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鞭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岁月鞭心-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总之,学校里的黑帮兄弟也在观察赵一丹,是否是打架高手,还是风月场的老手?会不会兔子吃了窝边草,抢了黑老大的梦中情人?

来自于社会的赵一丹,三年的银城打工经历,早脱掉了一身的土气,也没有了中学生的那种单纯,幼稚,相比同龄人多了的是成熟与老练,多的是人格上的魅力与光彩。虽然张口说话操着西北龙州西吉浓重的方言,这么有特色的语言,别人一听就是西海固的土包子。

就是这个土包子为什么能有这么大变化。许多来自于那个方的人,一部分人他们特别的能包装自己,普通话说得特别地正规,都融入这个城市,一点看不出乡下与城里的区别了。但是赵一丹就是这一口话一融不过去,当然交往的时间一长,还发现他的个性特强,也是不好融的一个原因。但是赵一丹是怎么想的:“你融不融进去,我就是这个样,反正他们那个地方的人来银城的很多,融不融都以他们特有方式影响着这个城市。”

这一丹这小子,就是一个融不进去的人,偏偏操着这一口浓重的方言。这么明显的破绽,他想干么,扮猪吃虎?

话说操着西吉官话赵一丹,许多人都提意见:“一丹,你进入城里好长时间了,这话也该变变了,不然怎么融入这个生活圈,你一张口别人就知道你是那里人了?”可是赵一丹不卑不亢,用他的那一口西吉官话,流畅着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当然赵一丹也知道,这语言沟通是很重要。尽量说得普通一点。如果有人说他话不普通,或者什么,他打心里就有些不舒服:“我就是西海固的怎么了?我难道把话改了,你们就不是小看西海固了,那里人是穷,穷有什么,可是我们那儿出来的人,个个有出息。”

当然赵一丹的聪明和某些方面的突出天府,银城人还是不得不服。小瞧赵一丹就等于给自己撑嘴。这事赵一丹后来发展的越来越强悍,以至于让一部人都为之羡慕。甚至也学起了西吉官话,以示与赵一丹亲热友好。

当然任何一个人我们都不能小瞧他。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主体只要他肯奋斗追研只要有毅力和恒心,决定能干出成绩来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认识一个人决不能只从一面出发,就对某人给予下定论,就是相互交往好长时间着,也并不一定就对某人从三岁看到老,人一生中有好多变数,只要机遇和时缘都对,每一个人总有了一个了不起的结果。

当然做为一个刚刚从中学校门走入大学的学子,他们是不理解赵一丹的,他们与赵一丹的之间的关点,待人接物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于其说赵一丹融不进这个群,倒还是说赵一丹是在这个学生群中是鹤立鸡群,不过暂时是这样的。因为他们都是新嫩,还有待开发。赵一丹已是半成品。

尤其是那一身很扎眼的服装,还有张粉白秀气的大脸,高额头,更为要命的是他还有一个潇洒的走姿,还有一个爱背着手走路的习惯。有人说天生教授派头。可是实在不敢恭维的是,他的个子太那个小,不太男人。勉强一米七,还有些故意拔高的数字。

赵一丹成为同学私下议论的热点,尤其是女生最为关注。刚刚到大大学深造的这第一学期,赵一丹没有住校,走读。实际上他在学校外面租了一间房子居住,不知道着,还以为他在银城有房子,或者有工作单位。一般情况下,只有家在城市的人才走读。

当然走读给赵一丹带来的最大快乐是,方便了学习,并且养成一个走读的习惯,学习很得劲。在大学里,如果教授讲课,学生不爱听,或者引不起兴趣,好端端的一堂课就那么白白过去了。本该撑握的知识,就随随便便地过去了。在大学里很少有同学,把自己要学的一本书,仔细的读几遍,好好地理解和琢磨里的奥妙,就那么半生不熟地消化掉。时间一长所学的课程在大脑里一点印象都没有了。甚至连大学里学了什么课程,竟然有人忘记着,更不要说每门课程学什么知识。这不是大学生的悲哀吧!那能谈及到运用科学文化知识。

所以赵一丹通过社会上工作,了解到上大学的不容易,读书的重要性。于是就每天在走读的路上,认认真真地读教授讲过的课本。并且力求全面默记复述出来,达到融汇贯通的效果。这样就能了解到这一本书,主要说了什么,对自己走向社会有什么用处。比如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他了解到企业如何管,该管那些,如何管理高层、中层、底层之间的关系,如何开展公司的业务等等。总之这一切的学习,好比给赵一丹指明了一条道路,并不象以前那样茫然。

总之每一门课程都涉及一个领域,对一个领域至少能做到系统的了解。不至于一提起该领域的问题自己就是一上小白。如果学的好还能与人对谈交流,并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如果水平一般就至少了说出一些相关专业名词,如再次一点至少做到听过该领域的知识,如果是小白的话,本该在这个领导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些知识点,让别人说起来,自己好象是第一次听,第一次了解,这完全是小白。等于大学白读。

