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正坐在房内闲聊,一名衙役禀报,“杨总管来了!”
“快请!”
门开了,杨元庆快步走了进来,大笑道:“博生兄既来,为何不去军营,还摆出架子,让我来见你?”
杨元庆和韦嗣云关系极好,两人共事多年,配合非常默契,韦嗣云也笑道:“为何你就不能给我个面子,来见见我?”
“我这不是来了哦……”
两人大笑起来,韦嗣云一摆手,“元庆请坐!”
两人坐下,赵县令和张庭知趣地退了下去,房间里只剩他们两人,韦嗣云沉吟一下道:“我先要感谢丰州军铲除了刘迦论的乱匪,解除我们一大心腹之患。”
“刘迦论的乱匪也影响灵武郡吗?”杨元庆笑问道。
韦嗣云点点头,“应该说成胁到灵武郡,虽然他们大队人马还没有杀来,但小股军队却时常来骚扰,严重影响到了灵武郡的农业生产。”
说到这,韦嗣云又叹道:“刘迦论的威胁是一方面,还有奴贼白瑜娑的骚扰,这些乱匪不事生产,以抢掠为生,对灵武郡影响很大。”
“韦兄需要我做什么吗?”
韦嗣云沉思不语,其实他是希望杨元庆能出兵剩灭白瑜娑乱匪,但他又担心和杨元庆接触太深,会触怒圣上,犹豫良久,他缓缓道:“我这次来找你,是想和你谈一谈,我希望丰州军不要太过于和朝廷对抗,至少能保持表面上的容和,虽然朝廷对丰州禁运,但我想灵武郡也能给丰州提供一点帮助。”
其实就算韦嗣云不来,杨元庆也会派人去把他请来,他已经派出使者,去附近几个郡,把太守们都请来,杨元庆准备和他们开一个会,达成一些默契。
在关北所有的郡中,他最重视灵武郡,不仅灵武郡是进攻丰州的桥头堡,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更重要是灵武郡是整个关内北部人口最多,农业最发达,杨元庆异常重视,虽然暂时还不能占领灵武郡,但至少要把灵武郡划进丰州的势力范围。
现在韦嗣云提出可以在朝廷禁运上帮助自己,也正中杨元庆下怀,他笑了笑道:“其实丰州基本上能自足,只希望韦太守能保证丰州的矿石船顺利通过灵武,另外丰州也准备向盐川、延安、雕阴等郡提供粮食援助,也主要是通过水运,这些都需要灵武郡配合。”
“船只过境没有冉题,我完全能支持。”
韦嗣云站起身道:“如果元庆没有别的事,我打算连夜再去了。”
“韦太守不妨后天再回去。”
韦嗣云一怔,“为何?”
“明天下午或者晚上,关内北部各郡太守都会来这里开会,大家将商量共同防御乱匪的具体办法,我希望灵武郡也加入到联合防御中来,共同对付白瑜娑乱匪。”
韦嗣云脸上慢慢露出一丝苦笑,他终于明白杨元庆的策略了。
次日傍晚,在杨元庆的军营内,来自盐”郡、灵武郡、延安郡、朔方郡、雕阴郡、榆林郡的六郡太守聚集一帐,参加由丰州总管杨元庆主持的关北剿匪会议。
这次杨元庆以两万丰州精锐全歼刘迦论的十万乱匪,屠杀造反者七万人,手段之凶狠;令各郡官府都心惊胆战,一方面他们感激丰州军给他们剿灭匪患,出于一种最基本的感恩,他们也应该给杨元庆面子,出席这次会议,另外一方面,丰州军已经进入关北,那将来关北各郡该何去何从,事关各郡的命运,他们也极为关心。
杨元庆站起身笑道:“感谢各位太守能前来参加会议,刘迦论部乱匪已经被歼灭,丰州将紧急拿出十万石存粮,支援各郡用于赈灾,赈灾之粮已经在路上不日将抵达盐……”郡,届时各郡粮食分配和赈灾之事将有丰州总管府张司马全权负责。”
