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下枭雄- 第5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什么事情蹊跷?”

    “既然攻打青州,怎么徐世绩那边一点动静没有,我觉得他的部属应该从西面配合才对。”

    秦琼的怀疑是有几分道理,其实李靖也早就感觉有些问题了,最大疑问是这次青州之战竟然是由紫微阁批准,这太不合常理了。

    其次,运输军需物资的船队竟然走运河,应该是直接走黄河才对,那样更加便捷,这让李靖也百思不得其解,还有就是杨元庆一路很神秘,从来不和大将们商量军务,这也很反常。

    诸般反常之事令李靖疑窦丛生,今天就算杨元庆不召见他们,他也要好好问清楚情况。

    “走吧!问问总管,到底是怎么回事?”两人快步向中军大帐走去。

    中军大帐内,杨元庆正站在沙盘前研究来护儿的行军路线,他早就得到谢思礼的消息,来护儿已经答应归隋,率领五千心腹水军和五十艘大船向位于潞水河口的涿郡军港驶去。

    他们应该走长江水道,然后沿着近海航行。路线非常明确,从时间上来看,他们已经走了二十天,差不多也快到军港了。

    这次的军事计划可以称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名义上进攻青州,但实际上是准备偷袭高丽,从高丽掠夺物资。

    这次计划非常隐蔽,除了献策者裴矩外,其余只有杜如晦和崔君素两个相国知道,再其次就是使者谢思礼,除了包括杨元庆在内的五人外,便再也没有任何人知道此事。

    不过军队已到信都郡,便是该分手的时候到了,这时,帐外有亲兵禀报:“启禀总管,李长史和秦副将来了。”

    “请他们进来。”

    片刻,帐帘一掀,李靖和秦琼走了进来,两人一起躬身施礼,“参见总管!”

    “两位不必客气,请过来说话。”

    两人走上前,见杨元庆似乎在研究线路,李靖和秦琼对望一眼,李靖笑道:“我们可是有很多疑问,能否请总管替我们解惑?”

    杨元庆微微一笑,“我知道你们有疑惑,今天把你们找来,就是要告诉你们一些事情。”

    李靖和秦琼没有吭声,等待杨元庆的解释,杨元庆用木杆指着平原郡道:“这次由李长史率十万大军驻扎在平原郡的黄河北岸,保持一种对窦建德军的压迫状态,但不用渡过黄河,只是压而不打,两位明白吗?”

    李靖抚掌大笑,“我说嘛!现在打青州并不合适,果然被我猜中了,打青州不过是装装样子。”

    秦琼好奇地问道:“总管,如果我们不是打青州,那我们的目标又是哪里?”

    杨元庆用木杆一指平壤,“打青州只是掩人耳目,我将亲率三万军,走海路偷袭高丽平壤。”

    “进攻高丽!”

    李靖和秦琼都异口同声地惊叫起来,这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杨元庆郑重地点点头,“这件事已经策划了一个月,极为隐秘,现在大军已到了信都郡,该是分手的时候了,我将率三万军北上潞水河口的军港,而你们二人则继续率大军南下,打着我的旗帜,就驻兵在黄河北,造大声势,保持威压之势。”

    。。。。。。。。。。

推迟更新,晚上更新两章

各位书友,我是高月的编辑。由于高月现在在外地,没法上网上传新章节,特地给我电话,让我上来和大家说下,下午的更新推迟到晚上,晚上会连更两章,谢谢各位的谅解,请等待晚上的更新!

