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鞑子信得过,母猪能上树()
鞑子这一番奇怪的举动,看的城上众将更是一头雾水。李如梅率先说道:“子仁鞑子这葫芦里到底买的什么药,要不我们出城去查看一番?”
子仁回道:“这城是自然要出,不过出城的人选方面吗~”这时,停了一下来,转过身去对吩咐道:“来人啊,把曹锡选的余部给我带上来。”
周大岐、王守官二人领命,立刻把以曹武为首的曹家家丁带了上来。
就见子仁一脸冰冷的说道:“曹锡选临战脱逃以被正法,首犯以诛本将军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命你等出城打探敌情。”说罢,目露凶光的看向曹武等人。
这时一名脸上带疤的家丁站了出来,没好气的说道:“你少在这说好听的,城外鞑子要是有埋伏,我等出城探查岂不是羊入虎口。”
子仁闻听也不动怒,反而向韩原善投去询问的目光。
韩原善会意,起声说道:“此人名叫刘晨,平日里跟随曹锡选为恶不少,有一名军户因缴不出钱粮,还被其生生打断了一条腿。”
“该死!”就听子仁叫骂了一声,立即拔出了佩刀,就见寒光一闪,刚才出言不逊的刘晨毫无防备,就觉得脖子一凉,瞬间倒在了血泊之中。
子仁缓缓收回佩刀后,看着曹武等人平静的说道:“此人临阵抗命,有人想和他一样的话大可上前。”
周大岐、王守官对于自家将军的手段早就习以为常。立刻握紧手中的兵刃,恶狠狠的盯着曹家家丁。
曹武心中明白。虽然此行凶险但抗命的话只有死路一条,唯有出城探查尚有一线生机,硬着头皮的说道:“将军息怒,我这就带人出城。我这般兄敌只是为了一口饭吃才投奔曹锡选,除了这刘晨外,余下人等平日里并无大恶。还望将军信守诺言。事成之后放我们一条生路。”
子仁昨日里私下询问过韩原善,知道这曹武虽是曹锡选的亲信,不过平日里未曾为恶。守城时曹武常常冲杀在前,斩杀了三名鞑子立功不小,如此看来到还是条汉子,想到这时一脸严肃的说道:“我丁守明向来一言九鼎,出城探得敌情后我保证不再为难大家。”
曹武闻听,立刻带着一众家丁下城。换过子仁送来的铁甲和良马匹后,立刻出城而去。
这时李如梅凑了过来。好心提醒道:“子仁,你就不怕他们借此机会逃遁,一去不返?”
子仁微微一笑,自行满满的说道:“如梅兄无需多虑。这些家丁大多都是军户出身,逃的了和尚逃不了庙的道理他们自然明白。”
李如梅见子仁早有盘算,这才放下心来。蒙古鞑子如今去向不明,众人上城多时,为了保存体力,众将商议后决定让兵丁、民壮们大部暂且下城歇息,每面城上仅留百余人看守。一旦敌情有变鸣钟示警。
过了大约半个时辰,曹武便带人回返,见到子仁后一脸恭敬的说道:“回丁将军的话,我等尾随蒙古人多时,发现鞑子是虚晃一枪,往东北走出十里左右,便转奔西面而去,看样子是准备退出边墙。”
说到这时,曹武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给子仁后继续说道:“鞑子在篮子内仅放有一封书信,还请将军过目。”
子仁打开信封,发现上面写着的都是弯弯曲曲的蒙古文,闻讯赶来的李如梅、孙守经、韩原善几人也不识蒙文,正在众人不明究竟时,曹武说道:“几位将军,在下识得蒙文,不如让我来看吧。”
曹武接过书信后,仔细看了两遍,笑着说道:“恭喜诸位将军,此信乃是朵颜部长昂所留。据信上所说,朵颜部本无意进犯,无奈受察哈尔部脑毛大裹挟,万般无奈下斗胆扣边,见识到我大明将士神勇后,愿意同我大明交好,特留此书信为证。”
子仁听完后和众将相视一笑,开口道:“如梅兄你信吗?”
