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眼人生- 第6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卫秋祥在官场里混了一辈子了,那里能听不出穆国兴的话来,今天早上贡灵东来找他的时候,也是向他做了好一阵子检讨,当时卫秋祥也批评了他,让贡灵东自己去找穆国兴承认错误,但是架不住贡灵东的软缠硬磨,最后还是亲自来了。

    其实像这种小事,贡灵东根本就没有必要小题大做,小孙老师夫妻俩也没必要把这件小事当成事。小孩子在学校里受到点批评这是很正常的,作为穆国兴也断然不会利用这点小事去打击报复谁的,说到底,还是这些人一种对权势的畏惧感在作怪。

    至于小孙老师在学校的做法也确实是有错误,但是仔细想一想,这个社会不就是这样吗?在一些人的眼里,谁家的老子官大,谁就是老大。不仅是同龄人要听他的,就是年长的也不敢怠慢他。其实有一些人的本质还真的不是这样,主要还是在他们的成长的过程中,在官本位的思想熏陶下,被这些人给捧起来的。这才使他们飘飘然,昏昏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才出了那么多的衙内和恶少。

    卫秋祥也知道,穆国兴是绝不屑与在这件事情上和一个幼儿教师一般见识的,但是,如果不亲自跑这一趟,不要说是小孙老师两口子了,就是贡灵东本人也会耿耿于怀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如果再碰巧了,出现点事情,这些人就会把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以为是穆国兴在指使人对他们打击报复,这样对穆国兴的影响也是很坏的。

    卫秋祥这样做,从某一个方面来讲,也是为了穆国兴。从这一件小事也可以看得出来,官场中一些人的势力眼是无处不在的。一个小孩子都能因为他们老子的官职分成高低来,更不用说其他的问题了。也许这些孩子的家长并没有这种想法,但是,其他的人可就未必没有这种想法了。

    两个人又聊了一会,卫秋祥突然说道:“按照惯例,再有一个多月,就要召开人代会了,请问穆书记有什么指示?”

    “呵呵,还是按照上级人大的指示精神办吧,做好人大代表的工作,保证选举的顺利进行。常委会也将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讨论,届时还要请秋祥同志来列席一下,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提出来,我们一块研究解决!”

    卫秋祥明白了,穆国兴并不想利用这次人代会做什么文章。听从上级人大的指示精神,保证选举的顺利进行,那就意味着要使袁保正顺利去掉前面的那个代字。尽管大家都知道,袁保正不是一个合格称职的市长,但是在上级组织部门没有做出免去他市长的决定之前,依然要保证他能够顺利的当选,这就是组织原则,是任何人也不能违反的。

    应一伟敲门走了进来:“穆书记,去交通局调研的时间到了,是否请您现在就出?”

    卫秋祥站了起来:“穆书记,不好意思,耽误你的工作了!”

    送走了卫秋祥,应一伟收拾了一下穆国兴办公桌上的文件,提着穆国兴的包,端着他的茶杯,亦步亦趋的跟着穆国兴走向了电梯间。

    穆国兴这次到交通局调研,主要就是去了解一下交通局的干部对这次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的意见。选择这个地方,也是有目的的,交通局可以说是这次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虽然交通局是不可能被撤销的,但是,那里面的领导班子人数之庞大,是令人咂舌的。

    交通局除了一个正局(副厅)级的局长之外,还有一个正局级的党组书记,其他的就是一些副局长了,正局加副局,林林总总的竟然有十三个人。如果按领导班子的人数来说,不仅在安江市是屈一指的,就是在整个顺海省,乃至全国也不多见。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由于历史原因所造成的。像交通局这种比较重要的部门,谁都想把他紧紧的抓在手里,换一个书记或者市长,就往里面赛一个人,塞到最后就成了这种结果了。

    现任的局长冯一军就是何永来担任市长的时候提拔起来的。这个人还是比较有工作能力的,他原来是公路局的一个副局长,何永来是看他在修建那条虞州通往安江的高路的时候干的不错,再加上这个人能说会道的,哄的何永来开心了,这才把他从一个公路局的副局长提拔为交通局的一把手。

    为这事,何永来还和前任市委书记斗争了好一阵子。冯一军看到何永来这么支持他,自然也对何永来是感恩戴德言听计从,曾被安江市官场上的人称为何永来放在交通局的一条哈巴狗。

    这个冯一军也确实是很聪明,他也知道,以他的资历即便是有何永来的支持,也很难打开工作局面的。他到了交通局并之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搞一朝天子一朝臣,而是与原来的那些副局长们很快就打成一片了。

    冯一军为了进一步笼络住人心,就想办法筹建了一大笔资金,给他手下的这些副局长们以及退休还健在的老局长们建了一栋局级宿舍楼,又给所有的副局长们更换了新车,并且大幅度提高了交通局干部的福利待遇。