第三十九章 水师新帅

    潞水,因流经涿郡潞县而得名,它一路流向东南,最后注入渤海,北上的运河也横贯潞水,使得潞水也成为运河入海的一条重要通道。

    运河船只在进入潞水后,再向东行百余里,便驶入了大海,也正是因为这样,潞水河口成为了隋朝水军的基地。

    在一片宽阔约数万亩的河湾内,密集地停泊着近千艘大海船,从濡河口过来的最后两百艘大船也驶进了河湾,同时也带来了三千船匠,他们将改变身份,变成驾驶海船的船员。

    整个水军基地暂时处于有船无兵的状态,有三千守军保护基地的安全,但随着杨元庆率领三万精锐之军的到来,水军基地内开始热闹起来。

    三万士兵开始热火朝天地在岸边营地里搭建帐篷,杨元庆在数百亲兵的护卫下,立马在一座高地上远远眺望着海湾内的情形。

    大量河沙随河而至,千万年的堆积,使河口出现一座葫芦状的海湾,这座占地数万亩水域的海湾也就成了水军的天然良港,千年后,这座海湾逐渐演变为陆地,二十几里外的那个葫芦口便成了著名的大沽口。

    海湾内千余艘大海船在远处密集排列,船体如山,桅杆如林,遮天蔽日,蔚为壮观。

    而靠近河口,又排列着数千艘平底拖船,这是从运河运送军用物资而来的船只,它们停泊在靠近岸边的一片数千亩的水域上。

    在前方两里的水中插满了木桩,这排木桩延续数里,将整个水域一分为二,中间是一座水门,两边有水寨哨塔,数百水军在哨塔上巡视,这主要是严防运河船只靠近海船。

    这时,远处数十名骑兵疾驰而至,旁边有士兵道:“总管。是来护儿大将军到了!”

    杨元庆也看到了为首之人。头戴银盔,须发皆白,虽已年迈,但依旧身手矫健,不亚于年轻人,杨元庆认识他,正是从前的隋朝水军大将来护儿。

    从前的隋朝老将在世已经不多,而在隋军中,也只剩下这个来护儿一人。在来护儿身旁,陪同他一同前来之人,还有大将牛进达。

    牛进达和秦琼从前都曾是来护儿的部将,后来才转到张须陀帐下。

    来护儿是三天前抵达军港,他带来的五千余人,都是水军精锐,这三天时间他都在检查战船,每一艘船都要仔细检查。

    这是他的一贯风格。‘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远征成功,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战前准备。

    杨元庆催马奔下山岗,来护儿飞驰而至,他翻身下马,在杨元庆面前单膝跪下,“老臣来护儿,参见楚王殿下!”

    杨元庆翻身下马。上前将他扶起,“老将军免礼!”

    他扶起来护儿,上下打量他一眼,见他身材雄壮,威风凛凛,不由赞叹一声:“数年未见,老将军依旧宝刀未老。令人欣慰啊!”

    来护儿当年和李景关系最好,杨元庆当年为护李景而被免职,使来护儿对杨元庆一直心怀感激,这种感激在时间久了以后,便成了一种信任。

    正是有这种信任,来护儿才毅然北上,为杨元庆打江山,也为自己儿孙创下富贵基业。

    来护儿也欠身笑道:“十五年前,我和令祖谈及未来,令祖便说,杨家的未来将在殿下身上,我现在才明白,其实令祖说得并不完全正确,应该是说,大隋的未来在殿下身上。”

    来护儿毕竟是老将,久历人情世故,他不露痕迹的一句奉承使杨元庆心中十分受用,杨元庆也笑了笑,“家国天下,无家哪有国,没有国又怎能有天下,老将军是我祖父旧部,现在又为我之将,委屈老将军了。”

    来护儿叹息一声,“我虽是楚公旧部,怎奈世事无常,玄感之乱,我奉命镇压,也是无奈之事。”

    来护儿虽投靠了杨元庆,但他也有一点心病,那就是大业九年和宇文述一起镇压杨玄感,当时他袭击杨玄感后军,死在他手中的杨氏子弟有数十人之多。

    这件事他必须要和杨元庆说清楚,否则以后会是一个隐患。

    杨元庆也知道来护儿的忧心,他必须替来护儿解开这个心结,才能使来护儿将来忠心自己。

    他便淡淡道:“忠君才是为将者本份,来将军始终忠于先帝,忠心于大隋,不为私情所动,这才是令人敬佩之处,我心里自然明白,来将军不要有什么顾忌。”

