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鹰航空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熬鹰航空业-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好,杨总经理,我们又再次见面了,看来你也对MPC…75客机的发动机配套很上心,这就让我放心了,我们合作的这款发动机实在太年轻了,技术底蕴上没法和另外两家相比,现在只能是我们两公司总裁亲自前来,以证明我们的诚意。”

    杨辉听到了这德国人居然会说出这种话,心里面那叫一个惊讶啊,德国人也知道在技术硬实力之外出盘外招了,虽然这并不能算盘外招。

    “劳斯,你都亲自从地球另一面飞来了,我作为发动机项目合作方,也是东道主,自然不能还在我西南科工闷头搞自己的事,这次的竞标项目是我们之间共同面对的大事,它需要MTU公司的努力,同样也需要西南科工的鼎力支持。”

    既然人家MTU公司都这么客气,杨辉自然也是陪着打哈哈,一番简单的闲聊之后,终于进入了正题,由劳斯首先提出问题。

    “杨总经理,我们这次一起合作额这款发动机,MTU公司的任务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十的进度,不知道你们这边的核心机研制进度到底是怎么样?”

    边说着,劳斯心里还有些忐忑,对于这个工业化并不久的国家研制这样一款复杂的工业设备,说实话,劳斯是觉得非常不靠谱。

    要说核心机研制任务,杨辉在来之前倒的确是和劳斯沟通过,但电话中说的始终不如实打实见面来的清楚,鉴于这一点,杨辉干脆一步到位。

    “这样吧,我们到旁边的房间去看看我们带来的核心机成品,相信看到成品之后你什么都明白了,我们的进度同样也是一点都不慢。”(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绝不仔细解释

    在杨辉同劳斯见面的当天,杨辉带着劳斯一行人看了从624所运过来的核心机实体,那高温炙烤过后的金属色泽是不可能造假的,随着核心机一起的还有这台核心机的在624所的履历,详细的列出了这台核心机用作了那些测试、测试时间多久、以及最后还剩下多久的使用寿命等数据。

    现在看到的这些,就是西南科工可以对MTU公开的资料,MTU终于对西南科工这边的技术能力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也算是可以将心里的担心放下。

    既然西南科工都带着MTU方面看了这台关键的核心机设备,在劳斯的邀请之下,西南科工自然也要去看看MTU这个联邦德国动力巨头负责研发的部分。

    不同于西南科工的核心机是一台整体性的设备,MTU负责研制的这些冷端部件都是需要和核心机装配到一起成为完整的发动机之后才能看出整体效果,现在MTU带来的这些部件都是散装状态。

    “杨,现在你所看到的就是MTU公司近三年以来潜心研制的各种配套零部件,在大直径低压风扇设计技术上,我们同世界著名的西门子公司燃气轮机分公司合作,西门子公司有设计、制造大功率燃气轮机的经验,设计这种风扇他们也有些独到的经验。

    说着,劳斯就把杨辉带到了这具装配成整体的风扇旁,虽然这包装箱很大,但依然掩盖不住这风扇叶片的耀眼光芒。

    伸出手。拿起放在风扇一片散装的叶片,又仔细观摩着叶片的不同之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到是让杨辉有些不解。

    “这叶片应该是使用钛合金制造的,不过看这重量似乎使用的是实心设计。这种设计和现在国际主流的空心设计是不是有些脱节?”

    杨辉这话问题的是非常有水平,在国际的先进大涵道比涡轮风扇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制造中,风扇叶片大都是在使用更加先进的空心叶片、或者探索复合材料叶片,这种设计的好处是非常之多。

    一方面,可以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重量,增加一点推重比,虽然这风扇叶片是使用钛合金制造,但即便是空心制造的叶片,最终也节约不了多少重量。但好在是聊胜于无。

    然而这种空心叶片的制造、维护成本所带来资金压力,实际上是远远高于使用了这种空心叶片所带来那么一点点减重优势。

    真正让大涵道比涡轮风扇的发动机的风扇在制造中使用了这种空心设计的原因,这又不得不再次说到罗罗当年研制RB211发动机。

    要说罗罗研制的这款经典之作,所采用的众多先进技术之中不仅仅有到了两千年之后依然让人流口水的三转子设计,这款发动机还是大涵道风扇设计的有力践行者。

    而要说使用到这先进的大涵道比风扇设计,原因还是因为在高达二十吨的推力要求之下,就要求发动机要做得更大,发动机做得更大的同时,风扇自然就要做到更大。

    那就好了。当年困扰罗罗公司的有一大拦路虎出来了,而这一技术难题丝毫不亚于三转子这一尖端技术,当年把罗罗公司拖垮的那些技术难题中就有这大直径风扇制造技术。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难?这风扇叶片再大也不过就是两米的直径,以当时的英国机械加工制造技术应付这种问题简直是小菜一碟。

    话是这样说。但这风扇叶片按照传统的实心钛合金制造出来之后,很不幸的只能说一句:对不起,这东西没法使用。

    为什么原本在第一代涡扇发动机机上使用好好的方法。放在第二代涡扇发动机上使用就不行了?

