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招数,张部长表示他是最喜欢了:“好啊,我马上就下去准备,明天就亲自带队开始从各大高校开始选拔大学生。不过,我们这种提前一段时间直接去大学招学生的做法,帝都教育部会同意?之前我们直接去学校选大学生而不是服从上面分配的做法都已经很让那边不满了,现在又提前去,恐怕这些学生的毕业证都还没有拿到吧?”
这就又是一个问题来了,但杨辉现在可管不了那么多了,没有毕业证那东西实在也太好说了。
“这不是问题,到时候你们直接给学校沟通一下,说是我们现在项目急需用人,让学校以老师带队带着被选召的学生来西南科工先进行开展工作,至于具体怎么说服学校就是你这位人事部长的事了,我只要结果。”
末了,杨辉觉得还不够,又给添加了一句:“先从帝帝都开始,那里是国内大学生资源最优秀的地方,也是我们和其它单位争夺人才的前沿阵地,我这里也给个时间要求,必须在六月之前把那边的事办妥了。”
伴随着杨辉的命令,张部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反正看杨辉这样子也不是什么善茬,到时候自己在帝都大不了就做的狠一些就行了,出了问题肯定有这位顶着,这可是从小在帝都大院里面长大的主,这还怕啥!
“没问题,我这就去准备,一定抢在其它单位之前把这一届大学生中最好的人才先抢到手,去年和奉天所那帮家伙抢人的时候我一时大意让煮熟的鸭子飞了,这次一定办好。保证半个月就把事儿办妥,这也算是我在公司改制前给那些小辈们演示一下该怎么抢夺人才资源,毕竟现代社会人才最重要。”
听到这话,杨辉心里默默的给点了个赞,虽然这种作风有点儿土匪,但那又咋滴,咱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二章:该收网了
顺利地将人才抢救计划启动,而杨辉也不知道最后能够有多少收获,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也就是尽人事知天命,最后成与不成全看天意。
但现在还有比这更加重要的事要办,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之间的各项合作,既要保证西南科工能全身而退,还得要保证和对方好聚好散,都说一日夫妻百日恩,现在的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之间合作也算是有整整的四年时间,怎么也还是有点感情不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现在的西南科工还需要和诺斯罗普在巴航工业那边保持着默契的合作,所以再怎么也不能搞得太僵,这不符合双方的利益。
再次站起来,杨辉又往一所那边过去,一路上也算是想了很多,走进设计大楼的时候也不止一次看到美国佬的存在,虽然在这些美国佬是被限制了一些地方不能去,但在不断的合作中也算是合作愉快。
“瑞恩,从美国休假回来了?这休息好了就该要好好配合工作啰,这次的数字化座舱系统的人机工程可全靠你啊,可不要让我们失望。”
甚至,杨辉还能熟料地和这些美国佬打招呼,都是相处了四年时间的人,杨辉几乎能够认识所有的美国专家,对于他们从事的工作也是各种清清楚楚,这也提醒杨辉该时时刻刻记住,西南科工需要培养足够的能够替代他们的人。
而现在是否有可以替代这些美国人的国内技术骨干,杨辉也不敢有百分之百的保证,虽然从这些美国佬到了西南科工参与工作之后就一直有西南科工派过去的副手协助。但这美国佬可要比苏联人精明太多,那种手把手教学的模式肯定是没有的。只能是多多少少的进行一些偷师而已。
“于总,我们这边的新歼详细设计进度如何?诺斯罗普那边有没有在研制中耍小心眼儿?我们现在需要做一些准备了。我总感觉最近哪里有些不对,还是要赶快把该落实的都落实,特别是那些对诺斯罗普方面依赖比较重的项目更要抓紧时间。”
于总师现在已经不在是歼18的总设计师,但作为歼18的技术顾问还是知道歼18的研制进度,现在问起了项目进度,于总师也能够给杨辉做出回答。
“现在正对歼18进行详细结构设计,详细的气动数据已经在三个月之前就出来了,但由于我们是第一次设计双发战机,所以在结构设计上还有些不太明白。好在有诺斯罗普的帮忙,我们的中机身主体结构设计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详细的气动设计完成了,这至少是让杨辉的心里松了一口气,但这边又说到中机身的主体结构设计问题,这就让人有些担心了,结构设计这种东西可以说是非常考验设计功底的技术,好的结构设计可以让飞机机体重量尽量轻的同时还能承受大过载,还能有更长久的结构使用寿命。
但这种技术都是靠不断的设计堆出来的,没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是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即便是现在的西南科工也只是在歼七这战机上大量练手过,算是能够把单发战机的结构设计整明白,可以做到不错的结构设计。
