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如玉真有左青竹说的那么好吗?既然如此为何嫁给了那么一个货色?人丑不说,还是个敲诈勒索恶心无赖。骆千帆想起在“武大嫂家常菜”发生的事情心中充满了困惑。
左青竹虽然羡慕,却并不妒忌,她事事看得开,很乐观,说起她自己也很知足:“我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临时工,连合同、养老保险都不给交,现在做了站长,是报社里的人,报社给交养老保险,工资也涨了500多,现在每个月都可以给家里汇1000块钱供两个弟弟上学,手里还能剩一千多,很不错了。”
骆千帆看着左青竹满足的可爱神态,不由笑了起来。这样的好员工,善良、知足又有责任感,将来自己手里有了权力,一定重用她。
骆千帆跟着左青竹半天跑下来,记住了这个区域里所有订户的位置。于是提出来,第二天起就不用麻烦左青竹带着跑了。
左青竹很吃惊又有些担心:“你确定不用我再带了?可千万别觉得过意不去,我带你几天也是应该的,投递的事情不是小事,不能出错,也不能耽误。”
骆千帆拍着胸脯保证:“左站长,你放心好了,我保证不会出差错的!”左青竹点点头:“那我可不带你了,你要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万一出错了也别担心,我去跟订户解释。”
“左站长,你真是个好员工好领导,将来一定会受到重用。”
左青竹咯咯笑了,说:“等你当了大老板,我给你打工,你要重用我,给我发高工资。等我有了钱,也去上大学,圆大学梦,学新闻,像你们一样当记者。”
骆千帆也笑了——左青竹真的又单纯又善良。
……
此后几天,骆千帆跑熟了他所负责的投递区域,每天都早早地完成投递任务。
他从发行站领了10本订阅发票,针对老订户一一上门发行。
如果骆千帆愿意,他属于那种能说会道的类型,客客气气跟老订户们套近乎,三说两说,大多续订,半个月下来,八十多个老订户已经续订了六七十个,其它也都是时间问题。
他当然“饶”不了最铁的两个哥们,给宋小胡子和老凯“摊派”发行任务。在宋小胡子办公室扔了三本发票,扔给老凯三本发票。
宋小胡不负众望,帮忙订阅出去60份报纸,不过旁敲侧击地、提出来:发行提成要对半分。
老凯掐大头,拿着发票把海鲜批发市场里几个大老板叫到一块儿吃了个饭,这些人都是开宝马奔驰的主儿,有的是钱,每个人20份,最后敲定了120份,还有一本发票没用完,放在了海鲜城的管理办公室,最后订回来20份散户。算下来,宋炭老凯一共解决了200份,超额完成“摊派”任务,加上那些老订户,骆千帆已经发行了270多份。
骆千帆把发票交回到左青竹的手上,左青竹又惊又喜,瞬间花开:“骆千帆你太厉害了,才半个月你就订了270份报纸,光提成就比我俩月工资还高。”骆千帆沾沾自喜,说我也是靠俩兄弟帮忙。
左青竹很激动,给颜如玉打电话报喜:“颜主任,您没看错骆千帆,他太牛了,半个月就订了270份报纸,给全站开了个好头。”
颜如玉很高兴,“他在站里吗?我来找他……”
“好,他……”左青竹刚要说“他在”,回头一看骆千帆冲她连摇头带摆手,忙绕了个弯儿:“他不在,他要来了我再打电话给您……”
挂了电话,左青竹很不理解:“你为什么不见颜主任?她真的很好相处,没有领领导架子。”
骆千帆装出一脸的深沉:“谁都有不想见、不敢见的人不是吗?难道你就没有不想见的人?”
左青竹一愣。
她的手机响,低头一看便苦了脸:“我也有不想见的人,一共两个,一个是发行部副主任孙志,一个就是打电话的这一个?”
左青竹犹豫了半天终于还是接了:“喂……什么?你又来了?”
转身,发行站外面站了一个人,手里拎着一个购物袋,是送给左青竹的礼物。
第21章 影楼总经理
来人是个“大”帅哥,大龄、大个,看上去三十五六岁,头发油光锃亮,皮鞋也油光锃亮,像个成功人士。
他微微一笑,把购物袋往左青竹面前一递:“青竹,刚买的一条裙子快收下吧,今天晚上有没有时间,想请你看场电影可以吗?”
左青竹面露尴尬:“我不能收你的礼物,晚上也没有时间,你也知道的,我这边挺忙……”
“瞧你,又跟我见外,一件裙子、看场电影而已,怕什么?”
“余老板,我说很多次了,咱们俩不合适,您是个大老板,我不过是个打工妹,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不许再说这个,晚上6点,我来接你,一起吃饭看电影,就这么定了!”
那人语气挺霸道,左青竹急了:“不行余老板,真的不行,晚上我有约了。”
“有约?”男人一愣,望望骆千帆,见他戴着个小红帽就有了三分轻视:“跟他?”
