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官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布衣官道- 第8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青云祝贺了他,同时心中也感叹,为官之路,其实也就是一条拼搏之路。最早进入政坛,每个人都是发愤图强,要努力拼搏的。

    但随着这条路越走越长,总有人在中途掉队下来,有的人在科长位子上掉队了,他们放弃上进之心,开始浑浑噩噩,开始安于现状。开始无聊度日,最终度过其平凡的一生。

    也有人在拼到了处长的位置,努力一辈子,最终也只能到这个位置就韶华不再了,他们一辈子求上进,好钻营。处处小心谨慎,步步谨小慎微。待到拥有权力的时候,却又要退居二线了。

    张青云就有亲身的经历,他从雍平这一路走过来,有很多昔日的同僚,依旧还处在原来平凡的岗位上,有的人可能早就没了进步之心。而有人可能还在不甘心的继续往上冲。

    但是才多少人能够冲上来呢?就算冲上来了,像厉刚这般,突然觉得自己该满足了,他这又算是什么样的心思?

    ,“高处不胜寒!。。张青云这样的感觉愈来愈盛了,到了张青云这个位置。他越来越觉得自己的思想和周围的人开始变得格格不入了,而让他感到苦恼的是,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似乎都没有错。

    面前有两条路,任意走一条都是人生,一条路走完,人生便是终点,谁能说谁的选择是错误的?恐怕没有一个人能这样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路的权利,每个人都没有干涉别人选择的权利!

    除了厉刚外,高吉祥作为张青云同一批的干部,也好像要掉队了。在华东那个大染缸,高吉祥一直就被摁在陵水市市长的位置上往上挪动不了分毫。

    高吉祥为此动用了很多关系,但都如泥牛入海没有效果!到了相当的级别。要想提拔,没有实打实的政绩是不会有说服力的。

    而高吉祥所在的陵水,虽然是省会城市,但是各方面条件和港城甚至淮阳都比不了。而在华东大区,陵水也是接二连三的被地级市干掉,华东的经济繁荣,发展迅速,唯独陵水一直是死水一潭。

    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高吉祥深陷在了陵水的泥沼中出不来,高吉祥比张青云大几岁,如果再被摁个五年,五年以后共和国的政治格局又是什么样子?昔日高家最有前途的子弟,可能也要被遗忘了吧?

    除了高吉祥以外,郭雨的状况似乎更糟糕一些,郭雨在华东拼杀了这么多年,被调到江水市市长。在江水他老毛病又患了,和〖书〗记唱对台戏,拆〖书〗记的台。

    这个事情,马未然向张青云汇报过几次。站在张青云的立场上。郭雨不能算是他带出的干部,再说郭雨是郭家人,张青云在华东的时候,可以给予一些照拂,但是现在鞭长莫及了,张青云也不能手伸得太飞郭雨斗得欢,搞得华东班子没几个人喜欢他,他的上进之路看上去也是遥遥无期。

    曾今都是伯仲之间的人,但是几年功夫。却渐渐分出了层次了。!~!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中原硝烟浓(求月票)

    中原硝烟起,这一点似乎是在很多人意料之中的事情。

    自从张青云离开中原后,中原几省的明争暗斗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是变本加厉!

    江南方面,袁圣楚接任〖书〗记以后,继续坚持走张青云制定的路线,江南的崛起势头依旧迅猛。在江南南部地区,除了电力投资以外”江南和岭南的合作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岭南经济经历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岭南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岭南的企业迁往内地已经成了必然的趋势。

    江南把握与岭南毗邻的这一地理优势,在江南南部几个市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局,成立了现代化的工业园,同时准备了大把政府优惠政策。

    另外,加上岭南政府的帮忙撮合。从岭南内迁到江南的企业越来越多,江南的经济活力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各项经济指标上升势头迅猛,单从速度而论,已经在中原地区成了一枝独秀!

    但是中原的竞争注定了不会那样一边倒。江北和江南在最近一年中成为了直接对手。陈杰履新江北,经历了短暂的低潮后,他果断出手整肃江北政治风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而效在这个过程中,练杰并没有放弃对江北整体发展做大规划。

    江北依托本身的交通优势和物流优势,果断决策,打造中原地区最大的加工业产业园区,江北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规划,从人力资源、土地资源、招商引资、税收优惠等多方面着手,吸引华东以及岭南的企业往江北搬迁。

    江北的江城现在是中原第一大城市,江北的交通是中原最便利的,江城又在规划,建新的国际机场,这一系列的配套设施江城都在向沿海靠拢。

    更重要的是江北地处中原的中心,可以调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个优势才是真正大力发展制造业的优势。

