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那辆小小的油壁香车,那领队的百户陈桐却是眼前一亮,纵马上前,抱拳道:“陈桐见过白姑娘。”
那油壁香车中沉默了片刻,然后便是一个娴雅沉静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见过陈大人,小女子有礼了。不便见面,还请大人见谅。”
陈桐哈哈一笑,一张俊脸上神采飞扬,道:“姑娘说哪里话来?陈某尚有公务在身,且不叨扰姑娘了,他日再登门拜访。”
那白姑娘道:“陈大人且轻便吧!”
陈桐点点头,便继续往前去。
这一幕,吸引了不少商人们的视线,他们饶有兴趣的打眼儿往那府邸门口看去,只看到了府门口的牌匾上两个硕大的金字:董府。
当陈桐停下来,招呼众商人们下车的时候,有心的暗地里算了一下,却是发现这会儿正好是差一点儿卯时中,不由得暗叹这位武毅伯爷当真是说一不二,有小见大,可见一斑。
众商人在陈桐的引领下进了府门,将军府森严的气势,巨大威严的规模,门口那些精锐勇悍的士卒,都是让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一迈进那足有膝盖高的巨大门槛,这些都见过大世面的商人们一颗心便是不由自主的扑通扑通的加速跳动起来,也放轻了步子,有些蹑手蹑脚的感觉,很是有些滑稽。
这是对于上位者的天然敬畏。
穿过一道长长的足有一里多的走廊,来到一处偏厅,两层的殿阁,四周都是抄手游廊,面前还有个不小的池塘,里面高高矮矮的荷叶已经枯了,四周种满了修竹,风一吹,沙沙作响,倒是很有几分雅意。
能在这北地营造出南国的风情来,费得人力财力也是可想而知,
陈桐带着众人穿过小桥,打开厅门,道:“诸位,且请厅中坐下,伯爷一会儿便来。”
说罢便是离去,众人进了偏厅。见这里的格局却是宛如一般人家的议事厅一般,上首一个位子,而这上手位子的左右手边。却是各自一溜儿的花梨木座椅,显然,这些座位就是给自己这些人留的了。
众人礼让了一番。他们本就是一个圈子的,这圈子人不少,但是生意做到他们这个份儿上的,也就是那么些而已,再加上行走了这一路,各自心里也都有数儿,知道谁的生意做的大一些,谁的生意跟自己个儿差不多。谁的生意在这厅中排倒数第一。于是最后便是按照各自的生意大小,地位高低坐了,只是最上首那个位置,自然是没人敢去坐的。
刚坐下,就有侍女进来奉茶,少顷,外面便是传来了一声朗笑。众人赶紧都是站了起来。
便看到两个人大步走进了厅堂,前面那个人,年纪很轻,也就是二十来岁,剑眉朗目。长身玉立,俊朗不凡,穿着一袭皂色常服,后面披着大氅,头发用一根墨玉簪子束了。虽然他年纪很轻,但是身上却是有着长久手握大权上位者才有的那种威严,顾盼生雄,气度凝练不凡。
众人一看,自然便知道了,眼前这位定然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武毅伯连子宁了。
顿时哗啦啦的跪倒了一片,齐声道:“见过伯爷!”
连子宁微微一笑,也不理会他们,径直走过人群,来到上首坐下,这才道:“都起来吧!”
众人哗啦啦的起来,却看到连子宁身边却还站着一个人,竟赫然是一路与他们同行的秦掌柜。
看到秦掌柜的站在连子宁的后面,厅中不少人的脸色立刻就是阴沉了几分——人家毕竟是连家自己人,能有不偏帮的道理?看这架势,定然是这姓秦的吃肉了,咱们不知道还能不能捞到一口汤喝!
更有些心里已经打定主意,若是这次不成,以后这东北的生意,便再也不做了。
连子宁看他们神情,便是已经知道了端倪,却也不点名,他扫了众人一眼,微微一笑道:“诸位,你们此次来东北的目的,本官清楚,你们自己也清楚,本官在这儿,便也不废话了,咱们直奔主题!”
众人赶紧竖起耳朵静听。
连子宁敲了敲椅子扶手,道:“你们来此,无非就是来这儿买玉米,而本官之所以要放出消息使得众位来到这儿,也是一个目的,卖玉米!咱们一个买,一个卖,最合拍不过。”
连子宁指了指站在自己身后的秦掌柜,呵呵一道:
“这是老秦,我连记商会的秦掌柜的,这一路行来,众位也该知道他的身份了,他是我连记的人,我自家的生意,若是我不偏帮着连记,怕是你们也觉得心里别扭,这话,我没说错吧?”
连子宁这一笑,众人便也都跟着赔笑起来,只是那颗心,却是越来越沉,看这样子,人家就是明摆着要偏帮了!不少人都是心中暗骂,这连子宁也是忒不要脸,别人坐这等事,至少还藏着掖着,也还有些忌惮。偏偏你,竟是如此的明目张胆,竟然还说出来?
咱们大明朝这些读书人,当官儿的,有你这么不要脸的么?