    交通局是一个非常有油水的单位,冯一军在花钱方面是大手大脚,只要是牵扯到干部的待遇,是绝无二话,大笔一挥立刻批示办理。他以为,反正是公家的钱花了也不心疼,又没有装到自己的口袋里,有什么好怕的。

    这样以来,冯一军很快就在交通局里站稳了脚跟,全局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不夸他这个局长好的,交通局很快就被他经营成了一个独立王国。

一千二百七十六章局长还是处长

    穆国兴来到安江之后,到这里来调研时,也现了他们标准建宿舍楼和标准配车的问题。经过纪委和组织部的联合调查,当时也没有现他们有明显的贪腐行为,再加上穆国兴当时正与何永来斗的不可开交,最后也只能让他们补齐了建宿舍标准那一部分的价款。至于标准配备的车辆,则全部调整给了市人大和政协。对于冯一军这个直接责任人,也只能让他写了一份深刻的检讨就算是了事了。

    这也是穆国兴的无奈之举,何永来当政时长期形成的一种恶俗,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的,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杀杀这股歪风邪气,不使继续蔓延而已。毕竟新到一个地方执政,还是要以安定这个大局为重,大加杀伐,只会加深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对穆国兴尽快的打开工作局面是很不利的。

    穆国兴利用城市升格干部升级的机会,让组织部门对全部市直机关的干部进行了考察,也处理了一部分闹的实在不像话的干部,但是,对于一些并无大恶的干部他却是毫无办法。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的官只要是升上来了,没有问题你就没有办法再让他们下去,严格的说起来,这就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尽管知道安江市的市直机关人浮于事,干部队伍臃肿,穆国兴也只能承认这个现实。

    这一次,中央有关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的文件下来后,穆国兴就有了尚方宝剑,他就要对这种现象进行清理了。尽管他也知道遇到的阻力将是非常大的,他也只能坚定的走下去。整顿不好干部队伍,市委提出的五年展规划就很难得到顺利的实施。

    有人说治国其实就是在治吏,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同样,一个地方的吏治清不清明,也关系到这里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展。

    穆国兴来到交通局大门口的时候,局长冯一军正带着他的一班人和下面处室的干部们等候在那里。

    看到这些脸上堆满媚笑的官员,穆国兴的头都大了,他也很清楚,按照中央的文件要求,像安江市交通局这种单位,最多只能保留一个局长,一个党组书记,和四个副局长。这就意味着要有七个干部将要异地安置。安置不了的,就要动员他们提前退职休养。

    穆国兴也知道,这些官员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的背景,拿下谁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稍有不慎就会得罪一些方方面面的关系,从这一段时间一些人给穆国兴打电话的情况来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穆书记,您好!我代表交通局的全体干部和职工欢迎您来检查指导工作!”

    穆国兴微笑着和冯一军握手:“冯局长,你们的队伍很壮观嘛,比市常委会的人还要多!”

    市委办公厅给交通局下达的通知已经明确指明,穆书记到交通局调研主要就是了解干部的定编情况,所以穆国兴也就不必再忌讳什么了,直截了当的就表示出了交通局的干部太多的意思。

    也不知道冯一军是没有听出穆国兴话里的意思还是另有其他的原因,只是嘿嘿的笑着,一句话也没有讲,为他介绍起身后这些迎接的官员们。

    一番握手寒暄之后,穆国兴被众人簇拥着走进了会议室,陪同他来调研的市委副秘书长唐世洲,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千篇一律的汇报就开始了。

    冯一军对这次穆国兴来调研可是下足了功夫,组织起办公室的一帮秀才们,躲到宾馆里,连续奋战了几天几夜,几易其稿才完成了这份汇报材料。

    平心而论。这份汇报材料写的却是不错,有事实有根据,中心的一个意思就是,交通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担负的工作也非常重要,人手少了确实忙不过来。穆国兴听汇报里的意思,好像还有一种现在这么多人不仅不能裁,而且还有不够用的感觉。这可真是有意思。

    冯一军汇报完了工作,穆国兴站了起来,走到会议室墙上挂的那份交通局主要领导分工负责示意图面前,仔细的看了起来。

    这份示意图制作的很精美,看得出来,这些人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的。交通局包括工会在内,一共有十二个处室,除了局长冯一军主持全面工作之外,剩下的十二个人一个人分管一个处室,一个也不多,一个也不少。

    看到这里穆国兴笑了,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凑的这么合适。要是再多出一个副局长来,肯定是不够分的,要是少一个副局长,又不够管的,难道原来的市委就是按照这些处室给配的局长和副局长?