但要说双发战机的结构设计,这还真就不是西南科工的强项。你也别说什么西南科工有制造歼六的经验,虽然歼六也是一款双发战斗机,但歼6用的那两台发动机的安装位置完全和第三代双发战斗机的结构设计大相径庭。再加上歼六这款飞机也只是在西南科工有过同一段时间的生产。却并没有主持过改进设计。所以,西南科工在双发战斗机上的经验说起来应该算是国内几家战斗机研制单位中最少的。
在现在的国内。双发战斗机研制经验最丰富还必须是奉天所,这一点还是必须要承认的。他们不仅早年一直对歼六进行着各种改进,而且还自主研制了歼八,且不说这些飞机的作战性能好不好,是不是满足了军队的需要。其实从技术积累来说,这两款飞机的还是给奉天所积累了国内最丰富的双发战斗机研制经验。
其次就是洪都那边,一家能够把歼六魔改成一款攻击机,并且性能不错让军队表示满意,这就充分体现出了洪都通过强五所积累了大量经验,这也是西南科工没法比的;再后面的611所同样有玩儿歼六,并且还设计过各种方案的歼9,双发的设计也出现了多次;最后甚至是西飞都通过在对飞豹的研制积累了一些不多不少的经验。只有西南科工在这次之前没有经历过任何一款双发战机的研制。
现在说到西南科工没有研制双发战机的经验,杨辉也并不为此感到不解,本来历史就是这样的过来的,没有什么不好意思。
“没有研制双发机的经验,这的确是一个问题。那现在中机身的研制进度如何?大概什么时候能够拿出成熟的设计来,我先看看具体的情况再说其他的问题。”
遇到事情当然要先看看具体情况,这一点是必须要有的,但具体情况也并不是那么乐观。
“具体情况就是我们现在中机身研制进度大概会在今年秋季出图,这是我们和诺斯罗普合计了之后得出的进度计划,应该还不存在能够再加快进度的可能,所以”
听到“九月”这个时间点的时候,杨辉就感觉有些头疼了,在六月就要和诺斯罗普说分手了,怎么可能还继续等到九月,到时候诺斯罗普撤走了专家之后剩下的一些中机身结构设计工程该怎么才能完成?这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战机的结构设计可不是那么简单,歼18项目绝对不能再超重了,若是结构设计的太重就肯定不行。当然,若是有足够的自信就可以像苏27那样给飞机的翼梁进行打孔作业,从而做到给飞机的减重,但这种方式说到底还是在结构设计上做文章,它不是西南科工能够打的主意。
“好吧,这个问题我们先放在一边,还有其他的对诺斯罗普依赖比较大的技术项目吗?比如我们现在和诺斯罗普合作的DSI进气道项目进展,都说来我听听,我们现在需要提前做打算。”
说到最后,杨辉甚至直言不讳的说到他对诺斯罗普的担心,但于总师从来不关心杨辉哪来的消息,既然问到了这里,他就按照问的问题回答。
“其他的方面就并不是太多,机载计算机方面因为国家之前为十号工程的配套,所以早早地上马了数字式机载计算机,所以这一点就不用像当年研制YZ…1验证机的时候,当年我们只能看诺斯罗普的眼色办事,现在完全不一样了。至于DSI进气道项目,前不久也拿到了全部的技术数据,进气道鼓包是根据我们的涡扇12发动机要求的进气量设计,新的进气道可以满足进气量的110%进气,这些多出的10%进气量一方面为以后涡扇12发动机进气需求超标准备,另一方面则是用来供应机载APU辅助动力系统。”
原本揪心不已的DSI进气道技术居然是这个时候最不用担心的技术,这让杨辉也是哭笑不得,但这样也好,至少也算是回到总公司之后的第一个好消息,是该高兴高兴。(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三章:合作项目还不少
面对着歼18研制中的各种技术难点,这让杨辉也是相当的头疼,况且他还必须要在最近的时间想出解决方案,没有了诺斯罗普的歼18到底要怎么继续下去,这是西南科工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种问题要是不管,让技术人员硬啃,用时间、资金去堆肯定也可以解决,在一点上面杨辉是一百个放心和肯定,但问题不管是现在的西南科工、军队、还是歼18,大家都没有这多余的时间用来技术攻关,为了保证进度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能替代诺斯罗普的单位。
东方不亮西方亮,北约不亮华约亮?和美帝闹翻了又去找老毛子来协助设计?这听起来好像有点意思,上一位面的611所枭龙战斗机就是这么过来的,一开始和美帝格鲁曼合作,后来由于帝都大事件告吹,然后就找到了毛子前来接盘,最后终成一代魔改工程中神器。
但这种路子明显不适合现在西南科工走,首先就是这歼18完全和苏系战机没有了一点儿关系,找到毛子来合作恐怕起的帮助也不会有太多,其次在于现在的歼18的结构设计问题是必须要在今年就解决,毛子现在还没有上一位面开展枭龙项目的时候那样落魄,恐怕也只能是请来了一帮大爷。
所以,不管是北约还是华约国家,从现在开始,这双方都是属于靠不住的那种类型,歼18的研制只能靠国内的技术完成,就算要再找一个合作单位也只可能是在共和国国内找。这样才能算是看得过去,并行得通。