“鞑子信得住,母猪能上树。”李如梅大笑着说了一句,见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识,清了清嗓子说道:“我大明万历二年,长昂这龟孙子同他的叔父长秃寇犯蓟镇,被戚帅所败并活捉长秃。长昂无奈和部长董狐狸率领宗族三百人,来到戚帅关前请罪,董狐狸恬不知耻,一身素服大哭请求赦免长秃。戚帅受降后,朵颜部立即将历年劫掠的百姓放回,并发誓不再进犯边关。结果戚帅归去后没几年便来我辽东镇撒野,欺我李家无人当真可恨。”
“对咱们不上这群龟孙子的当!”孙守经也在一旁轻声应和。
子仁略微沉思了半晌,笑着说道:“我也觉得鞑子归降一事也不大相信,长昂此举无非是想保住其子赖洪大的性命,不过此事可大可小,还是留由郝巡按定夺。我等还是严守城池,同时传令周边诸堡,以防鞑子暗中使诈。”
众将觉的子仁言之有理,由孙守经派出哨骑传讯,韩原善则趁此时机派出民壮,清理被鞑子填平的护城河,以防不测。
子仁下城后找到曹武,一脸客气的问道:“曹兄弟不知你本姓叫什么,哪里人氏,曹锡选以死不知你有何打算?”
曹武眼珠子转了两圈,抱拳说道:“回将军的话,在下本姓勇,本名勇武,金州卫人氏。我手下这般弟兄只会行军打仗,换处营号一样吃饭拿饷。”
“勇兄弟,骁勇善战还识的蒙文,我标兵营如今正在用人之时,如果投奔我麾下,保你个百总之职,另有良田百亩供你安置家小。”子仁见勇武本性不坏,而且识得蒙文算是个人才,微笑着说道。
子仁开出如此丰厚的条件,勇武先是一愣,沉思了片刻后问道:“不知将军如何安置我手下这般兄弟。”
勇武此时还能想着手下弟兄,子仁微微点了点头,回道:“弓马娴熟者都可来我营中效命,带家人投奔者,赏田五十亩。”
“多谢将军,我马上去告诉弟兄们这个好消息!”勇武斩钉截铁的回道。
勇武走后,子仁本想去睡个回笼觉养精蓄锐。谁知这李如梅又屁颠屁颠的跑来,哭丧着脸说道:“妹夫,我遇上件天大的难事,知道你点子多,还请你帮着出个主意。”
(明晚十点前更新)(未完待续。)
第五十四章 金枪不倒和扩军()
看到平日里一直大大咧咧的李如梅突然变成这般模样,子仁好奇心大起,一本正经的问道:“如梅兄到底是有何难事,难不成是告捷的文书不知如何下笔?”这时,见李如梅头摇的飞快,转口说道:“那该不会是哪里得罪了我未过门的媳妇,担心如柳报复?放心,回去后我好好管教这小妮子。【鳳/凰/ 】”说罢,空抡了几个巴掌。
“子仁你有所不知!”李如梅长叹了一口气后,四下张望一番确认没有外人,这才贴近子仁耳边,谁知刚要开口,却被子仁抢言道:“瞧你这架势,该不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放心我知道一方子,枸杞配虎鞭用童子尿炖煮,保证药到病除。”说完,捂着嘴坏笑了起来。
再看李如梅这时急的脸都红了,气急败坏的说道:“你想哪去了,本少爷厉害着那,一杆金枪破玉门无数,不信你去迎春楼打听打听,那一次我不是一炮多响。”
见李如梅急的把老底都漏了出来,子仁这才收敛起了笑容,一板一眼的说道:“如梅兄,这迎春楼以后还是少去为妙,对了,你到底找我何事啊?”