    而江北通过整合这些软硬件资源,直接和江南构成竞争,从目前的情况看丝毫不落下风。而从长远来看。江北的政策和条件更加有可持续性,江南如果没有应对之策,两省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两江剧烈的竞争,而豫南和豫北乃至翰江等几省都没有闲着”豫南唐禹也是一个很果断敏锐的人。豫南中有原地区最富饶的资源唐禹就以此为突破口,在全省开始整顿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首先在矿产资源开采方面唐禹要求全省走规范化的路子,省委主导对各类矿产资源的开采立法、立规矩,从安全、高效、科学、可持续性等多方面着手,对全省的资源产业进行大清洗大整顿。

    在整顿大清洗大整顿过程中,豫南政局其实是在全面的洗牌。

    无疑,唐禹的这一招是学张青云在江南的招术。张青云在江南借力整顿官场秩序,而唐禹则是借整顿矿山资源来清洗整个豫南官场。从目前的局面来看,他应该算是取得了大的成功。

    矿山资源治理才了秩序,这直接导致豫南的财政收入大幅增加而以前固有的矿产供求关系也重新洗牌,这也导致了在中原、华北、西北、西南等和豫南接壤的广大地区,各个省市都需要重新审视豫南的存在。

    得资源者得天下,唐禹就以整顿资源为契机,连续三次降低了对江南电煤的供应总量,让江南电煤出现近五年来最大的缺口。

    唐禹的政治智慧就是远攻近交中原六省中,豫南一直和豫北以及江北保持良好的关系,而和江南、翰江等几省的关系则疏淡。

    以这样的策略,豫南在矿产深加工方面陆续的找到了新的契机和突破口,唐禹规划,的资源大省的计划在逐步的实施可以预计,用不了几年。中原的局面豫南必定要占一席之地!

    中原硝烟起,这也注定了会有摩擦中原六省近一年以来就是摩擦不断,现在在中原掌控大局的都是共和国年轻一代干部的翘楚人物。谁都不服谁,这对掐起来,真是好一番精彩的局面……

    京城饭店,张青云至少有大半年没来这里了!

    说来也很奇怪,张青云自从履新了京城市委〖书〗记,以前他常到的一些地方。现在反而很少去了。

    以前在外地任职,进京办事心态和现在完全不一样,从外地进京,无论怎么忙,总不会忘记社交。总会约一些关键人物大家聚一聚,增进一下彼此的感情。

    但是现在,张青云作为京城的市委〖书〗记。他考虑更多的却是京城具体事务方面,在饭局方面没有以往那般热衷了。即使有饭局,也是市委供招待,一般也不会安排在京城饭店。

    京城饭店的贵宾套房,富有江南风味的修竹几盆,外加几篮反季的江南鲜huā,整个房间就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味。张青云进来的时候。袁圣楚早迎接到了门口,他毕恭毕敬,伸出手来道:,“〖书〗记啊!说起来老袁我真是有些无颜见你!江南那么好的条件,您给我们做出的计划,如此高瞻远瞩,可偏偏我们自己不争气,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真是惭愧万分啊!。。

    张青云和他的手紧握,道:,“老袁,有句话说得好,叫计划比不上变化!咱江南在发展,别的省也要进步、要发展,我们有计划,别人也有计划。我们又怎么能保证,我们处处都能占上风呢?”,袁圣楚摇头笑了笑,将手摊开,道:,“来,您请坐,我们边吃边谈,边吃边谈!。。

    分宾主落座,袁圣楚热情不减,道:“这次我进京,是受〖中〗央的命令而来的!这年头的江南不比当年啊,大家是互相拆台,互相攻别人的短板,无所不用其极啊!

    我就说一件事情吧,就说电煤的问题,豫南方面多次不履行合同,弄得我们的火电企业非常的被动。如此下去。我们中原地区怎么能够和谐发展?”。

    张青云笑笑不说话,只顾喝茶。

    他和袁圣楚搭过班子,知道袁圣楚的个性。袁圣楚这一通苦水倒出来。那指定是干事情需要张青云帮忙。

    说起来,张青云在江南的时候,他和袁圣楚搭班子整体来说都是不错的,张青云掌控大局方向,政府工作袁圣楚全权负责。

    袁圣楚也不愧是能力之人。抓经济有几把刷子,更重要的是他执行力强。会盯人,会下达任务。每年政府的工作计划,在他手上都是层层细分。然后任务层层下压”弄得下面人人很紧张,工作效率自然提高就快。

    但是袁圣楚也是有弱点的,他的弱点就是大局观意识比较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据说在他接任江南省委〖书〗记以后,就发生了几件让人很不愉快的事情。

    第一件事,袁圣楚贸然的搞国企股份制重组,他在经济方面是一把好手”可是算盘打得太精了,忘记了给别人让利!这一通改下来,把郭家、赵家等等势力得罪得不轻。曾今一度,江南的几方势力都想过要联合起来和袁圣楚好好角力的。

    在这方面,袁圣楚无疑是犯浑了,江南现在的局面,是需要众志成城,大家一起往前冲得局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能够凡事追求完美。

    就好像当年共和国改草开放之初,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乱象,南巡首长就鼓励干部,让大家不要在意小范围的乱。大踏步前进的时候,总会才些不整齐划,一、不和谐的地方,那个无伤大雅。

    现在江南就是这样的情况。大家一起往前冲,就不能够又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草吃,别人哪里来的动力?