    穆国兴正在看着这份示意图的时候,交通局的干部们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眼瞪小眼,大气也不敢出,谁也不知道市委书记此刻心里在琢磨着什么。

    过了一会,穆国兴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了下来,对市委副秘:“唐秘书长,你把这次中央和市委关于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的文件再组织大家学习一次。”

    这一份文件市委早就了下来,不用冯一军这个当局长的催促,每一个副局长都主动的复印了一份,认真的学习了起来。牵扯到自己官帽子的问题,那可是马虎不得,这次的学习不用组织也学的很认真。这些干部们不仅深刻的领会了文件的精神,而且对一些重要的段落,还能一字不落的背诵出来。

    虽然大家早就学习过了这些文件,但此时当着市委书记的面,从市委副秘书长的嘴里再读了出来,感觉到味道就是不一般。这些干部们一边听着,一边在心中衡量着自己,看看有几分把握能保住自己头上的这顶帽子。

    文件很快的就宣读完了,穆国兴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这些官员们知道书记要准备讲话了,一个个的集中起了精力。此时会议室里安静极了,仿佛一根针掉在地上也会听得见的。

    “同志们,中央和市委对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的文件已经学习完了,这一次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中央对机构改革和干部定编工作的决心非常大,哪一个省市执行的不够好,就要有哪一个省市的主要领导负责任。轻则要受批评,重则要调整工作,这就说明这一次的改革和定编不是在走过场,而是要动真格的了。”

    穆国兴喝了一口茶又继续说道:“现在市委准备把这两项工作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先进行机构改革。根据市委的方案,批将要改掉十一个正局级的单位,和五个副局级的单位,这就意味着有八十多个正局,副局和正处级干部将异地安置。”

    “第二步就是在机构改革的同时,干部的定编工作也要同时跟上。当然我们不能一哄而上,市委准备要在市直机关当中选出那么三两个试点单位,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你们交通局就被列入了试点单位之一,而我这个市委书记就是主抓你们这个点的。”

    “为什么要选中交通局做试点,这是市委经过充分的研究和酝酿做出的决定。先交通局的工作非常重要,干部又是标最严重的单位之一,只有在你们这里试点取得了成功,今后的改革才能顺利进行。所以,我今天来调研就是要向同志们吹吹风打个招呼。让大家有个思想准备。如何以正确的态度来执行中央和市委的有关指示!”

一千二百七十七章官帽子的问题

    穆国兴看了看会场里的干部,走到刚才看过的那份交通局主要领导分工示意图前面,指着上面说道:“大家看一看,交通局里现在一共有十二个处室,每一个处室由一名副局长分管。我刚才看到这里都感觉到有一点好笑,你们究竟是一个副局长呢,还是一个处室的处长呢?”

    穆国兴这句话引起了大家一阵轻轻的哄笑,这些副局长们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们也知道穆书记说的确实是实话,虽然在名义上他们是一个副局长,其实做的也就是处长的工作。

    正是由于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方法,常常使他们分管处室的头头们无所适从,有些工作本来应该负起责任来,可就是因为上面还有个分管的副局长,也就不敢做主。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无休止的请示讨论起个没完没了,既影响了工作,又浪费了资源,有时还会影响到大家的团结。

    看到现在的气氛不像刚才那么严肃了,穆国兴又说道:“根据中央的文件,结合我们安江市的具体情况,交通局这一次只能保留两正四副,这就意味着还有七位同志要另行安置,安置不了的怎么办呢,年龄相对大一点的,就要动员他们提前退职休养,年轻一点的就要动员他们去一些事业单位,所以这项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

    穆国兴的话音刚落,会场上的气氛又一次严肃了起来,这些头头们都在琢磨着这一次的定编谁能够留下,谁又会离开岗位。他们也很清楚,这次的干部定编势在必行,从市委书记的态度来看,决心也非常大,绝不会像前几次那样雨过地皮湿,走个过场就算是了事。

    穆国兴微微一笑又说道:“谁走谁留这不是哪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谁走了心里都不舒服,这是毫无疑问的,那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这次干部定编当中来,我的意见是,要实行组织考核、竞争上岗和民主评议三方面相结合的办法,真正使一些清正廉明、工作能力强的干部留下来。”

    对于这三方面,其实也并不是穆国兴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中央对有关干部的使用规定就是如此,只不过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就拿竞争上岗这一条来说吧,在组织部门的考核当中,也经常就是走走过场,主要还是以长官意志为主。只要是领导看好或者是提名的人,基本上都会被提拔起来的,说到底还是一个体制方面的问题。

    这一次穆国兴之所有要重新提出这三条来,无非就是要在这个问题上执行的更加严格一点,真正挥出这三方面的作用来。为今后如何用好人、用对人积累一点经验。切实打破在干部的提拔和使用问题上领导说了算的陈规陋习。

    穆国兴也非常清楚,中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