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〇、君要远行
一三〇、君要远行
铁蛋儿大从小便放牛放羊,风吹日晒雨淋不说,塞北的冰天雪地、严寒给他的双腿留下不可逆反的伤病。
膝关节变形、骨质增生、然后骨化,所以双腿只有一条腿稍稍可以弯曲一些,右腿已经像木棍一样无法弯曲。
歇息了几天,山丹想领父母到公园去走走,一家人打车去,但父亲的腿直直的好难坐进出租车,把前面的座椅调到最靠前的位置,他才勉强坐进去。
到了公园,也是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下了车,父亲很难过,但山丹心中更加难过,这就是她的父亲——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他的一生辛劳和健康。
来到鸟语花香的南方公园,加上小玉蹦蹦跳跳的像只小燕子一样叽叽喳喳,看到满眼的绿意盎然、姹紫嫣红,父亲和母亲的心情也好了起来。
刚刚三月份的永城已经是一派生机,南湖边垂柳依依,新绿娇翠,三角梅像火一样在空气中燃烧,街道两旁的扁桃树也已经繁花坠坠,湖水清澈、碧绿,偶尔还有鱼儿跃出水面,好一派江南山水画。
父亲感慨:这里已经是这样的好看了,而江岸草原还是春寒料梢,冰天雪地呢。
父母没有到过呼市以外的城市和地方,凭他们的想象力怎么都没法想象山丹在电话里描述的美丽景色。他们一直坚信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美丽的草原已经没有美丽的风景了。
如今身临其境,不免有点目不暇接,心中充满了欣慰,山丹这么多年念书付出的辛苦看来是值得的。能来到这像天上仙境一样的地方,就为了这样的环境都值了。
一家人拿着相机,边走边照了很多照片。山丹看到父母开心的样子,也很开心。望着忙碌着给父母拍照的顾海平,她再一次心中充满感激:有了他,有了他的心,才有了她今日的幸福和满足。
有一个知心爱人,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一对慈爱的父母,山丹心中对上苍充满感恩。此生,唯此于她已足矣!她不再要求其他,她只希望拥有现在的一切,她会好好珍惜,好好维护。好好孝敬父母,珍惜爱情,爱护孩子,她愿用尽心力为了如今的“圆满”。
虽说山丹一直是个要强、能干、自立的孩子,但她骨子里还是一个小女子,她的愿望也只是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幸福女人,做一个安于家庭安于爱情的若古时良贤妇人。
父母来到身边,山丹便有了敬敬孝心的机会。
她给父亲买了两千多块钱的保健卡,每天晚上去医院中药泡脚、加足部按摩理疗。
每天晚上睡觉前,顾海平都会精心给老人家针灸半个小时,知道此时山丹才看到父亲的腿是个什么状况:足髁部到膝盖稍稍下一点儿的地方皮肤都是青紫的,厚厚的一层皮肤已经没有了痛觉。
山丹忍不住的心酸,眼泪簌簌地落在父亲的腿上,顾海平轻轻地拍拍山丹的背,说:“没事儿!不是有我呢吗?你放心,我一定给咱爸治好,保证我去读书之前治好它。”
顾海平对山丹父母自从结婚开始,就改口叫爸妈了,叫得亲切、自然,这也让山丹很感动,而她始终喊不出顾海平的父母爸爸妈妈,也因此而心存内疚。
山丹知道他在安慰她,这样的坏死任是神仙都难以妙手回春了。
但顾海平每天晚上无论怎样繁忙都会抽时间给老人家针灸、放血,加上中药泡脚、按摩、理疗,父亲的腿渐渐开始有了知觉,并且青紫也开始慢慢减退,每天都会有大片的死皮脱落,长出粉红的新肉。