    而另一件事情,袁圣楚干得更糟糕了,由于他自身在经济方面的优长,这直接导致了他对新任省长不放心。为了干预政府的工作。他把政府负责的各项工作分割成几大块,分别成立指挥中心。

    在招商引资方面,他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任命省委办公厅秘书长为办公室主任。而在火电建设方面,他成立火电建设总指挥中心。自己担任总指挥长。

    诸如此类情况不在少数,袁圣楚的这个做法,直接让班子内部出现了不必要的裂痕,别人对他的信任度下滑得厉害,党委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一度弄得很紧张,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江南方方面面的工作。

    袁圣楚的这些情况张青云都是清楚的,也正因为清楚,他今天就多带了一个心眼。

    说起来,张青云从江南离开时间不算短了,这么长的时间,江南干部给张青云打电话,联系的不在少数,而这些所有人中,就唯独没有袁圣楚。

    照说。这么长时间,袁圣楚不可能这才是第一次进京。既然多次进京。早先时候,他怎么就没想到和张青云联系,尊重一下张青云这个江南的老〖书〗记?

    ,“临时抱佛脚。。,袁圣楚今天典型就是这种情况。作为一个在官场上纵横了数十年的老干部,竟然犯这样的错误,实在是让人难以不多想……,!~!

    ┏━━━━━━━━━━━━━━━━━━━━━━━━━┓

    ┃∷书∷书∷网∷∷∷∷∷∷∷∷∷∷∷∷∷∷∷∷∷∷∷┃

    ┃∷∷∷∷∷∷∷∷∷∷∷∷∷∷∷∷∷∷∷∷∷∷∷∷∷┃

    ┃∷W∷W∷W.S∷H∷U∷S∷H∷U∷W.C∷N∷┃

    ┃∷∷∷∷∷∷∷∷∷∷∷∷∷∷∷∷∷∷∷∷∷∷∷∷∷┃

    ┗━━━━━━━━━━━━━━━━━━━━━━━━━┛

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张青云的计谋(求月票)

    袁圣楚和张青云并不属于一个体系,如果说张青云是京*的一员悍将的话,袁圣楚便是海派的重量级人物。

    当然,袁圣楚在海派中的地位肯定比不上张青云现在在京津系中的地位,在京津系内部,张青云现在应该是内部拟定的下一任头面人物,张青云进〖中〗央序列是没有悬念苒。

    尽管如此,袁圣楚的心中,他也许并不这么看。当年他和张青云两人在江南搭班子,江南的省委〖书〗记省长被人们称为是最年轻的组合,那个时候袁圣楚就有了和张青云一较高下的念头。

    而实际上,袁圣楚在和张青云搭班子期间,张青云把局面把握得很牢,袁圣楚根本就没有机会、也没有实力和张青云对等的对话,这可能算是袁圣楚心中的隐痛,而这个隐痛一直可能延续到现在。

    张青云作为江南的省委〖书〗记影响力太大,直接导致了袁圣楚作为接任者面临巨大的压力。袁圣楚在常委会上,就多次听人发言讲“张〖书〗记当年怎么……”,“如果是张〖书〗记的话,他会怎么……”,更有人说,“我相信,如果是张〖书〗记的话,他一定不会怎么……,…”

    面对这样的发言,让袁圣楚常常觉得无言以对,同时又还不能把心中的怒火发泄出来,那样不仅显得太小家子气,更会造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不管袁圣楚多高傲,他也不得不承认,张青云对江南的影响的确是太大了,大到袁圣楚不敢将张青云曾今的决策和指示推倒重来。

    但是,作为江南的新〖书〗记,袁圣楚也不愿意仅仅只是延续张青云的政治思路,所以,在〖书〗记的位置上,他想了很多办法”动了很多脑筋,目的就是要树立他作为〖书〗记的威信。

    然而”让他感到气馁的是,他所做的这一切,从目前来看,取得的效果都不够理想,江南还是沿着以前的轨迹在前进,而迫于外部压力,在江南班子内部,团结的声音也越来越弱,袁圣楚甚至都觉得有些掌控不住局面了。

    如果不是这样,他怎么可能主动找张青云?不夸张的说”在京城他关系不少,而这些所有的关系中,他最不愿意找的关系就是张青云这一路关系。

    他不愿意自己永远在张青云的影响下,更不愿意江南到现在还走不出张青云以前预设的框框架架,但是,现实的压力,让他不得不狠下心,放下自尊来向张青云求助。

    袁圣楚非常清楚,他担任江南的省委〖书〗记,这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江南的条件好”张青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