张庭站起身,向大家点头致意,六位太守纷纷表示感谢,此时粮食是最珍贵的资源,各郡因为刘迦论造反之乱,粮食都严重不足,能不能熬过冬天也为未可知,有了粮食,就意味着饥民不会闹事,不会再聚集造反;尽管他们都知道接受丰州的粮食不妥,这就像一个要渴死的人,即使明知是毒药,也会毫不犹豫喝下去,无法拒绝。
杨元庆很清楚关北各郡形势,知道粮食是官府的软肋所在,由于乱匪猖獗,关中的粮食根本就运不过来,他们只能依靠自己支援。
现在粮食已经给了,那下面就要谈谈他的利益了。
“刘迦论部虽被歼灭,但白瑜娑部乱匪依然猖獗,而且没有了刘迦论部的制肘,白瑜娑部必然会再度活跃,向关北各郡扩张,仅凭一个郡的力量,是根本抵御不了白瑜娑部的侵袭;今天将各位请来,就是要一起商量,如何联手对付这支乱匪,我提议建立统一防御,我会留下一万丰州骑兵,主导防御,同时成立统一指挥所,各郡郡兵皆受指挥所调动,统一训练,这样一郡有难,其余各郡兵力便可集中支援;大家以为如何?”
所有人都没有吭声,大家都明白,这是杨元庆要收缴各郡郡兵,可是明白又有什么用,以现在杨元庆的强势和他手上的粮食武器,谁还敢说‘不’字。
杨元庆徐徐看了众人一眼,他点了点头,“那好吧!既然大家都不反对,我们就签署一份共同防御协议。”
第二十章 背后较量(上)
六郡太守最终在深夜时签下了‘一州六郡共同防御及互助方案’,方案中没有涉及官府的人事变动,这些杨元庆并不干涉,他只是夺走了各郡的军队控制权,成立共同防御指挥所,以集中训练的方式,集中供应军队粮食的方式,割裂了各郡郡兵和官府关系,使关北六郡成为了丰州的势力范围。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六郡官府用以工代赈的方式,动员五万民夫在赤岭矿区修建赤岭城,筑成后,将在城内驻兵一万,这座周长十里的军城同时将挂上‘共同防御指挥所’的牌子,周围二十里的旷野成为六郡郡兵训练之处,赤岭城事实上成为了杨元庆控制六郡的大本营。
尽管六郡太守并不想让朝廷知道他们和杨元庆签署协议之事,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还是以某个渠道泄露出去,继而传到长安,长安副留守卫文升紧急报告了隋帝杨广。
宣政殿御书房内,杨广召集虞世基、宇文述和樊子盖三人紧急协商此事。
这几天杨广病倒了,感冒颇重,一直在宫中休息,这件事事关重大,他还是强撑病体召开了会议。
杨广气色不太好,脸色惨白,尽管他心中恼怒之极,但脸上却没有表露出来,只是一脸阴沉。
“你们说说吧!这件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杨广的目光不再锐利,但他目光不断流露出的阴冷,还是令在场的三人都有点忐忑不安。
“我先说两句。”
宇文述微微欠身道:“陛下,杨元庆的意图很明显,他是要扩大自己的势力,控制丰州外围,这次平叛乱匪是他最好的借口,臣以为朝廷不能默认,一旦朝廷默认,他就会得寸进尺,继续向南扩张,使整个关内成为他的势力范围,臣以为驻军就是事实上的控制,要想打碎杨元庆的图谋,还是必须从驻军着手,臣建议设立关内总管。”
杨广点了点头,又问虞世基,“虞爱卿以为呢?”
虞世基躬身道:“臣觉得他以拥隋之名行反隋之事,其危害更大,臣认为朝廷应公开宣布他为叛逆,认定他是造反,以防止他继续蛊惑人心,而这次他和六郡太守签订协议,把势力扩大到关内北部,臣也主张严厉反击,除了军事入驻外,还须严惩六个太守,将他们全部撤换,不承认他们签署的协议,只有朝廷态度强硬,才能警示其他各郡太守。”
“樊尚书的意见如何?”