却没想到连子宁话锋一转,又道:“但是我偏帮着老秦,却并不意味着不给你们留路子。”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顿时又是燃起了一丝希望,满是希冀的看着他,却是浑然没有发觉,讲话的节奏已经完全被连子宁控制在手中。
连子宁道:“我传令不让你们在路边田里收购,只能来镇远府,我知道,你们中不少人,定然暗自骂我,也别说什么漂亮话,那鬼话谁也不信!”
众人都是有些尴尬,自然是谁也不敢表露出来,连子宁顿了顿,道:“其实有这想法,也是寻常,若是换做本官,本官也得在心里破口大骂。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本官这也是为你们省事儿,若是你们在村边地头儿,一家一户的收玉米,要耗费多大的人力,多少时间?到本官这儿,这些却是都能省了,直接拉走,二话不说!”(未完待续)
。。。
五一九 爱买就买,不买滚蛋!
《正德五十年》最新章节。。。
他这番话,自然是有许多人心里不认同的,但是嘴上却是纷纷开口称是,拍马屁道伯爷英明,咱们这才恍然大悟,了解到了伯爷的苦心。
连子宁心中一哂,自不揭破,道:“本官这儿,玉米不知道有多少,收上来的玉米,堆积如山,别说是一个连记,十个连记也吃不下,所以说,来到这儿的诸位,都有份儿!谁的也少不了!”
众人等的就是这句话,连子宁此言一出,顿时都是放下心来,心知以他的身份地位,要么不说,既然说了,定然是言出必践的。
连子宁又道:“至于这些玉米怎么卖,我定了个章程,且在这里说说,你们有什么想法,尽可以说,咱们商量着来。”
他说的客气,但是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客气话可是不能当真,真要是当真了,你也就离倒霉不远了。
便听连子宁徐徐道:“这个法子,叫做认购法。也就是先给玉米定个价格,一石多少银子,然后呢,你们说你们此次能动用的银两,到底有多少,按照你们的银两,本官调拨给你们粮食。何如?”
大伙儿一听,顿时都是喜上眉梢,这法子好啊!
统一定价,有钱的就多买点儿,没钱的就少买点儿,各凭实力,谁也怨不得别人,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而且这般一来,也是清晰明了,少了许多的蝇营狗苟,多少就是多少!
虽然他们也知道武毅伯爷给连氏的定价定然是要低一些。但是能做到这一步,也是足够了。
不少人之前还担心收不够粮食,这下却是开始担心钱不够了。
连子宁看到众人的反应,满意的点点头,道:“那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给这玉米定价的问题。我在这儿且问问诸位,这玉米比之稻谷麦粟。味道如何啊?用处如何啊?”
他这一问,众人顿时便是起了一阵骚动,连子宁指了指坐在右手边儿第一个的那清瘦老者问道:“这位。如何称呼啊?”
那清瘦老者正是昨日在镇远府外指点江山的那位,连子宁也是听石大柱报告了众人的表现这才是格外注意他的。
被连子宁点到名字,这清瘦老者受宠若惊。赶紧起身道:“回伯爷的话,草民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王抚民,参加伯爷!”
“荆州府王家?倒是够远的。能来这儿也不容易。”连子宁微微一笑:“你来回答我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若是放在后世,那自然是众说纷纭,说不得还有看不上玉米的,但是在这个玉米刚刚引进到大明的时代,这个问题却是再容易不过的了。
王抚民斟酌了一下言辞,道:“这玉米味道甘甜糯软,比之、稻谷麦粟,自然都是要胜出一筹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至于用处,那就更不必说,玉米芯儿能烧柴火,也能打成糜子。牲口爱吃。玉米能煮着吃,味道甘甜,这一点,胜过稻麦。也能磨成面子吃,熬粥喝,自有一股清甜的味道。这一点就算是平手吧!至于面子蒸成炊饼,烙大饼,也都是差不离儿,却还挡饱!如此算来,这玉米,定然是胜过稻谷麦粟的。”
“说得好!”连子宁抚掌叫好,又问道:“诸位,你们还有什么说的?有何不同意见?”
众人自然是没说的,且不说确实是比较认同王抚民的话,就算是心里有意见,也是不敢说出来的。
“好,那本官再问一个问题。这玉米,现如今在关内市价几何?”
连子宁话音落下,厅堂中却是鸦雀无声。
这个问题,算是戳中了众人的敏感处,顿时都是不敢说话了。心说若是我们说了市价儿,你按照市价儿卖给我们,我们还赚个屁啊?
