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势- 第5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之为战略层级的弹性防御。对于将主力东移的德国来说,这种战略不但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将捉襟见肘的能力再一次变得游刃有余。

    蒋方震做个大略的测算,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这种战略布置等于为德国在西线增加120万的防御力量,他形象的称之为5个锅盖对付8口锅,只要不是同时沸腾,就绝不会出事。当然,如果协约国同时在各个方向发起猛攻,这种战法等于是千疮百孔,不过英法也没有全面进攻的本钱,况且,实在万不得已,德国还可以从东线抽调力量。

    一番布置之后,原本被法金汉抽调去西线的力量不仅重新回到了东线,而且还额外从西线抽调了精兵强将——德国已经形成了共识,一线部队如果战损,先回到国内休整,然后到意大利前线进行低强度作战,然后到东线进行中强度作战,最后到西线执行高强度作战,随后再周而复始。这样一轮体系下来,可以较快地将战斗力较差的、充斥着较多补充兵力的部队培养成战斗力符合要求。

    现在,l踌躇满志,不仅因为自身实力大幅度上涨,而且因为俄国人遇到了麻烦——中国给俄国找的麻烦可不是一点两点。江东六十四屯事件之后,吴大舌头对秦时竹的暗示心领神会,将“搜索侦察”4个字发扬光大,不仅全面勘察东线北翼的进攻通道,而且还击杀任何敢于阻止的俄军小股部队。哥萨克们遇到整齐划一、训练有素的东北骑兵,只能吃瘪。

    动静越来越大,外阿穆尔军区已经招架不住了——中国人在源源不断地开来,平民特别是富户开始大规模逃难,而部队则被中国人消耗殆尽。中国方面已经提出了3点要求。第一,惩办当年江东六十四屯惨案责任者;第二,承认中国对上述地区的完全主权,并且由条约规定;第三。赔偿惨案中华人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这三条要求,俄国人是办不到的。因为,这样的故事太多,在江东六十四屯上服了软,在其他方面也只能服软,更何况,提出这种要求的还是他们向来看不起的中国人呢?彼得堡不是不清楚东线上德国人的巨大威胁,但是,身后这颗钉子不拔除,他们绝不会安心,已经有人在叫嚣,要用有力的还击让中国人知道厉害。

    英法当然能够明白中国的欲求,也看出德国即将在东线动手的意图,但他们无法说服俄国人让步,再者,他们本身就是和俄国人穿一条裤子的,指望他们主持正义,还不如指望母猪会上树。

    人民日报刊登了对俄三要求,大本营做出决定,俄国一天不履行这3点要求,对俄国的军事压力就要保持住。

    ——听说,你们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东线调回了一个集团军,很好,让你看看我的厉害!

    秦时竹微笑着,签发了第二阶段行动的命令——中路集团军行动,目标,截断西伯利亚大铁路,割裂彼得堡和远东军区的关系!!!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

【第021章】 时机来临(9)() 
即便以俄国缓慢而混乱的决策系统。'看小说上'对远东的情况作出反应也已经是时间足够了,但直到江东六十四屯摩擦1个月之后,俄国最高当局才得出结论,决定动用武力反击。这就不能简单地用迟钝来形容,而是司空见惯的扯皮与内讧。

    沙皇尼古拉二世不懂军事,但作为妄自尊大的统治者,他对中国人的冒犯极为恼火,当天就严令还击,无奈远东军区军事实力如此孱弱的局面支撑不了这种野心修真教授生活录。皇后原本对此并不以为然,但是,由于掌握最高军事权力的大公极力主张对中国人妥协,一直对大公抱有敌意的皇后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一心一意在尼古拉二世的耳朵边说大公的不是。若不是大公实在不能撤换,他这个军事统帅的头衔在消息传到彼得堡的当天晚上就到头了。

    大公的思路代表了很多理性的、还没有被民族沙文主义冲昏头脑的军官的看法。中国人此时出动大军,并不是希望与德奥组成同盟,而是要利用俄国现在的困难局势捞取好处——说白了,和俄国但是借助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对清政府进行战争的有利时机如出一辙。因此,最理想的处理办法就是,在其他方面对中国人让步,换取中国人继续支持的保证。(免费小说)反过来说,如果要对中国人动武。不仅要从本来兵力就捉襟见肘而且面临德国人咄咄逼人的攻势防线上抽调兵力,而且还会加剧物资输入的困难。

    道理是明摆着的——如果动武,中国人打赢了,该给的好处一点都不能少给,中国人即便打输了,在战略物资输送上也能让俄国喘不过气来。可是,这种意见,不但不为沙皇说接受,也为其他一小撮居心叵测的人所攻讦。卖国、无耻、屈辱种种罪名安cha在大公头上简直就是再正常不过了。

    大公消受不起这些大帽子,最后只好勉强同意,从前线抽调2个师,再从后备部队中抽调2个师,加上远东军区的现有兵力,共计8万人,准备对中国人发起反进攻。

    但是,没有那么多足够的车皮,也因为前线的部队需要一段时间交接防线,因此参谋部拟定的计划是依次向远东运输,在集结地汇聚后,向中国人进攻。

    向远东进兵,其他都可以猜测,唯独有一点不用猜测就知道——那就是必须从西伯利亚大铁路走,对俄军而言极为不幸的是,俄国所有的密码系统都被国防军所破译,电文几乎就是单向透明的。免费小说与此,军列与何时何地通过铁路站点,便成了中国方面最容易掌握的情况。

