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那些看上去结实的土木工事抵挡中小口径还行,在150mm重型榴弹炮,250公斤以至500公斤的航弹面前,根本就是纸糊的一般,丝毫没有招架之力。至于20的铁道炮,根本就没有任何办法,一炮就是一个深达10余米的巨坑,被命中的人尸骨在一刹间全部化为粉尘,实在是恐怖至极。要不是铁道炮发射频次不高,不然只怕现在都是陨石坑了。
整个鄂木斯克好像被锄地的犁头翻转过来一样,从头到脚翻转凡是暴露在外面的工事都没了容貌。原本口口声声号称要跟中国人打巷战的,结果中国人连影子都没有出现,只有无穷无尽的炮击与轰炸。再加上那令人心悸的烧夷弹,整个鄂木斯克已化成了废墟,再也找不出一片完好的建筑物。夜幕降临后,红军将士们好像鼹鼠一般,从各个角落里钻出来,抢救伤员,掩埋尸体,清理废墟光是白天一天的轰炸,就形成了3000多人的伤亡,至于在轰炸中精神失常的人更是比比皆是。
布哈林、布琼尼等人自然躲在最坚实的地堡里,拥有3层掩体,除非10英寸口径的炮弹间接命中,否则是没有什么危险的。但即便这样,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布哈林同志,您也看到了。”伏罗希洛夫垂头丧气地说,“敌人根本就不肯冲进来和我们作战,只会用炮弹、炸弹对付我们,红军的英勇无从发挥,只能被动挨打。”
布琼尼也道:“这样下去,迟早会发生全面崩溃的局面。部队汇报说,今天有几个隐藏在队伍里的白卫分子想要投敌叛变,结果为他们的长官所发觉,双方发生了交火,死伤惨重”
布哈林当然明白布琼尼在说什么,他是在担心在重压之下部队分崩离析的可能。要知道红军除了极小部分布尔什维克和政工干部外,其余士兵要么是从工人赤卫队改编而来,要么是从沙皇军队、白俄军队转化而来,布琼尼本人不就是马匪出身么——很容易在面对考验时立场不坚定。
“同志们。”布哈林勉强装出笑容,给他们打气道,“别看中国人现在炮火十分猛烈,但这正是他们害怕我们的表现。他们只会躲在安全的距离之外用大炮和飞机,一点都不敢上来与我们交战”
话虽然如此,但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这些话说给下面的小兵听大概还有点效果,对布琼尼这种战场老油条来说,实在是无能为力。铁木辛哥因为哥萨克部队近乎丧失殆尽,不断心存怨气,此时此刻再也忍不住道:“布哈林同志,党中央究竟是怎么考虑的?到底来不来支援我们?一方面说鄂木斯克事关重要,不能轻易放弃,让我们务必坚守,不准突围;另一方面又没有任何兵力和物资增援”
“铁木辛哥同志,请注意你的言行”布哈林皱了皱眉头,很有些不悦,但觉得还没有必要和一个师长过不去,注释道,“远东集团军已经在组建过程中了,骑兵第一集团军就是吃了准备不够充分的亏,因而,这一次”
话音刚落,天上的轰鸣声霎时奏响,众人脸色大变,中国人连晚上都要轰炸?原以为晚上中国人肯定不会有所行动,因而部队全部已经放了出来,现在如果轰炸,后果不堪设想。更要命的是,哪怕就是找掩蔽所也没有那么方便,黑灯瞎火的,在满是废墟的城市里根本就难以行走,更不要说还要在这种恶劣的视线下找到藏身之处。
“轰隆隆”夜间轰炸对国防军来说也是全新的科目,在领航机照明弹的关照下,机群终究找到了目标,开始了投弹
!#
“
。。。
【第094章 】 最长的一仗(21)()
最长的一仗(21)