杨广的目光投向了樊子盖,他之所以让樊子盖一同来商议,是他知道宇文述和虞世基都与杨元庆有私仇,他们的意见中会参杂着自己的私心,而樊子盖比较中立,和杨元庆没有什么利益纠葛。
樊子盖确实不像宇文述和虞世基那样带着明显偏向,而且樊子盖也出任凉州总管多年,深知边疆的重要,更重要是,樊子盖官场上的目标并不是杨元庆,而是宇文述和虞世基。
“陛下,臣想知道,朝廷是否已做好了和杨元庆全面翻脸的准备,包括对关陇的防御,和对突厥的防御,臣最担心突厥,一旦杨元庆公开造反,他极有可能勾结突厥大举入侵,朝廷准备如何防御突厥?另外,还有朝廷内部可能发生的危机,这些都要考虑清楚。”
樊子盖的担忧让杨广脸色一变,他意识到若杨元庆造反,不同于元家和杨玄感,后果很严重,不仅会使朝廷大乱,而且会把突厥牵扯进来,这是他杨广绝不愿意看到的后果。
“那樊爱卿说说你的方案,朕想知道。”
樊子盖用眼角余光迅速扫了宇文述和虞世基一眼,见两人皆阴沉着面孔,一脸不悦,他便微微一笑道:“其实宇文大将军和虞侍郎的方向是正确的,只是考虑问题有点简单,手段太激烈了,容易逼反杨元庆,既然杨元庆也知道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为什么我们就不能用?臣的意思是说,表面上还是维持现状,但背后发力。”
樊子盖不露声色地捅了宇文述和虞世基一刀,宇文述刚想反驳樊子盖,却被杨广一摆手止住了话头,不悦道:“宇文爱卿,朕知道你深恨杨元庆,朕也恨他,但现在不是谈私仇的时候,朕必须要考虑到突厥的威胁。”
宇文述无奈,只得闭口不言,他心中大恨,便向虞世基使个眼色,虞世基却像什么都没有看见,笑而不言。
虞世基也已看出杨广并不敢真的对杨元庆动武,只是嘴上吼得凶,只是他和宇文述都没有看出这一点,而樊子盖却看出来了,不仅趁机狠狠踩了他们一脚,而且用突厥来给杨广做台阶,在这一点上,樊子盖比他们两人都高明,虞世基心中忽然对樊子盖生出了警惕,他发现樊子盖将会是他在官场上的一大威胁。
虞世基也连忙道:“刚才臣只是说我们的态度,并非应对措施,臣也深知,此时动一发而牵全局,臣主张态度要坚决,但手段要隐蔽,态度坚决是不能给杨元庆任何侥幸,动作要快,堵住他的下一个路子,而手段隐蔽是避免矛盾激化,让他知难而退,既然杨元庆是借口剿匪来渗透,那我们也可以用剿匪的名义派军入驻,另外六个太守可以用别的借口更换,尤其灵武郡太守韦嗣云,他曾长期在丰州任职,首先就要换掉他。”
宇文述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可他想再改口,已经无法着手,而且他的话说得太满,让他一时回不过来,只能懊恼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杨广现在确实不敢逼反杨元庆,杨玄感没抓住,元弘嗣又逃去西域,南方反隋势力蠢蠢欲动,北方的造反如火如荼,关陇贵族的势力还没有消灭,山东士族又开始不满,尤其财政吃紧,赋税锐减七成,令杨广焦头烂额,他也是因此而病倒。
在这种严峻的形式下再逼反杨元庆,无疑是在他的后背再猛插一刀,所以只要杨元庆做得不要太过份,他暂时也不会出兵攻打,这一次杨元庆将势力南扩,虽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问题,但杨广也不想让他这样轻易得手,更重要是,要阻拦他继续向南扩张。
虞世基的方案不急不缓,正合他意,杨广便点了点头,“虞爱卿说得有道理,朕知道该怎么办了。”
一个时辰后,杨广连下两道旨意,下旨封屈突通为关内道讨捕大使,率军五万入关内道剿匪,又下旨迁灵武郡太守韦嗣云为大理寺少卿,改任博陵郡太守丘和为灵武郡太守。