连子宁淡淡道:“老秦,你来说。”
“是,伯爷!”秦掌柜的哈了哈腰,清了清嗓子,道:“老朽从京城出发的时候,乃是八月,彼时京城中诸家米面粮油的铺子,均有玉米在卖,其价格,为每石一两一钱银子。”
众人看向他的目光都是有些不善,老秦却是满不在乎,老神在在的站在原地。
“一石玉米一两一钱银子,这个价格,可不低呀!”连子宁慢悠悠道:“若是本官记得不错的话,京城的米价,在八月的时候,每石乃是八钱银子,这还是因着去年今年连续两年河南和湖广大旱的缘故,若是以前年份,一两银子就是两石大米。”
“不过呢,我也知道,这个价钱,也稳不了许久了。之前只有山东六县之地种植玉米,后来大丰收,卖了大价钱之后,却是各地蜂起模仿,也是该种玉米,仅仅是本官知道的,山东河南和南直隶,就有不少府县如此。这时节,玉米也差不多该成熟了,是以,这价格是绝对会掉下来的,这话,没的说,你们明白,我也不会揣着明白装糊涂。”就在众人已经忍不住想说话的时候,连子宁却是忽然话锋一转:“而且你们大老远的来一趟,我也不能让你们颗粒无收的回去。所以这价格呢!”
连子宁伸出五根手指头:“一石玉米,不去玉米芯儿,五钱银子!”
“五钱银子?一石玉米五钱银子?”
众人听完,顿时都是陷入了默然之中,心中各自想法不一。
厅堂中陷入了尴尬的静默。
连子宁却是不着急,他身子往后一靠,整个人好整以暇的靠在椅背上,舒舒服服的瞧着这些面色不定的商人们。
他有信心,这些人,定然是会接受这个价格的。
平心而论,连子宁这个价格。出的还是颇为的地道的。
事实上,这个价格,也是他事先仔细研究过的。其实按照道理讲,玉米的价格,就是应该比小麦和大米低的,在连子宁那个时空,自从玉米引进到大明之后。几百年间,一直被视为粗粮,而大米和麦子则是细粮。更是被更广的食用。只是架不住这会儿玉米刚刚传进来,大伙儿都没吃过,怎么吃都是觉得香甜!所以这价格就居高不下。而在将来,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加之其本身价格肯定会下降,其价格,定然是会低于米麦的。
是以现在玉米的价格还要高于米麦,但是连子宁已经预见到了,因着今年北地大旱,却没影响到山东,所以山东各地的玉米产量都不算低,而有了这些玉米的冲击。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玉米市场定然是会有相当大的波动的。而这会儿,用高价把这些商人逼走,逼着他们去山东买玉米,无疑是不明智的选择。除非是连子宁现在就利用自己在山东庞大的人脉和连氏财阀雄浑的实力把山东地面儿上的玉米全都收购过来。
但这是不可能的,他不是没有这样的实力。连氏财阀若是把钱都拿出来的话,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但是他没这个闲心,更没这个必要,这等行为做出来,不但使得自己的资金被大量占用,更会被别人嫉恨。
要知道。连子宁现在手中可是还有一个吸金怪兽一般的武毅军呢!
现如今随着规模的越来越大,武毅军的花销也是越来越大,别的且不说,仅仅是每个月的粮饷和吃穿耗用,就要消耗接近八十万两白银!
一年算下来,也是个天文数字,连子宁现在也是在竭力支撑,而现实的需要,却是要让他不断的扩军。不过所幸现在已经荡平了海西女真,扫除了暂时间最大的一个敌人,总算是可以舒一口气儿了。
千里迢迢运量,在这个年代,从来就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官府运粮,更是如此。想当年隋炀帝三征高丽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尤其是第一次的时候,辽东无粮,只得从山东往那儿运输,路途迢迢千里,都是被征发的民夫推着小推车运过去的,路上要走数月,往那儿运上一石粮食,路上差不多也要吃一石粮食,而且效率也是极为的低下,碰上那等酷吏,更是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就这一点看来,大明的皇帝们还是很聪明的,发明了商人往边关运粮,然后换盐引的法子,只不过执行过程中按照中国的惯例出了极大的偏差而已。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商人运粮,其效率,确实是比官府要高得多。
这些商队,都是赶着大车过来的,而且东北到关内,道路畅通,速度并不慢,从这儿回去,也就是个把月来的。而且这年头儿,运什么东西不得吃喝拉撒,打尖住店呐?也不过是花销略大了一些而已。
把运费,人手费,伙计们的安家银子,大车保养重新置办的费用,乃至于是各色税卡的关税都算上,一石玉米运到关内,其成本也不过是增加两钱银子而已。
而就算是玉米的价格再怎么往下降,一石玉米怎么说也是有三四钱的赚头儿的。
看上去不多,但是能来到此地的商人,都是家资丰厚之辈,购买的数量上去了,积沙成塔,总利润自然就上去了。
不是每一个将军都像连子宁这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不是每一个商贾都像连氏财阀那般频频出手,出手必中,财源滚滚,小赚看作是不赚,大赚看作是小赚。一趟买卖,能赚上个几万两银子,哪怕是这些大商家,也是非常知足了。
这些商人们都是何等精明之辈?早在来之前就已经把这些给算计清楚了,一听这个价格,都是在心里面接受了这个价格。
只是商人的本性,本就是逐利的,尽管连子宁已经是把价格压得如此之低了,他们心里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希望更把价格给压的低一些,再低一些,是以便都僵在这里不说话,就盼着有个出头鸟儿出面,跟武毅伯爷讲讲价格。
还别说,出头鸟儿还真是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