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师,我希望您能继续中立,以大局和公理为重。皇帝和建恒王做得好不好,就看您监督得好不好了。”
蔡太师先是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
让建恒王辅政,这是什么鬼意思?建恒王不是得罪过她吗,她为何帮建恒王说话?
然而他陡然意识到什么。
脸色大变。
“秦丫头,你这是……”
秦韶华似笑非笑地说:“我并非齐王一党,也不关心皇族甚至整个大楚的未来。我只是个小人物,想自在活着而已。”
她一招手,毫无征兆地,带着千妖月等人飘然离去。
清冷的声音回响在大殿上空。
“谁让我不自在,我就让他更不自在。这朝廷格局让我不爽,那就改一改好了!”
鬼魅一样,秦韶华带着人一出大殿,就悄无声息消失在茫茫的夜色之中,仿佛根本不存在似的。
只有殿中满地血腥证明着她确实来过。
蔡烈拄着拐杖,看到金银珠宝沾着血水,看到皇帝依然躲在幔帐后不敢现身,看到呆若木鸡的禁军和朝臣,花白的眉毛抖了几抖,突然感觉到一阵疲惫。
秦韶华寥寥几句话的交待,却需要他拼上全力去执行啊!
她到底是怎么看穿了他的心思,笃定他一定会照她的意思做?
“老大,为什么不杀了那条小色狗?”
夜色里,流光一样闪过屋顶高墙的千妖月,朝秦韶华不解发问。
他确定秦韶华今夜一度是起了杀心的,可最后却没动手?他可不信是因为蔡烈的劝说。
秦韶华乌黑的长发在疾奔中飞扬,简短答道:“为了绝后患。”
嗯?千妖月想不通。
秦韶华素净的脸庞像是秋光里含苞的白色桂花,声音也像桂花一样清香飘渺,“不杀,有时比杀人更有用。”
嗯?还是不明白。
秦韶华不再多说了。
千妖月却在接下来的日子中发现,所谓“后患”,果然从这一夜之后完全消失。
他们再也没遇到过来自皇宫以及皇族的麻烦。
而大楚的朝政格局,也在那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时候他才对秦韶华生出更深的敬畏。
一个未满十七岁的少女,是如何谈笑间让风云变幻,不动声色就解决了最棘手难题的?
那都是后话了。
这一夜天将黎明的时候,秦韶华再次踏入金玉阁后院。
魏清狂已经醒了。
见面的第一句话却是,“你们齐王殿下派人来过。”
第174章 恩主请接受我的感激
彼时易容成女人的千妖月正跟在秦韶华身边,自称是丫鬟。
一听魏清狂的话,这厮心里一突。
不对啊,时间太快了!他前一天才假借迟青之名给王府送的消息,凤凰城那么远,消息一来一回总也得三四天,怎么才一天多就有回音了?
难道说……
只听魏清狂顶着一张中毒后苍白的脸,虚弱地继续说:“齐王好大口气,只让人撂下一句话,让我赶紧滚回南晋去。呵呵。”
秦韶华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联想,脸色一变,“你遇刺中毒是齐王在背后搞鬼?”
千妖月默默转眼珠。这误会搞得有点大啊……心里头无声呐喊:魏小子你赶紧说“是”啊,把事情闹大,越大越好!
谁知魏清狂不似他那般无耻,没有顺势把黑锅甩到齐王头上。
“不,刺杀我的人乃是魏氏族中所派,与齐王无关。”但是齐王为什么突然让他“滚”,他也不明白。
秦韶华见魏清狂脸色虚弱得很,叮嘱他躺下休息,不要额外劳神。
回头单独找白城子了解了一下解毒情况,听白城子说并无大碍只需休养,这才稍微放心。
胡平凑上来似笑非笑:“齐王跑到我的金玉阁来耀武扬威,秦姑娘还要管一管才是。魏公子在楚京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偏偏这个时候收到威胁口讯,让他‘滚’呢?”
秦韶华突然想起在冯尚书府的赏花宴上,齐王将她从魏清狂身边叫走的情景。
那时候她就感觉到,齐王和魏清狂之间有一种互相抵触的气场。似乎彼此都看不顺眼,但又彼此敬而远之。
“齐王早就知道魏公子的真实身份?”
