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鞭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岁月鞭心-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幅文学腔,一般来说,即能写新闻,又能写文学着,不多,许多文化人,搞了新闻就不会写作,搞了写作,新闻稿就会写了。赵一丹反而两者兼得。

在这期间,文艺副刊也上诗歌和散文,新闻稿件是一篇接着一篇上。赵一丹的大哥、二哥、三哥,在报纸上看到赵一丹的名字,都特别的高兴,村里人都为此刮目相看。村里考上大学生着也不少,可是能在州级大报上发表文学作品和重大题材的新闻稿件这不容易的一件事。

记者貌似强大。家乡的“电老虎”正在卡村人的脖子,村里好缘无古地停电几个月了。村子里的人,把在外工作的人能打电话找的关系都找了。赵一丹也在其中之列,还有一个当兵的士官。其它的人说这事不好办没有回去。赵一丹和他的这位士官乡党一块儿回到村子。

村子里人看到这两人回到家乡之后,好多关系好的跑来回候,求他们两人帮忙解决“供电难”这一问题。月月家家户户交电费,可是还说欠着乡上电费,供电所不供电,这是怎么回事,善良的人们没法解决这一问题。

赵一丹当然很乐意帮忙,这为老乡讨个理由的事,是一件很光荣的事,于是赵一丹和这位士官两人出动。先去乡供电所,找所长。赵一丹亮出报社的工作证,说要调查这一事情。月月家家户户交电费,可是什么供电所说欠电费,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情况。

所长一看一个是记者,一个是军官,又是端茶递水,又是找手下人解释这一问题。赵一丹说:“乡党,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只把我们村欠乡供电所的费用你给拉个详单,我看到底欠多少。还有这个收电费的人,欠你这么多电费,为什么你们不安月收取,反而会欠这么多钱,那村民交的电费钱那儿去了?另外我听说,我们供电所,给村民接电说要吃一只羊,才能给村人接电,不然不会再次开通农用电,有这事嘛?”

供电所的所长一听,赵一丹的这话急了:“兄弟啊,没有这回事的,没有这回事的,一连说了四五个没有这回事的。关健是你们村欠供电所的钱多了,所以我们才停你们村的电的,我们决没有这事,等你们村交齐电费,我立马带人去通电。”

随后,所长打电话,叫来办事人员,立马找工作人员给赵一丹打赵家川欠电费的详单。然后忙给赵一丹和士官解释。

赵一丹和士官临出门时,脸色严肃地说:“这事我回村会调查后再看情况,现在下结论有些早,但是你们即然用了一个贪官当村里的电工,他欠你们这么多钱,这事责任也在你们身上,而不在村民身上。”

供电所所长,底头啥腰,脸笑成一朵花说:“兄弟,你说的对,这事我们一定会严查的,要好好整顿一下。”

赵一丹和士官到了村里之后,把去供电所调查结果公布了。然后和士官商量,查村里的账。本来作为一名实习记者,没权官这些事,但是赵一丹一是村民,二是有人提供新闻线索,这事就得跟踪调查不是?

招开里民大会,赵一丹说:“经查,我们的确欠乡供电所的好几个月的供电费钱了。但是村人月月交电费,这个交上来电费那儿去了呢?我和士官赵普两人要查账。”村人说:“这账该查?谁管账着来,交由赵一丹查账?”

村长、电工、管账员,三个人都非常的不情况。由期是村长,当场给赵一丹的下马歪:“赵一丹,你管得着嘛?”赵一丹当着众人的面说:“这事管得着,与你关为什么不能接受调查呢?我是村民,再着,你不是想当村官,由乡上领导任命你是不是。但是我也可以让你当不成这个村长?你信不信,这并不是大话,如果配合工作的好,接受查账,追回欠款,这事就可以好说,如果不配合,我在村人的支持下,我一定要查清这事。”