    战略会议结束后。中路军司令长官蔡锷便和副司令长官孙传芳一起到了蒙古。说起来,孙传芳出任这个副司令是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不仅因为孙传芳本人年轻,而且还因为是北洋背景,特别是,秦时竹起家的那些老班底还只是师长的时候,孙传芳居然做到了副司令,当真是飞速地可以。

    但秦时竹也有自己的考虑。蔡锷指挥的这一路,以原先北疆系统的军马为主,蔡锷作为外来者,要付出不小的努力才能获得认可,如果这个时候安排一个北疆系统的副手,很容易造成副职架空正职的情况,而安排孙传芳出任这个角色,便不会有这么多的问题。再说,论起资历和辈分,孙传芳都是蔡锷在日本的师弟,相对容易驾驭的多。

    当然,孙传芳本人的才能秦时竹也是极为欣赏的,与吴佩孚不同的是,孙传芳虽然有一点自傲,但人际关系还可以。与北疆方面的旧将领相处都很融洽,平时处处以后辈自居,谦逊而又恭敬,很得众人好感。这一点上面,蓝天蔚便比蔡锷有优势,蓝天蔚虽然不是秦时竹原来的嫡系人马,但由于在辛亥举事之时便已经是同一阵线,往大里说,就是北疆的一份子,他和吴俊升搭档,便属于再恰当不过了。{纯文字更新超快小说}

    接到大本营的密电,蔡锷和孙传芳不敢怠慢,立即就开始研究方案。根据截获的电文显示,俄军军列将以4次运输,16个车次的方式,将4个师从欧洲调运到远东,车次之间的间距并不匀称,间隔少则3…4个小时,多则2天。按照整体要求,应该在10天内全部通过蒙古以北的铁路枢纽。

    这一仗,便是对铁路的攻击,要利用情报和速度优势,将这4个师给解决了。

    孙传芳对此,有一个大胆的设想。他道:“松坡兄,小弟认为,俄国人的架势,就是一个标准的一字长蛇阵,无非是在运动当中而已。我们可以依据这个阵型,进行针对性攻击。我的胃口不小。打算前后夹击,将这4个师全部包了饺子。”

    “你的胃口果然不小”蔡锷大笑,“我与你相反,我鱼头、鱼尾都不要吃了,重点就吃鱼中段咬2个师够了,特别是辎重和补给,咬掉这些,哪怕还有2个师逃了,也起不到作用剑指江山红颜txt全本。{纯文字更新超快小说}”

    “学长的意思是?”

    “从情报上看,4个俄军师,2个战力强,2个弱,弱的先走,强的后来,我意思,放走一个弱的,不管最后一个强的,专门挑中间两个下手,比如”蔡锷在地图上一笔划,摆了“围点打援”的造型。

    “好,都说姜是老的辣,学长还不是老姜,已经够辣了。要是老姜,还不知道”孙传芳笑嘻嘻地和蔡锷开起了玩笑。

    蔡锷也很赏识这个小师弟,笑道:“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总统有交代,俄国人要打,但是要给他们一个台阶,让他们留点实力和德国人耗。”

    “现在我们这么一弄,德国人的心思就活了,东线的大战,也看就是要动起来了,俄国人怎么还这么不知天高地厚。派4个师给我们做点心?”孙传芳笑盈盈地调侃道,“要是能向德国人收钱就好了,俄国兵,我们帮他们摆平。”

    这个思路,当真是吓了蔡锷一跳,这个学弟,思路未免也太奇怪了些,拿国防军当雇佣军使?可蔡锷不知道的是,当年中东路冲突,秦时竹便拿了德国人的赏格,一个俄军等于100马克,这一次德国大使辛慈也开出了价码,而且上浮到了200马克一个,希望中俄打得越激烈越好。

    秦时竹的决策,孙传芳是素来佩服的,而秦时竹对孙传芳的欣赏,也有一种说不清的因素。在这一点上考虑,两个人关于雇佣军的套路,倒当真是有点意气相投。

    定下决策之后,中路军立即向大本营汇报,到恰克图的铁路线已经全线贯通,由于时间紧,民用客运线路一直没有开起来,只有货运和军用大军逶迤进发,若在以外,奔袭俄国西伯利亚大铁路根本就是一句空话,可现在铁路修到了恰克图之后,就不是空话,而是的的确确的威胁。恰克图到张家口的铁路线,从地理上看是沟通蒙古与内地的要道,从态势上看是顶在俄国人腹部上的尖刀。而现在,这把刀就要出鞘了。

    俄军的保密工作当真是非常差,调遣兵力开赴远东的消息在作出决断的第一时间就为德国人所掌握,虽然4个师的兵力并不见得会明显削弱俄军防线,但有一点却可以肯定,俄国人没和中国人妥协,那么。这个麻烦还将继续困扰俄国人。对鲁登道夫这样的战略高手来说,俄国人的这个破绽着实不算小。

    4月的东线,春意已经开始浮现,道路都已经解冻,正是一片泥泞的时候,德国人的物资和兵力已经逐渐调遣到位,拟于5月份发动全面的进攻。这次进攻,依然还是越来越大的喇叭口,但是因为得到了西线的兵力调度,德军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密度还比原来要上升不少。

    唯一让l放心不下的是,西线的英法会发起怎么样的进攻?弹性防御到底有什么样的成效?