许多同学反映大学的书本学习太枯燥、太乏味,但是对于赵一丹来说,读书真是一大乐趣,你想想在社会混了那么久,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时,自己啥都没有,再回想一下,中学时那个读书的安静,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就心生向往之。大学,更别说学习环境一流,生活环境一流,身心健康都得到全面放松。在大学里在不象中学时有家长,有老师管你,到在大学,大学教授就把你当一个成人看待,这学习生活,全完个性化的比较多。甚至在大学里,教授从来管不管你来不来教育上课。当然缺课着太多,教授也会发火:“带研究生有这么少的学子也就至了。”

当然赵一丹的全日制学历班和普招生还是有些差别,原因是普招生的试卷都是教授出,如果教授不高兴是很难考过去。而赵一丹的这个不同,只要自学能力强,教授是管不了的,每门课参加全国统考,不是那一个教授能做了主的。当然听教授讲,那是一种享受,为啥?因为教授对这一专业研究的很深了。比如某领域的教授,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讲的最生动时,就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那是一个相当的享受。

总之赵一丹初入大学时,他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开学也有两三个月,只有主动跟赵一丹打招呼,邀请赵一丹聊天着,赵一丹还有些印象,其它的同学赵一丹压跟儿连名字都没有记。上完课就潇洒地走了,在回出租房的路上,进行着他的走读乐趣。就是在学校几个胆大的女同学叫赵一丹去他们宿舍坐坐,赵一丹只是客气地打声招乎就走了,很少主动去她们那儿坐坐聊天。

赵一丹每天重复这一工作,在回家的路上,就认真的看书,回想教授讲过的课。总之几个月下来,一本书上讲了个啥,赵一丹记得特别地清楚,虽然上了大学强性记忆力下降,但是理解记忆超前发达了。这样下来,一本书赵一丹就能从前至尾地讲解下来。也并能用自己的用言给讲述出来,有时还很有深度和力度,再加上自己对社会知识的一些了解,能适当灵活运用一下,快能算上半个专家了。赵一丹真正地感受到古人说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的这一说法。赵一丹就能把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讲得更为生动。书读到这个份上,考试过关是不成问题的,再着就是钻研这门课的深层意思。除此之外,赵一丹也为了给自己多赚一点钱,就出去批发市场,从老城区批些手套,袜子什么的,拿到火车站市场上叫卖上一个小时,也能赚回十来块钱。自己的生活费都够了。有空时还买几条鱼和新鲜的菜改善一下火食。

第一学期参加全国统考,赵一丹报考的四门课,全部合格,其中三门还达到优级80分以上。比住校生成绩优秀多了。许多学生都羡慕赵一丹,人家老在外面住,不好好学习还能考上这个成绩,他们吃住在学校,可是成绩并不好,有一半的学生参加全国统考才考过去一两门。挂课的事很正常不过。

并且赵一丹还荣幸地拿到人文学院的三等奖学金。虽然补助不多,但这也是名利双收的事。为些,赵一丹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还产生了诗兴。那年正好是澳门回归之年。赵一丹大笔一挥写了一首《赤子心》抒发感情。

我用握笔的手耕耘

用耕耘的手来握笔

庆共和国五十花诞

迎澳门游子回归

海外游子又一次

热血沸腾

国内志士仁人又一次

欢呼雀跃

就连这农夫

谈论起国事

饱经沧桑的脸上

嘴巴常常拉着胡子

在田边的风中

欢快地颤抖

粗犷而又豪爽的笑声

在空中飘荡

听,耳畔城乡

那固有的旋律

正在自然的风琴上

鸣奏得酣畅淋漓

使问每位赤子

谁说人心不似

那澎湃的海

这一首诗在《银城晚报》上发表,并与西北龙州诗界名人吴淮生、张杰等人的诗歌同一版面主要位置刊出。之后,赵一丹在同学眼中流氓这看法再没有了,有的是刮目相看,人气指数不断上升。尤其是在美女妹妹心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还有几位美女妹妹的相约,赵一丹曾去过几个女生的宿舍,赵一丹是老实人,女生问什么,他就一老一实的都说了。虽然社会混了几年,但是他还是那种纯朴本性,没有隐瞒自己的身世。自此之后,一部分同学很尊重赵一丹,一部分同学却很反感赵一丹。尤其先前要讨好赵一丹的一部份银城混混,家庭背景好一点的,看不起赵一丹。但赵一丹从来不鸟他们。有一次,赵一丹听到他们系有一个“黑老大”,是整个系里的一霸,反正系里的谁他都敢欺负。

有一次黑老大的手下,给赵一丹放话,赵一丹说:“我是农民工出身,妈的谁敢打我的主意,老子叫工帮农民工工友,把他先收拾倒再说。”

随着赵一丹诗人名气在西北大学校园的大长,西北大学校校级诗歌协会,吸纳赵一丹为诗歌协会的理事。赵一丹所接触的人,从自考生延伸到整个西北大学。校诗歌协会主要给成人员有,中系教授、全校文学爱好者博士生、研究生、普招本科生,专业横跨全校10个系,25个专业。

