈可以说应付的得心应手,萧摩诃故技重施,率领十二名骁勇善战的亲卫直接破入北周中军,这下可把宇文忻吓得够呛,大军溃败。
吃一堑长一智,北周不敢再小觑这些“岛夷”,旋即以用兵谨慎稳重的王轨为主将,以大军推进。王轨分析前两次吕梁之战,南陈有萧摩诃这员勇将在前冲锋陷阵,又有吴明彻这员经验丰富的老将在后面运筹帷幄,绝对不好对付,尤其是萧摩诃的轻兵冲阵打法,完全是悍不畏死的战术,对于临时抽调组建的军队有很大的杀伤力。
一旦中军崩溃,自然不能指望着这些临时抽调的军队将士还能冲锋卖力。
所以王轨很干脆的选择绕过南陈这个夺命撒手锏,直接率领大军调头,趁着萧摩诃和吴明彻将注意力集中在正面,切断吕梁水的下游,使得南陈主力大军成为被困在淮水北岸的孤军。顿时南陈大军乱了阵脚,不过吴明彻觉得还有可乘之机,一时拒绝了萧摩诃撤退的请求。
不过随着北周后续大军源源不断抵达,吴明彻才意识到大事不好,可是为时晚矣,南陈大军坐困吕梁,即将陷入重围,萧摩诃于是自请断后,这一次依旧被吴明彻断然决绝。知道自己犯下大错的老将军让萧摩诃带领骑兵先行突围,而自己率领步卒断后。
最后萧摩诃抢在包围圈合拢之前抵达淮南,而吴明彻大军全军覆没,吴明彻被俘,不久之后忧郁成疾,病死在长安。
吕梁之战可以说是南北朝后期最后一场双方势均力敌的大战,而结果以南陈先胜后败告终。失去精锐大军的南陈,在北周的步步紧逼之下从淮水一路退到长江。就算是有萧摩诃这样数一数二的大将,也再无挽回之力。
吕梁大战之后,北周武帝宇文邕驾崩,之前其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自然而然为杨坚做了嫁衣裳,而之后杨坚统筹实力,建立隋朝,中间经历了多次内乱,可是因为吕梁之战而被掏空的南陈,再也无力参与其中,只能坐等隋朝大军南下。
由是而观之,这一场南北朝后期的大战,足可以称之为之后六百年隋唐盛世的滥觞。
西梁——一城之地,夹缝之国()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肯定要数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而在南北朝的后期,北朝分为东魏和西魏,依旧征战不休,但是在南朝却是“整齐有序”的进行王朝的更迭换代,从南齐到南梁再到南陈,并没有经历诸如北朝那样的分裂。
而在这南北朝末期,还有一个国家,这就是西梁,又称后梁。
要说这西梁在历史上给大多数人留下来的唯一印象,恐怕就是出了一个萧皇后。
隋炀帝皇后萧氏,出兰陵萧氏,其父为西梁皇帝萧岿。好了,划重点的时候到了,当时的南北朝,北面为吞并北齐、统一北方的北周,坐拥中原、河北、西北和川蜀,而南面为陈霸先开创的南陈,同样拥有荆湖、江南和淮南等地,天下版图虽大,却哪里有这个西梁?
怕不是史家没有记载清楚,实际上只是个流亡政府?
实际上西梁是切切实实存在的,只不过因为西梁虽然继承了南梁的名字,皇室也确确实实出自南梁萧氏,但是整个国家的地盘着实太小了——只有江陵一城之地。
真可以说是一城之国、夹缝求生(新加坡、梵蒂冈同时打了一个喷嚏)。
西梁虽然很小,却存在了足足三十二年(从555年到587年),和当时南方霸主南陈的存在时间差不多长短,可以说足以令人惊诧,与此同时,西梁还经历了三代君主,并且在北周的帮助下获得了江陵城北侧的章山郡、漳川郡等城池,硬生生的将地盘扩大了三四倍,可以说是南北朝乱世之中的一朵奇葩了。
而西梁为什么能够在南北朝这等弱肉强食的政治军事环境下存在这么久呢?这其中当然也有不同方面的原因。
一来西梁名义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但是实际上各方面都要受到北朝,也就是北周的限制甚至是控制,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北周的一个傀儡藩属国。北周设立了江陵总管的职务,并且历任江陵总管都是经验丰富的名臣、重将,其目的自然不言而喻——监视甚至控制西梁。
二来西梁小而强,浑身是刺。众所周知,在世界上小而强的国家并不多,瑞士、以色列、新加坡等大家都能够说得上来,而西梁正和这些国家有很多相似之处,高大的江陵城多年来一直都是荆州的核心重镇,而守卫城池的西梁将领,诸如王操等人也都颇有才能,因此在南陈的眼中,西梁显然就是一个好吃但是不好下嘴的刺猬,历史上南陈名将吴明彻曾经杀到江陵城下,却顿兵难破坚城,最后在北周援军面前大败而归,这一点儿倒是有些像今日全民皆兵的瑞士。
当然了,对于南北两个霸主,西梁的存在也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北周,当初扶持西梁对抗南陈,就是为了有南下的道义制高点——毕竟西梁是南梁皇室嘛——而后来北周的攻略重点转移到淮南,有西梁这个缓冲处于南陈和北周重镇襄阳之间,也是个好事。
而对于南陈,其北上重点也在淮北,荆州一线一直采取凭江而守的战略,因此就算是拿下了江北的江陵城,也很难阻挡从北方南下的北周铁骑,所以得不偿失。
