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大明最为富庶的地方,也是大明最开放的地方。在这里,黄诚见识到了什么是纸醉金迷,什么是挥金如土。在十里秦淮,黄诚见识到了人世间的两种极端,一边是由花魁引起的斗富,上万两银子随随便便就花去了,一边是为了几两银子,穷苦人家的卖儿卖女。
最后,黄诚来到自己的目的地泰州,在这里,他拜访了很多泰州学派的人,从他们那儿黄诚学到很多东西,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黄诚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虽说还未成型,但已有基本的轮廓。
江南地区虽然富庶,但物价极高,没过几年黄诚便囊中羞涩,不得不回老家四川。等黄诚回四川老家的时候,此时他已三十又五,已不再年轻,在外漂泊多年让他回到老家后把自己的那些思想埋在肚子里,从不往外说半句,因为他明白,自己的父老乡亲是多么的保守,说出那些话不仅会害了自己,也会害了自己的父老乡亲。
在老家,黄诚干的是教书先生,倒也自在,直到奢崇明发动叛乱,直到迁徙村民,直到陈华清的到来。
黄诚一开始跟着陈华清纯粹是报恩之心,但当陈华清在重庆卫设立街道代表、给人们分地后,黄诚感觉到陈华清的行动和自己的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从而更坚定了黄诚追随陈华清。
而李家婶子的出现和她的表现也改变了黄诚以前的一些观念。在那本李贽的小册子里有这样一段话:“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短也。故谓人有男女则可,未见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即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乎?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当初黄诚读了这段话后还笑李贽为女人说话,弱了男人的气势。
但李家婶子扭转了黄诚的观念。李家婶子不是历史上的妇好、花木兰、穆桂英之类的女英雄,让人感觉很遥远,她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并且还是在黄诚他手下做事的,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让黄诚认识到女人确实能比男人更强。
同时,也让黄诚对李家婶子有了兴趣,而这种兴趣很快又转变成一种感情,这让黄诚感到一丝恐惧。要知道,李家婶子是个**,还带着两个孩子,绝对不是一个理想的士大夫妻子的人选。
黄诚是个自视甚高的人,他之所以这么多年不娶,就是因为自己找不到一个志趣相投的伴侣。而李家婶子的出现让黄诚有了一丝感觉,但李家婶子的身份又让黄诚不敢再向前一步。
李家婶子依旧在教黄诚怎么和面,而黄诚在一开始的不适之后也放开了,在李家婶子的指导下和起面来。
陈华清看着两人,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李家婶子,本名叫李海茹,很好听的一个名字。说起来,李海茹的年纪在陈华清看来并不大,才二十**,在后世正是结婚的年龄,而在这,李家婶子已经有两个孩子,并在丈夫死后养着一家老小。
李海茹本身长得并不丑,细细看去,眉眼很好看,若好好打扮一番,也是个标致的人儿。
“大人,你要包什么馅的饺子?”孙喜的话打断了陈华清的联想。
“猪肉大葱。”
“好,我让他们去做。”
“孙喜,自己做。”陈华清叫住孙喜。
“啊?”孙喜哭丧着脸,说真心话他一点都不想做。
陈华清看见孙喜那张脸,笑骂道:“啊什么啊,赶紧把手洗了,过来做馅。”
“是。”孙喜有气无力的回道。
馅和面做好了,众人开始包饺子。在包饺子时,陈华清提议道:“把银锞子包到饺子里,谁吃到算谁的,大家说好不好?”
“好。”整个伙房所有的人都赞同道。
“不过”,陈华清的话让人安静下来,“这银锞子不能白白被人拿走,吃到它的人要为所有人表演个节目。”
听到这话士兵们傻眼了,表演这个东西可不是人人都会。
孙喜在旁边笑嘻嘻的问道:“大人,若是你吃到银锞子呢?”
陈华清瞪了孙喜一眼,说道:“每个人都一样,谁吃到谁表演,我也一样!”
陈华清的话引爆了气氛,众人欢呼起来。
黄诚看着伙房内的场景,嘴角露出一丝笑意,低语道:“有张有弛,掌控人心之道。”
而朱胜看着眼前的场景有些目瞪口呆,这陈华清身为千户,也太不注意自己的身份了吧。
包好饺子后,陈华清让李家婶子安排女人们去煮,自己则带着士兵们往卫所军营房前的空地搬桌子、凳子,并让人找一些柴或是大块的煤炭堆火炉子。
等煮好饺子,已经到晚上了。李家婶子她们包的饺子有很多,卫所军两个连的士兵根本吃不完,陈华清便给前来帮忙包饺子的每个人一大盘饺子,算是感谢她们的帮忙。
陈华清那一桌坐的除了陈华清外,还有黄诚、孙喜、朱胜和营长廖永锡,廖永锡是目前留守军营最大的军官了。
“来来来,都尝尝我包的饺子。”
“嗯,好吃!”孙喜最先赞道。
“确实好吃!没想到华清老弟还有这一手。”朱胜也赞道。
陈华清也夹起一个饺子吃起来,还没尝到味,就咬到一个硬东西,拿出来一看是个银锞子。
桌上的其余四人看着陈华清手上的银锞子,都露出笑容。
不知那个桌上的士兵看到了,大喊了一声:“大人吃到银锞子了!”