看到如此神奇的疗效,山丹明白顾海平之所以能短时间内事业就做得风生水起,那绝不是凭空而来的。
她也深深为中医——祖国医学的神奇而震撼,而他也悟到了中医的精华。
山丹再一次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无条件地支持顾海平学以至精,千万不能因为世俗的一切事宜影响了他的成就。
父母从乡下来到大城市,一切都不适应。
语言不通就是最大的障碍。每天下楼,坐在树荫下,和院子里的老人家一起乘凉,都不能聊天,也听不懂人家的交谈。
山丹和顾海平每天都按时上下班,山丹中午因为路远也没法回家,小玉上幼儿园也是早上出门,晚上到家。所以老人家只有在中午时候,顾海平下班见一见,只有到晚上才能和山丹、小玉一起说说话。
这和江岸草原的生活环境差别实在太大了。
每天无所事事的父母都在盼望着晚上的到来,母亲每天都到山丹下班回家的路口等待,远远看到母亲期盼的身影,山丹心里就很难受,看来留父母在此生活不见得是个孝顺的举动,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的生活环境了。
所谓故土难离便是离不开那生活了一辈子的习惯和环境。
父亲的血压也随着永城气温的升高而水涨船高了起来,进而每天都喊头痛。
山丹和顾海平两个医生加上一个三甲医院的心血管系统的教授级主任都搞不掂,血压明明已经控制了下来,但父亲的头痛仍然不见缓解。父亲说他们还不如江岸一个赤脚医生的医术,这让大家都很尴尬。
后来山丹和顾海平分析,估计是老人家太过紧张,适应不了永城这样的气候,或者大脑出了什么问题?
于是带老人家做了脑部ct和脑多普勒,结果表明:脑动脉中度硬化,脑供血不足导致头痛。再加上不适应气温的骤升而导致头部剧烈疼痛。
草原大酒大肉的饮食习惯导致很多人血管硬化,中风的比例很高。
山丹很庆幸:好在父亲来到永城,能够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铁蛋儿爷爷便是脑动脉破裂去世的。
于是,及时输入软化、疏通血管的各种药物,再加上深海鱼油、大豆卵磷脂等保健类药品,父亲的头痛终于得到缓解,山丹的压力也减少不少。
但好景不长,刚刚过了一个月,铁蛋儿大便开始念叨着回家了,每天眉头皱成一团,说身上哪儿哪儿都不舒服,铁蛋儿妈很生气,但也不敢发作,担心气坏铁蛋儿大的身体回不去。
母亲悄悄地和山丹说:“他是担心回不去江岸,死在这儿,怕火化了他。”
唉!本来接父母过来是为了他们可以轻松自在生活,安度晚年的,如今整出这么多麻烦,山丹感觉有点不舒心。想想顾海平千里迢迢历尽千辛万苦接他们来,不管怎样也要给她点点面子不是?
每天好吃好喝供养,身体一直在积极治疗中,看到顾海平每天汗流浃背地帮父亲治疗而毫无怨言,山丹心里很感动,但父亲却……
气温高,但父亲又受不了空调的低温,所以,只能日夜吹住电风扇,也难为了老人家。
山丹在中间也是左右为难,私下里又安抚顾海平,但顾海平却并未有所嫌弃,他说:“老人家老了都这样,你我老了也这样,像个孩子。况且你的父母也就是我的父母,我不会在意的。只要他们能舒服、健康、高兴就行了。”
也难得顾海平的随和、好脾气。山丹自然心存感激。
父亲常常念叨要回去,但顾海平和山丹实在没有时间送,好在顾海平博士的录取通知书四月初就到了,说是八月底开学报到,那就只能等顾海平开学时提前几天出门,送老人家回去了。
父亲终于有了盼头,也不再日日吵闹着回去,各种治疗仍在进行。父亲的身体也渐渐好了起来。
山丹心里在担忧着那一天的到来,顾海平和父母都离开她,家里只剩她和小玉,在这异地他乡,该是怎样的寂寞孤单?