    这原因就在于第一代和第二代民用涡扇发动机之间的涵道比差距实在太大,第一代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其实是很小的。小到什么程度呢?

    第一代民用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一般都在1左右的,这一时期的民用涡扇发动机中的斯贝512涵道比只有0。7。所以没有做太大的手术直接装上加力燃烧室,人家就可以当战机的发动机使用,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斯贝202发动机(涡扇9)。

    而在这一时期,还有一款更加牛逼但声名不显的民用涡扇发动机改军用,这就是瑞典人的萨博37雷式战机的动力RM8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就是从大名鼎鼎的普惠JT8D民用涡扇发动机改进而来。

    同样没有动风扇的设计,直接就装上加力燃烧室,这样做了一番改进之后,这款发动机的涵道比有1。05,但同样可以用于瑞典的萨博37战机使用,如此一来才造就了这款加力推力达到12。7吨的涡扇发动机。

    举了这些有些偏离主题的事列,单要说的只有一点,那就是早期第一代涡扇发动机的涵道比普遍都比较小,比起军用的涡扇发动机涵道比甚至都大不了多少。

    这种情况下设计的风扇自然也就不需要有多大的直径,这一时代的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直径都比较小。

    小直径的风扇在告诉运转中虽然要承受离心力,但由于叶尖距离页盘中心都比较近,风扇直径都不用会超过1。5米,就算在转动起来之后的叶片本身的重量加上离心力,叶片的机械强度还可以承受这加在上面的载荷。

    但是,到了第二代民用涡扇发动机的时候一切就不一样了,这时候要求发动机的大涵道比,加上这一时期的飞机都在往大的做,发动机自然也都集中在研制二十吨级别的大家伙。

    一方面为了节约油耗,一方面又是为了更大的推力,这就导致了罗罗公司孤注一掷地选用了更大涵道比的设计风扇设计,涵道比的确是增大了,都直接做到了5的涵道比设计。

    大的涵道比设计肯定是能是增加风扇的进气量,因为增加风扇进气量最合适的方法自然是增加风扇直径,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人们乘坐民航飞机的时候看到的飞机发动机如此短粗的原因。

    RB211作为大涵道比二十吨级涡扇发动机的先驱,风扇直径也不可避免的增加到了2米,这个时候再使用实心风扇叶片那就不行了。

    实心风扇叶片的叶片重量加上离心力,会超过钛合金叶片的机械强度极限,若是执意使用实心叶片,就会导致风扇在运转中受到强大的离心力作用而断裂,这将是一起重大的发动机设计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罗罗就不得不选择把叶片做成空心蜂窝结构,然后再加上一层薄薄蒙皮。这种结构就大大的降低了叶片的重量,但这降低叶片的重量主要原因可不是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推重比,而是为了能够减小风扇运转时作用在叶片上的离心力。

    当然,在使用了这种空心设计之后,罗罗又在风扇的叶片形状上进行了一些改进,从而有让这叶片的抗外物冲击能力提高、喘震裕度提高、减少叶片数量等等诸多优点。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在八十年代流行的空心风扇叶片都是因为风扇的直径太大的原因,若是风扇的直径不是太大,采用这种设计那完全就是一种浪费,而现在这款7。5吨级的大涵道比涡扇的风扇直径有必要达到两米吗?

    完全不可能,就算做到了两米的风扇直径,一款小型支线客机的机翼距离地面安全高度也不可能使用这种大直径大发动机。

    这就有了劳斯的最后一句轻飘飘的结论,虽然是合作伙伴,但劳斯依然只会说结论,而上面说那些为什么这样做的更深层次原因是不会说的。一方面是没有必要,另一方面则是处于保密需要。

    “七吨级别的涡扇发动机直径最多也就不过超过1。5米,不说我们自己,就是做为我们的对手RB715发动机风扇直径也就是1。45米,这一数量级别的风扇直径正好还可以实心风扇叶片而不会断裂。”(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发动机命名

    关于MTU公司方面制造的大直径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什么会采用实心钛合金叶片制造,人家就一句话“罗罗的的RB710发动机、按通用的CF…34发动机也是这种设计。”这让杨辉只能是默默地记下这一点问题,回二所之后让科研人员去破解这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现在该正式给这款发动机一个编号了,现在我们称呼它‘大涵道比小推力民用涡扇发动机’肯定是不行的,马上都要准备参与招标了,我们在命名这方面倒是有些落后。”

    劳斯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但一直没有机会提出来,而直到现在西南科工也没有提出商量一下这发动机命名的问题,劳斯现在终于等不及了,它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