很快,陈华清那桌就围了一堆人。
孙喜又起哄道:“大人,来一个!”
“大人,来一个!”
“大人,来一个!”
整个军营响成一片。
陈华清摆摆手让众人安静下来,大声说道:“都给我坐好了,我说了表演肯定会表演的。”
等众人都坐下后,陈华清走到场中央,清了清嗓子,说道:“说实话,我也不会什么,但兄弟们要求了,我就给大家表演一个。提前说好啊,唱得不好可不要笑。”
“好!”一片叫好声。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训练把营归”这是陈华清在大学军训期间学的军旅歌,调子轻快,十分容易上口。当然,里面的一些词被陈华清给改了。
陈华清的表演博得了一片掌声,有他的开头,其他吃到银锞子的士兵也上台表演,有唱秦梆子的,有唱民歌的,还有耍武术的。到了后来,连没吃到银锞子的士兵也上台表演,整个晚上军营里的笑声都没停过。
第八十一章 大年初一(一)()
“大人,醒醒,时候不早了。”
“嗯。”陈华清支起身子,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床上,叫自己的是孙喜。
陈华清下了床,说道:“孙喜,怎么回事?现在什么时辰了?”
昨晚整整闹腾了一晚,到了后来,陈华清让黄诚拿出柴家送的酒来,和众人喝起酒来。陈华清酒量不咋地,喝了两碗后便醉倒了,后面的事他就不知道了。
“快到巳时了。”
“什么!糟了。”陈华清赶紧跑出屋子,去找黄诚。在除夕打扫军营时,陈华清就和黄诚商量好要在大年初一这天去拜访重庆卫的老人、卫所军遗属和表现杰出的街道代表,没想到自己起迟了,喝酒误事啊,以后能不喝就不喝了。
黄诚早醒来了,醒来后本想让人叫醒陈华清,但想到昨晚陈华清睡得那么晚,又喝了不少酒,还不如让他多睡一阵,毕竟带着倦容去拜访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即使陈华清是重庆卫目前的最高长官。
“应诚,准备的怎么样了?”陈华清一见黄诚就赶忙问道。
“已经准备好了。”
“那就好,让我先收拾收拾。”
陈华清洗漱完毕,又换了一套新衣服后(衣服也是柴家送的),问道:“应诚,先去拜访哪一家?”
黄诚拿出一张纸来,对陈华清说道:“大人,这就是咱今天一天要拜访的人。”
陈华清看了一眼,清单上的人不少,说道:“这样吧,我去拜访老人,你去看望街道代表,让孙喜和廖永锡去探望遗属。”
黄诚点了点头道:“好。”
孙喜和廖永锡得知自己要去探望卫所军的遗属后,表现得十分积极。按照孙喜话来说就是:“那些死去的士兵是我们的袍泽,他们的家人我们不照应那让谁来照应?”
陈华清上门的第一家是刘老汉家。刘老汉家虽不是大户,但却人丁兴旺,子孙众多,刘老汉就有三个孙子加入了卫所军。
得知陈华清要来后,刘老汉亲自带着家人在门口迎接。陈华清到了刘家后,颇为不好意思道:“刘老伯,这大冬天的还让你在门外面等,冻坏了可就是我的罪过了。”
刘老伯笑呵呵的道:“大人说笑了,老汉身子骨硬,不怕这点冻。”
“大人,过年好。”刘老汉那三个在卫所军当兵的孙子向陈华清行了个军礼。
“好,大家都过年好。”陈华清笑着回道。
在刘老汉的带领下,陈华清进了刘家。大年初一这天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把平时舍不得吃的拿出来,让家人吃个痛快,刘老汉家也不例外,甚至还忍痛杀了只鸡。
刘老汉看着自家桌子上摆的菜,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菜,不好意思道:“大人,家里就这些了。”
陈华清摆了摆手道:“刘老伯,你言重了。我来你家可不是吃饭来了,是给你送礼来了。”
“大人,此话何解?”刘老汉问道。
“来来来,大家都坐下。”陈华清招呼众人坐下后,对着刘老汉说道:“刘老伯,前些日子大家分地,不是把咱重庆卫的人口数统计了一下。我发现,就现在的重庆卫,和你一样年纪的也就五个人了。孟夫子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对于年老的人,所有人都应该敬重。”
在座的刘家人有读过一点书的,听了陈华清的话后点了点头。在封建王朝时代,朝廷很重视尊敬老人,甚至把活过九十岁的人视为祥瑞。
陈华清送给刘老汉的年礼都是一些很实用的东西,有六袋米、六大包盐、六匹棉布,取“六六大顺”之意。
刘老汉看着卫所军士兵把东西搬进自家屋子后,抓着陈华清的手连连谢道:“多谢大人了。”刘老汉从陈华清送的东西看出陈华清是个很实在的人,对于刘老汉而言,这些东西都是他们家需要的,比那些花瓶之类的实用多了。
