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田人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桑田人家- 第2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她不能输给杨端午,方圆衣袖里的手早就攥紧成一个拳头,手指掐进肉里,划出一缕缕痕迹。

    初冬的早晨,寒霜铺满地,远远看上去,一层白白的如细白沙。走进一看,还没有凋落的树叶上,也有一层薄薄的冰,但随着太阳的出来,一下子就消融了。

    园子里的池塘上,也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枯死的树叶被冻在冰里,倒是显得十分特别。树叶上清晰的脉络,让人不禁感慨造物的美。

    挺拔的青松,在此时就显得更加显眼了,满身的绿,在园子里很是惹眼。

    但最惹眼的,还是那一朵朵小小的梅花,或淡红,或深红,偶有几朵黄色的,在一片枯色的背景上,点缀着别样的美。

    不用太靠近,那幽幽的梅香犹如醇酒一般令人陶醉,也无怪乎历来咏梅诗词无数。

    “既然端午姑娘这么谦虚,那么,我们诗作大会开始。有谁建议诗名吗?”方圆对大家说。

    众人都议论纷纷,最后方圆采纳大家的意见,既然是赏花,就以花为名,每人写一首诗。

    端午本来不想写什么诗的,可是,大家都写,她若是执意不写,岂不是又被抓了把柄了。显得她很独特了。

    于是,她想了想,即兴写好。

    她特意不写的最好,也特意不写的最差。

    如果写的太好了,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如果写的太差,如果被人笑话杨康没有教育她。所以,两样都不好,端午就随意一写,略加修饰。

    方圆看到了端午写的诗作。

    嘴角几不可见的露出冷笑。

    端午竟然可以把诗作把控的这样好!既不太好,也不太差。

    可见端午诗作的能力了。

    如果不是因为有这么多人,方圆实在是要被气到了。

    本来她还想拿端午的诗作挖苦她的,可是,连这最后一个方法都不行了。

    诗作最后选出来的是谁,端午已经不想去关心了。因为接下来,方圆竟然难得不再提到她,圆了她低调的梦。

    不久,端午就告辞先走,方圆也不留她,只是说以后要常来往这类客套话。

    督察院门口,显得比往日清净了不少,大门的匾额上,鎏金大字也有些暗淡了。

    门口的石狮,数十年如一日的蹲着,倒是比兵丁们勤勉多了。

    院内,三尺宽的青石板一直延伸到大堂,因为来往的人多,青石板也被磨的格外平整。

    大堂里,方桌面南摆设,后面摆着一个漆制的屏风,屏风上画着一只象征美好寓意的白鹤。

    而在大厅的左右两侧,分别插着各种正堂威,让人不敢高声说话。

    方桌上,文房四宝齐备,但最有特色的还是要数惊堂木,厚厚的一块,乌黑乌黑的。

    但这督察院并没有普通衙门繁忙,毕竟,督察院的主要职责,是监督百官为主,另外核实些死刑犯,此外,并无太多公事。

    督察院拥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的权利。

    在朝为官者,无人想被督察院监视,私下通融的事情,更是不在少数。

    偶有罪罚不能逃者,则会被下在督察院内的监里,等候发落。

    端午和杨逸辰来到督察院。

    周星星刚刚送走几个大人,那几个大人都是没缴纳足额的税收,或者是交错了的。

    还没休息一下,就看到端午和逸辰进来。

    端午自然是已经换好了男装打扮,可是,周星星还是一眼就认出来她。

    之前杨康就让人和周星星说过,端午会来,再说端午和杨家五官长的太像,所以,也不难认。

    “周大人,多有打搅,还请不要介意。”端午对周星星行礼。

    “哪里哪里,请不要客气。”周星星连忙让奴婢上茶,“吴瑾刚刚派人来说,他很快就到了。”