所以。杨辉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这次同样参与了歼18项目竞争的对手:洪都,找到洪都来协助歼18的研制。这才是一条比较靠谱的路子,毕竟这洪都在陆总师的带领下还是很有些技术能力,双发机的设计经验虽然不多,但也还算是勉强比西南科工好一点。
再加上洪都本来就是研制强击机起家的(强五这种强击机吧,其实已经算是战斗攻击机了,这家伙在设计之初就有战斗机的身板,还能够进行超音速作战,不管怎么看它都是一种早期的战斗机攻击机设计),现在的洪都虽然在新歼的竞标中失败。但洪都也算是在同意大利马基公司的合作中学到了一些技术。
如果说西南科工和诺斯罗普学到的是走精确弹药攻击的高成本路线,那么洪都和马基公司合作中学到的就是如何利用优秀的机载辅助设备(如常规弹药着弹点计算机)实现使用常规弹药“精确”攻击,虽然不能达到真正的精确制导弹药的精确度,但至少要比以前共和国的老一代技术强上数十倍。
就拿洪都和意大利合作的强五M来说,这款飞机并不具备使用精确制导弹药的能力,但通过技术合作依然让这款飞机的常规弹药攻击的精确度强了十倍有余,这一点是共和**队自己出飞行员试飞飞出来的数据,绝对不可能假了。
仔细再想想看,就算歼18研制出来之后并按照计划由共和**队采购了。但杨辉还是有理由相信空军在使用中也不会大规模用精确制导弹药,实在军队是太穷了,在一般的对地支援中想必还是会用廉价的常规攻击弹药,这时候强五M上面的那一套设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且。洪都的强五M对意大利合作的时候还搞到了不少的好东西,就比如现在都还让西南科工流口水的头盔瞄准技术,你的确没有听错。洪都在和意大利马基公司合作中就接触到了头盔瞄准器。而这种东西是西南科工在同诺斯罗普合作中绝对没有涉及到的技术,现在若是可以和洪都合作一番。那还是很能搞到一些好东西的。
但问题在于,这时候的洪都和马基公司的合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虽然这一位面的洪都得到来自马基公司的技术资料比较多,但这一位面的洪都和马基公司派来的技术人员可从来就没有过太好的交流,一直是貌合神离。
好在洪都还算不错,能够自力更生把技术资料看懂,并且自己进行改进,所以说还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对洪都的一种锻炼,好在洪都这些年都挺过来了,现在还过的不错。
至于是洪都得到的头盔瞄准技术有多好,这一点杨辉也能猜到一二,反正最多也就是能够集成一些初步的热线瞄准、十字光标之类的辅助瞄准技术,真正可以集成空空格斗弹的技术是不可能的,这技术现在还是苏系战机的招牌卖点。
要在以后达到这一技术,只能看再过几年能不能去苏联淘宝,能够整到这种技术的话,那就是最好不过,若是不能也不用担心,以共和国现在的技术水平来看,最多也就是五六年时间就能做出来。
所以,在杨辉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终于决定了要引入洪都参与到歼18的研制中,这对西南科工、洪都、歼18都有很多的好处,反正现在的西南科工和洪都也算是合作很不错,L8教练机可是双方共同投资的结果,以后国产化的TFE731发动机也是由西南科工提供。
这些一切的一切都是缘分,由不得西南科工不和洪都走到一起,至于军队那边就更好说了,西南科工愿意和洪都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和长处以降低研制风险,军队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反对。
歼18的事可以放到一边,大致的问题的已经有了解决方案,但西南科工可不仅仅只是一家单纯的研制战斗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公司,旗下马上就要准备改制独。立出来的光电探测系统公司也不是那么简单。
之所以西南科工能有这样一份业务,原因在于西南科工合并掉了共和国第38雷达研究所,这家研究所现在的项目也是前途远大,还正在和格鲁曼一起合作研制预警巡逻机,这可算是整个共和国预警机事业的奠基项目。
和西南科工与诺斯罗普的合作方式不同,这次的和格鲁曼的合作的预警巡逻机是在美国进行,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只要下个月美国禁今一出来,这边派过去的技术队伍能带回多少技术,其实谁也不知道。
到时候一个搞不好就是和上一位面的八二工程一个下场,人你可以走,但东西就不要想了,必须全给留在格鲁曼公司。至于借口就太简单了:设备已经装到飞机上面,没法再拆卸下来,同样也没法把设备给西南科工带回国内。
但通常情况下,美帝做事从来是不需要借口,不服你来打我啊!(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四章:睁着眼睛说瞎话
不过,现在有了提前做好的准备就会显得简单太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