他的眼神刺激了骆千帆。本来他觉得这男人还不错,除了年龄大点儿,但有身份、有地位,郎才女貌追求左青竹挺合适,可是这家伙骨子里瞧不起发行员,怪不得左青竹不想见他。
左青竹给骆千帆使眼色求助,骆千帆装作没看见,冲那人嘿嘿一笑:“其实左站长没约会,更不是跟我约会,她像个公主一样,怎么可能瞧得上发行员……”
左青竹使劲儿瞪骆千帆,骆千帆说:“你瞪我我也这么说,其实你遇到了难事不妨跟这位先生说明白,人家是大老板,说不定能帮上忙呢?是这样的先生,左站长遇到了难事。”
“哦?什么难事?说说看。”
左青竹慌忙说道:“我没遇到难事……”
骆千帆却一脸忧心:“左站长你就别瞒他了,什么事都自己扛,这样不好。再说了,在你看来是天大的事,可别人看来小意思,举手之劳而已。是不是余老板?”
“是……是吧,到底什么难事?”
骆千帆说:“我先问问你做什么大生意的,你大名怎么称呼?”
“哦,我是‘抬花轿’婚纱摄影的总经理,余德阳。”
“哟,抬花轿,虹城前二的摄影楼,那左站长这点难事对您算不得什么。我先自我介绍,我姓骆,骆千帆,是个刚入门的发行员。您知道的,都市报正在突飞猛进大发展,三年上个大台阶,今年提出追赶同城媒体虹城晚报的目标,所以给各个发行站提出了巨大的发行任务,每个站长要带头发行2000份报纸。
“2000份,任务很重,您也知道的,左站长大客户不多,要完成2000份的任务太难了,愁得不行,您是大老板,又送礼又吃饭,但这些对左站长来说都是虚的,没用。左站长在意的是发行任务,要让左站长高兴不如帮她完成发行任务。”
“余老板,你别听他的,他……”左青竹不住地解释,可是骆千帆根本不听,打断左青竹,“批评”她:“左站长,有困难说出来有什么不好,我看出来了,余老板对您有好感,要追求您对不对?那就更应该帮忙了,一个人的困难两个人分担,相濡以沫,共同面对,有什么不好?
“退一万步说,如果他不帮你,你拒绝他他也没话说不是?余老板,我只是个发行的新兵,社会阅历方面也比您差得远,照您说,小骆我说得有没有道理?您不帮这个忙合适吗?”
骆千帆说话滴水不漏,把余德阳架住了下不来,只好说道:“……的确不合适……原来左站长发行任务这么重,好啊,以前我不知道也就算了,现在我知道了,一定尽力帮忙。一份报纸多少钱来着?”
“便宜,180一份,一年365天,相当于每天5毛钱,5毛钱买不了烟,喝不了茶,擦皮鞋都擦不了。如果您能帮左站长完成任务,看场电影吃个饭一定不是什么难事。”
“也是。青竹啊,这事我放在心上了,别发愁,既然你晚上有时间,我6点还来接你。”
左青竹还想拒绝,骆千帆一拉她的袖子,不让她说话。左青竹又要去还礼物,可余德阳已经出门,开上汽车走了。
左青竹抱着礼物很为难:“千帆啊,你不该那么说的,就算他愿意帮我,“抬花轿”也不可能订出20份报纸。还有这礼物,拿人家的手短……”
骆千帆一笑:“左站长,平常心,首先我觉得这个人还不错,虽然年龄比你大几岁,但有事业,有前途,跟他发展没什么不好。你不喜欢他?”
“也不是,就是觉得……”
“觉得他年龄大?”
“倒不完全是这个原因。反正我也说不清楚,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你俩怎么认识的?”
“偶尔认识的。抬花轿在虹城有四家店,规模最大的是虹东区总部这家店,但是去年发生一场火灾,总经理被开了,重装开业以后余德阳上任,但是生意大不如前,余德阳上任三个月毫无起色,现在势头被‘太平洋假日’完全压制,他也挺苦恼。
“上次我替段给他们店里送报纸,那个时候他刚调来当总经理,我看他一直在抽烟,就跟他聊了一会儿,从那就认识了,不过从那以后,他总是各种理由找我,送礼物,我……”
“我明白了,他追求你太主动反倒让你害怕!正好,发行任务押给他,相当于祭出一颗试金石,他若真喜欢你就会当成自己的事情,如果别有目的,他就不会真心实意帮你。反正主动权都会抓在你的手里,要进能进,要退能退,有何不可?再说了,就算你拒绝他也不能一味躲避不是?适当的策略也是必要的。”
左青竹歪着脑袋想了半天,觉得骆千帆所说也有一定道理,但一想到晚上要赴约又纠结起来:“可是他晚上来接我怎么办?”
骆千帆神秘一笑:“你放心吧左站长,晚上你随便找个地方散心,把发行站交给我,我来应对他。他若真心追求你,我成全他,帮他发展事业,他若别有动机,嘿嘿,那怪不得我,总之你放心,保证你吃不了亏。”
“你要做什么?”
“别问了。”
“那不行,我虽然不愿跟她相处,但他没做错什么,只是……追求我而已……”
“那好吧,既然你于心不忍,我们不如策划一个双赢的活动……”
骆千帆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左青竹脸上重新绽放了钦佩和善的笑容:“你怎么那么多鬼主意啊?”
