濂询问秦时竹的意思,秦时竹既然选择了合作,也就回答的含含糊糊,似乎只希望与袁世凯能有效合作。袁世凯是聪明人,默认了北疆对甘肃的下手,也稳稳当当地让参议院追认了北疆方面的任命,换得了人民党在内阁问题上地合作。至于共和党,早就用一个民政长和旅长换取了同意,剩下的惟独国民党而已。
袁世凯看明白了形势,知道孙中山和宋教仁是不会出任总理了,唯有黄兴还存在着变数。因此,后来袁、黄会晤,他又装出动员黄为总理的姿态。果然不出所料,黄兴以准备专心致力实业来谢绝。袁世凯大喜过望,抓住机会,趁势提出让他们在赵秉钧和国民党籍的沈秉坤两人中选一人担任总理。
袁提沈秉坤自然只是作为陪衬,黄兴认为沈、赵两人均可,宋教仁反对沈而赞赵,因为他认为沈若出任,必然破坏国民党政党内阁的主张。在京国民党人亦多认为国会大选在即,临时政府时间已不长,如沈勉强出任,万一短命,对国民党不利。经过反复商议,多数国民党党员主张取放任主义,讲不如就以赵秉钧为总理,组成一纯粹的袁派内阁。
这当然正中袁世凯的下怀,经过纵横捭阖,老袁终于利用各方面的误会和认识偏差,获得了让赵秉钧出任总理的机会。9月17日,经参议院通过,赵内阁正式成立,圆了袁世凯单纯组建嫡系内阁的梦。
不过在赵秉钧正式出任内阁总理后,黄兴又建议全体阁员加入国民党以便实现政党内阁。狡猾地袁世凯见黄兴画饼充饥,极表赞成——即使加入肯定还是秉承他袁世凯地主意,但万一有事,责任却是要由国民党承担,袁世凯何其精明,孙、黄又何其弱智。
事后有人讥笑黄兴拉这些人入党实是“天然凑成—部哈哈笑耳。”也有人说忠厚老实的黄兴劝赵内阁成员加入国民党,变赵内阁为国民党内阁地行为,是要用“化男为女”的玄想,去化旧为新——评论不可谓不刻薄,但事实却无法抵赖。
最好笑的是,黄兴来人入党拉出了瘾头,甚至又去打杨度的主意。杨度半真半假地说:“你们哪一天放弃责任内阁、政党内阁的主张,我就哪一天入党。”
黄兴眼一瞪:“话,入党还有先决条件?老杨,你这可真是千古奇谈呀。”此事就此作罢。
实际上,两人都是聪明人,都知道自己要的是,黄兴如此虔诚地要拉人入党,无非是要造就国民党的气势,在国会选举中争得有利位置,可杨度把废除责任内阁的要求一说,等于是釜底抽薪,让黄兴先前所有的努力都成无用功。因此,黄兴对别人都可以谦虚、忍让,惟独这种意见,他是不能接受的。
9月20日,赵秉钧内阁正式宣誓就职,民国政坛的形势再度稳定了下来,民国五巨头会面的日子也一天天近了
。。。
【第088章】 巨头进京()
第088章巨头进京
孙中山的心思都扑在中国的实业上,在他心目中,头一件大事就是把中国的铁路搞上去。他对秦时竹有好感很大程度的缘由是因为秦时竹对基础建设尤其是铁路建设的重视,孙为人很单纯,你玩弄政治手法可以,但得为老百姓着想,为中国着想。秦时竹的所作所为,在他看来虽然有许多不如意之处,但发展实业、振兴北疆的思路还是对的,人民党的声望也是靠这样建立起来的。
按照设想,孙中山预定的3大铁路干线是:由广州经广西、云南、四川,通入西藏,绕至天山之南,二由扬子江口起,经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新疆以迄伊犁,另一由秦皇岛,绕辽东折入蒙古,直穿外蒙,以达乌梁海。资本定为60亿元,里程为20万里,期限10年。筹款方法是借债修路,允许外人承办,但限期40年收归国有。
这个主张很快通过报纸公布出来了,禹子谟当下拿着报纸来找秦时竹:
“复生兄,你看了孙文的铁路计划没有?他这么搞纯粹是胡扯。”禹子谟气哼哼地对秦时竹说。
“为?”