    杨元庆并不是说过去的事情不追究,他是从另一个角度含蓄地告诉来护儿,忠君才是重要,这样既肯定了来护儿当年剿灭杨玄感的正义,同时也告诉来护儿,从前忠于杨广,将来也要忠于他杨元庆,那么奉旨而为就没有问题。

    来护儿明白了杨元庆的意思,他心中又是感激,又长长松了口气,杨元庆的表态,也就意味着他将来不会因为杨玄感一案被清算。

    来护儿深深施一礼,“殿下解惑,来护儿铭记于心。”

    杨元庆笑了笑,转开了话题,“来将军对渤海以及高丽一带的海况十分熟悉,不知现在是否可以出海?”

    “回禀总管,现在是九月上旬,再过几天,海面将渐渐以西风为主,那时是出征高丽的良机,这几天应该先让士兵们多乘船,以适应海上航行。”

    杨元庆点了点头,“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水军副帅,军队的训练由你全权负责!”

    “卑职遵令!”

    杨元庆回到了自己大帐,这时,罗士信跟进大帐,他听说来护儿被任命为水军副帅,心中有些担忧,因为杨元庆本人兼任主帅,所以来护儿实际上便掌握了大隋水军。

    “总管,卑职听说来护儿在西梁和萧铣争夺兵权,这不是为臣子应该做的事,此人野心极大,总管还是要多少防备一下他。”

    杨元庆摇了摇头,“此一时,彼一时也!来护儿在西梁抢夺军权,更多是为了自保,萧铣此人心胸狭窄,无容人之量,且猜忌心极重,他手下大将,立大功者必死无疑,这样的主公,试问有几个手下愿意为他效力?”

    说到这,杨元庆又拍了拍罗士信的肩膀道:“一员大将是否忠心,并不在于大将本身,而在于君主的手段和诚意,我以诚待来护儿,以严密的军队制度,使他没有拥兵自重的机会,他必然会忠心耿耿,一如当年他对先帝杨广,你就不会多虑了。”

    。。。。。。。。。

    五天后,正如来护儿的判断,西风渐紧,出兵的时刻到来,而从太原运来的各种辎重物资也陆续抵达。

    这天上午,隋军举行了出征仪式,斩杀三牲祭旗,三万隋朝最精锐的士兵开始陆续上船,他们中包括五千骑兵,三千重甲步兵,三千强弩兵,除了重甲骑兵没有随军外,其余精锐之军全部跟随杨元庆出征。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攻城重武器,以及火油、粮食等物品,一千一百艘大船组成了这支庞大的远征军。

    仅操作大船的船夫就有两万余人,加上三万军士,共计五万余人参与了这次出征高丽的远征。

    千帆如云,万桅如林,大旗在西风的吹拂下猎猎招展,杨元庆站在一艘最大的帅船船头,出征在即,望着海天一色,他心中不由豪气万丈。

    这时,来护儿大步上前,单膝跪下请示,“启禀总管,战船已全部准备就绪,请总管下令!”

    杨元庆点了点头,沉声令道:“船队出发!”

    随着一阵战鼓声敲响,帅船拉起主帆,主帆鼓动,向东缓缓驶去,一艘接一艘的大船启动了,船队延绵百余里,浩浩荡荡,向东方进发。

    。。。。。。

    从潞河口到高丽半岛并不是很远,要先横渡渤海湾,从渤海海峡驶入东海,也就是后来的黄海,再东北方向疾驶数天便可抵达高丽半岛,在顺风情况下,七八天便可以抵达。

    这天下午,船队经过渤海海峡,杨元庆站在船舷,久久凝视着北方的一个黑点,那个黑点便是辽东半岛的最南面,此时的辽东半岛还在高丽的控制之下。

    来护儿慢慢走上前,指着远方的半岛道:“那边便是毕奢城,当年卑职率军攻下了毕奢城,本想请先帝将辽东半岛划为大隋疆域,怎么隋军已是强弩之末,先帝也无心再征高丽,仅仅接受对方投降,抓回斛斯政,便撤军回中原了,毕奢城也再次被高丽军夺走,辽东半岛最终成为一个梦想。”