赵一丹是西北大学唯一位自考生,参加了校诗歌协会,成为自考生历史里的第一人。为此,赵一丹征得诗歌协会会长同意,接纳了自考院里的两位诗歌爱好者,并在自考院5000人的宿舍区搞了两次诗歌协会,诗歌展出活动。并带到了一部分文学爱好者。

赵一丹认识自考院,几个系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叫王全东的学生,不但喜欢写诗,还能写一手好毛笔字,并且能左右开弓。他家里条件也有些差,但是为了赚钱,他还时常去银城的主要繁华地段,用左手写毛笔字,为自己筹积学费。

所以赵一丹也特别感动,两人成为好朋友。学习、交友、做生意,这自食其力,自谋生路,自求上进,是多么美好的一段日子。虽然有些辛酸,但是收获了好多一般人没有的才富。

赵一丹轻松而又快乐的渡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正如一位大学教授在讲课时,突然提问:“同学们大学里能学到什么,大学里什么?”

当时同学位的回答不一,都只是表面的回答。这位教经济学的多所大学里的客座教授讲了这样的一句话:“现在知识更新换代的非常快,同学在大学里能学到的东西在社会上时,只能用到20%,而这20%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的精光。但是有一点很重,大学里要学的是方法,就是一种处理各类事情的方法。大学不象中学,那种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而是给学生好多自由想象和实践的空间。大学就是介入社会与学校之间的一门必修课,如果修好这门课,大学毕业找一份好工作是不成问题,并且大学里学到的方法,会让每一个学生受用终生。知识只是一个小小的方法,更为重要就是方法——处事之道。有好多学生不读过多么名牌的大学,如果学不会处事之道,到了社会上,他仍是一个白千痴一个。”

第095章 兄弟共谋

第095章兄弟共谋

一学期很快结束了。赵一丹回到他阔别三年的故乡,乡亲们都盛传着赵一丹的“奇迹”——高中没有考上,出门打工倒成了大学生了;这小子真有奇怪之处。出门打工的人多了,可是多少年了,没有见出来一个大学生。赵一丹他是怎么回事,这赵氏大房头祖坟真冒青烟了,要出人才了挡都挡不住。

大学的学费也不底啊,一般人就是考上大学,交学费都发愁。这家伙,一面挣钱顾家,一面还供自己上学?这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赵一丹这小子的毅力和意志非比常人。能经受住如此大风大浪的人,那将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人们回想赵一丹小的时候,那小娃长得惹人可爱,但天生傲骨,做事为人与一般小孩子不大一样,虽然那时人们对他的一些做法有些“心惊”,但压根儿没有想到这小娃是一个不服输的主儿。

村人的议论自然也传到赵一丹兄嫂的耳朵里,本来几位哥生活条件都比较差。他们对支持赵一丹上大学的信心不足,心理很矛盾,支持了赵一丹,这穷家里无形中就背上几千元的债了。给本来比较贫穷的家只能是雪上加霜。但这又是为赵家大房头“洗清罪名”解脱“三代不出人才,人就变驴”的精神枷锁的一次机会。无论如何也得支持赵一丹一把,同时也为自己的后代树立榜样,让下一代再不会在学习差时找借口“我们几代都没出人才了,我们自然强不到那里去。”

这样至少在教育孩子学习时可以说:“你看你四叔他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下上了大学,说明我们家人并不笨,只是吃苦精神不到位。所以娃娃们一定要自信,一定会能考上大学,跃出农门,成为一个国家有用的人才。”这个精神议意重大,无论如何也得支持一下。这是一个家族中的精神食粮,比家财万贯还重要。

赵一丹兄弟四人中,就数老三赵强的生活比较好一点,多多少少也能算得上是一个生意人,在赵家川来说可是一个老板了。村人评价是在同村同龄人中是生活条件最好的,事业最有成的人。当然赵强的生意要做大做强,用钱的地方很多,到田坪乡购买营业房,扩大店面,经营多种生意,这都需要钱。要想成为山乡一富,这个目标很大,实现起来也很困难。

启动资金中的几千元,对一个生意人来说,影响是比较大的,会做生意的人,几千元都成变成成万元。如果没有了这几千元,这无凝断了生意的财路。要想放弃这么多诱惑,而支持曾不配合“赵强的创业大计,打乱了他的全盘复兴大计”的赵一丹,这做为哥哥倒很能理解,但做嫂嫂的张秀琴未必能理解。

如果张秀琴不同意支持赵一丹,他赵强顶着这么大的代价支持赵一丹,这个心里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不征得她的同意,他赵强就没有一天好日子过。同时这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幸福生活。支持了赵一丹无凝就是降底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先不说这些扫兴的话。“某某家出了大学生”,这对农村人来说的确是一件大事;多多少少有些光宗耀祖的意思。虽然现在大学生多了,不毕业分配的人也多了,但是对于他们山乡人来说,大学生并不多的,考一个大学生,这品级和档次就比得上古时的中了“进士”一样,这自身具有的功名利禄就来了。

这对于赵一丹太爷赵作鹏一脉来说,赵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