“10年修20万里铁路,等于每年要修2万里,可从唐胥铁路修建以来,我们一共也没修这么多啊。”
“孙大炮爱吹牛你又不是不知道,别把他的话当真。”
“当真?我才不当真呢。”禹子谟愤愤地说,“修不成也就罢了。可他口口声声说要60亿资本,又说中国没有能力筹措,要向国外借款。为了借款连‘门户开放’都提出来啦,这不是把铁路主权全部让给帝国主义么?”
“有这种事?”在秦时竹地印象里,后人说起孙中山的铁路计划总只提及不切实际,不曾扯到“卖国”上,难道历史变了。事情也跟着变了?
仔细一看报纸,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但求主权不丧失。无论何国包修,皆未尝不可”
秦时竹当即大怒:“孙中山误国,误国!”
但说完这句,他就冷静下来了,这话是很顺理成章的结论,不像是因为时空扰乱而产生的,只可能是后代编修史书时。秉承为尊者讳的原则,悄悄抹去了这些,就像他们抹去孙中山曾经提议“将东北割让给日本,换取日本出兵推翻袁世凯”一样,都悄悄隐没在历史的真相里。
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专业,如果真能好好利用这些材料,可以做出多少漂亮地论文啊。可现在不是做论文的时候,而是牵涉国家利益地紧要关头。岂能如此乱来?想到此处,他还有点暗暗庆幸,幸亏孙中山总是爱放炮、爱吹牛,没人把他的话当真,不然就是这两条,让他身败名裂都够了
“复生兄。你表个态啊。明天你就进京了,一定要明白告诉舆论,这事情办不得。”禹子谟以为秦时竹还在权衡,急了,“修铁路,借款可以,但万不可让别国包修,更不能把路权抵押,一定要采用咱们的法子,通过铁路公司借款。万一出事。也是公司和外国资本的事情,不涉及主权的。”
“你放心。这计划我一定让他弄不起来。”秦时竹想到这里,又勾起第二件心事来,“袁世凯要借款,现在弄得怎么样了?”
“别提了,他们那种借款哪有不出卖权益的,无非是多卖点和少卖点的区别。”禹子谟愤愤地说,“各国嫌弃袁世凯开地价码不够,还在讨价还价。倒是德国的狄德力克生公司抓住机会,以北京电车作为担保,借款800万马克,同时垫款300万两。对此,英、法提出抗议,说德国违反银行团协议,你猜德国方面怎么掩饰的?”
“怎么说?”
“他们说此项贷款是实业贷款,并非行政贷款,不在银行团的范围内。这口子一开,后面马上跟上,美国包尔温运输公司也得到了美政府的默许,给袁世凯贷款30万英镑。”
“这样英、法还坐得住?”
“那是自然,英国的英中公司、中国共同保险公司也表示愿意商借,麦地兰银行则公开表示若中国未能向六国银行团借得款项,愿意贷款1000万镑。此外英国矿业公司也传出愿意贷款之说”
“袁世凯的人气就是旺。”秦时竹笑了,“这些秘密消息不会是他们主动告诉你的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
“当然,我这些日子难道经营建设贷款还少了?所以我心里最看不上孙中山地做法,狮子大开口,一借要借这么多,拿抵押给人家?”禹子谟得意地说,“对付列强,咱们就是要慢慢地借,少量地借,让他主动来找咱们贷款就更好了。那样条件也好,实惠也多。因此,我十二万分地赞成你改革盐政的思路,这钱咱们得牢牢地抓在手里,不能我们出钱,让袁世凯享受。即使北疆的盐税要抵押,也只能抵押给我们自己的实业借款。”
“你的思路不错,借款你得和秉三给我盯着点。袁世凯要是篓子捅大了,咱们就让他收手。”
“这是为?”