但她绝不会为了自己而叫亲人们有一点儿委屈或者不舒服。父母为了儿女已经付出太多,她不能留他们下来,他们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母亲说自己像个傻子似的,这也让山丹很愧疚,想想孝顺不就是要顺着老人吗?他们觉得怎么高兴怎么过,这也是做儿女应该体谅的。
眼看着到了八月底,顾海平开始准备上学的手续和各种资料,山丹开始为顾海平打点行囊,虽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但山丹真的舍不得他走那么远,千山万水啊!
一个人一边整理顾海平的衣服,一边忍不住流泪。
北京的气候国庆之后气温就会下降,所以衣服要冬夏都带着,比如**的薄厚、长短、冬夏睡衣、各种保暖衣服,连袜子山丹都按照平时顾海平穿着的习惯一一准备好。各种外衣都熨好,折好,放入不同的服装袋,分门别类准备齐备。
母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眼里是万分的不舍,她不放心留山丹带个孩子在这么远的地方。但是,她的父母仍在,还有铁蛋儿大羸弱的身体没有人在身边照顾也不行,她放心不下。这真叫她心里很难受。
一三一、独自承载生活
一三一、独自承载生活
看着离家的日子一日日临近,顾海平的脾气忽然烦躁了起来,他也不想离开家。
但山丹柔声劝慰:“想想你的理想吧!若不是为了我能顺利读完大学你到处打工等了我四年,你早该博士毕业了,如今已经耽搁了几年,好不容易有这样好的机会,可以带着工资上学,我和小玉也有这么好的房子住,我有自己的收入支撑我们的开支,你也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乖!不烦恼!我们过年就回老家,和你一起。好不好?”
顾海平眼泪汪汪的看着山丹:“舍不得离开你们!舍不得离开家!”遂附在山丹的怀里紧紧相依。
这个有远大抱负的孩子气的男人已经离不开山丹的照顾和她的理解和共鸣,但短暂的分离足可以给他们的未来添上绚烂的光辉。山丹像拍小玉一样轻轻拍着顾海平的后背,一切的安抚都在指尖轻轻的抚摸中。
良久,顾海平抬起头痴情地望着山丹的眼睛,深深凝视!似乎他要驻进她的眼睛——永不离开。
无论怎么不愿意,地球都会一秒不停地转动,那一日还是来了,顾海平早早把小玉送去幼儿园。小玉还不懂得父亲要远行是怎样的感念,很淡定地和爸爸说再见。顾海平一次次鼻酸,小玉的成长缺少了多少父爱啊?
单位的面包车早早停在了楼下,科室有几个医生来帮着搬行李,送行。
山丹挽着父母的手臂,上车。她忍着自己的眼泪,他们都走就只剩她自己一个人了,她甚至有点害怕晚上下班回家面对本来热闹而如今空寥寥的房子。
到了火车站,早有顾海平铁路的病人帮买好卧铺车票,并领一行人从贵宾席直接上了车。
在进站口,山丹紧紧拥抱了母亲,又拥抱了瘦弱的父亲,热泪终于泉涌般流下来,她不知道这一次以后何时才可以如此紧抱着自己的父母?这一生还有多少机会尽孝?
顾海平从山丹后面揽了山丹的肩,暗暗使劲给她力量,她明白她应该让他们放心她,但一个人面对生活,她还是有点儿力不从心。
她没敢送进车站里面,她担心自己克制不了自己会痛哭失声,她怕他们担心。她看着父母和顾海平的身影消失在进站口,她蹲下身哭出了声。
送行的朋友安慰山丹:“你记得他是去读书,去提高了,去给你们挣一个更加好的未来,这是件高兴的事儿,你就不难过了。”
她哪里知道,她和他的分离是那么地叫她难舍!加上父母这一次回去或许便没有机会再来了,她伤心不已。
朋友把山丹送到单位,陪了她一个上午,看山丹情绪渐渐缓和才告别离去,他们都知道顾海平和山丹的故事,懂得他们的感情笃深。
一天在坐卧不宁中度过,顾海平不时发短信回来报告行程,多少减轻了一点点她的焦躁。
晚上下班,山丹直接去幼儿园接小玉回家,在路上两人去吃了肯德基,山丹没有心思做饭。
不过有小玉的小嘴不停地说东说西,山丹的注意力也被分散了很多,顾海平等小玉到家时,打了电话回来,听到他的声音,山丹禁不住又流下眼泪,还没有离开多久,她就开始想他。
她一样离不开他,只要他下班到家,她便一分一秒都不愿意他出去。哪怕她在卧室看书,他在书房做事,只要他在,她的心便安宁、快乐。
如今,他已经在千里之外,她想他,他也想她。她甚至后悔自己把他赶去读书。留在她的身边陪着她过安稳自在的日子该多好?可是,她不能埋没了他的才华啊!
