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上次来家里我倒是听到席老师这么说了,只是我不知道是指这个。哈哈哈,现在倒是被他批评的人家的‘小打小闹’养活他了,真是此一时彼一时啊!”山丹不由地感叹道。
“嗯,王师兄也是十分厚道的人。是王师兄那时候上本科,席老师挑了十个学生做徒弟,对这十个人可谓悉心教导,现在还有五个在临床一线,都是医院的骨干了。但是成就都不是很大,这也是席老师深为遗憾的地方。他一直跟大学里和他同龄的一位李姓教授较劲,人家四个弟子,一个现在是中医药大学的副院长,一个是这个地区的名中医,一个出国加拿大在当地赫赫有名,还有一个在一个地级市建立了一个经典中医科研中心。相比较而言,他的弟子们都是在临床小打小闹,在这方面他是一直不得志的。也一直比较郁闷,所以人家弟子一当上副院长,他就很不爽了,再加上几个人给他穿小鞋,他一生气就甩手走人了。”顾海平说起席老师离职的缘由。
“哦,怪不得!那我可以理解席老师的草率了。不过也能理解席老师的弟子们为什么没有成大气候。从大学本科开始师从席老师,一个年轻人的视野和雄才大略也是从上大学开始积累的,纵观席老师的人生和谋略,以及做事的气概,大到做人的气量和心胸,就可以断定他的徒弟绝不会有怎样大的胸襟和谋略。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山丹问顾海平。
“对的。还有是李教授早就不在人世了,你还有什么好较劲的?人家的弟子有出息、有作为,也完全跟你没有任何瓜葛,可他就是不服气,每每说起来都是一顿义愤填膺的贬斥。好像人家的弟子根本就是投机钻营才搞得那么大名气的。我常常跟他讲:‘您老人家比他长命百岁就是你高明的有力证据啊。他再怎么样还不是治不好自己的病,英年早逝?’可是没有用的。”顾海平很无奈地说。
“这个其实也不能说明他高明,人命由天不由人,可能正是因为李教授的才华横溢才导致他英年早逝。而席老师其实自己心中很明白:他就是不如人家,但就是自己不愿意承认,还在死较劲。这样的胸襟和格局注定了他一生都不会有大成就,你信不信?即使你这次给他一个这么好的平台,他如果能把握,凭着他的学术和才华,完全可以做出一份大事业,但是我今天把话撂这儿:他会把这件事搞砸的。你不信等着瞧!”山丹断言。
“我也有预感,只是我只能尽力而为,希望可以帮到他,尽人事听天命吧。但愿他能跳出那个‘小我’的圈子,不再那么执拗和自我,把握这一次机会。”顾海平说道。
“你以为是他在跟人家较劲,其实是跟他自己较劲,你说是不是?人家没有因为他的较劲有丝毫影响,而他自己呢?几十年如一日地折磨自己,到头来,跟几个后生小辈较劲儿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说出去也是被人笑话的。”
“这或许就是他的命理格局,每个人都有他的出生、成长环境,说大一点,还有他三世带来的习性,聪明如席老师都不能克服,可想而知命理这个东西是何等的强悍?按说席老师把《黄帝内经》已经几乎到吃透了的程度,怎么就在这一点上不能突破?”顾海平表示有点不能理解。
“说个自负一点的话:他的生长环境可能不尽如人意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没能找到一位能和他琴瑟共鸣的爱人。因此,他一直是在一个人奋斗,没有一个人能给他最贴心的关怀和共鸣,也没有人能从旁提醒和支持。所以他一直是孤家寡人地在奋斗,性格之偏执也就能理解了。”山丹浅笑。
“嗯,你这句话又说到点子上了!我觉得遇到你之后,很多对事情和世事的认识和态度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你总是能在我有所偏颇时候及时把我拉回到主道上来,十几年的生活习惯、思维习惯,我已经能按照你的思维来进行思考,甚至有时候遇到事就会想:要是山丹遇到这样的事,她会怎么想?怎么做?然后就会想到**不离十你的做法;有时候也是第一时间就想找你讨个主意。虽然也得益于这些年对经典的研读,但你对我的影响还是主要的。”顾海平由衷地说道,又往山丹身边靠近一些。
“哈哈哈!其实是我一边给你一些建议,你一边在自己研读经典的悟彻,两者结合起来,你就形成现在比较平衡的性格特点,不过你原本就是个比较温顺、纯善、宅心仁厚的孩子,所以就不会走偏,老天也怜爱你,叫我来辅助你完成你心中的大业。就你让席老师出山这件事上,本来我明明知道一定搞不成,但是你的厚道和心意感动了我,我觉得给你试一试也是应该的。”山丹笑道。
“嗯!谢谢你!媳妇儿,我觉得老天对我实在太好了,给你来陪我一生,我知足!”顾海平吻着山丹的手深情地说。
回手抚摸着顾海平白皙、光洁的额头,山丹轻声说:“睡吧,时候不早了。”
两人相拥而眠,怡然入睡。(未完待续。)
三四七、姜还是老的辣
三四七、姜还是老的辣
第二天,顾海平就委婉地给席老师打了电话,说有一个这样的项目,看他老人家是否有时间参与,提供中医学术支持。
席老师接了顾海平的电话,表现的很是开心,于是顾海平把大家约好,晚上到湘菜馆聚一聚,介绍席老师和大家认识,并且协商一下合作的事情。