“眼下北疆财政紧迫,袁世凯同样也不好过,甚至比我们难过。”秦时竹压低声音,“盐政改革,牵涉各方面的利益,袁世凯肯定不会轻易答应,我就是要让他明白,他如果不赞同我们地改革,我们就不赞同他的大借款。”
“妙。他若不想大借款搞不成,那就只能答应我们的条件,这个捆绑政策好。简直就是定都案和北疆案的翻版嘛!”
秦时竹无奈地说:“我去是既帮忙,又捣乱地。”
“既帮忙,又捣乱?”禹子谟反复回味着这句话,幽默地说,“那我就祝你一路顺风了。”
禹子谟走后,秦时竹去见了沈麒昌:“岳父,我明天就要去北京了。走之前有两件事拜托您办一下。”
“好,好。你说吧。”
“第一,北疆盐政马上就要改革,季老那里我想办法去摆平,但周学熙那恐怕不好应付,您得给我想个办法。”
“缉之手里拿着大量的引票,你若真是取消引岸,他肯定要有所反应。”沈麒昌表示理解。“你让我怎么做?”
“这事我出面去弄不方便,您就这么告诉他,长芦盐可以自行扩大销售范围,整个北疆都可以卖,但必须按照北疆的盐税纳税,第二,长芦盐以前在山西、甘肃的专有引岸区域,一律废止。要开放给辽宁的盐商,大家公平竞争。”
沈麒昌摇摇头:“这事有些难办,长芦盐成本比辽宁的要高,出场时又已征收过几道税收了,路上还得逢卡纳税,如果废除引岸。公平竞争,他们是没有竞争力地,这样一来,等于他们地盐就卖不出去了。”
“不光如此,我还要卖精盐,价格比粗盐略贵,让缉之自己去想吧。”秦时竹说,“咱们也不跟他废话,您就明着告诉他,这事我们欠他一个人情。将来会还的。”
“他若是不肯呢?这一年可得200多万啊!”
“那就不和他客气。咱们把他挤出开滦,他地启新洋灰厂(水泥厂)也不用办了。还有最近和德国人合作的井陉煤矿,也不用他插手,面前哪个利益更重一点,让他自己去判断。”秦时竹想了想,“还有大沽的船队,他也休想掺和。至于他参股的企业,人民银行一律不发放贷款。”
“复生,你这样是不是太狠了?”沈麒昌吓了一跳,这不是把周学熙往死路上逼嘛。
“我也是没办法,眼看袁世凯马上就要把盐税抵押出去了,我再不整顿好,将来就没有北疆的份。”
“如果给他开空头支票,说将来补偿他,估计他也不信,还得给他一些甜头。”沈麒昌皱眉道,“缉之这人很精明,糊弄是不行的。”
“您有好主意?”
“这样好了,范旭东他们搞的那个纯碱厂我也让他入两成地股份,就用长芦的盐折价,你不是说工业盐可以免税嘛,我就让他直接从海路运到营口,也贵不了多少钱。”沈麒昌解释道,“现在辽宁一共产盐330多万吨,再加内蒙和山西的各1万多吨,满足食用盐后剩余不了多少,还要出口给日本,盐肯定会紧缺,长芦盐该用还是用。”
“姜还是老的辣,您早想到对策了。”秦时竹乐了,“那就这么办。”
“第二件事呢?”
“我要钱。”
“要钱?”
“我给您老人家交个底,我们军备还没整顿好,财政又紧迫,要想办法,给我弄一笔秘密军费。”秦时竹对沈麒昌说,“我不管采取手段,从实业公债里挤占也好,从北方实业挪用也好,从人民银行贷款也好,这钱必须到位,而且不能通过正常的财政线走。”
“要多少?”沈麒昌看秦时竹认真的样子,知道他不是闹着玩的。
“500万!”秦时竹伸了一只手出来,“这事绝对不要找秉三,他会和我拼命的。”
“你要这钱干?”