“让你搅合的我差点把正茬忘了。”李如梅才想起有正事要和子仁商议,挠了挠头继续说道:“我爹本以严令诸将坚壁清野,固守城池不得浪战,我贸然出兵此战虽然斩获不少,但老爷子要是怪罪下来,回家可不好交代,你看该如何是好。”说着,急得跺起脚来。
子仁见李如梅惊慌失措的样子,强忍着笑意说道:“我只听说过怕老婆的,你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怕爹。”说到此时,见李如梅脸上一阵绿一阵紫的,想起他此番出兵全是为救援自己而来,脑子飞速旋转了几圈,笑着说道:“如梅兄,自古以来当爹的都是望子成龙,在下有一计可保李总兵不会怪罪,说不定还能保你争下这沈阳卫指挥使的位置。”说着,凑到他耳边细心叮嘱了起来。
本还眉头紧锁的李如梅,随着子仁的讲解逐渐转愁为喜,清楚了子仁的打算后,大笑着说道:“妹夫还是你的心眼多,以后如柳要是敢欺负你,我帮你主持公道。”
“拉到吧你。”子仁见李如梅又开始翘尾巴,没好气的说道:“我要是晚点告诉李总兵,这金枪不倒和一炮多响的事情,李大帅是不是该加我个一官半爵位的。”
“千万别,爹知道非拔了我的皮不可。”李如梅大喊一声,见到子仁高高扬起的嘴角,明白过来妹夫有意在同自己玩笑,这才定下心来,话风一转问道:“鞑子退的如此突然,你说是不是另有图谋。”
子仁早以思考过此事,见李如梅问起理了理思路,说道:“我看不像,蒙古鞑子出了名的欺软怕硬,伤亡一大便会不战自愧。此战我军斩获首级已近九百,加上鞑子素来有抢回同伴尸体的习惯,按照我的计算,斩首和伤亡的人数比例应在一比二到一比三左右。如此看来鞑子战死人数在两千到三千人之间,已经折去了近一成兵马,已经伤及筋骨。”
李如梅从未想过此事,见子仁说的在理沉思了片刻后,缓缓说道:“不错,战死的鞑子中不少都披甲之人,应当是各部精锐,如此看来鞑子的确支撑不下去了。受此重创,估计鞑子能消停一段时间。”
子仁闻听只是微微一笑,李如梅全当子仁赞同自己的说法,笑着转身离开。按照子仁的叮嘱去寻孙守经、韩原善等人,安排起如何应对父亲的兴师问罪。
子仁这时却丝毫不敢大意,蒙古鞑子为祸中华近五百载,如今虽然内部四分五裂,但是实力仍不容小觑。除了此番战败的脑毛大、长昂、白洪大几人,辽东边墙周边鞑靼蒙古诸部中,土蛮、炒花、卜言台周、黄吉台,大、小委正、土墨台猪、滚兔等人都拥兵过万。
加上西部瓦剌蒙古绰罗斯(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大强部,蒙古骑兵的数量保守估计在二十五万人以上。牵制了我大明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八大边镇,外加大半个辽东镇。大明如今明将云集,另有近百万边军,每年糜饷无数,仍旧无法保边关安宁。
相比较之下,日后被视为大明心腹大患的女真诸部,此时仅用小半个辽东镇的人马,便能将他们死死压制。
如此看来要想保边关太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自己身上的担子可不轻。想到这时子仁又打起了精神,想着自己此战立功不小,另俘获敌酋一人,李如梅一旦调任沈阳卫,这标兵营便是自己的天下,趁热打铁立刻召集麾下旗总以上军官,商议起日后如何扩军。
众将齐聚后,子仁特意将范楠叫来,让他在一旁帮着记录。如今手下能打仗的将领不少,唯独这识文断字的人才不多,到是一大掣肘。
会议开始后,王命硬首先开言道:“将军此番出战,我军从鞑子手上缴获战马过百,加上曹锡远那孙子送的五十匹,如今是马多兵少,我提议尽快扩充马兵。”
这时,新加入不久的勇武说道:“王把总这提议不错,可是辽东镇能骑善射之人大多被各将官招揽一空,轻易扩充恐怕不是那么容易。”