顾海平也要山丹一起去,他担心一个人照应不过来席老师的情绪,而山丹也很理解顾海平对席老师的心情,他不愿意席老师有任何不开心,但又担心以席老师的性格,可能一言不合或者人家一个神态不对就得罪了他。他太在乎席老师的情绪,时刻战战兢兢,这样是做不好事情的,但山丹也不想太过点拨,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一种感觉。
晚上山丹提前下了一会儿班,接了小玉,和顾海平一起到了离家不远的湘菜馆。刚到不久,就接到席老师的电话,人已到附近,但找不到湘菜馆,顾海平便急急忙忙出去接。
山丹和几位老总一起等待,小玉也安静地看自己的童话书。
大家东一句西一句的聊天,因为是第一次见面,山丹跟大家也不熟,于是她十分不自在,只好轻声跟小玉聊一聊她在学校的事情。大约过了半小时,顾海平才和席老师到来。
大家坐定,服务员把菜单拿来,山丹递一份给席老师,几位老总推让,便只有席老师来点了餐。
席间,大家说起想要成立一个中医养生园,就地址和未来的设置请教席老师,席老师也就养生园的规划设置,给出了大致的建议,但山丹明显可以感觉出来,席老师只是说了个表皮,不只是有所保留,是基本没有体现出他中医的修为。
山丹默默旁观,能感觉出几位老总有些自己的看法,气氛有些冷淡和尴尬。
顾海平也觉得没有他预期的效果,很是担心这件事情做不成,出来打圆场:“席老师的中医修为在永城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如果大家有缘合作,将来的建设、发展中,你们会慢慢领教的。毕竟这么高深的一门学术,一下两下是说不清楚多少的。”
山丹注意到顾海平这句话并没有给席老师圆了场,席老师的脸色一下子就有些不好看。
山丹暗想不好,席老师可能那根敏感的神经又出来了,难道是怪怨顾海平这样介绍他?好像吹捧一样,有损他的尊严?
山丹遂装作很不在意大家微妙的情绪变化,给席老师加了一筷子菜,问道:“老师还吃得惯湘菜吗?有些辣。好像按中医理论,这个季节似乎不应该吃辛辣之物哎。”
席老师的情绪有所缓和,浅笑说道:“你说得对,秋冬交替,气候属于燥、寒交替之际,应该滋阴润燥了。不过少吃一些辛辣之物来驱寒也还可以。你点的这锅沙骨莲藕汤还是不错的。”
“我也发现您点的菜都是微辣的耶,您是把中医思想时时刻刻运用到生活中了。我还要请教您能一个问题呢,有一句话是‘春捂秋冻’,您觉得对不对呢?比方说,小玉现在要不要天冷加衣?”山丹巧妙地把话题引开,但却不离中医的范畴。
“哈哈哈,所以我经常说山丹的悟性是极好的,海平你看,山丹就已经注意到我点菜就用到了中医思想,你可能就未必注意到。”席老师开心地笑起来。
“哦。”顾海平低声应道。
“至于你问的‘春捂秋冻’还是有些中医思想的,你想想春天是什么季节?阳气升起的季节,对不对,万物复苏,冬眠的动物都爬出了洞。经过一个冬季的蛰伏,阴气蓄积,所以大家都要活泛起来。不过也不能忘记,我们捂了一冬天,身体阳气不足,阳气不足怎么样?抵御外邪的能力就不足,一旦衣物脱得太早,而阳气还不足以护卫身体,那怎么样?就是生病了呗。而春天也是肺气升腾、条达之际,而此时受到外邪干扰,最容易就是肺经出问题。因此你看到一到春季,很多老慢支、肺心病的病人就难过了。很多人的春邪之病也体现在呼吸道,对不对?还因为西医所说的病毒、细菌春天了也活泛起来了。”席老师耐心解释道。
“至于‘秋冻’,也是类似的道理,夏季过去,天气转凉的同时,阳气有所下降,但我们经过夏季的阳气补养,身体强壮而活泛,这时候还是需要利用身体本身抵御外邪的能力来达到不生病,适当地‘秋冻’也是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之术。但是老人家和体弱阳气不足之人就不要‘秋冻’了,因为他们的阳气不够用,不足以抵御外邪,就只能及时加衣来增加一些保护了。而对于身体健康的小孩子倒是应该‘秋冻’一些。对不对啊?小玉。”席老师开心地逗小玉。
“嗯,对!其实大致是对于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要春捂秋冻的,而对于有慢性病或者体弱的人、老年人还是要因人而异的。”山丹回应道。
“对啊!中医思想也是很灵活的呀,不能那么教条,什么时候都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你比方说大家想要成立一个中医养生园这件事情,就是要先有一个大致的方向,比如地点的选择、规模的设计、然后才是具体的功能设置。”席老师说到养生园,老总们都来了精神。
“那您说,我们如果在永城投资建园,您觉得在哪一块地方比较好?”魏总迫不及待地问道。
“那先要看哪一块有合适地盘。”席老师又一拳太极打出去。
“现在锦疆开发区,我看还可以,您觉得呢?”顾海平也有些看不过,直接问道。
席老师却没有回答,低头吃菜。
几位老总对视一眼,都不说话。
顾海平看向山丹,山丹轻轻摇头。
席老师吃完菜,慢条斯理地说:“锦疆开发区,还行,可以考虑。”但是却没有做任何分析和解释。
席老师一副高高在上、不愿多聊的姿态,跟顾海平之前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形成鲜明对比,大家觉得这尊大神不好请,于是心生退意。
顾海平有点着急,使眼色给山丹,山丹也是没有太多办法,席老师就是这样的性格,怎么办?