“凭齐王的本事,魏公子再怎么隐藏,也藏不住呀。”
“楚晋两国之事,胡师傅怎么让我管?”
“哪里是楚晋两国之事,齐王此举分明是因为你。”
“此话怎讲?”
“恐怕是齐王嫌魏公子和姑娘走得太近了。”
秦韶华眉角一抽,完全不信。
她和齐王早就分开了,千里迢迢齐王为了她跑来威胁南晋魏氏的继承人?脑子坏掉了吗?
她转头便走。
胡平在背后微笑:“秦姑娘不信的话,就看后续吧。胡某只告诫一句,齐王虽强,我们魏公子也不是软弱之人。”
管你谁强谁弱?
秦韶华完全不感兴趣!
唯有默默跟在一旁的千妖月闻言窃喜。既然都强,那你们好好干一仗怎么样?本座会替你们加油的!
……
这个秋天,大楚政局的变化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
一贯不参与朝政,只知道风花雪月吃喝玩乐的建恒王,突然在老臣蔡烈的支持下荣登“辅政王”之位,拥有了与皇帝共同执政的名正言顺的权力。凡楚国一应朝政,悉由皇帝和建恒王共同朱批通过才能施行。
朝臣内部迅速分裂成两大派。
一派以段尚书为首聚集在皇帝周围。
另一派以老翰林赵名煊等一干人为首,官职虽低但人数众多,纷纷拥护建恒王。
这赵名煊就是赵立的老爹。曾在晚宴上险些因为儿子反对皇帝而获罪斩头,所以别无选择地站到了皇帝对立面。
建恒王旗下聚集着一大批这样的人,不是得罪过皇帝,就是得罪过段尚书、秦云等人。他们曾经在皇帝跟前乞怜俯首,一旦有了翻身的机会,立刻成为皇帝各种决策的最坚定反对者。
然后以老太师为首的中立派,成为平衡两派力量的第三方势力。
建恒王上任之后的第一项倡议,就是遥尊远在北方的齐王为“忠勇摄政王”,宣布齐王与他这个“辅政王”地位相当,能够参与朝政表决。
蔡烈集团拥护。
段尚书等人反对。
但是反对无效。
上朝时,半数以上朝臣通过了这项倡议。
宫廷特使离开京城,远赴凤凰城为“忠勇摄政王”加冕的时候,建恒王在自己书房临窗的大书桌上放了一封信。
当夜这封信就到了秦韶华手中。
信中写道:“感激涕零,一定鞠躬尽瘁报答恩主。此番加冕,不成敬意,作为前番屡次冒犯恩主的补偿,望笑纳。若有吩咐,尽管开口,倾家荡产亦为恩主达成。顿首!再顿首!”
秦韶华看得心中一万头羊驼奔过。
这个建恒王不知从哪里知道了是她建议他辅政的,从此日日都要写一封信摆在书桌上,称她为“恩主”,以近乎不要脸的低姿态表示忠心,只等她派人将信拿走。
几天后见她没回应,竟然就自作主张提议让齐王做摄政王了。
以为这样会让她高兴。
她早就离开了齐王府,怎么就脱不掉齐王侍女的身份,谁都以为她背后还站着齐王!
“建恒王这家伙挺听话啊,不过这报答方式……使错力了吧!”千妖月对此也是哭笑不得。
明明是自家圣主让建恒王辅政的,这厮不给圣主送钱来,加冕齐王是什么鬼思路?智商捉急!
秦韶华无语之后,淡定了。
加冕就加冕吧,反正对她来说无所谓。
她推出建恒王来,只为了制衡皇帝,免得大楚朝廷三天两头找她麻烦。现在他们自己窝里斗,她乐得清静。
“给他回信,让他别写感谢信了,以后好好理政就是。以前的过节我不计较,让他安心。”秦韶华吩咐千妖月。
“是。”千妖月派了人去办,半个时辰之后,建恒王就发现书房里多了一封回信。
这位郡王不知自己写的信是何时被取走的,也不知是谁送了回信来。但是由此更加确定,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秦韶华监视之中,愈发谨小慎微。他悔得肠子都青了,当初怎么就脑袋进水,怂恿皇帝派兵围剿秦韶华的近卫军呢!