。。。。。。。。。
时间已经到了十月底,寒潮开始从北方而来,西北风横扫漠北和河套平原,树木凋零,草地枯黄,寒冷的冬天来临了。
在九原县以西二十里外的一座堡城内,此时,上千名冶铁匠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堡城是五原郡特有的一种民防工事,当突厥入侵时,给民众们的临时避难之处,整个五原郡有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堡城,大的堡城可以容纳上万人,小的堡城也至少能容纳数千人,九原县以西二十里外的这座堡城叫做陈仓堡,因紧靠陈仓村而得名,是一座大堡城,周长有八里,一直都闲置着,但此时,这座陈仓堡却成了丰州军的冶炼中心。
这里距离南黄河约二十里,有一条人工运河直通黄河,从赤岭矿山运来的数百万斤铁矿石和铜矿石便堆积在堡城南面的码头上,还有从榆林郡运来的石炭,也堆积在码头西面,黑色的石炭堆积如山,不断有民夫用牛车将一车车矿石和石炭运进堡城。
这天上午,杨元庆带着十几名官员在堡城内视察冶炼进度,自从杨师道离开五原郡后,杨元庆便兼任了五原郡太守之职,当然,他只是挂名,具体政务都交给了郡丞崔君肃。
今天他便是以太守的身份,带领官员们前来视察冶炼堡城,整个堡城内有五十座冶炼炉,一千二百名匠人,还有数百名负责搬运物品的民夫。
五原郡的冶炼和内地不同,不是用木头,而是用石炭做燃料,五原附近有大量储存;一般是使用榆林郡府谷镇的石炭,那里的石炭埋藏浅、储量大,品质好,发热量极高,可以用它炼出高品质的白口铁,然后再由铁匠进一步锻造成精钢,便可打造出上好的盔甲和兵器。
负责冶炼的官员名叫张谦,原是丰州总管府的兵曹参军事,早些年曾在朝廷少府寺做过几年底层小吏,对铸造冶炼极为熟悉,因此由他来负责堡城内的锻造。
今天杨元庆并不是来参观冶炼过程,他早已看过多次,他是来仓库查看铜锭。
仓库位于堡城北面,一排几十间巨大的石屋,众人从一间间石屋前走过,可以看见仓库里堆放着一块块码放整齐的生铁锭。
“总管,这座仓库就是!”
张谦带着杨元庆和其他官员走进了一间较小的仓库,仓库里光线明亮,同样整齐地码放着一块块粗铜锭,一块铜锭重约三十余斤,足有上千块之多。
杨元庆用匕首敲打铜锭,铜锭发出清脆的金属声,他对官员们笑道:“你们猜猜,我打算用这些铜锭做什么?”
第二十一章 背后较量(中)
众人都笑了起来,这还用问吗?除了用来铸钱,还能是什么,难道用来铸佛像吗?
杨元庆见众人笑得会心,便知道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也笑道:“不错,我是考虑铸钱,朝廷虽然说要对丰州禁运,但实际上只能禁官方,而禁不了民间贸易,我们可以铸造开皇五株,去巴蜀和关中购买茶叶和其他货物。”
旁边九原县县令邵文晋问:“可是我们没有母模,如果能铸钱?”
张谦知道一二,连忙给众人解释:“铸钱模具是由少府寺掌管,也不用母模,只要能弄到一副子模,便可以大量铸造,其实市面上私钱众多,都是仿造,只是很容易辨认出来,如果能弄到太府寺的官模,那么我们就能造出真正的开皇五株钱,无法辨认。”
杨元庆点点头笑道:“子模我已经托人搞到了,现在路上,过两天就能送到,还有几名铸钱匠也一起来,现在我想任命一位铸钱使,全权负责铸钱之事,哪位使君愿意自我推荐?”
如果不考虑铸钱中有油水的话,这绝对是一件苦差事,需要从头开始筹建,一切都要慢慢摸索,费时费力费精神,成功还好,若失败了,责任重大,众人一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