在赵一丹和士官的强大攻势下,电工、管账员、村长不得不服软,接受查账。首先要查的是电工的账,赵一丹和士官查电工账时,电工就和赵一丹骂起来了。电工说:“赵一丹你是个求,你用得管我的账吗?小心我打断你的腿,你给赵你妈的屁。……”

赵一丹无言,恨不得给这个家伙,上去一顿拳脚,必竟受过教育的赵一丹忍住了这个火,实际是上士官赵普立马劝住了赵一丹,让赵一丹走开,这事他解决。因为士官赵普是电工的长辈。并且他是军官,这事还是比较强硬,而赵一丹是一介书生。再着又是平辈。

赵一丹离开之后,不一阵子,士官赵普解决了这一难题。把电工的账本的拉来了。到了管账员那儿,这个人是华夏国的党员,赵一丹几句话就搞定了。虽然管账员不乐意,但是他是一个讲理的人,赵一丹轻松拿下。

士官和赵一丹,管账员,三个人拿起笔,把供电所提出的五个月的欠电账收账单,一笔笔地核对。通过一透夜的核对。村人的确交清所有的电费。还算出了一大笔“村里电工、管账员、村长用免费电的内幕,还同电费中涝钱花的事实”。经查账,赵一丹和士官发现,电工、管账员、村长家里,每一个月的用电量非常的大,家里所有电器都开着,他们三个人的用电费占到村里总用电的10%,他们这些人的电费,就是通过电损给让每个村人承担上了。也就是每家一户一个电表,就两块钱的损耗。这个钱收下来,他们自己还有赢余,然后当月工资发给他们三个人,当补贴用。另外还有两笔大的收入,就是村里有两家养鱼场,分别掏了3000元的用电初装费,这个钱他们都私分了。

赵一丹说:“这个账这么一算,就特别的明确了,你们做为华夏国的党员,自家白用电就相当的不错了,每月的用电量,你们三个是村里最高的,比任何一家用电都超出十倍之上,这个钱村里人帮你们埋了单,另外每月收的电损长余的钱还够你们几个好好地喝几顿酒了。还有那3000元的初养费,这算公款,你们都私分了。这已经是相当的不错了,你们还想把为人民服务当摇钱树?别在贪得无厌。做为党员,你们怎么能这么不讲原则,你们有没有良心可言?你们几个得好好地想想。至于欠供电所的这个钱,你们谁私自花了,我不管,那是你们三个人的事。不是有电损3000元,这是公款,我都不追究了,你们先拿他付了欠款。但是给你们几个提一个原则。明天立马去乡供电所交所欠的电费,让村民用上电。乡供电所所长,比你们几个牛气,他们还对我们两个很客气的,你们别在这样不知深浅。你们几个要永远记住一点,只要村里交电费,你们别再给我搞停电的事,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事,我决不会不管这事。至于其中的内幕我就不说了。但你们记住一点,别太贪心。差不多,能对得住大家就行了。”

第二天,乡供电所,以所长为首,带着几个电工,来赵家川接上了电,忙了一上午,都没有吃村里人的一口饭,接完电,骑着摩托车一溜烟地跑了。并向村人托话,赵一丹有空去乡供电所坐坐。

这事惊动赵家川临近的几个村,有的村也出现这种情况,就是跑乡供电所,不下二三十次,并抬羊给供电局的人送,电仍是接不上。通过这件事,赵一丹明白了一个道理。问题出在那儿呢?就出在基层,他们结成了贫污联盟,又由于相互之间利益分配不均,最后造成村人跟着受罪。这些村官他们没有了良心,这个官员,没人监管,他们无法无天。

第112章 想当名记

第112章想当名记

刚当上实习记者之后,赵一丹一门心思想写一点好稿件。帮村人出气之后,赵一丹借机会做了几件大事。一是采写了赵家川一位“特殊的父子”引起全州轰动。

故事是这样的,在赵家川有一个单身汉9年艰辛抚育3名孤儿的故事。每每念叨起这个奇特的家庭,乡里的妇女、老人不禁为不是父亲胜父亲的真情感动,更为了3个娃儿的懂事教敬唏嘘不已。