万人大军落花流水回来!
幸亏秦韶华不和他计较啊!
还让他做了辅政王……这是提醒他要好好为她办事,否则随时会取他人头的意思吧!
不管建恒王怎么脑补秦韶华的本意,甚至为此将引起最初事端的建恒王妃禁足,将陈玉菱赶出了王府,以表达自己痛改前非的决心……
总之,秦韶华就这样,间接控制了楚国一半朝政。
连魏清狂都忍不住表达敬佩之情。
“此等手腕,我自愧弗如。”
秦韶华耸肩:“我是胡打乱杀不经意闯出的局面。你才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人还在楚京,却把南晋政局稳住了。”
中毒之后,魏清狂一改置身事外的态度,连番在魏氏族内一串动作,不但雷厉风行遏制了魏氏内乱,而且将自己父亲推上了南晋丞相之位。
信门在南晋的探子捕获各方消息,虽然无法窥得全貌,但秦韶华也从蛛丝马迹中领略了魏清狂绵里藏针的手段。他和齐王是截然相反的风格,水滴石穿地布局,一丝不苟地收网,像是耐心又细致的首饰匠。
魏清狂摇头,余毒未清干净,脸色还苍白着,但是头脑很清醒。他看定秦韶华的眼睛说:“你并非胡打乱杀。若非洞悉蔡烈想要天下太平之心,洞悉建恒王觊觎龙椅之心,洞悉朝中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汹涌的局面,辅政怎会奏效?这事情看似荒诞,看似成功得莫名其妙,可背后,是你对人心人性的敏锐把握。”
“能得’公子魏’如此盛赞,我是不是要惶恐一下?”
“也许惶恐的该是我。”
“哦?”
“你和齐王一样,奉行的都是’一力破千巧’。不管对方什么阴谋诡计,直接杀上门去以血腥暴力解决问题。看似粗暴,其实每次行动你都有缜密布局,绝不贸然以身犯险。事后不是悄然远遁,就是祸水东引,总让敌人不能光明正大对付你。譬如这次你当众图谋弑君,犯下滔天大罪,可竟然剑走偏锋推出了建恒王和蔡烈,让皇帝事后再也顾不得找你报复,甚至楚国朝廷再也无法通过剿杀你的决议,实在干得漂亮。”
“呵呵。”秦韶华笑笑。
魏清狂元气不足,说话多了气弱,可是眼神越发清明,“你能看出建恒王闲散表面下的野心,不计前嫌给他机会,能忍住杀人的冲动放皇帝一马,将整个楚国朝廷带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双王’局面,这份心性和谋略,常人难及。而这局面,似乎不只对你有利,对齐王有利,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对楚国大大有利。”魏清狂眼神悠远,似乎在窥探不可知的未来,“我不知道若是这局面延续下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南晋还有没有和楚国平起平坐的资格。”
秦韶华眼角一跳。
这“公子魏”果然眼界不一般!
连蔡烈都未必看得清她真正意图,以为建恒王的上位只是平衡皇帝和齐王势力而已。
秦韶华缓缓站起来。
走到窗前,透过金玉阁轻软的纱窗眺望满城秋色。
“你既然想到这一步,那么为了南晋的未来,是否要搅一搅楚国的浑水,削弱它的国力呢?”
魏清狂并没有马上作答。
过了许久才说:“魏氏一族不是我的,晋国,也不是我的。”
所以你要袖手旁观?秦韶华微微偏头。
魏清狂望着她线条柔软但表情清冷的侧脸,道:“眼前能看到的风景……和人,才是真正属于我的。”
秦韶华不解。
魏清狂说:“你们齐王殿下又给我送信了。这一次他表示,要是我还不滚回南晋,他就’送’我滚回去。”
“可是我觉得楚国不错,一时不想回去呢。”他突然笑了,如同云开月明,“秦姑娘,咱们的合伙生意,是不是该扩大规模了?”