    说到这里,来护儿长长叹了口气,眼中涌起无限惆怅。

    杨元庆的目光也并没有太集中在辽东半岛上,现在大隋的战略重点是在中原,此次远征高丽也是为了更好地控制中原,现在谈及控制辽东半岛还为时过早。

    “来将军对我们此次出征,有多大的把握?”杨元庆回头笑着问他道。

    来护儿的思绪也收了回来,他沉思片刻道:“如果殿下是要灭亡高丽,仅凭三万军还办不到,但如果只是想攻打平壤,应该是可以办到,关键是赶在高丽军主力到来前撤离,卑职唯一担心的就是高丽军主力。”

    。。。。。。。。。。。

    【因为人不在家中,用手机做服务器上网,偏偏这里联通3g信号很弱,给大家造成不便,很抱歉了!明天回家,一切正常。】

第四十章 釜底抽薪【求月票!】

    船舱里放置着一架简单制作的沙盘,主要是平壤一带,包括海路通行,一些主要的山脉和城池,沙盘上也有包括了国内城。

    来护儿拾起木杆指向国内城,“从国内城到平壤大约有一百二十里,骑兵一天便可以赶到,届时高丽军里应外合,兵力数倍于我们,对我们攻城不利。”

    杨元庆沉思片刻道:“经过隋朝三次征伐,高丽军实力大损,所谓主力也不过十余万人,我的三万精锐并不畏惧,也敢与其一战。”

    来护儿苦笑一声,“殿下,问题是高丽人不会拼死一战,他们会骚扰攻城,或者去破坏我们的战船,而且他们会拖,一场战役拖上半年一年,隋军拖不起啊!高丽人素来强悍,一旦隋军想征服他们,他们必然会全民皆兵,群起反抗,而三万军队想灭亡一个国家,真的是不太可能,兵力还是太少,十万大军或许办得到。”

    杨元庆点了点头,“我确实没有时间在高丽久拖,这次东征高丽,只能算是奇袭,最多一个月,我们就必须返回河北。”

    “可是。。。。”

    来护儿忧虑道:“高丽军主力怎么应对,我们需要考虑好方案。”

    杨元庆微微一笑,“方案我已经考虑好了,盖苏文一定会配合隋军行动。”

    来护儿愕然,他不知道杨元庆这句话的深意。

    。。。。。。

    高丽国内城位于北面的鸭渌水畔,距离都城平壤约一百余里,距离辽水不到百里,是高丽北部重要的战略之城。

    国内城也是权臣渊氏家族的封地,在隋朝三征高丽时,渊太祚控制的军队并没有倾力而战。而是高丽王的军队奋力作战。使得王军损失惨重,十几万大军只剩下不足三万人。

    在高丽战役结束后,高丽国内的局势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渊氏家族控制的军队成为了高丽军主力,自然而然,实力强大的渊太祚便成为了高丽真正的掌权者。

    不过渊太祚毕竟比较稳重。很多事情都含而不露,尽管掌握大权,但他对高丽王依然保持着足够的尊重。

    而且高丽臣子也大多忠诚于高丽王,平原高元也有足够的权威,君上相下的格局并没有完全被打破。

    但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短短数月内,高丽发生了两件大事,足以严重影响到高丽的政治格局。

    一是高丽王高元在去年秋冬时节病逝,由高建武继承了王位,高建武年纪不到三十岁。资历浅薄,尽管有一批大臣忠心于他,但他已经没有了先王高元那样的权威。

    其次便是春天的辽东战役中。宰相渊太祚被隋军俘虏。渊太祚的儿子渊盖苏文继承了父亲的军权和相国之位。

    但野心勃勃的盖苏文并不像父亲那样含蓄,用柔性的手段夺取权力。盖苏文不是,他锋芒毕露,做的第一件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