    杨康对他有恩,杨端午这么点要求,周星星当然会安排,虽然他并不知道,杨端午为何要见吴瑾。

    可是,只是见一面而已,对督察院又没有什么影响。周星星也很配合,特意和吴瑾约好一定要今天申时。以方便杨端午。

    端午谢过周星星,虽然喝着茶,可心里却很少忐忑。

    杨逸辰则和周星星聊天,他细细观察周星星,觉得很多人说周星星难以相处其实是错的,至少周星星现在很是健谈,态度也是很和气的。

    并且也颇有才华,对官场制度的改革很有独到的见解。

    端午对他们在说什么似乎一点都听不见。因为她现在思维很乱。

    有官兵来报告说吴瑾来了。

    周星星望了端午一眼,端午起身说,“我先进去了。”然后走到了帘子后面。

    这也是周星星一早就备好的帘子,可以躲在这里偷窥。

    轮子滚在落叶上的声音,清脆悦耳,奴才把门推开,“爷,小心台阶。”

    为了方便吴瑾进门,周星星甚至事先让人把门槛都给卸去了。

    可是进门还是有斜坡,要奴才帮忙推轮椅。

    金光闪烁的轮椅,闪瞎了人眼,吴瑾,终于出现了。

    端午掀开帘子,看了个仔细。

    “周大人好。”吴瑾说。

    “吴大人好。”周星星说。

    端午呆呆的站着。

    一样的容颜,一样的身材,一样的声音,就连说话时的神态,也是一样的。

    他根本就不是吴瑾,他就是倪重阳。

    身体在颤抖着,端午看着吴瑾和周星星在谈笑风生,可是她已经听不见他说的谈话声音。

    眼眶红了,眼泪滴落,每一滴都滴在了她的心里。

    那天夜里,救她的,也是这个身影,她不可能认错的。

    那些回忆,翻江倒海而来,她的身体已经接应不住了。(未完待续。)

294 重逢如陌路

    前面一个章节已经修改好了亲们刷新可以看了。昨天和今天去了农村没电脑所以——明天开始不会这样了谢谢支持。

    他真的希望谢清柠没有能力解决谢太婆的事,那么,他就不必做坏事了。

    “这容易。我可以让谢太婆一家都消失掉。这样你就更好办事了。”谢清柠说着,眼睛里放出阴沉沉的光来。

    大坟脚村。

    倪里正家里的烛光彻夜都还亮着,倪里正家人都已经睡了,屋里静得很,他坐着吧嗒吧嗒的抽了两筒烟,然后又泡了绿茶喝着,倒是一点困意都没有。

    村里敲更人告诉他,已经是三更了。

    贺丽君打着呵欠,从内室走出来,看着杯子里的茶叶渣,就拿去冲洗干净了,顺便拿抹布把桌子擦干净。

    “咋还没睡呢?”贺丽君不满地说,“帮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你咋就想不通呢。”

    “你闭嘴。”倪里正扔下烟斗,眉毛竖成倒八字,说,“我活这么久了,今天还是第一次对不起人,那个人还是我侄子。你说我怎么能不心烦?”

    贺丽君见倪里正发作了,只好退回房间里去。

    孙子忽然哭了起来,在半夜里哭声显得格外响亮。

    儿子倪鸡鸣和儿媳都起床照顾儿子去,贺丽君也披着睡袍赶去,见孙子又平稳入睡,这才回去。

    屋子里也重新安静下来。

    刚才这段温馨的小插曲,也只有一家人才会有,倪里正叹了口气,自言自语说:“你们才是我的家人。杨端午并不是,倪重阳现在也不是了。”

    终于,他给自己不安的内心,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开始心安理得地运用手中的职权,做坏事,为自己谋福利了。