“父亲”张军本是3个娃儿的伯父。9年前,张军的弟弟得了精神病上吊死了,弟媳留下3个孩子远走他乡,从此杳无音信。张军一手抱着8个月尚在襁褓中的小侄子,另一只手搂住只知道喊“妈妈”的两个大侄作,眼泪只能往肚子流。

一个单身汉怎么养育3个年糼的孩子,承担既是爹又是娘的重担呢?孩子要吃奶,柴米油盐都需要钱,张军想打了把孩子送人,但一想到死去的弟弟,他打消了这念头。走进张军家里,除了张军爷爷留下的柜子和两个破箱子,一台砖头块大的旧收音机,再没有别的家当。一家4口睡的土炕上,只铺着一条破旧的白帆布和一床老粗花被子,但被褥缝补得整整齐齐,清洗的干干净净。晚上,张军楼着3个孩子挤在一床老粗花布子里,在彼此的体温里度过了9个温长的寒冬。

张軍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受尽了苦,他说不能让娃娃和他一样是一个眼的瞎子。所以那么艰苦的条件,张军还供三个孩子上学。

艰难的日子里,他们常常以泪洗面,在泪水中泡大的孩子学会了坚强。家庭的变故,缺衣少食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但是为了能上孩子上学,这个张军是到处借钱,已是债台高筑。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大侄子立雄不忍心再看着伯父为一顿饭、一次学费为难,主动要求退学,找活干以减轻家里的负担。张军为此还大发雷霆,却终究拗不过已懂事的孩子。

亲友乡政府都伸缘助之手,但终归杯水车薪。赵一丹正好借他当记者的机会,在州报上写了一篇题为《特殊父子难了情》的文章。由于赵一丹的文笔好,把这个新闻故事写的也很感人,引起了全州的的关注,尤其更为重要一件事,一位企业看了特别地感动,决定要帮帮这家人。于是通过报社,专门去赵家川找张军看望了一回。并决定把张军的侄子立雄,退学在家的这个孩子,带出门培养学一门技术,在外成家立业,并组张军捐助了500元的生活。

这一事件引起了赵家川人的感动,一时传为佳话。由于此事的成功帮助,困难人员,赵一丹的信心受到启发。于是多在乡村跑跑一些特别困难,一些特别应该受人关注的新闻事件。

赵一丹接着采写了乡村的一位残疾青年,坚持画画的自强奋斗事迹。这个小伙子叫,牛中元,20多岁,他能用左手画一幅好画,还能写一手好笔毛字,也写诗和散文,且还能刻各种字体的印章。更为称奇的是,他是一条胳膊还是左胳,能有这样的成绩更值得人感动。

牛中元,终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不断学习画画,终于感动了县城的一家职业学院,该学校免费收他这个学生。尤其是美术老师最器重他,并且把他画的画拆成照片,或着精心装裱起来。牛中元很自信,他说他将来一定要当一个画家或着小说家。他给说:“我能干能成绩,是因为我心中有团火(不服人),老烧得我难受。”

牛中元的在7岁时,在山上和小伙伴放牛,有一天在山里与小伙伴打赌,牛中元你能爬到电线杆子上去吗?牛中元知道村里停电已三个月了,于是大胆地说:“没问题。”几分钟爬上去,抓着高压电线“荡秋千”时,来了电。

同伴只看见牛中元变成了一个火球从电线杆上掉下来了。同伴都吓坏了,跑回家叫来人时,牛中元从昏迷中醒过来了。但是他的右手臂全失去的知觉,牛中元用手一摸右臂,臂上的肉皮如纸一样一卷地皮掉了下来。家里人都吓坏了,连夜送到县城医院。