第22章 第一单(1)
晚上6点,余德阳的汽车停在了门口,骆千帆正趴在那台破电脑前一边打字一边吸溜吸溜啃着一个热红薯。
余德阳按了按喇叭,骆千帆抬头冲他摆手:“别按了,左站长不在。”
“哪去了?不是说好6点我来接她吗?”余德阳站在了骆千帆面前,一脸被放了鸽子的表情。骆千帆继续盯着电脑,爱搭不理:“你问我我问谁?她说出去办点事,让我值班。”
余德阳好没趣,拨打左青竹的手机,打了三次都无人接听。
骆千帆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事:“余老板,帮帮忙,帮我看家,我一会儿就回来。”拿着红薯急匆匆出了门,一拐弯儿不见了踪影。
余德阳没办法,只好坐下来等着。桌子上乱七八糟堆了许多文件,余德阳一眼瞅见一份文件上写着“太平洋婚纱影楼”字样。
“太平洋”是“抬花轿”的直接竞争对手,两家竞争犬牙交错,抬花轿一场大火以后就被太平洋压制住了。
余德阳顿时来了兴致,急忙抽出来看,是一份“虹城都市报与太平洋婚纱影楼合作初步协议”,“甲方:太平洋婚纱影楼;乙方:虹城都市报。”
“……合作期间,乙方将在12个月内严格执行‘见证’方案,提升影楼影响力和亲民性,继续提升太平洋影楼的优势地位;确保‘见证’的唯一性,乙方不能与其他影楼,尤其不能与‘抬花轿’执行类似合作,违约者将处合作总价双倍赔偿……”
“见证”方案是什么玩意?虹城都市报跟太平洋搞什么活动?
余德阳正琢磨呢,骆千帆回来了,余德阳将协议一折,揣进了袖筒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虞丰年浑然不知:“余老板,谢谢啊,坐坐坐,估摸着左站长很快就回来了?”
“好好好,你忙你的。”
过了一会儿,骆千帆接了个电话,便打电话边四处翻找:“嘿?协议哪儿去了?明明就在桌子上……余老板,有没有看到一份协议?”
“没有啊?什么协议?”
“一份虹城都市报与……一个企业的合作协议。”
“没见着啊,着急吗,找东西就是这样,你找它的时候找不着,不找它的时候他自己就跳出来了。”
“就是着急才找,我们跟一家企业搞一个合作,谈得很好,现在要把协议完善一下,很快就能签约了。”骆千帆外面找不到,又去屋找,余德阳一看躲不过去了,不得不从袖筒里把协议抽出来,放在了电脑后边,又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喊骆千帆:“小骆,是不是这个?在电脑后边呢。”说着,假装探身子从电脑后面拿起来。
骆千帆急忙跑出来,看协议拿在余德阳的手里便一把夺过去:“余总,你可不能看。协议的内容你没看到吧?!”
“我哪有看,这不是刚找到?”
“真没看?”
“没看。不过看到‘太平洋影楼’了?兄弟,你们虹城都市报要跟太平洋搞什么合作?”
“对不起余总,这个我不能说,你也别问了。对了,你答应左站长的事情怎么样了?她是站长,订报的压力好大,赢得得美人心要付出努力的。”
“……是是,我会想办法的。小骆啊,来来来,坐下聊聊。”余德阳把姿态放得很低,递根烟给骆千帆,“兄弟,‘见证’是什么意思?”
“‘见证’嘛……嘿余老板你这可不对,你不是说没看协议吗?”
“这不是扫了一眼吗?别生气,说说看,‘见证’到底什么意思?”
“真不能说,太平洋已经把合作协议报给了总部,总部也同意了,等两下签了协议600份报纸就订出去了,我现在把合作内容告诉你,那不是作死?余老板,得了,您也别问了。”
他越不说,余德阳越难受,竞争对手的神秘动向他怎么能不关心?“小骆啊,我是这么想的?协议不是没签吗?没签的话咱们两家也可以合作啊。太平洋是全国连锁,但我们抬花轿是本地名牌,十多年的老品牌虹城人更认可。”
骆千帆并不认同:“太平洋能做成全国连锁的大品牌自然有其内在的原因,抬花轿冲不出虹城显然也存在着掣肘的瓶颈。我们不愿意跟本土企业合作,思想不解放,明明是双赢的事情,老觉得别人骗他,好像要从他口袋里掏钱……哦哦哦,余总你别误会,不是说你们,你们能做成本地老大也不容易……”
“兄弟啊,你说话不像个一般的发行员,有水平,也有见识。”
骆千帆嘿嘿笑了:“不是咱吹牛,我跟其他发行员还真有点不一样,我是虹城都市报的记者,转正之后被下放锻炼,相当于领导任命挂职锻炼,明白吗?我在这儿待三个月,三个月以后我还回去当记者。我给你提一篇稿子看你有没有印象,一条红金龙鱼卖了十万,看到过这个新闻吗?我写的。”
余德阳还真看过,头版主图那条神气的红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