听着炸弹爆炸的声音,众人总算是松了口气,貌似中国人现在扔下来的炸弹没什么能力,不仅没有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即便是借着夜光观看,炸弹的体积也不是很大。'小说'
在炸弹个头几乎等于爆炸能力的年代,众人的判断实在不能为错。布琼尼因为刚才铁木辛哥引起了布哈林的不悦,此刻也有意缓解下气氛,笑道:“同志们,看来中国人给我们挠痒痒来了”
伏罗希洛夫却感觉很不对劲:夜间轰炸,本来就是难度较高的动作,中国人难道吃饱了饭没事干,晚上给红军来伴奏?正思考间,参谋跌跌撞撞地闯了进来,用惊恐非常的声音演讲:“中国中国人投下的是是毒气弹”
“什么?”布琼尼惊讶地跳了起来,话音未落,破空而来的炮弹声又绵绵不绝到来超级因果抽奖仪txt全集。整个鄂木斯克城市笼罩在一片片致命的烟雾中,在加上士兵们好不容易在晚上有机会出来活动,更是大量中招。
“完了”众人都是一片哀叹。
骑一军来得匆忙,根本就没有像样的防毒面具,哪怕有那么几个,也是以前剩余的援助物资,根本就被搁置一旁,认为是没有用的货色。布琼尼根本就不明白,芥子气的能力远远超过原始且简陋的防毒面具,不过现在既然是没有,倒也是一了百了。
这一夜,在日后被人称为“恶魔之夜”。鄂木斯克全城笼罩在一片毒雾中,更因为当夜微风的环境不利于气体扩散和红军正好在晚间出来透风而形成了最大规模的杀伤。
除了极少数留在掩蔽处或者正好因为处于上风口而幸免于难外,其余部队悉数中招。除了部队以外,鄂木斯克非作战同样死伤惨重。
整个城市当夜就因为特种弹的应用而有一万余人身亡,还有更多的人中毒。更致命的是,鄂木斯克根本就没有治疗的药物和手段,连医生和军医都无法逃脱,更不必说那些没有丝毫防护意识的士兵。在第一时间死去的反而是最轻松的,那些中毒之后反复发作而且没法救治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事后统计,整个恶魔之夜当场死亡的人数超过了一万多人,在随后几天连续死亡的超过3万人,还有几千人虽然侥幸保住了姓名,但已经形成了眼瞎、皮肤大面积溃烂等等后遗症。纯换句话说,鄂木斯克已经没有任何抵抗力了
鄂木斯克攻防战是一幕完全的悲剧,布琼尼等人一开始还为缺乏弹药和补给而忧心忡忡,但等到了正式开战后的第二天,他所担心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5万多的部队,只剩下了不到不到30%的战斗力,即便是劫后余生的红军将士,也生活在巨大的恐惧之中,丝毫没有战斗意志。现在他们最盼望的是,就是布哈林同志能够尽快带他们投降,以便能救治更多人的性命。
在新界指挥部里,国防军第二天暂停了一切炮击和轰炸,紧张地等待头一天的成果。终究不负所望,通讯员截获了鄂木斯克发给布尔什维克中央的电报并破译了全部内容,里面提到了鄂木斯克的全部伤亡人数与精神状况。现在,即便最顽固、最保守的布哈林同志也不敢唱坚持到底的高调了,只是希望党中央能够尽快来解救他们。天知道那个所谓的远东集团军还没有组建完毕呢!
“林中校,想不到特种弹的能力竟然大如斯。”
“长官,也是打了一个出其不意,敌人没有任何防毒措施,也未防备我军的战术。”林中校淡淡一笑,“真要是用在欧洲强国身上,只怕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不过,不管怎么说,能达到目的的就是好手段,现在鄂木斯克已经是长官的囊中之物了”
“没想到,竟然最后靠特种弹来结束战斗。”蔡锷叹息了一声,“我再派人去劝降?”