    或许,这天下贪官在最早的最早,也曾经是一名好官,要不是有一个煽风点火的妻子,要不是为了家人,只怕天下贪官会少很多。

    金陵城冬日的阳光很是温暖,普照着大地,红男绿女们在街市行走着,杨端午洗漱完毕,打开窗户看楼下的风景。

    窗户是抬式的,有隔板,她拿了木杵钉住窗户。

    倪重阳去楼下端吃的去了。

    端午看到楼下有卖豆腐脑的,嘴就发馋,她很喜欢吃豆腐脑的。

    倪重阳进来,“楼下又是满员,我们还是在房间里用膳比较自在。”

    端午说:“金陵真是个让人忘忧奢靡的地方,哪怕是一颗报仇的心,却也会被这里的糜烂之风给吹的淡化了。难怪,历史上但凡是定都金陵的朝廷,都是不长久的。”

    “可是端午不会,因为端午心里记挂着杨将军的安危。”倪重阳很了解端午。

    端午点点头,“你说的对,我爹爹一天没有找到,我一天都放松不下来。”

    “诺,这个给你。”倪重阳忽然从身后拿出一碗豆腐脑。

    “你特意去楼下买的么?”杨端午惊喜极了。

    倪重阳点点头:“和你这么久了,你爱吃豆腐脑,我当然是早就知道了。”

    杨端午吃着温热的豆腐脑,心里感动极了,倪重阳的爱,细水长流,滋养着她的心田。

    吃完了,二人打点些银子,戴了遮眼帽子,就朝知府大人府宅走去。

    知府大人有一个很特别的姓氏,姓冥。

    大铭朝几乎是没有姓冥的,可是知府大人却是姓冥,还是谢太傅的远亲。

    很少有人打听得到,知府大人脉系所在。

    因为这个姓真的不好听,所以,很多人就直接称呼他为知府大人,而不是冥大人。

    冥府,坐落在县城的东北方向,据说是当地的风水宝地。府院门口,还长着一棵很高的松树,远远看去,便能感觉这地方不一般。

    二人递给门卫一封书信,门卫是个眼尖的,认出倪重阳就是知府大人邀请多次的医者,马上就让他们进来。

    可是,人家懂规矩,自己却不能坏了规矩,端午拿出几个碎银裸子,递给那门卫。

    门卫很自然地接过溜进了衣袖里。

    进入冥府,抬头便能看见一间前厅,从大门到前厅的石板路上,摆了很多盆景。各种鲜花,各式景观松。

    门卫把二人领到外院,然后就有一个奴才打扮的人出来迎接,门卫对那奴才附耳说了几句,然后就走了。

    那奴才就继续领二人往前走。

    端午打量着冥府。

    这前厅一般是安排来客暂时休息的地方,如知府大人允许,来客才能进入后院,否则,便会被请出门。

    “知府大人正在书房,两位请等一等,我马上去通知大人。”然后奴婢上茶,退下,刚才那带路的奴才也不见了。

    上茶的奴婢是年纪四十多岁的仆妇,想必是在外院招待客人的。

    冥府看来很大,外院的奴婢和内院的奴婢是不同的。

    这内院的奴婢年纪应该都很小,是专门招待主人和主人的家人的。

    这就比清河县的谢家要更有大家之风了。

    清河县谢家虽然也有内院和外院,可内院的丫头却可以在外院走动,甚至可以出门替小姐少爷买东西。

    这在知府大人这里,却是绝对不行的。

    礼教越严格,就代表他的家庭更尊贵。

    视线绕过前厅里的屏风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小花园,景致要比前厅的漂亮很多,花园正中,还有一个小石桌,夜晚可以闻香赏月,好不惬意。

    可是端午的视线也只能到这里了。内院里主人的一切都被阻隔起来,包裹起来,好像糖纸包住的巧克力。

    知府大人正在书房看书,小厮上来,交给他一封书信,“大人,倪神医来看您了。”