    而这款发动机的编号问题,从杨辉乃至整个西南科工都没有去想过,以前共和国的航空发动机编号都有军方给,再怎么也轮不到科研单位来操心。

    这次西南科工也习惯性的没有管这事,但问题是这次的发动机研制他不是军用的,这民用航空发动机甚至都没有国家的投资,自然这编号命名的事儿就不归军队管。

    现在劳斯提出这问题,杨辉本来是要直接回答一句“有军队给编号”,幸好最后杨辉又想起这款发动机的特殊之处,貌似这命名好像还真就不关军队啥事儿。

    这下好了,杨辉开始纠结起来,编号这方面他还真就没有想过。现在突然给问出这问题,还感觉有些颇为棘手。

    左想右想也没有靠谱的方案。只能先看看MTU方面的方案:“我们没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是我们第一次进入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西南科工以前也没有编号的规矩可寻。”

    西南科工没有制造过民用涡扇,同样的,这MTU也没有这种经验,他们也没有正式的命名规矩可循,双方都是萌萌哒的新人。

    幸好劳斯在这之前也思考过一番,还算是有一套方案:“我看就以我们两个国家英文首字母的代号加在一起,然后按照发动机的研发顺序编号就好。我们MTU在发动机的研制中占的比例少一点,那就编写成CG…1涡扇发动机好了。”

    听到这编号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至少是有理可依,说出来也让人挑不出毛病,但杨辉总感觉哪里少了点东西。

    直到看到了这个碍眼的‘1’的时候,这才明白问题,毛太祖老人家教育我们在编号这种事情上千万不能太老实,不能老老实实地12345678一个一个走,这样让人一眼就看出来情况看了,都知道你还是一个新手,这样很不好。

    不能用1这个编号。杨辉左想右想之后终于还是祭出拿来主义大旗,这种问题好办,直接借鉴达索幻影2000的编号方案,当年达索之所以跳过幻影4直接上幻影2000。那就是因为人家达索喊出了这是一款面向2000年之后使用的战机。

    如此,杨辉就有了想法:“CG这个开头很不错,但数字1不怎么好听。我们这是一款面向2000年使用涡扇发动机,应该编号CG…2000。这样就不错。”

    CG…2000,随着劳斯不断地在口中念叨着这代号。越来越觉得这编号不错。

    “恩,我也觉得这编号很不错,既好听又顺口,寓意也很不错,看来只要我们双方共同合作才能把这编号命名好,想必我们的CG…2000发动机也能在我们的合作之下顺利研制成功,并取得CFM…56发动机那样的胜利。”

    双方这才笑着往另外一边走,在刚才看过了风扇成品之后,接着又看了由MTU研制的其它部件,比如发动机风扇机匣、低压涡轮等等,都看起来都挺像模像样的。

    “看来也不止我们西南科工在为了这个发动机项目努力,MTU公司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啊,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款发动机会有着非常不错的未来,我们双方的合作也充满了光明。”

    说的这里,杨辉又开始对德国人施展大忽悠术。但人家劳斯好歹也是一家世界级跨国公司的总裁,什么风雨没有见过,这种忽悠术虽然很有威力,但对劳斯还没有太大的作用。

    反而还让劳斯抓住机会,试探性地问出一句:“更加光明的未来吗?不知道我们两家公司之间是不是可以再继续深入地合作下去,MTU对共和国这一新兴市场也是比较感兴趣。”

    听到MTU这边的话,杨辉非常明智的选择了打哈哈回避过去,现在这一关键时刻还不是谈这些问题的时候,万一因为一些其他的问题闹得双方不愉快,那就是得不偿失。

    杨辉只能在这个时候说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复:“若是我们双方的合作能够使我们双方都满意,自然西南科工就没有拒绝的道理,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对吧?”

    杨辉这话说的很有深意,之所以把钱放在重要的位置,这就是要告诉MTU方面,西南科工也是一家注重利益的公司,那种牺牲西南科工利益的合作肯定是不可能的。

    若是劳斯不傻,能以一家国际化的五百强大公司领导人正常思维来理解杨辉这话,相信很多刚才想要问而又没有问出来的问题都能有了答案。

    两合作方都看过了对方负责开发的技术,并且都表示满意,到了这个时候就不需要有太多的其他想法,只要静静地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就够了。

    在这个平时难得见到外国人民的古老帝都长安,在一个招待所里面一次性出现上百位外国人,是极为难得的一件事。有些见识的工作人员就能够从这些外国人的口音中明显听出这是从三种地方来的人,地道的美式英语、纯正的英式英语,还有硬朗地的德语都有出现。

    三种语言意味着这里有三方队伍,在这三方队伍抵达西飞招待所之后的第二天,西飞的行程安排就到了三方队伍的手中。

    首先要求有意提供给MPC…75飞机发动机的三方把自己的发动机研制进度报给西飞,其次则是要求将发动机的各种数据、已经能拿出来的成品部件交付评审。

    这时候的西飞虽然没有主持这种国际化大型招标会的经验,但人家也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