“先等一等,城里毒气未退掉,派人风险太大,哪怕敌人要投降,我们也没办法进城去接收”
克里姆林宫,托洛茨基的脸色阴沉得极其可怕,布哈林在电报中描绘了鄂木斯克极其可怕的场景,而这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他原以为鄂木斯克能够坚持下来,不断等到远东集团军的抵达,现在看来却是到了不得不抉择的时候。
“大概,我们应该考虑中国人的意见。”在斯维尔德洛夫逝世后接任“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头衔(相当于苏俄国家元首)的加里宁慢慢说道,“听说帝国主义分子已经在巴黎召开会议,表面上是讨论对战败国的处理,实质上却是在策划对苏维埃俄国的进攻。中国人在战场上的表现已经引起了帝国主义分子的重视,在干涉军和白卫军分子被红军先后击败以后,帝国主义唯一可行的是就是挑唆中国人出手”
“中国人已经出手了九重紫。”斯大林恶狠狠地拍案而起,“中国人在鄂木斯克的暴行,我们将来一定要予以十倍的还击。”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处理鄂木斯克。”有人总算是平静下来,“鄂木斯克已经坚持不住了,我们是加快速度尽快派遣远东集团军呢还是如布哈林同志所说,继续和中国人谈判。”
托洛茨基当然明白,所谓和中国人继续谈判的潜台词其实就是接受中国方面提出的条款。他闭上眼睛想来想去,觉得既没有解救鄂木斯克同时又不必接受如此耻辱条款的办法,他慢慢地环顾众人,说道:“难道,其他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了?”
“托洛茨基同志,现在的问题是鄂木斯克拖不起,这个城市现在现实上已经陷落了。除非我们和中国人再打算好好打一次。”加里宁的资格不如托洛茨基,但因为事关严峻,也不便再说些模棱两可的话语,间接道,“列宁同志当初能接受布列斯特条约我们现在自然也有参考的价值,只需击破了帝国主义利用阀干涉革命的阴谋,稳定局面,将来再和中国人算账是来得及的,完全不用着急。”
“好吧,既然同志们坚持,我也同意这种观点。”托洛茨基转过头去问斯大林,“斯大林同志,您有不同意见么?”
这个问题让斯大林很难回答,说是也不好,说不是也不像话,他最后咬了咬牙,说道:“我个人有一点不同看法,但绝对拥护中央作出的决定,我们需要团结起来应付各种挑战。”
1920年9月7日,高纬度的鄂木斯克已经有了阵阵凉意,距离西伯利亚寒流南下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了,但红军再也等不到天气完全转冷的那一刻了。在这一天,在漫长的讨价还价、反复的争夺拉锯中,中俄鄂木斯克条约终究得到了双方的签字认可。而在签字之前,鄂木斯克的红军已经投降。
虽然用的是冠冕堂皇的“解除武装”字样,但谁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现实上,所有红军都视这种结局为解脱。鄂木斯克已是一座死城,没有人再想打下去,以至于还在组建中的远东集团军在得知了鄂木斯克的遭遇后,要求配备足够的防毒面具的要求都能让红军的后勤忙死,最后听到达成协议,不必再出兵的消息,都是大大松了口气。
根据鄂木斯克条约的规定,除了归还所有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所有被沙皇俄国割掉的国土外,在西伯利亚和中亚方向必须恢复至中国保守势力范畴。当然,所谓的保守范畴自然是各自注释了,但条约明确规定在西伯利亚方向,以鄂木斯克所在的额尔必齐河为界,后续的划界事宜,则以双方共同划界小组勘定苏俄声明放弃一切在华租界及其他特殊权益,中东铁路由中国无偿收回,中国则许诺,对于愿意回归苏俄的俄国普通民众予以自愿遣返,并允许照顾个人财产,中俄双方互相放弃对战争的索赔要求。