但是这条胳膊还是没有保留下来,截了肢。失去右臂的牛中元,几乎成了一个废人,吃饭、穿衣、及别的事,都很难用一只手来完成。牛中元不想当废人,就脚、口、牙并用,终于学会穿衣服。9年那个,牛中元还上了一年级,学习成绩很好。由于身体素质差,经常生病。到了初中之后,牛中元特别的伤心。像他这样的人,学习再好也上不了大学,出门打工也没人要。不知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他常暗自落泪。为了排解心中的苦闷,他开始用嘴把练习书法。光写坏的毛笔就有二三十支。后来他慢慢地出了名,向他求字的人就越来越多了。等等。

赵一丹听到这事后,也特别地感动,他决定要借助媒体的力量帮帮牛中元,让这个苦孩子走出山村,走向成才之路。

于是亲自去采访了牛中元,并把他的作品拍了照。给自己学习的报纸编辑看了编辑特别的高兴,以《心中有团火》为题在州上人物人潮人海栏目发表了。赵一丹为了更引起更大反响还给一些其它报纸也投了稿,结果都发表出来,只是文章标题不同,但行文都相同。

这几篇文章一刊出后,牛中元一下子被九龙州的一家美院特招去了。经过几年的培养,牛中元终于成为一个书画界的小有名气的人了。这事赵一丹特别地激动,他终于可以借住自己的笔可以为一些需要值得帮助的人办点实事。

随后赵一丹采写一位山乡的小学校长,他如何带病支教的情况,也引起了很大的感响。

总之经过多半年的东奔西跑,赵一丹采写了一些重要的,值得报道的综合新闻好稿件。为人们办了好多实事,受到人们的尊重,成为一个合格的好记者。

实习满之后,州报老师想帮赵一丹留在州报工作。但是,由于赵一丹大学时谈恋爱虚度了时光。赵一丹不但挂了课,还没有再抓住时间,读本科,只修得一个专课文凭,还有几门课没有过去。赵一丹没有把这事给自己的指导老师说,只说是专科。这位指导老师去州报人事处去问,社内规定,不管是什么人一律是本科生,才可进报社工作。

原因是,报社多年来,一些领导或着其它人的子女学历不高,都想找关系进报社工作,报办没办法,就定了这样的一条霸王条款。大学三年,赵一丹与同一年级的同学相比,他落后了一大载,有人在大学的这几年,本硕连读都快毕业了,同时通过学习拿到中级秘书资格证书(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计算机二级,大英四级。而赵一丹在大二时的学习成绩参加本硕连读是不是成问题的。可是有两个原因他放弃了,一是恋爱,二是资金。本来资金没有多少,主要原因,还是他沉溺于那不现实的爱情,让他晕了头,迷了眼,失去了理智,忘记了自己的身世和进大学的目的,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

真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赵一丹很快尝到了没有好好学习的,恶果了。他丢掉了这么好的一份工作。给他的人生理想,想当做家的梦想来说,在自己的面前坚了一堵墙。他连独臂画家牛中元,那个残疾人的精神都没有,所以他就活该倒悔。赵一丹的失败没有人同情,没有人来帮忙,这一个苦果只有自己一生来承担。

如果,赵一丹在大学里,能及时把持好自己的心态,好好学习,或着在爱情上,选择刘萍恋爱,或者黄美玲。赵一丹终会迎来一个美满的婚姻,美好的事业,美好的人生,他不会受以后这么多苦的。可是世上没有后悔药,在之后的时间里,赵一丹接连受到一系列的不顺心。

如果说,赵一丹那时好好学习,至少拿上个本科文凭,就凭他的写作功底,当一个正式记者,那是轻而易举的事。在州报的学习成绩,赵一丹的文笔在报社有一定的反响,一些老编辑记者都为赵一丹惋惜:“多好的一名记者,可惜了。”

可是感情不成熟的赵一丹却单纯、幼稚的,不理实的爱情,并且荒谬地爱上一个少妇——余燕妮。这样的女大学生和少妇是没有两样的,她们在情感上成熟,她们在处理自己的情憾时理智,就偏偏害了象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