平日里一直闷声不想的唐要顺突然站了出来,兴奋的说道:“将军,大明有制江南十一户,江北五户共养马一匹,我老家山东有不少马户,他们从小和马匹相伴,马术娴熟,加上收贪官污吏盘剥日子艰苦。我和命硬哥可以回乡招揽,他们弓法虽然平平,但是配上三眼铳,临阵杀敌毫不逊色。”
按照子仁的打算,日后麾下将编制有步兵三部,每部一千人,由周大岐、丁碧、王守官三人担任千总。另有骑兵、火器兵各一部,每部五百人,由王命硬、雷镇威两位千总率领。满员之后全营人数在四千人左右。
步兵、火器兵只要有钱有粮,培养起来倒也不难,唯有这马兵扩充起来颇为不易,见唐要顺的提议大为可行,子仁笑着鼓励道:“好就照你说的办!命硬,要顺回长宁堡后你二人好生准备一番,带足银两,以后招募到的马兵全部调入你二人麾下。”
(明日十二点前更新)(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新营制()
当年王命硬、唐要顺以待罪之身背井离乡,被子仁搭救后屡经沙场如今各有官职在身,见子仁同意了两人回乡募兵的要求,王、唐二人喜上眉梢的回道:“将军放心,我等保证不负所托。”
有两人带头,余下众将纷纷就扩军后的营内事务献言献策。
王守官站了出来,提议道:“不如我等效仿蒙古鞑子,给藤牌手配置一些飞斧、标枪之类的抛掷兵器,等鞑子冲到阵前时可以投出杀敌。”
不待子仁开口,周大岐却有不同看法,道:“王把总此言虽然有道理,但末将觉得此举可能会引得藤牌手分心,到时盾阵出现漏洞,被鞑子的箭矢射入,将士平添死伤反而得不偿失。”
子仁确有考虑过给藤牌手配置抛掷兵器,不过正如二人所说此举有理有弊,考虑一番后,特命王守官在手下挑选一旗步卒做小规模推行,视效果好坏再决定下一步的进展。
此外根据王守官、周大岐二人反应,营内将士觉得独轮战车临战时可充做阻挡,行军时又可用来携带辎重帐篷等杂物减轻负担,希望子仁多多购置,最好每伍都能配上一辆。
经过实战考验下来,独轮战车配置虎牌后,杀敌威力比配置三眼连铳高出许多。子仁本就大规模配置战车,当场应允了下来。
掌管火器司的雷镇威也提出,孙守经手下装备的“连珠炮”威力不小。加之连绵不绝的炮声可以给予敌人很强的威慑力,提议在营内装备上一些。
同时这灭虏炮每炮重达百斤。三炮一车加上战车本身的重量,过于沉重,而且没有准星和照门命中率不高。建议子仁可以换装百斤左右的弗朗机,除了轻便之外,后膛的弗朗机装填、瞄准速度都可以大为提升。
连珠炮的威力子仁早以见识过,此炮必要是还可用来封堵城墙、战阵上的缺口。加之打造简便。此举也一并采纳。
至于这弗朗机炮,因铸炮技术要求较高,子仁准备先从沈阳卫采买一些,等金冠将铸炮的工匠调拨过来,再自行摸索铸造,到时彻底替换掉堡内的旧式前膛火炮。
见自家将军对部属的意见如此重视,新入营的勇武不禁心中升起一股暖意。才刚刚入营不到一日,便感到了子仁和只知谈钱的曹锡选大有不同,暗下决心要安心效力。
此时。几名旗总也一同站了出,提议步卒中三眼铳手和长枪手混编,临战时无论是布阵还杀敌多少有些慌乱。加之鞑子的箭矢密集,希望能够增加藤牌手的数量。
听到将士们的心声。子仁思考一番后决定把步兵的编制稍作改变。将三眼铳手和长枪手统一编入各队,以后每旗下设长枪兵、火统兵各两队。因鞑子的箭法狠毒,为了减少伤亡,队下两名藤牌手换装防御面积较大挨牌,伍长则换装挨牌、腰刀。
如此一来加上旗总和护卫,每旗五十人不变,旗下分为四小队。每队十二人。临战时以伍为编制,伍长、挨牌手持盾牌在前,伍内的三名长枪(三眼铳)兵,手持长兵紧随其后。采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