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以及自身的强大,西梁方才得以以一城之地处于夹缝之中三十多年,当然了国家弱小、依附于人,终究只是一个喘息之计,当隋朝建立并且对南陈拥有压倒性优势之后,这西梁自然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国家灭亡,也终究只是隋文帝一道旨意罢了。
而随着西梁的灭亡,从南齐开始绵延的萧氏国祚,也彻底宣告断绝,兰陵萧氏除了在隋末又建立了昙花一现的萧铣后梁之外,就再也没有建立过其余的王朝。
或许和平的归入隋朝,对于西梁皇室,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隋文帝对于出自萧家的儿媳萧氏甚是满意,对于西梁的末代君王萧琮也多加礼遇,至于兰陵萧氏的荣光,则由接下来的萧瑀等人再继续发扬光大了。
(出自作者企鹅号:漫卷,欢迎关注)
序章 白袍()
PS:因老书未完本,每天更新较少,暂定于每天六点更新,大家可以养肥了再看,并可以先去看老书《倾宋》,三百万字即将完本。
南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
大梁城。
这座大梁城是后来西汉在原来战国大梁城的废墟上重建的,依旧以之作为中原的象征。
从西汉到北魏,一个又一个朝代转瞬消散在历史中,一名又一名的梁王在这里历经出生、成长和死亡。人走马观灯也似的变着,唯有这大梁城,依旧孤零零的伫立在这旷野之上。
已经残破不堪的城墙上,满满都是刀斧战火侵蚀的痕迹,随风摇摆的萋萋荒草述说着这么多年来中原纷乱不休的战事。
这里是大梁,这里是中原。
六七月时候,虽然已经是夕阳西下,不过依旧能够感受到扑面而来的风中那滚滚的热意。大魏上党王元天穆的将旗在风中懒洋洋的飘卷,使得撑旗的士卒甚至怀疑如果风再小一些的话,这旗根本飘不起来,只能搭在旗杆上。
在大梁城南,四万大军整整齐齐的排列着,上千名骑兵策动战马,在外围一圈一圈不厌其烦的巡视,
几名幢将和羽林中郎将微微皱着眉站在元天穆的身边,目光全都落在这位上党王身上。元天穆远远称不上一个合适的将才,但是现在放眼北魏,能够拿得出手的军队,也就只有这位上党王身边的四万大军,而能够拿得出手的将领,也只有这位上党王爷了。
国内无兵可调、朝中无将可用,这是什么征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就算是那个神鬼莫测的家伙不出现,恐怕这大魏也支撑不了多久。不过饶是如此,大家也不愿意成为那个家伙的枪下亡魂、成为他身上无数荣光的一部分。
就当元天穆身边的一众将领心惊胆战的时候,天地之间有滚滚烟尘升腾。这半个多月都是太阳高照的好天气,使得大地很是干燥,战马一旦跑动必然会掀动滚滚烟尘。
四万大军在这一刻安静下来。
已经在大梁城外站了三四个时辰的魏军将士很清楚,来的是谁。整个中原,大魏除了在虎牢关的一支队伍,其余的兵力全都集中在这里了。偌大的一个王朝,也就只剩下这最后的四万依凭,所以不可能是哪一支赶来和主力汇合的骑兵。
来者非客。
“报!”哨骑从不远处的山坡上火急火燎的冲下来,只不过不用他喊,所有人就已经明白。
握紧刀枪,一名名士卒手心中都是汗水。
哨骑冲到元天穆身边,急促了说了两句,元天穆点了点头,霍然跃马而出,手中金刀高高举起:“大魏的好儿郎,这些不知好歹的南蛮子,竟然有胆量挑动我大魏国威,告诉本王,应该怎么办?!”
“杀!杀!杀!”
四万将士同时高声呼喊,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也明白自己的实力如何,不过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是憋红了脸声嘶力竭的高声呼喊。仿佛这一浪一浪拍打着城墙、拍打着原野的呼喊声,是他们现在能够找到的唯一依仗。
“不错,军心可用。”元天穆微笑着说道,颇为满意。
而他身边的一名羽林中郎将,脸上却是只能挤出一丝苦涩笑容。
为将者,都能够看得出来,这军心实际上在之前的几次大战中就已经溃散的无可挽回,只不过也就只有这位天性乐观或者说根本就不会打仗的上党王才会有如此的感慨。
这些将士大声的应和他,只是为了掩饰内心深处的恐惧,他们的手依旧在不由自主的颤抖,甚至有的人双腿内夹,打过仗的人都很清楚,这显然是羞耻的湿了裤裆。
羽林中郎将下意识的微微抬头,看向元天穆。
或许这位上党王是四万大军当中唯一一个胆量还在的人。
马蹄声踏碎烟尘,一道道身影出现在不远处的地平线上。白底黑字的旗帜随着战马的奔驰而猎猎舞动。所有的骑兵都是清一色的白袍裹身,手中的马槊端平,一双双眼睛正对前方。
他们自出现在地平线上那一刻开始,就排成整齐的队列,如同一个向前移动的白色方块。仿佛他们并不介意敌人能够很轻松的数清楚自己的人数,也不介意前方的敌人黑压压的是自己的六七倍。
他们只是这样无声无息的向前,至始至终天地之间都只有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