第175章 简直毫无底线啊
当秦氏杂货铺在楚国京城开到第四十九家的时候,秦韶华叫停了扩张,决定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楚京没有太大变化的情况下,只保持四十九这个数字。
粗粗算了一下账目,这个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小生意,这么短时间内已经盈利百余万两。要不是将更多收入投到了店面扩张上,这数字只会更多。
楚京之外,秦氏杂货铺在大楚全境蔓延。
靠着魏氏的财力和经营渠道,这扩张做得顺风顺水。
利润回报将魏氏参与经营的掌柜们惊得目瞪口呆,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热情,这群人开始发挥所长,把生意做得更加火热。
秦韶华本来打算在生意兴隆后让出更多的分成给魏氏,以报答对方初期的提携。但是魏清狂坚决不受。
“你救我一命,胜过一切,我倒想把分成全都让给你。”他说。
秦韶华想了想,不再坚持。
“那么,咱们一起赚更多的银子吧。”她重新草拟了一份商业计划书。
关于连锁餐饮的。
基本理念和经营模式与杂货铺相似,实施细节上却有很大不同。
魏氏底下有的是经商能人,这份计划书发下去,得到了各大掌柜积极反馈,最后的成稿已经远超秦韶华预料。
她不仅暗暗吸了一口凉气。
“古代人并不蠢啊,反而精英辈出!”魏氏掌柜们对计划书所做的补充和调整,她八辈子也赶不上。这就是专业人才和半路出家之人的区别呐!
一度和楚国皇帝这样的蠢货交手,让她都对古人的智商产生疑虑了。好在魏氏掌柜们及时拯救了她的认知……
原来做杂货铺生意的时候,她是靠超前的现代服务理念赚来了市场,可是当她提出的理念被魏氏掌柜们消化吸收,进而发扬光大的时候,她就被这群“奸商”远远甩在后头了。
她现在只庆幸自己出手早,而且选择了和魏氏合作。
不然要是自己单干,最后经营模式却被魏氏模仿了去,人家肯定比她做得更好,成为碾压她的超强对手!
金玉阁里,秦韶华抱着商业计划书的定稿感慨万千。
中秋将近,月白风清。
魏清狂拎着一坛子香味清淡的酒走了过来,从秦韶华手中拿走计划书,笑道:“为它劳神做什么,有的是人将之付诸实践,你坐等收钱就是。”
秦韶华揭开酒坛子闻闻味道:“桂花酒?光坐着收钱心中不安哪。”
“是,老胡三年前封的坛,埋在树下舍不得动,今天他不在家,咱们替他喝了吧,免得他总是挂念。”
魏清狂倒了两碗酒出来,递给秦韶华一碗,毫无不经主人同意就偷酒喝的负罪感,还安慰秦韶华,“你心中有什么不安?现在咱们赚的每一分银子,都得益于你最初的好主意。你虽然没有真正出劳力,但凭着好点子,就完全有资格心安理得收钱数钱。”
秦韶华见那白瓷酒碗细腻莹润,酒水盛在里面,被月光一照,呈现一种淡淡的琥珀般的颜色,非常漂亮,就下意识觉得会很好喝。
喝了一口,果然甜甜的,一点都没有酒的辛辣,像果汁一样。
一口气她就把一碗酒全喝了。
心里想着要是有冰箱,把酒在冷藏室里冰镇一会,肯定更好喝。
魏清狂道:“别喝太猛,这酒入口甘甜,后劲却足,小心明天起床头疼。”
“那你的身体?”
“没关系,白神医说稍微喝点酒利于气血运转,反而排毒更快。”
余毒尚未排清的魏清狂散着发,坐在石凳上一口一口喝酒,像品茶一样,举手投足都透着贵气优雅。
白色的月光洒在他身上,镀一层清辉。
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神仙似的人,在异国就平衡住了南晋错综复杂的势力,并且将乱糟糟的家族内部铁腕压制。
听说魏氏族内有一个势力不小的旁支,也是这次内乱得益最大的一方,却在一夜之间所有人口消失的无影无踪,至今无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是死是活。
千妖月派了一个亲信去探查,最后也只得出这个旁支可能和刺杀魏清狂有关的结论,却没得到任何有力的证据。
魏清狂品酒闲聊,问秦韶华,“三天后咱们合作的第一家饭馆开张,名字还没定,给起个名?”
秦韶华一愕。
光顾着其他事了,名字倒给忽略了。
连锁便利店用了一个很随意的名字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