“这是万一开战地临时军费。眼下军费都只能维持和平时期的消耗,若是战争爆发,那将是手忙脚乱。”秦时竹悄悄地说,“这钱最好年底前能到位,是战争储备金,一旦打仗就要用。”
“打仗?你要和谁打?”
“不是我要和谁打,是谁要和我们打。”秦时竹苦笑,“眼下这样子,老毛子、小日本、袁世凯、孙中山都有可能找我们麻烦,我得以防万一。这事我不好和别人说,您是我岳父,我只能在您这想办法。”
沈麒昌静心后仔细想了一想,缓缓说道:“复生,你的考虑我理解,钱我想办法给你去弄。不过你也要听我一言,现在和平时期,人心思定,最好不要打仗,一打,生灵涂炭不说,商业、实业全部毁啦。”
“我知道,我是未雨绸缪,但绝不主动挑起事端。”
九月二十一日,北疆巡阅使、辽宁都督、北疆国防军总司令、中国人民党主席秦时竹在众人的陪同下,乘坐飞艇,离沈赴京。出发的前一天晚上,秘书长左雨农率领一帮秘书和各部相关人员已乘坐火车先期出发,同行的还有巡阅使卫队主力
一艘巨大地“飞天”载着秦时竹夫妇等一干人等,缓缓地在南苑兵营降落,经过段祺瑞、赵秉钧等人的精心组织,南苑兵营中间早已事先腾出一大片空地。得知秦时竹要来的消息,京城各大媒体都广为报道,围观群众人山人海。大家翘首以盼,不停地朝着东北方向张望。
“来了,来了。”在太阳越升越高的时候,空中出现了雪茄状物体,地面一片沸腾11时许,飞艇降落,秦时竹和沈蓉缓缓地走出吊篮,人群中响起雷鸣般的掌声以示欢迎。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秦时竹贴身警卫飞速地从吊篮里出动,以秦氏夫妇为核心,围成了一个半圆,防止任何可能的不测发生。
当天在南苑兵营迎接的,除袁世凯不在外,孙中山、黄兴、赵秉钧、段祺瑞等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一到场以示欢迎。
秦时竹一身戎装(早已穿好了防弹衣),四颗梅花将星闪闪发光,沈蓉站在一旁,面带微笑,雍容华贵,气度非凡五巨头里最年轻的人物出场了,人群中不禁有些骚动,知道秦时竹年轻,没想到本人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有不少老人感慨,“自古英雄出少年啊!”,那些好事的市民都在窃窃私语,“你看秦夫人,多漂亮,两人多般配啊!”
“是啊,是啊,难怪巡阅使只有一个夫人”
“你们看,按理巡阅使和黄先生同岁,但看上去,黄先生足足能大十岁左右哦。”
“复生兄。”几大要人纷纷上前招呼,记者地镁光灯闪成一片
。。。
【第089章】 气度恢弘()
第089章气度恢弘
“孙先生好。”对孙中山的面貌,秦时竹是最熟悉不过了,立刻就认了出来。
孙中山有些惊讶:“我可与复生从未谋面,如何认得我啊。”
“前清时期关于您的通缉照片我可是看了不少,自然而然就认识啦。”秦时竹风趣地回答,大家笑声一片。
“复生果然是英姿勃发,与你一比,我们都老喽。”孙中山幽默地回答。
然后,秦时竹一一与在场的主要历史人物,如黄兴、段祺瑞(他好认,穿军装嘛)、赵秉钧等人打过招呼,他心里在感慨:学了那么多年的历史,居然自己也成为了剧中人。
“复生兄,袁大总统本来要亲自前来迎接,无奈实在是公事繁忙,无法脱身。因此特地委托我和芝泉前来。”赵秉钧连忙解释,“至于孙先生和黄先生他们听说您来了,也自发地前来迎接”
“谢谢孙先生、黄先生。”秦时竹潇洒地回礼,并向众人介绍了自己的夫人,沈蓉优雅地致意,此举又招来了更多记者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