她宁可忍耐这刻骨的相思之苦,也要他有所作为。她知道他的心有多大,她懂得他的理想和远大抱负,她不该拖累了他,她深爱着他,她便要为了他像他为了自己一样不惜付出一切。
晚上,山丹给小玉洗好澡,洗了衣服。哄小玉睡觉,小玉不停地念叨想爸爸,讲了很多个故事,好不容易才把小玉安顿睡着。
山丹自己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她已经不习惯一个人睡一个偌大的床,它实在太过空旷了。
每天偎在顾海平的怀里,把腿搁在他的腿上,躺得舒舒服服了才能入睡。
一个人实在睡不着,山丹便起来拿了一本小说来看,直到看得迷迷糊糊睡过去,早上天气大亮醒来,才发现自己歪在床头以一个极难受的姿势睡着了。脖子像落枕了一样动不了,手脚发麻。还好,这一夜终于挨过去了。
她孩子暗暗心惊:曾经想过离开他,一个人生活,看来是不可能了。她明白自己的心,她离不开他——这一生。
早早起床,到阳台吹吹风,动动发麻的手臂和腿,她望向还有点阴霾的天气,似乎要下雨的样子。
收回阳台晾晒的衣服,开灯慢慢整理收拾,禁不住又一次想他,想他的点点滴滴。
不经意间发现雨滴已经开始敲打门窗,她发现新的一天是个阴雨天。
她望着窗外密致的雨幕,本来就抑郁的心情也随之寥落了起来。
小玉已经上学前班了,单位的幼儿园没有学前班,只能到附近一个省直幼儿园去上。平时因为幼儿园离顾海平单位近,都是顾海平送小玉去幼儿园,今天是她第一次要送小玉去上幼儿园,天又下这么大的雨,这让她有点担忧。
她呆呆地看着阴郁的天气,不仅又流下了眼泪。一个人在这异地他乡带个孩子生活对她是一种考验,她除了坚强去适应,没有一个人可以依靠。
母亲曾经要求留下来陪她和小玉,被她拒绝了。她不想母亲每天一个人在家从早盼星星盼月亮地盼到晚,况且还有父亲要照顾,还有姥姥姥爷要母亲照顾。她离得开母亲的照顾,但老人们离不开。所以山丹没有同意母亲留下来,母亲离去时恋恋不舍、伤心不已、放心不下的表情也让山丹很伤心。她突然觉得自己这么远离父母远离家乡是多么不孝。
但日子还久,她相信自己可以给父母以骄傲也可以给父母更多的经济支援。
在山丹思绪蔓延之时,小玉起来迷迷糊糊去上卫生间,山丹看看表已经七点了,也该叫小玉洗漱准备上学了。
小玉很乖,她已经和爸爸有了约定:要替爸爸好好照顾妈妈的。所以表现得像个大孩子一样很配合妈妈,背好小书包,穿好小雨衣,和妈妈一起出了门。
把小玉放在单车后面,山丹穿好雨衣把单车推出杂物房,冒雨送小玉去上幼儿园,小玉下车还安顿妈妈: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工作。这让山丹的心里暖融融的。
她还要踩半小时的单车才能到单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