    “哦,他真的来了?”知府大人放下书,显得很高兴。

    倪重阳清高的个性和文韬武略都深深让他赏识,再加上一手卓绝的医术,简直让知府大人对倪重阳求贤若渴。

    如今看了书信,知道他还是得了林老爷的举荐,更加有知己之感了。

    “若是主公的幕僚,可以增加一个好像倪重阳这样的人士,则一个顶十个,主公大业可成了。”知府大人很开心,“赶快请。”

    那小厮刚下去,知府大人还不放心,亲自去和管家说,要去把新进的铁观音拿出来给客人喝,绝对不能喝一般的茶。

    端午二人经过花园,便进入正堂了。

    正堂的门楣正中,悬挂着与民同乐四个大字,也显示出冥知府独特的为官情怀。

    正堂中间,摆着一张紫檀木方桌,墙上挂着知府的画像。能来到这里的,不是知府眼中的红人,便是权臣要贵了。

    正堂后面,便是各种厢房了。平日里也就知府的家人进进出出,倒也没什么特别的。

    二人最终被引进一间雅致的厢房里。

    茶水上来了,端午识茶,闻到一股特殊的清香。

    好奇地尝了一口,那甘泉甘冽甜美,端午知道必是取了冬梅上的雪,存放于土罐里,埋在梅花树下泥土给盖上了,至少两年才得的香味。

    知府大人竟然用这么好的茶来招待他们,看来,知府大人绝对不会是敌人。

    端午稍微宽了宽心。

    果然,走进来的是一个,穿着绿色官服,别着皂色腰带的高大中年男子,微胖的脸庞,强壮的身躯,剑眉下的眼睛,露着精光,可却没有杀气,面相还是善的。

    倪重阳行礼,知府大人上前亲自扶起倪重阳,紧紧握着他的手不放开,喃喃着:“倪神医,我盼你很久了。”

    倪重阳低头:“不敢。”

    “这位就是你夫人?”知府大人也很有礼貌的对杨端午拱了拱手。

    杨端午也回礼:“见过知府大人。”

    “都坐。”

    然后大家坐下,聊了下家常。

    这是金陵人的习惯,在聊正事以前,都是聊家常,活跃下气氛。

    “不知两位现在住何处?”知府大人问。

    倪重阳和杨端午对视一眼,终归没有说出实话,“不过是一家小客栈罢了。”

    “既然是小客栈,不如搬到我宅子里住?至少,服侍的也周全些。”

    “可是我们这次,是有求而来,不方便久留的。”倪重阳很是感动。

    “书信我看了,林家和谢家的事我都听说了,既然连林老爷都要我好好照顾你们,我不能不给他一个面子。不如这样吧,你们想要低调,那我就不派人来接,你们明日自己来这里,我今天就给你们安排好房间。”知府大人执意如此。

    杨端午想想,知府大人虽然很是热情,可还是不熟悉,况且住在府上不方便打听她爹爹的事,便笑道:“知府大人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可是我们很快就要离开的,还过来叨绕大人实在是不妥。”

    知府大人眼色黯淡下来,“既然如此,我也不勉强。不过你们说有事求我,何不说来听听。只要是本官办得到的,本官一定尽力帮忙。”

    倪重阳看了一眼奴婢,知府大人于是让下人们都退出去。

    “我们是希望得到知府大人的庇护,谢家人要对我们赶尽杀绝。”倪重阳然后说。

    杨端午补充了在清河县,谢家人对他们所做的事。

    知府大人听了,皱眉恨恨的说;:“谢家人太可恶,你们放心,你们需要什么庇护,只管提出来,我和谢家这几年也都没有走动,估计日后也不需要再走动了。”

    “若是如此,在下非常感谢知府大人。在下只想要知府大人派人去查一查谢家所做的恶事,为小的一家求个公道。”倪重阳说。

    没想到知府大人答应得够爽快:“当然可以,清河县也是我管辖之地,岂容谢家商绅胡作非为。你放心,明日我就派人去责令当地的县令,让他一定好好调查。”

    倪重阳说:“清河县县令只怕和谢家人,也是官官相护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