同时,双方在秘密协定书中商定,无论俄国与协约国处于何种关系,中国均需保持善意中立国还不想扮演列强侵苏的急先锋,而苏俄亦急于从远东战场脱身,以便更好地将力量投入到欧洲部分。红军从远东之战汲取了足够的教训,坦克、火炮、飞机是战场压倒性的力量,而后勤与物资保障则决定着持久力。而国防军则利用了与苏俄战争锻炼了部队,更试验了新兵器、新战术,各类军事能力与素养有了进一步提高。
现在,除了盘踞在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北部的日本人外,中国已经收回来全部俄国占领的土地。消息传出,举国欢腾,无不将其看作是中国恢复大国地位的标志,以至于各类遗老遗少,也不得不承认中央政府在中华复兴道路上的特殊功绩。
明面上的战争对于中国来说已经结束了,但暗地里的战争,却即将在巴黎打开大幕。中国已经派出了顾维钧为团长的代表团,乘坐邮轮前往巴黎参加会议。
中国是唯逐个个不是大战交战国而又十分重要的参会者
!#
。/
“
。。。
【第001章 】 最新战略()
最新战略
ps:此为上周更新的欠债,本周还是另有2次更新。
巴黎和会,原本按照历史的轨迹,在年年初就应该举行了,但在这个被扰乱的时空,因为德国的持久与坚韧,战争整整往后拖延了将近半年,直到年4月7日才正式宣布投降,时间延长给协约国带来的冲击与创伤则更大。根据统计,持续5年的一战,人员伤亡特别是军事人员的伤亡超过正常水平(指未改变发展逻辑的一战)30%以上,总体人员伤亡率超过20%以上。特别是因为战争延期结束,使得西班牙流感更为肆虐,爆发程度大大超过历史规模。而在战争经费开支和直接损失方面,因为德国更强势、进攻能力更强,也造成了近乎50%以上的多余开支。
在大战中,由于蝴蝶效应的广泛存在,大量高新技术兵器被采用,甚至于很多原本在1920年代后半期才能出现的兵器都因为战争而提前产生。在飞机生产领域,虽然依然都是双翼机唱主角,但战争一开始各国战斗机就具备了空中格斗的能力,至于机枪同步协调器更是成了双方的标准配备,到战争末期,战斗机飞机时速超过300公里,单翼机大规模出现,甚至全金属的单翼机都有人进行尝试;以轰炸机为例,一开始只能携带50、100公斤的炸弹,等到了末期,250公斤,500甚至800公斤炸弹的大型轰炸机都开始出现,中国国防军在与苏俄的战争中就动用了500公斤航弹,效果非常好。至于原本在一战中广泛得到应用的齐柏林飞艇反而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
至于坦克就更不必说,最早投入坦克实用的是中国,但最大规模的坦克运用却是德国,德国人在整个大战期间一共研制了37款,200多个改型的坦克,从4…5吨重的超轻型坦克到最高180吨的陆地巡洋舰均有研制,英法的坦克研制也超过了3代,5年的战争走完了坦克历史原本要用15年才能走完的路。到战争后期,各参战国普遍形成了高中低搭配的坦克格局,12…15吨的轻型坦克,20…25吨的中型坦克,以及35吨以上的重型坦克,其他规模级别的坦克基本停止研发。纯虽然那种超重、超笨、最多高达6个炮塔的怪物依然存在,但并不是主流。当然,这3个级别的坦克除了轻型坦克的速度还可以以外,其余型号都受限于发动机的功率以及悬挂装置的可靠,不仅速度偏慢,可靠率也较低,因此,最成功的坦克应用还是伴随步兵作战,虽然有人提出了坦克集群的大规模运用,但因为联络以及战术准备的不足,并没有成为现实。
火炮领域的更新比起飞机和坦克要小很多,但同样有着不同历史轨迹的特点。在得到中国方面提供的法国75mm火炮数据和设计后,德国设计了类似的版本,而英法两国则加大了对中大口径火炮的投入。另外,因为中国国防军在迫击炮领域的显著优势,双方不约而同将迫击炮装备到步兵连,作为伴随压制火力,效果非常好,以至于战壕战的威力被削弱了不少。
当然,大战最大的蝴蝶效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