顾海平索性说道:“我觉得锦疆开发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八卦方位,或者五行相配,都是个蛮不错的选择,您觉得呢?”
“你不是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吗?那不是挺好?”席老师有些不太高兴。
这句话彻底噎住了顾海平,他低头不语。
李总看着是这样的状况,以为是席老师根本不愿意接这摊子事,于是他站起身说:“谢谢席老师大驾光临,我还有事儿,先走一步,你们继续。”然后,抱抱拳,大步流星走出酒店。
季总也有离去的意向,被年长一点的赵总眼色制止。
顾海平有些尴尬,山丹看到大家都不太自在,说道:“要不待会儿大家到家里坐坐吧,孩子还要回家做作业,大家要是吃好了,就一起去吧?”
“不好再打扰了,下次吧,来日方长,我们还要仰仗顾博呢。”魏总起身说道。
大家起身告辞,席老师微微起身点头致意,顾海平送出几位老总,欲言又止,大家挥挥手告别。
顾海平回到酒桌旁,看到席老师和小玉正在开心地聊天,顾海平看看山丹,山丹没有任何表示,便默默地坐下来。
“老师,我觉得这是个机会,也能做成个大事业,您怎么看?”顾海平没有理会山丹制止的眼色,直接问道。
“海平啊!你还是有些不谙世事,你以为他们能做成吗?”席老师冒出这一句,让山丹也有些意外。
“为什么做不成?他们专门热切地想要做这件事,跟我来到永城,参观了我的中心,还到处看地点,商议养生园的相关设置,怎么就做不成?”顾海平有些疑惑。
“你看看他们是几个人?”席老师反问。
“五个啊,怎么了?”顾海平觉得更加疑惑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这五个人,我席间注意了一下,各自的性情很不相同、也不协调,况且,如果是五个人合资做事,注定是做不成的。你听说过海南的‘万通六雄’吗?1991年下半年,海南的经济遭受第一次低潮。由于潘石屹经营的砖厂停产,不得不回到海口。漂泊的岁月中,他结识了漂泊的冯仑、王功权、刘军、王启富、易小迪等几个意气相投的朋友,他们共同创立了海南万通,后来人们把他们称为“万通六君子”。当时,六个人是一腔热血,性格鲜明,各有所长的男人,于是大家聚集起来干成了一些事情,但是,没有几年,他们就分道扬镳了,虽然各自都还有所成就,但是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就是一伙水平相当的人在一起是做不成事情的。”席老师说道。
山丹和顾海平面面相觑,没有做声。
“况且,今天我看到的几个人,远远没有‘万通六君子’的智慧和义气,又是自以为有些成就的人,这么多人没有一个是可以作为统帅和领导的,大家地位、策略、智商相似,谁又服气谁?到时候一旦涉及到各自的利益,估计就会内斗、就会一拍两散,当时‘万通六君子’的大哥冯仑是有着相当的担当、胸襟和智慧的人,他的领导能力和统帅力都是非常了不得的,也没能维持几年,就这几个人,我不看好他们。”席老师夹起一筷子菜放入口中,慢慢体味。
顾海平看向山丹,山丹觉得席老师的话有些道理,微微点头。
“我倒没想那么多,只是觉得他们非常想干成这件事,想到您有这样的能力,就想双方合作,做一番事业,是我们都希望的。”顾海平说道。
“是啊!我们都希望您能把您的智慧、才华发挥出来,原来在体制里受到诸多限制,现在您是自由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我们觉得你出山是最合适不过的,看来我们是想得太简单了。”山丹有些抱歉地说。
“你们的心思我懂的,只是你们还是经见的世事太少,对一些事情的把握上,有些经验不足,有时候也看不到实质上去,这不怨你们,你们这么年轻就能有这样的认识和作为已经很好了,我也谢谢你们的关心。”席老师很诚恳地说。
“唉!我们还以为这是个好机会呢。海平一直觉得自己没本事,帮不上您,让您的智慧和卓越的学识被埋没,这也是他们做学生的无能,所以有这个机会,就十分匆忙地找您了,还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