陈华清送出东西后,便向刘老汉告辞。刘老汉怎能就这么让陈华清走了,非要他吃两口菜再走,说是这样吉祥。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陈华清哪能走,便坐下吃了两口菜,聊了两句后,陈华清说道:“刘老伯,这次我真得走了,吃好喝好啊。”
刘老汉把陈华清送到门口,直到看不见陈华清的身影了才回家。回到家,刘老汉把他三个在卫所军当兵的孙子叫了过来,说道:“大人今天给家里过来送东西,让咱们家涨了脸。你们三在卫所军里要好好干,好好练,不要丢咱家的脸,也不要丢大人的脸。”
“是,爷爷。”三人同时答应道。
黄诚这边,他最先去的是李海茹(李家婶子)的家,这是黄诚第一次到李海茹家。
“大人,你怎么来了?”李海茹见是黄诚,有些惊讶。
“这段时间你作为街道代表表现很好,给你发奖励来了。”黄诚笑着道。
“娘,咱什么时候吃饭?”这时从屋子后面跑出来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黄诚和跟在他后面的卫所军士兵,有些怕生的躲在母亲后面。
李海茹无奈的笑了笑,把小男孩轻轻拉到前面来,说道:“来,虎子,这是你”
“叫叔叔就行。”黄诚赶紧说道。
“嗯,这是你黄叔叔。”
“黄叔叔好。”小男孩把手背在后边,低低的说道。
黄诚摸了摸小男孩的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几岁了?”
小男孩看了看自己的母亲,看到自己母亲鼓励的目光后,捏着小拳头回答道:“我叫李虎,今年六岁了。”说完又摇了摇小脑袋,“不对,昨天是六岁,今天七岁了,我娘说了,过一年长一岁。”
“哈哈”,黄诚和同来的卫所军士兵被逗笑了,这孩子太惹人爱了。
“这孩子读书了没?”黄诚问道。
李海茹说道:“我给他教过一些字。”
黄诚爱屋及乌,对李海茹的好感很容易使他喜欢上李虎,“现在重庆卫没有教书先生,何不就自己教他。”黄诚想罢便对李海茹说道:“不如这样吧,我教李虎读书。”
“啊。”李海茹马上就感到自己失态了,连忙感激道:“谢谢大人。”黄诚曾经中过举,李海茹是知道的。
黄诚把东西放下后便离开了李海茹的家。
在黄诚离开后,李海茹摸着自己儿子的头说道:“虎子,你去了老师那儿要听话啊。‘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李虎点了点头,说道:“娘,那老师就是我的父亲了。”
“这”李海茹的话本来是想教自己的儿子尊敬黄诚,但却没想到儿子是这样理解的,不过,李海茹也被儿子的话拨动了心弦。
女人的直觉是敏锐的,李海茹能感觉出黄诚对自己那丝若有若无的情义,若她不是个**,没有两个孩子,说不定她就和黄诚走到了一起,但现实让李海茹自动熄灭了那“非分之想”。
孙喜和廖永锡那边,两人已经跑了不少卫所军遗属家里。虽然是过年,但战死士兵家里的那丝悲伤是怎么都驱不散的。孙喜和廖永锡在遗属家里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把东西给了。
这趟遗属之行让孙喜和廖永锡下定了决心,等年后卫所军士兵回营后,定要好好操练他们,平时多流血,战时保条命。
对于陈华清一行人来说,大年初一是忙碌的。
石砫,秦良玉和一部分白杆兵的将领们从前线赶回石砫,回家过年。大年初一这天,秦温代表秦良玉邀请了石当和李明轩参加了白杆兵的宴席。现在石当和李明轩的身份和以前不一样了,一个是卫所军的营长,一个是情报司司长,有被秦良玉邀请的资格了。
“绣娘,过来帮我看看,这身衣服怎么样?”在李明轩来石柱前,陈华清赠了他一套新衣服,其实也是柴家送的。
绣娘替李明轩整了整领子,道:“我家相公穿什么都好看。”除夕之夜两人确定了关系,就差一个婚礼了。
李明轩捏了捏绣娘白里透红的脸蛋,笑道:“就你嘴巴甜。”说完抱了抱绣娘,说道:“绣娘,等过阵子稳当后,我一定会风风光光的给咱办场婚礼,娶你进门,让我爹、娘、姐也看看我的娘子。”
绣娘经历了那么多,早已不在意什么形式了,只要李明轩心里有她就行了。
“我走了。”
“路上小心。”
李明轩此时的心情很高兴,原本他在被郑家关进地牢之后对生活失去了希望,心里只想着报仇。后来郑家被灭了之后,他跟着陈华清,不仅成了情报司的司长,还成了家,这让他很感激陈华清。
石当家里,他的妻子李氏给丈夫整好衣服后,有些感慨道:“当家的,你这成了那个叫什么营长的就是不一样,以前咱刚搬来这石柱谁都不认识咱,现在出去了人人都跟我打招呼。”
石当笑了笑,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得走了。”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