    呈报之后,中路军立即行动起来,恰克图有铁路,但恰克图到西伯利亚大铁路之间还有上百公里是一片茫茫草原,按照蔡锷的布置。骑兵旅札木合旅长已经带着部队前期出发了——这些地方,原来可都是蒙古人习惯的放牧地,也就是俄国人将它们侵占了,现在故土重游,札木合庄重地对着长生天起誓,在自己有生之年,一定要夺回蒙古的地方。

    面对德国人咄咄逼人的态势和有条不紊的准备,俄国当局陷入了更大的争论。大公因为在中俄冲突上受到了打击,立场变得亢奋而激进,他提出,不能被动地等待德国人打过来,应该抢先发起进攻,打乱l的战役布置,同时争取英法在西线发起进攻配合,让德国人首尾不能相顾。

    在各种战略胶着中,战火同时在各处点燃,1916年5月的时空里,到处响起的除了枪声,还有厮杀声和呻吟声,这一切的局面,似乎都在诉说人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宏大与悲哀!!你正在阅读;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我们纠正!“

    。。。

【第022章】 时机来临(10)() 
事情绝没有超过秦时竹的预料。'看小说上'俄国在两条战线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

    在东线,面对着l盛大的防线,俄军抢先发动的攻势非但没有能够打乱德国人的部署,反而因为在进攻突出部时整整损失了3个军,约7个师的兵力——要知道,这可是经过了长达半年休整的一线精锐兵力。

    在远东,踌躇满志的俄军根本就没有料到,一直在江东六十四屯附近虚张声势的中**队,居然在蒙古北面设下了圈套,中国人仿佛从地底下冒出来似的,不但破坏了铁路,而且将整整2个师的俄军打得丢盔卸甲,说好听点叫做殊死抵抗,说难听点就是一边倒的屠杀汉鼎记。中国人炽热的火力和突然发起的进攻,足够所有人都进入噩梦。

    事情还没有完。

    在俄军抢先进攻的努力发起失败后,l立即抓住俄军士气下降、部署混乱的弱点,直接从突破口予以重击——明着看是追击,实际上是催动两翼的全线进攻。到了这个时候,天气已经开始转热,各种各样的向心突击指向中,都是让人极为不安的俄**队。

    在远东。试图用武力同中国人抗衡的计划失败了,中国人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不惜用武力教训了素来崇拜武力的俄罗斯人。免费在外交公使无力的抗议中,陆征祥傲然答道:“这是对俄罗斯背信弃义与践踏公理的惩罚,这都是我们过去几十年间从俄国所学到的,无非今天用来展示而已。”

    消息一出,天下大乱,英法一方面震惊于俄国前线的不堪一击,另一方面又惊讶于中国人的果断武力。朱尔典在日记中写下:“从此以后,我们必须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人,他们变得和我们一样充满进攻精神。西伯利亚铁路上的事件仅仅是个开始,中国试图为过去几十年的屈辱报仇雪恨,这种仇恨是如此炽烈,以至于在中国人的脑海中,没有宣战与外交交涉的余地,只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隐忍对俄国的局势,很让人想起那种腹背受敌的感觉。”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德国大使辛慈在祝贺秦时竹所取得的成功,并且慷慨地兑现了400万马克的赏金,鼓励道:“阁下,对俄国人,用不着什么仁慈,期望您取得更大的成就。”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俄国在西伯利亚遭到惨败的消息立即传到了日本和美国的耳朵里。

    面对国防军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日本内部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种是以西园寺公望为代表的。免费小说即保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同时向英法表明立场——愿意履行同盟义务,条件是英法满足日本要求,同时将中国列为德国阵营,以便名正言顺地进行战争。另一种是以陆军为代表,破天荒地表示要“按兵不动”,采取“坐山观虎斗”的姿态,静待中俄之间的战争趋于白热化,以便在将来方便的时候投入力量进行最后一击。

    虽然支持首相的人稍微多一些,但是因为陆军掌握在长州派手里,只要长州派不想动,没人可以逼迫他们表态,由此,日本开始对外集体失声。

    美国对中国的行动表示了不理解,甚至以朋友的身份公开劝告中国不要放弃中立,但是,却又不肯帮助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用唐绍仪的话说:“不给好处就想让我们罢手,这玩笑开得也忒大了一些。”从最初隐约有些担心的困境中走出来的唐总理显然很享受目前的成果,要知道,他在东三省任上可没有少吃俄国人的苦头。

    现在该轮到俄国人和英法抓狂了。

    中国方面到底是什么用意?是要公开加入德奥团体么,从中国人的口气中看。免费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